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元时期蒙古族图书出版活动探析

2018-03-27哈顺通拉嘎

传播与版权 2018年2期
关键词:蒙古

哈顺通拉嘎

图书文化事业的发展与所处社会大背景有着直接的关系。当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教育发展、思想统一时,图书出版活动就会有很大的发展。纵观北元历史就会发现,当政局相对稳定时,经济、教育、文化、手工业等各个领域开始复苏繁荣,图书出版活动也随之活跃。

一、出版人物

北元时期蒙古地区没有专门的刻书机构和刻书家,而是在政权人士的主持、资助下由有知识、有学识的喇嘛们来翻译、编写蒙古文图书。

(一)阿勒坦汗

阿勒坦汗(1507—1582年),北元时期右翼土默特部首领。他是把蒙古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法律推向繁荣发展的主要功臣,先后征战过兀良哈、卫拉特及明朝,开创了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局面。他抱着开放的态度主动接受汉、藏文化,引进汉族先进的农业技术、吸收西藏佛教文化,为蒙古族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阿勒坦汗是西藏佛教得以传入蒙古地区的关键人物,从1571年年末会见阿兴喇嘛得到佛学点化后,成为一名虔诚的佛教徒。为了使佛教在蒙古地区更好地传播,阿勒坦汗亲自组织佛经的翻译出版活动,并多次向明朝呈文恳请赐予他佛像或蒙古文佛经。阿勒坦汗在隆庆六年(1572年)向明朝呈文恳请赐佛经的呈文中写道:“圣上与我一心,将译字生并鞑靼经多赐几部,我传念学好。”①乔吉:《蒙古佛教史(北元时期1368—1634)》,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9页。但不幸的是,几年前明朝内府的经典被烧毁,鞑靼经也未能幸免。为了满足阿勒坦汗的请求,明臣王崇古在内地寻求鞑靼经,最后在甘肃巡抚府官员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些鞑靼字番经。并在万历元年(1573年)派马尼卜刺到阿勒坦汗营地送去《孔夫子讲书经》《元留经》《文殊菩萨经》《北斗七星经》《释迦牟尼佛元留经》《十王鞑靼经》等经书。此后不久,阿勒坦汗再次呈文恳请明朝赐给佛像和佛经,在王崇古的《奏议》里有详细记载:

伏望皇上,府念伊等生居夷荻,不会造佛,乞讨镀金千手千眼大悲观音菩萨一尊、镀金地藏菩萨一尊、镀金哑瞒答葛十三佛一尊、金字金光明经一部、金字真实名经一部发送。

明朝照数赐给三尊金佛像、二部金字番经。阿勒坦汗命令摆要把都儿台吉组织译经师将金字番经《金光明经》译成蒙古文,这是阿勒坦汗时代翻译佛经的开端②乔吉:《蒙古族全史(宗教卷)》,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32页。,也是北元时期蒙古文图书出版活动的雏形。

(二)那穆岱·彻辰·洪台吉

那穆岱·彻辰·洪台吉(下面简称为那穆岱·彻辰汗),文献里又称他为彻力克(扯力克)、彻力克哈。他是阿勒坦汗的孙子,僧格都楞汗的长子。他在万历十四年(1586年)成为土默特部第三位统治者,为了继承发扬祖父的佛教传播活动,做了诸多的弘扬佛教活动,还组织智者们翻译佛经。1602—1607年间,在那穆岱·彻辰汗、钟根哈敦和温布洪台吉三人的提倡和资助下,著名的翻译家绰尔济、阿尤希·固什和右翼三万户的智者们共同翻译了108部《甘珠尔》。在《阿勒坦汗传》中记载了翻译《甘珠尔》的相关情况:

其后那穆岱·彻辰汗、钟根哈敦、洪台吉三人,

按经教之制奉行尊圣可汗之政,

使以蒙古语翻译佛师所说一百零八部甘珠尔经。

于是锡埒图固什绰尔济、阿尤希阿难答满珠锡里固什,

与三万户杰出的译者贤能,

自黑虎年(1602年)至红羊年(1607)间,

把一切经文全部译出,

使之成为有价值的珍贵书册。

此外,据史料记载,他还组织译经师们翻译过《般若波罗蜜多经》《莲花生大师传》《譬喻之海》等书。

(三)钟根哈敦

钟根哈敦(1550—1612年)又称钟锦夫人、三娘子,她是阿勒坦汗第三位夫人,阿勒坦汗去世之后在1586年与那穆岱·彻辰汗结为夫妇,共同生活了约二十年。她“善书番文,通达事务,尊中国,尚瞿昙”,“平居诵经念佛外,手部释卷”,是一位很有文化教养的女贵族①曹永年:《蒙古民族通史(第三卷)》,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93页。。在蒙古地区佛教传播史上,她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曾多次参加弘扬佛教的活动,也提倡组织过翻译佛经的活动。据《阿勒坦汗传》记载:

自黑龙年至白鼠年间,

译一切之母《般若波罗蜜多经》使成册卷。

可汗、哈敦为首众皆赞成②珠荣嘎译注:《阿勒坦汗传》,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111页。。

《阿勒坦汗传》中详细记载了1592—1600年间在那穆岱·彻辰汗与钟根哈敦夫妇的提议下翻译《般若波罗蜜多经》的情况。此后不久,她与那穆岱·彻辰汗、温布洪台吉共同提倡和资助过108部《甘珠尔》的翻译出版。此外,钟根哈敦与那穆岱·彻辰汗共同组织翻译过《莲花生大师传》《譬喻之海》等书。

(四)温布洪台吉

温布洪台吉(?—1624年)又称素囊黄台吉,是阿勒坦汗的孙子,是阿勒坦汗第七子不他失礼的长子,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在1602年,他护送四世达赖喇嘛到拉萨,次年迎请迈达里呼图克图到呼和浩特大昭寺主持法事。据史料记载,温布洪台吉约在1607—1624年间建立了呼和浩特小昭寺。他还同那穆岱·彻辰汗、钟根哈敦共同提倡过《甘珠尔》《莲花生大师传》的翻译。同时,他本人还提议翻译米拉巴日的传道歌集《米拉巴日证道歌》。此书的“跋语”里详细记载了提倡者、翻译者、翻译年月等基本信息:

转轮王阿勒坦汗之孙。

威力强大而著称的温布洪台吉。

命令用标准且优美的蒙古语翻译该书。

意义完整准确

词语得当无误

著名的锡埒图固什绰尔济

翻译名扬天下

兔年九月十五日

具有精美丰富语言的大乘经

顺利的翻译公诸于众③乌·托亚:《蒙古出版史》,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147页。。

(五)不彦台吉

在汉文史料《三云筹俎考·封贡考》和《北虏风俗·世系表》里称他为摆要台吉,《万历武功录》里称他为摆要阿不害或摆要阿不孩。他是阿勒坦汗次子,在阿勒坦汗时期,统领摆要部,因此得名为摆要台吉或摆要阿不害。

据现有资料来看,不彦台吉提议翻译过《圣者授记牛首山大乘经》,这份资料全文收入在印度出版的《百藏丛书》里④乔吉:《蒙古佛教史(北元时期1368—1634)》,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20页。。此书的“跋语”里提到:

此大乘经,是由胜福德权势摆要部不尼雅什礼大元洪台吉为众生之利乐,思量使(众生)视之闻之,信受奉行之心情谨忠提议。

(六)摆腰把都儿

摆腰把都儿是阿勒坦汗之孙,不彦台吉之子。他是个有作为的人,不满足于蒙古榜什学识,在“隆庆议和”之后,曾在明朝通事丛文光处求过学,也任职过“指挥同知”。据目前掌握的史料来看,他建立过寺庙、组织翻译过佛经。

1580年,摆腰把都儿组织修建寺庙,寺庙碑文上曾记载:

唵阿吽

封勒华严寺全僧明泰,

主文榜实字校抄石板人。

摆腰台吉因时起造。

万历捌年四月十五日⑤金峰:《呼和浩特市蒙古文献资料汇编(第六辑)》,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89年,第3页。。

据此,该寺庙名为华严寺,是万历捌年(1580年)由摆腰把都儿创建。他还组织翻译过《金光明经》《圣妙吉祥真实名经》两部佛经。

(七)锡埒图·固什·绰尔济

锡埒图·固什·绰尔济(1564—1625年)是北元阿勒坦汗、那穆岱·彻辰·洪台吉时期及之后年代活动的著名宗教活动家、翻译家、文学家,在不同的史料里以不同的名称记载他,如满珠什利·固什·锡埒图·绰尔济、班第达·固什·绰尔济、锡埒图·噶卜楚、锡埒图·绰尔济(下面简称为绰尔济)等。关于他的史料很少,只有《名为宝汇集之书》(《阿勒坦汗传》)和《呼和浩特地域界限及锡埒图活佛传略》两部书里不同程度地提及他的事迹。史学家们还通过研究他所翻译的蒙古文佛经的“跋语”或“译后记”了解关于他的信息。

绰尔济是精通梵文、藏文、蒙古文的著名喇嘛①[蒙古]达·策仁苏德纳木著,曾格、萨日娜转写:《蒙古佛教文学》,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39页。,是三世达赖喇嘛的徒弟。1578年,他跟随三世达赖喇嘛来到青海湖畔的恰布恰庙会见阿勒坦汗,之后得到阿勒坦汗重用,并跟随他来到蒙古地区弘扬传播佛教。绰尔济翻译过很多佛经,最早的译作是在1587年完成的,最晚的译作是在1618年完成的②[蒙古]沙·比拉著,陈弘法译:《蒙古史学史(十三世纪—十七世纪)》,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165页。。据目前掌握的史料来看,他翻译编写的书有20多种,字数大约达到365万字③乌·托亚:《蒙古出版史》,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143页。。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本义必用经》,学者W·海西希认为此书的成书年代约在1597年至1620年间,是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早期传播的时候书写而成,此书很好地体现了绰尔济的哲学观点和宗教观。

(八)阿尤希·固什

阿尤希·固什是喀喇沁蒙古人,大约生活在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④蒙古学百科全书编委会:《蒙古学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567页。。他精通梵文、藏文、蒙古文的著名翻译家,阿哩嘎里文字的创造者。据史料记载,在1578年曾随阿勒坦汗到青海湖畔迎接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在本次会见中,三世达赖喇嘛封他为阿难达·满珠什利·固什。他的主要贡献有:

(1)创办过一所译师学校,大批蒙古族僧侣和世俗贵族曾进入该校学习,从该校毕业的学生,在此后的数十年中陆续翻译了许多藏文佛教经典⑤曹永年:《蒙古民族通史(第三卷)》,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401页。。

(2)16世纪末期他创造了阿哩嘎里文字。阿哩嘎里是用梵文记载元音字母的意思⑥[蒙古]沙·比拉:《论蒙古文化》,民族出版社,1992年,第92页。,它的创造解决了当时蒙古文字母难以准确标注梵文字母的读音问题,也为蒙古语言文字的发展助了一臂之力。

(3)他与其他杰出的翻译家们一起翻译过108部《甘珠尔》。

(4)他用毕生的时间翻译佛经,传播佛教。由他翻译编写的书目有《五守护神大乘经》《佛顶大白伞盖陀罗尼经》《梦的回遮》《消除口孽经》《圣八明经》《毗沙门煨香供养》(《煨香经》)《梵文十六元音与三十四辅音》《镇魔确切预言陀罗尼》《十回折经》《圣宝藏大乘经》。

(九)呼图克台·彻辰·洪台吉

呼图克台·彻辰·洪台吉(1540—1586年)是鄂尔多斯万户首领之一,明朝汉文史料里称他为“切尽黄台吉”⑦郝继忠:《库图克台彻辰洪台吉事略》,《鄂尔多斯学研究》,2004年第3期,第306页。(下面简称为呼图克台·彻辰)。当时他不仅在鄂尔多斯,乃至在整个蒙古地区的政治、文化、生活中都起到过重要的作用。据《蒙古源流》记载,万历四年(1576年)呼图克台·彻辰拜见阿勒坦汗,并建议说:“有益于今世和来世的唯有佛法经教。听说如今西方雪域有识者大自在大慈悲观世音菩萨以真形现世。请之来,依照从前圣明的忽必烈薛禅黄帝、贤明的八思巴喇嘛二人的旧制,建立政、教并行制,岂不是美事吗?”阿勒坦汗极为赞许,并答应邀请圣识一切的索南嘉措圣人⑧乔吉:《蒙古佛教史(北元时期1368—1634)》,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09页。。在呼图克台·彻辰的建议下,1578年阿勒坦汗在青海湖畔的恰布恰庙会见三世达赖喇嘛,从此藏传佛教开始传入蒙古地区。为了巩固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的地位,呼图克台·彻辰根据旧时的佛教典范重新校刊、增补了《十善福法白史》。

呼图克台·彻辰同时是一位著名的学者,他精通蒙文、汉文、藏文,对佛教经典也有很深的造诣,还擅长于文辞,称得上是学识渊博的人。明朝汉文史料里说他“读书好名”“兼通番文佛经”“为人明敏而娴于文辞,尤博通内典”⑨曹永年:《蒙古民族通史(第三卷)》,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93页。。

(十)林丹汗

林丹汗(1582—1634年)蒙古末代大汗,又称他为林丹库图克图汗,明朝汉文史料里记他为凌丹憨、虎墩兔憨、虎憨、虎酋等⑩[日]萩原淳平著,涛海译:《林丹汗的一生及其时代》,《蒙古学信息》,2000年第2期,第28页。。蒙古史籍《黄史》和《蒙古源流》里记载了他一生事迹:

林丹巴都儿台吉辰年(1592年)生,年十三岁(1604年)即位,从迈达里法王和卓尼·绰尔济等喇嘛那儿接受精深密乘灌顶,扶持教法。岁次丁巳(1618年),年二十六岁时,从萨迦派夏儿巴·达哈禅·呼图克图又受精神密乘之灌顶,并建立寺庙、铸造释迦摩尼法像,一夏之间,赶工告成。延请贡嘎敖斯尔等译经师,将大藏经译成蒙古语的《甘珠尔》。依照前规均平地建立了[政教]二道,然因五百年之末运已近,疏居六大国之达延汗子孙,诸罕亲族及所属大国中,多生背离朝廷之事体,故布拥其太平天下之政唉。古谚有之曰:合罕怒则毁其政,大众怒则毁其城。因合罕心中生嗔,而化六国于乌有。在位三十一年,岁次甲戌(1634年),年四十三岁而天禄永终①陆军:《林丹汗的改宗及与却图汗、藏巴汗结盟一事考述》,《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第8页。。

林丹汗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从继位开始克服种种困难,一步步发展壮大,企图成就一番伟业。但他生不逢时,虽然继承汗位,可他统治支配的不是整个蒙古,那时的蒙古可以说是四分五裂,要想统治整个蒙古得进行诸多兼并战争。林丹汗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在蒙古内部东征西讨,然而这一切没能实现他的理想,反而加速了蒙古封建主们的分裂,也让自己成为蒙古最后一位大汗。

林丹汗虽然是末代大汗,但他为蒙古文化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在他的组织下,于1628—1629年间,由贡噶斡节尔领导的翻译小组重新校对整理出113函《金字甘珠尔》。林丹汗时期翻译的《金字甘珠尔》,不仅对佛教的传播有极大的贡献,并对整个蒙古地区文化,尤其是书面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重大影响。

(十一)贡噶斡节尔

贡噶斡节尔被誉为莫尔根文殊师利班智达固什大乘法王,是一位精通佛法的翻译家。关于他的生平资料很少,我们只知道他在察哈尔林丹汗时期与萨木丹僧格固什等为首的30多名译经师们共同完成了113函《金字甘珠尔》的翻译工作。在此书秘密部记载着:

人主林丹呼图克图太明薛禅汗降生,与夏尔巴呼图克图相遇,欲传播释教如日在天空,引导国民入金刚上乘,造福于后代,以雄伟镇顽敌,时为弘扬佛教,降旨译写佛语部《金子甘珠尔经》,贡噶斡节尔逐字译成,以金宝贝造②高娃:《蒙文〈金字甘珠尔经〉残卷》,《蒙古学信息》,2000年第3期,第43页。。

贡噶斡节尔在林丹汗的命令下组织完成了佛教经典《金字甘珠尔》的翻译工作,其中秘密经第一卷11篇文章是由他亲自翻译过③[苏]H·雅洪托娃:《〈金光明经〉的几种蒙古文译本》,《蒙古学资料与情报》,1986年第1期,第38页。,具体如下:文殊师利智勇识真实名经、略指戒本续经、最初尊佛所出吉祥时轮本续王经、本续王吉祥时轮经、吉祥时轮后本续、吉祥时轮心藏本续、甚分戒品、吉祥一切正觉平等幻化空行母上乐本续、喜金刚本续王、圣空行母金刚账本续王、吉祥大手印明点修习母大本续王经。

此外,贡噶斡节尔还编撰过《蒙文启蒙》语法书,为蒙古语言文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主要出版物

北元时期,经济、文化欠发达,蒙文图书出版数量不多,流传至今的为数更少。据不完全统计,现保存下来的蒙古文图书有39种,大体可以分为宗教、文学、历史、法学、医学、天文、算卦等。现将各有关图书出版情况按种类介绍如下:

(一)佛教经典

北元时期翻译出版过的佛经有《金光明经》《圣者授记牛首山大乘经》《圣妙吉祥真实名经》《譬喻之海》《米拉巴日证道歌》《甘珠尔》《五守护神大乘经》《镇魔确切预言陀罗尼》《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说兀垢称经》《圣忏悔灭罪大解脱普闻成等正觉胜庄严大乘经》《律法》《吉祥怖畏金刚生起次第》《大怖畏金刚圆满次第悉地海》《圣弥勒哲愿王》《本续香供》《降雨魔法优婆提舍》《喜悦见闻蒙古法源》《智者庄严经》《莲花生大师传》等。其中,《金光明经》是最早翻译的作品,《金字甘珠尔》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1.《金光明经》。

《金光明经》是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流传极广的佛教经典之一,原文为梵文,后被译成汉文、藏文、畏兀儿文、蒙古文、卫拉特文、满文、日文等。在北元末期,即1573年7月,阿勒坦汗向明朝呈文恳请赐予《金光明经》的请求。明朝政府答应了阿勒坦汗的请求并给予了藏文《金光明经》,在明朝宣大总督王崇古的《奏议》中记载道:“将虏王所恳金字番经二部照数俯赐。”④乔吉:《蒙古佛教史(北元时期1368-1634)》,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2页。

同年八月,明朝使臣马尼卜刺等人奉《金光明经》到达阿勒坦汗营地,其后,阿勒坦汗“对其孙儿再三下旨”,“为一切众生之利乐将《金光明经》刻版刊行”,摆腰把都儿组织译经师将其翻译成蒙古文。阿勒坦汗时期刊行的这部佛经,目前保存在丹麦哥本哈根皇家图书馆,是一本孤本。《金光明经》的内容有佛教的基本教义,王权、佛的转世故事,转轮法王,十善福法规及符咒等。

2.《金字甘珠尔》。

蒙古文《金字甘珠尔》是蒙古族人民的重要文化遗产,是研究蒙古族文化史、科技史、宗教史、文艺理论、翻译理论、语言学、天文学、哲学、医学等领域的重要文献⑤蒙文《甘珠尔》丛书编委会:《蒙文〈甘珠尔〉经总目录》,《蒙古学信息》,1993年第1期,第41页。。《金字甘珠尔》是佛教经典丛书之一,是重要的宗教遗产。

据史料记载,在北元时期,佛教经典《金字甘珠尔》被翻译传播过两次。第一次,是在那穆岱·彻辰汗、钟根哈敦和温布洪台吉三人的提倡和资助下,由绰尔济、阿尤希·固什为首的右翼三万户杰出译师们在1602—1607年耗时五年共同翻译完成了108部《甘珠尔》,遗憾的是此本《甘珠尔》没有遗存下来。第二次,是林丹汗与“犹如天上太阳般的沙尔巴呼图克图相逢”之后①乔吉:《蒙古族全史(宗教卷)》,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40页。,组织贡噶斡节尔班第达和达尔罕喇嘛萨木丹僧格固什二人,集35名翻译人员,在1628—1629年历时一年,在呼和浩特席力图召完成了113函《金字甘珠尔》的翻译整理工作。113函《金字甘珠尔》是在108部《甘珠尔》的基础上,重新校勘整理并进行补译后成书的。《金字甘珠尔》目前保存在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图书馆,现仅存原版20函。

《金字甘珠尔》原版目录及现保存情况②高娃:《蒙文〈金字甘珠尔经〉残卷》,《蒙古学信息》,2000年第3期,第44页。:

秘密经 25卷 6卷(现保存第1、10、19、21、22、25卷)

大般若经 12卷 1卷(现保存第12卷)

二万五千颂 4卷 1卷(现保存第12卷)

一万八千颂 3卷

一万颂 1卷

八千颂 1卷

诸般若经 1卷

宝积经 6卷

华严经 6卷 1卷

诸品经 40卷 6卷(现保存第20、30、33、34、36、38卷)

戒行经 13卷 5卷(现保存第1、2、10、12、13卷)

大藏经总目录 1卷

《金字甘珠尔》的翻译工作是蒙古族翻译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是蒙古族出版史上的辉煌成就之一。

(二)历史书

从16世纪下半叶开始,北元蒙古族史学家们纷纷编撰史学名著,主要著作有《十善福白史》(《白史》)、《阿勒坦汗传》《诸汗源流黄金史纲》(《黄金史纲》)、《古蒙古汗统大黄史》(《黄史》)、《成吉思汗供养》等。

1.《白史》。

《白史》,又称《十善福法白史》《十善福经白史》《十善法门白史》《十善福白史》《崇高至上转轮王十善福白史》等,人们通常简称为《白史》。《白史》成书于元代,在北元时期呼图克台·彻辰根据从松州城获得的手抄本和畏兀儿人比兰纳识里的旧抄本重新修订并公布于世,在《白史》的前言里说到:

远见[卓识],自松州城觅得忽必烈薛禅·查克拉瓦尔迪早已编定之历史《阿日本·不彦图·诺门·察罕·图克》,与畏兀儿真·必兰纳识里·畏征固什之古本互核,幸运相合,重新修订,逐成是书。

呼图克台·彻辰在重新修订的过程中对原版内容做过改动或增删③吉日嘎拉:《试论〈十善法门白史〉》,《内蒙古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第25页。。学者沙·比拉认为呼图克台·彻辰对原本补入了三部分内容:即引言部分,简单追述“两种原则”产生以来的历史;第二部分,关于佛教在印度、西藏、蒙古传播的简要记载;第三部分,关于佛教在蒙古地区衰落以及制定复兴和支持佛教法规的简要概述。呼图克台·彻辰修订本书的主要意图是,巩固喇嘛教在蒙古地区的地位,从蒙古社会中根除氏族部落制残余且在新的条件下无法再为蒙古封建主的利益服务的萨满教④乔吉:《蒙古历史文献版本类型与系统》,《内蒙古社会科学学报》,1992年第1期,第60页。。本书里禁止了某些陋习,如不许把妻子、仆人、家畜陪葬死者,违抗者要被处死,财产要设籍充公;杀牲祭祀也被禁止,违者要罚缴十倍于所宰牲畜数等。

2.《阿勒坦汗传》。

《阿勒坦汗传》原名为《名为宝汇集之书》,正文题《介绍转轮王阿勒坦汗生平的名为宝鉴之略传》《天圣阿勒坦汗之善行传》,书末题《转轮王阿勒坦汗传》⑤张碧波、董国尧:《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941页。。此书是目前我们所知的蒙古文史料中成书年代最早的编年史,作者详细编写了阿勒坦汗在世75年间的各重大事件。此书的成书年代和作者不详,但学者们认为在1607—1611年间成书,作者不是阿勒坦汗同时代的人,不过是位熟知喇嘛教文献、受过喇嘛教的智者,是受阿勒坦汗的兄弟和儿子们的委托而撰写本传记。作者书写本传记时,所采用的是达云恰的有关文章和他本人在当时所听到及看到的资料。本传记是1958年在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王府家庙内被发现的,是一部孤本,而且是手抄本,共54经卷、108页,2万多字,版式10.5×53cm,每面24行,用削竹笔书写而成⑥W·海西希:《论土默特部〈阿勒坦汗传〉》,《蒙古学资料与情报》,1986年第3期,第25页。。

(三)文学作品

北元时期诞生了《江格尔》《乌巴什洪台吉》《阿尔扎波尔扎汗的故事》等文学作品。其中,《江格尔》是一部伟大英雄史诗,在公元15世纪至17世纪上半叶形成于中国漠西卫拉特蒙古⑦张媛:《〈江格尔〉翻译研究综述》,《民族翻译》,2013年第4期,第52页。。学界对《江格尔》何地、何时产生的问题一直有很大的分歧,但从《江格尔》产生和流传区域来看,学界则一致认为,“《江格尔》产生于蒙古高原西端的阿尔泰山、额尔齐斯河流域地区,即现居住在我国新疆地区的卫拉特蒙古的一部分先民中”⑧王仲明:《走进〈江格尔〉研究的历史新时期》,《新疆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第156页。。之后在民间流传发展,不断成熟定型。在几百年的传唱过程中,不断加进蒙古族各个历史时期的英雄事迹①孟克:《从〈江格尔〉的分布情况论证其产生定型的地域与时间》,《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第70页。。关于何时产生问题,目前学界有一个主流观点认为此书成书于13—18世纪500年间。

此书主要讲述了江格尔和他的12名雄狮大将带领六千名勇士保卫家园阿鲁宝木巴而与莽古斯征战的故事。本英雄史诗的结构情节具备了说唱艺术的基本特点,开篇序诗里这样写道:

在那古老的黄金世纪,

在佛法弘扬的初期,

孤儿江格尔

诞生在宝木巴圣地。

在这段序文字里以诗句的方式交代了主人公江格尔的出生年代及地点。还有对江格尔诞生家园的描写:

在吉祥幸福的圣地宝木巴,

没有死亡,只有万古长青,

人们永远保持二十五岁的容貌。

寒冬永逝,四季如春;

炎夏不复返,清秋宜人;

微风习习,细雨蒙蒙②曹永年:《蒙古民族通史(第三卷)》,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84页。。

以此赞美江格尔天堂般的草原故乡。《江格尔》经后人整理补编,现有13章本和15章本两种,每一章都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四)法律书

北元时期,当时的蒙古大汗和蒙古封建主们为了取得民族团结复兴,迎来稳定发展的局面,而制定过一系列的法律法规。统治者们先后制定了《旧察津毕其格》《图们汗法典》《阿勒坦汗法典》《白桦法典》《蒙古卫拉特法典》五部法典,但流传至今的只有后三部。

《阿勒坦汗法典》成书于1572—1578年间,是阿勒坦汗时代制定和颁发的一部地方性法规③那仁朝格图:《〈阿勒坦汗法典〉及其内容浅析》,《内蒙古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第19页。,它的实施范围虽然有限,但对蒙古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并且对蒙古社会的法制建设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④刘强:《北元时期蒙古族女性社会地位探论》,《辽宁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第85页。。

《阿勒坦汗法典》的蒙古文原稿至今未被发现,目前有的是藏文手抄本。1973年,西德学者R·O·梅塞泽尔在英国利物浦博物馆发现藏文手抄本,并由他刊布于波恩大学中亚研究所的《中亚研究集刊》上。蒙古国学者沙·比拉于1975年用拉丁字母转写了藏文原文,并译成斯拉夫蒙文,发表在蒙古《科学院通讯》,后又被收入《蒙古人民共和国历史、文化、编纂学诸问题》一书中⑤苏鲁格译注:《阿勒坦汗法典》,《蒙古学信息》,1996年第1期,第29页。。

《阿勒坦汗法典》共有13章,第1章和第13章分别是序言部分和结束语部分⑥奇格:《一部珍贵的古代蒙古法律文献——〈阿勒坦汗法典〉》,《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学报》,1983年第6期,第118页。。它对16世纪蒙古社会的各方面或多或少产生过影响,并确定了佛教的社会地位,还对稳定社会、保护蒙古人民生命财产等方面起到过作用。

(五)天文学、算卦书、医学书

北元时期,随着佛教经典的翻译,天文、算卦、医学方面的书籍也被少量翻译编纂过,目前发现的有《星宿曜日天地数占大全》《诸种相卦经》《婴儿剪胎发择吉》《放血疗法》四本。虽然这类书较少,但能证明北元出版物内容的多元化。

(六)其他图书

北元时期,还有为数不多的呈文、碑文。目前发现的有:俺答汗献贡呈文、博格达察罕喇嘛碑文、阿勒坦汗法碑文、摆腰把都儿寺庙碑文、绰克图台吉石刻等,此外,还有从阿伦苏木古城出土的蒙古文文献、桦树皮蒙古文文献等残缺不全的出版物。

三、出版物的印制与装订

目前发现的北元时期出版物数量并不多,但足够让我们了解到北元时期蒙古的基本状况。从出版学的角度来讲,这些出版物的版式规格、书写方式、页面设置、页面装饰、页眉、页脚的利用及载体等基本信息,也让我们了解到北元时期蒙古民族出版活动的基本情况。

(一)印制方式

出版物的印制方式主要有手抄和刻印两种,北元时期以手抄方式印制的占多数,《金字甘珠尔》《五守护神大乘经》《阿尔扎波尔扎汗的故事》《成吉思汗黄金史》《阿勒坦汗传》等28本书籍均是以手抄的方式公诸于众。

手抄本是用竹笔、木笔、毛笔书写,该时期竹笔书写的手抄本占多数,《镇魔确切预言陀罗尼》《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吉祥怖畏金刚生起次第》《成吉思汗供养》《星宿曜日天地数占大全》等24本书都是以竹笔书写。《圣忏悔灭罪大解脱普闻成等正觉胜庄严大乘经》《诸种相卦经》《降雨魔法优婆提舍》等3本书是以木笔书写而成。

手抄本用的墨料主要有黑墨、朱砂、九宝三种,其中“九宝”指的是金、银、珊瑚石、珍珠、绿松石、天青石、钢、铜、珍珠贝等⑦乌·托亚:《蒙古古代书籍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92页。。北元蒙古人印制图书时之所以用这么昂贵的墨料,原因有三个⑧图亚:《蒙古文古籍出版技术的演变之探索》,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82页。。第一,蒙古族历来认为印制图书是一种积德行善的行为,所以特别愿意用这些比较昂贵的金、银来印制图书。第二,用“九宝”或朱砂来印制图书可以有效防止霉虫腐蚀,延长图书寿命。第三,突出图书的地位,当时主要用“九宝”来印制关于佛教方面的书籍,这可以间接的表达当时统治者们的政治意图。如,1628—1629年间,在林丹汗的命令下,用金汁在宝石蓝周边的倭缎青纸面上书写了《金字甘珠尔》,这是蒙古族书籍印刷史上的一部伟大杰作。

北元蒙古人印制的图书用木刻方式出版的较少,只有少数《金光明经》《圣者授记牛首山大乘经》《圣妙吉祥真实名经》《诸品积咒经》等是以木刻方式出版,但可惜的是没有流传至今。

(二)装帧设计

蒙古人自古以来对书籍持虔敬态度,他们把书看成知识和智慧的源泉,所以一直以来都精心地装饰书籍①[蒙古]舒格尔:《蒙古族的印刷术》,蒙古学资料与情报,1987年第4期,第46页。,北元时期也不例外。

1.封面设计。

北元时期出版家们特别重视封面,有的书籍用两片木板做封面、封底,然后用布匹连接上下两木板,起到美化和连接的作用,这种封面主要用在佛经上。有的书籍用油纸做封面,这种封面主要用在普通读物上。

封面上主要写“书名”,写“书名”的方式有三种②黄荣:《蒙古文古籍形制的演变概况》,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28页。:一是封面上直接写书名,没有任何装饰。二是用简单的花纹装饰“书名”。三是封面上设置内外两个版心,用深色、浅色的两条并行直线做两个版心的边框,在外部版心里画龙、凤的图像做装饰物,内部版心里写书名。

封里的设置方面,有的书籍写佛教祷告词。写祷告词时,把封面的版心部分弄成镶饰,然后在上面挂个丝绸装饰物,版心的中心写“祷告词”,祷告词的左右各画个佛像。有的书籍封里装饰得很精致,《金字甘珠尔》的封里设计不仅像《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封里而且比它精致很多。《金字甘珠尔》的制作者有效利用了整个版式,在版心部分写祷告词画佛像外,在剩下的左右上下部分都画上了花纹、凤凰、神仙、狮子、大象等图像。

2.版式设计。

整个版面的版心部分是中心部分,都用直线做版心边框以便于书写规整这时期的出版物。据目前掌握的第一手资料来看,刻印本和手抄本都有做版心边框。但有的书籍用并行的双线做边框,有的用单行直线做边框,有的画双层边框,中间画花纹来装饰,装饰的时候还特别注意版心的上下部分和左右部分的装潢。值得一提的是,在整个版面上画版心部分的时候,版心的上下宽度常常比左右宽度稍微小一些③乌·托亚:《蒙古古代书籍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25页。。

版心文字部分的设置,就是每页行数、每行字数的分布没有特殊的规律或格式可言,有的书籍每页行数是双数,有些书籍则是单数。每行字数也没有规定的格式或书写规律,但为了美观有些书籍的每行长短都一致。

(三)装订形式

北元时期蒙古文图书装订形式大体有两种,一是线装,二是梵夹装,其中以梵夹装为主。《说无垢称经》《圣忏悔灭罪大解脱普闻成等正觉胜庄严大乘经》《喜悦见闻蒙古法源》《莲花生大师传》等佛经都是以梵夹装的形式装订,还有《婴儿剪胎发择吉》《成吉思汗供养》《成吉思汗黄金史》《阿尔扎波尔扎汗的故事》《星宿曜日天地数占大全》等星相学、历史学、文学、天文学方面的书籍也是以梵夹装的形式装订。在乌·托亚老师《蒙古古代书籍史》一书中提到:“16—17世纪时期,梵夹装装订形式不仅仅在佛教方面的书籍里常常用到,而且历史、文学方面的书籍中也常见到。”

梵夹书通常是把内容写在未装订的、散的、独立的长方形纸张上,然后把这些纸张按内容顺序摞成一摞,之后,用两片木板在上下相夹,然后用丝绸布带裹住或放入盒子、匣子、套子里,以便保存。通常所用的丝绸颜色是红棕色和金黄色,在蒙古人心目中,红色和黄色被认为是庄严的和值得尊敬的色调④[蒙古]舒格尔:《蒙古族的印刷术》,《蒙古学资料与情报》,1987年第4期,第46页。。盒子、匣子、套子通常是木制的,而且封面上有的还用花纹图案装饰。

蒙古文梵夹书在书写方式上与藏文、汉文梵夹书不一样,蒙古字是竖着写的一种特殊文字,在长方形纸张上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书写,而汉字、藏字是横着写的文字。所以,蒙古文梵夹书不像汉、藏梵夹书一样由左开本或右开本的方式来翻阅而是下开本的方式翻阅。

这时期的出版物用线装方式装订的并不多,它的具体方法是在书脊部分打版眼,然后用线绳横索书背再系扣打结而成,用线装方式装订的书籍比较结实,不容易掉落。

五、出版业经营管理

北元时期,因内外战乱不断,图书出版活动与元代或青代相比发展缓慢。这时期的图书出版经营也比较单一,只是在官方的提议和支持资助之下进行的。如佛教经典作品《甘珠尔》的翻译出版。这时期,蒙古族图书出版活动还未形成系统的经营模式,经营方式也处在比较单一的阶段。

到目前为止,还未发现北元政府图书出版管理方法的相关条目。流传下来的北元出版物也没有发现有版权保护举措,有的只是提名者或资助者、书写者的相关信息,如《圣妙吉祥真实名经》的“跋语”里写道:

阿勒坦汗之孙儿,胜福德威力者摆要把都儿岱(大)黄台吉发指令,依仗古时之善机缘,使自己的亲生子托因(喇嘛)却嘉措撰写,岁次白兔年十一月聚集众刻版艺人使之雕版刊行。

本“跋语”里明确说明了翻译《圣妙吉祥真实名经》的提名者、书写者、刻印年月等基本信息,但未提及发行范围、版权保护之类的版权管理。总之,北元时期,蒙古族图书出版活动欠发达,未能形成明显的或系统的管理模式或方法。

北元时期图书编撰翻译发行任务主要是通过喇嘛的传教活动完成的。著名翻译家绰尔济是三世达赖喇嘛的徒弟,是一位著名的宗教活动家。他的活动范围不仅仅限在呼和浩特,还涉及漠北喀尔喀地区①乔吉:《蒙古佛教史(北元时期1368—1634)》,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90页。。所以,北元出版物的发行很有可能是通过这些喇嘛的传教活动中完成的。

猜你喜欢

蒙古
蒙古语族语言概述
关于早期蒙古社会制度的再思考
蒙古骑兵,所向无敌
蒙古争霸简史
崛起,蒙古帝国
蒙古靴
明英宗羁留蒙古陪侍考
我的蒙古 我的草原
《雲使》在蒙古
“德都蒙古”名称的由来(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