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媒体向融媒体转型对记者素质的要求

2018-03-27陈郁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传播力研究 2018年34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受众转型

陈郁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一、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记者转型的必要性

(一)受众信息获取方式变革

融媒体环境下,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多,方式也很多元,这使受众多了更多的选择权,同时新媒体还使信息更具互动性,增强了信息获得体验。这些改变,迫使传统媒体的记者在进行新闻工作时,更多地考虑受众对信息的兴趣程度,要尽量满足受众互动性需求,改变传统的新闻制作和传播模式。

(二)工作环境变革

新媒体环境下,自媒体兴起,记者不再是唯一的信息采集者,传统媒体也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源,这种情况使记者的工作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舆论环境更加复杂,信息鱼龙混珠,另一方面传统媒体的市场被分解,记者在工作的过程中,会面临更加巨大的压力和竞争,所以转型发展就势在必行。

二、传统媒体向融媒体转型,记者角色的重新定位

在新媒体时期,传统媒体记者必须要结合自身实况进行转型与定位。具体来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舆论引导者。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渠道,微博、微信及社交平台成为受众交流的空间,传统媒体的话语权被分散。新传播环境下,记者要在纷杂的声音中,传播对社会舆论起到良好导向作用的信息,渗透主流价值理念,净化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环境。

第二,融媒体平台的建设者。传统媒体的记者应该看到新媒体带来的巨大变革,主动拥抱时代潮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利用新媒体实现新闻信息的挖掘、整理,用户资源的整合,促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转换身份,构建新的传播模式,扩大新闻传播效果。

第三,知识的管理者。新媒体时代,各种信息的涌现使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这使传统记者要不断补充新知识,完善知识结构,进一步适应媒体转型的大趋势。

三、传统媒体向融媒体转型下的记者基本素养

(一)政治素养

媒体是社会的风向标,发挥着舆论监督、社会公器的作用。记者是新闻信息的采集和生产者,在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必须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尤其是在今天信息发达的传播环境下,信息的商业化、市场化程度变得越来越明显,这就要求记者更加坚定政治理想,坚守新闻职业道德,使记者的政治素养是否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契合,面对新闻事实有着较为客观的价值判断,不盲目跟风。

(二)专业素养

融媒体思维:传统媒体时代,信息的生产具有一套严格的流程,记者更多的是按部就班地进行采访和写作,对于读者而言,“话语权”都掌握在新闻生产者那里。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传统信息生产和传播模式被打破,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成为信息元素,这要求传统媒体记者要有融合的思维,在信息呈现元素要有立体传播的特点,形式上适合多媒体发展特点,具有更多的互动性。

快速反应能力:过去,记者在接到一个线索后,考虑更多的是有没有时间采、做什么策划,想着在明天或者更多的时间内采写出来。媒体融合时代,记者对新闻时效性的要求大大提高,要求记者要快速反应、执行,在信息生产上,过去记者依靠的是一支笔一个镜头,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下,面对新闻现场与新闻事件,具备“融”意识的记者,要能第一时间用手机、摄像机进行信息采集,并对信息进行文字、图片、视频、语音相结合的多重报道方式,为“中央厨房”提供报道素材,第一时间进行推送。

判断能力:“融合”以后的媒体,无论是信息密集度,还是深度上,都有很高的要求。这就明确了一个合格的“融”记者,必须摒弃此前单一的采访、写作模式,而是完全以新媒体短、快、精、刁钻甚至独家的方向去锻炼自己。一个新闻事件,可以经过融媒体记者的判断,被分解为视频新闻、图片新闻、短消息、更进消息、解读分析、现场直播等各类形式。

(三)文化素养

随着信息传播数量的增加,受众对信息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碎片化的阅读趋势,使传统的信息内容不再满足受众的需求,这要求记者要对事件有清晰的判断、对新闻点选择得当、新闻内容深度和广度兼顾,表达方式更加多元,无疑对记者的文化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为重要的是,全媒体传播的互动性和即时性,需要记者要有很强的应对能力,对受众反馈的问题进行及时回复,这本质要求记者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因此,传统媒体记者转型时,要有很好的学习能力和习惯,加深知识积淀。

四、结语

一个新的传媒时代正迎面而来,这对传统媒体人而言,是挑战也是机遇。在这个新传播环境下,传统的工作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媒体的发展需要,记者转型已成大势,一方面要适应变化了的舆论环境和工作方式,另一方面要努力提升自己。媒体记者要建立媒介融合的理念,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促进自身工作能力的全面提高,做新传播时代里合格的新闻媒体人。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受众转型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用心感动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