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新闻采编的方法

2018-03-27李博刘晓燕陈倩邢台日报社

传播力研究 2018年34期
关键词:报纸传统媒体时代

李博 刘晓燕 陈倩 邢台日报社

报纸作为传统媒体的中坚力量,在新闻传播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新时代数字化媒体的冲击下,传统报纸受到了巨大的挑战,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难。报纸是否从此淡出人们的视线,消失于网络洪流之中,这一争议的出现给纸媒工作者敲响了警钟,如何顺应时代,抓住新媒体的机遇,使报纸行业焕发出新的光彩,本文以此为出发点,结合当今媒体形式,提出新的建议,旨在提高纸媒采编人员的工作能力,使传统媒体变“时尚”,使报纸在媒体行业中更具竞争力。

一、融媒体的背景

在过去,新闻主要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形式传播。广播由播音员进行播报,通过声音传递信息,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电视因为色彩鲜明,生动形象,更具视觉冲击;而报纸则由于携带轻便,易于长时间保存,深受读者爱戴。这三种传播方式利用自身优势,吸引了不同类型的观众。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的阅读习惯和观看方式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微博、微信、qq等新兴传播模式的出现,使人们不再依靠单一的渠道获得资讯,而是利用电脑,利用手机获取更多的信息,这一转变无疑给传统媒体提出了新的挑战。过去三足鼎立,各自为政的时代已不复存在,只有通过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结合,综合运用视频、音频、文字等元素,通过互联网与移动网络,在多平台上实现实时播报,增加新闻的时效性、互动性、以及参与性。在此背景下,融媒体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使传统新闻媒体更具活力。

二、融媒体时代新闻采编工作对策

(一)新闻采编仍应以内容为核心

作为报纸媒体,新闻内容仍然是采编工作的核心。目前新媒体发展如此迅速的原因之一,就是因其具有互动性和时效性,容易在传播中占据先机。但是同时,由于缺乏监管或一味追求速度,从业人员素质水平参差不齐,新闻质量无法保证。更有甚者,为了吸引点击率,不顾内容质量和职业道德,这就导致了极易出现“标题党”和新闻内容空洞、新闻真实性存疑等现象。

与新媒体相比,传统媒体对新闻的专业度、深度、准确度都是具有明显优势的。所以即使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报纸采编人员还是必须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和较强的专业素养。在新闻报道中,坚持原则,追求真相,用正确的方法和态度,对舆论起到积极引导作用,给群众提供准确的新闻信息,这才是传媒发展的长远之道。

(二)提高对融媒体的认识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网络传播已经越发流行,这从客观上拓展了新闻的传播途径,而人们也越发追求更快、更新、更及时的新闻讯息,这给新媒体传播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土壤,如果加以利用,可以为新闻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但从目前来看,有一部分报纸采编人员受制于传统媒体的理念,还是存在“固化思维”,无法接受媒体变革,还有一部分报纸采编人员对新传媒的认识不足,对融媒体体系的认知也不够全面,无法好好利用网络这一途径。因此为了适应新时代媒体的发展需求,报纸采编人员必须改变过去的工作方式,勇于接受新理念,顺应市场,提高新闻敏锐度。具体如在微博开设官方账号,在微信开设公众号等措施,对于热点新闻能够掌握一手资讯,让群众随时随地阅读新鲜信息,能够借助网络,使没有订阅报纸习惯的人也可以养成阅读的习惯。

因此在现今的发展模式下,报纸采编急需加强思想上的转变,加强对融媒体的理解,掌握融媒体的发展趋势,最大限度的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提高报纸在传媒行业的地位和价值,加速自身发展。

(三)增加报纸采编的创造力

想要更好的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报纸采编人员那必须充分发挥创造力,利用多媒体手段增加新闻的可读性。在融媒体时代,网络平台给报纸采编人员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采编人员可借助这一平台,综合运用图片、文字、视频等元素,丰富新闻内容,引起读者兴趣。

作为报纸采编人员,需充分了解读者喜好,挖掘新闻价值。除此之外,在融媒体背景下,从业人员还需要灵活思考,在完成基础工作之后,运用新媒体技术使新闻报道“活”起来。如发展自媒体,缩短新闻周期,还可以根据读者的兴趣爱好,推送其感兴趣的新闻。建立和读者的沟通平台,更好的了解读者的需求,反馈读者意见,增加新闻的互动性和参与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融媒体是今后新闻传播的发展方向,这对传统媒体不仅是挑战,更是机遇。作为报纸行业从业人员,要及时转变思想认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紧跟时代潮流,把握行业动向,利用纸媒的优势,结合新媒体的技术手段,增强报纸的影响力,让报纸更适应时代发展,为新闻行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报纸传统媒体时代
报纸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