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工隧洞衬砌质量通病处理方案

2018-03-27

山西水利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错台边墙通病

张 冰

(山西省水利建筑工程局 山西太原 030000)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行业主管部门及建设单位对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水工隧洞衬砌施工中,大多采用钢模台车浇筑,由于施工里程长,质量影响因素多,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通常会出现一些常见的质量通病。现对常见的质量通病提出修补处理方案。

1 质量通病概述

水工隧洞混凝土质量通病主要表现为以下几项:蜂窝麻面、水泡、气泡、错台、裂缝、颜色不均、结合部位烂根、冷缝等质量通病。

质量通病的检查,应在钢模台车拆模后,单元工程质量评定前进行或发现异常现象后进行。当出现混凝土质量通病时,由专人及时记录登记,绘制通病位置图,并备有影像资料。

2 修补材料及流程

混凝土通病修补主要用水泥、掺和料、外加剂、化学材料等配置而成,主要有以下两种:

1)丙乳砂浆

采用丙乳砂浆修补时,在结合面充分吸水湿润并表干后,先于基面涂刷一层丙乳净浆,要求净浆涂布均匀,无漏涂。丙乳砂浆则分多层次,每层均需用木抹子拍实抹平,最后刷面层用铁抹子抹光。

2)微膨胀细石混凝土

施工程序:凿毛冲洗并清除积水→模板支立→细石混凝土浇筑→分层铺料、振捣→养护→质量鉴定→打磨。

掺配配合比须较原施工混凝土强度高一个强度等级,具体配合比可根据原材料实际情况由试验室出具掺配配合比。

3 修补具体方案

3.1 蜂窝麻面

3.1.1 防治措施

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称量准确,保证拌合时间且坍落度适宜。振捣过程中注意防止漏振、过振。

3.1.2 原因分析

1)混凝土和易性差,产生离析现象,砂浆与石子分离,或者漏振、振捣时间不足等。2)混凝土下料时未分层下料或混凝土一次下料过高,未设置溜槽,而使石子集中,造成离析现象。

3.1.3 处理方法[1]

1)用手持式切割机将混凝土表层切割成一定的规则形状,切割时向内微倾形成倒楔型。2)用铁锤配合钢钎或冲击钻,将通病部位内松散的混凝土凿除至密实面,混凝土四周凿成斜坡状。凿除时避免造成周边密实混凝土表面碰损,凿除的深度视通病架空的深度而定,不小于3 cm。3)对于深度小于5 cm的蜂窝,采用丙乳砂浆修补。修补前先涂一层丙乳净浆,然后分层填入丙乳砂浆,用木锤拍打捣实密实,逐层连续作业直至修补工作完成。4)对于深度大于5 cm的蜂窝,采用微膨胀细石混凝土修补。

3.2 水泡、气泡

3.2.1 防治措施

1)台车的内外形结构尺寸误差应满足设计要求,应设置合适的排气孔,避免台车封闭不严,排气不畅。2)确保钢模台车表面打磨干净,涂刷脱模剂。3)混凝土坍落度应严格控制。4)振捣作业上总结振捣时间,防止过振带入气泡。5)振捣棒的插入位置不能靠近摸板太近。

3.2.2 处理方法

用预缩干稠水泥团嵌抹入气泡、水泡内。

3.3 错台

3.3.1 产生原因

1)台车模板及支撑油缸等由于设计刚度不足,或在超挖较大的部位浇筑混凝土时,由于超出台车模板承受力发生收敛变形,造成衬砌环向接缝出现错台。2)台车小边模与边墙(边顶拱)模板接缝处由于未打磨而形成错台。

3.3.2 防治措施

1)在制造台车前,通过力学计算确定台车的制作参数,并考虑模板承受一定超填混凝土重量。2)经测量确定台车轴线及边线立模位置,台车边墙与底板接触面达到平整度要求。3)浇筑时分层对称浇筑,转换入料窗口时两侧同时下料浇筑,防止模板偏移变形。4)台车小边摸与边墙(边顶拱)模板之间接缝的错台在台车验收前打磨。

3.3.3 处理方法

1)错台宽度小于1 cm的错台,进行打磨处理;2)错台相对高度大于1cm时,应先采使用人工或风镐凿除错台,并预留一定厚度,然后对预留的部位作打磨处理。

3.4 裂缝

3.4.1 防治措施:

1)不良地质段处设置施工缝。2)混凝土拆模后及时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不得有时干时湿现象。3)隧洞贯通后及时封堵不用的洞口(或在洞口挂门帘),降低洞内风速,避免混凝土表面温度降低过快。

3.4.2 处理方法:

1)质量通病处理人员用探测锤或手工钢钎,轻击检查裂缝部位混凝土密实性。2)对裂缝位置进行检查,并对裂缝的位置及涉及范围段用记号笔标识。3)浅表裂缝即缝宽不大于0.3 mm,缝深不超过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对于浅表裂缝,采用表面涂刷水泥基柔性防水材料的办法进行处理。在混凝土裂缝涂抹封闭前,使用刷子将裂缝两侧混凝土基面的浮浆等刷除干净。作业人员使用硬毛刷在裂缝两侧各5cm范围内涂刷水泥基柔性防水涂料。4)对于宽深裂,即缝宽0.3~0.4 mm。内部采用化学灌浆,表面涂刷水泥基柔性防水材料进行处理。

3.5 颜色不均

3.5.1 产生原因

1)衬砌台车模板上脱模剂涂刷过多及涂刷不均匀,均会产生衬砌脱模后颜色不均现象。2)混凝土浇筑速度不均,快慢不一造成颜色不均。3)水泥和掺和料未选用同一厂家的产品。

3.5.2 防治措施

1)拆模后、立模前要打磨模板台车上锈迹及粘模混凝土,均匀喷涂脱模剂。2)控制好浇筑速度,避免出现供料不及时或配合比坍落度过小而出现冷缝,造成颜色不均。3)水泥和掺和料采用同一厂家的产品。

3.6 结合部位烂根

3.6.1 产生原因

1)对于先底板后边墙(边顶拱)混凝土浇筑,局部底板混凝土面平整度不足,导致边墙模板与底板混凝土缝隙过大,密封不严,导致漏浆,产生烂根。2)振捣棒未完全插到底部,导致底部可能漏振、欠振。

3.6.2 防治措施

1)预先将底板顶面高程位置每间隔2 m用定位筋固定,作为底板混凝土浇筑高程控制,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后再采用拖式振捣器找平。2)在浇筑边墙(边顶拱)混凝土前,边墙(边顶拱)模板与底板混凝土结合面的根部用水泥浆找平,使边墙(边顶拱)模板与底板混凝土结合面在一个标高。3)支模板时边墙模板底部与底板之间用10 cm宽1 cm厚的高弹性橡胶密封,密封不漏浆。4)加强底部混凝土振捣,振捣到位。

3.6.3 处理方法

1)烂根部位较浅时,凿除底部烂根部分,用丙乳砂浆抹面修补。2)烂根部位较深时,须凿除至混凝土至完全密实部位,在边墙(边顶拱)外侧支模板采用微膨胀细石混凝土修补。

3.7 冷缝

1)产生原因:减水剂与现场水泥的不适应性导致和易性差,造成混凝土凝结时间过早。

2)防治措施:加强对外加剂的试验检测,特别是减水剂的保坍及缓凝成分。

3)处理方法:(1)若上一层混凝土已终凝,采用人工或机械凿毛,下一层浇筑混凝土前先浇筑约3~5cm的砂浆,以利结合面粘结。(2)拆模后,冷缝结合面位置两侧各5 cm位置用砂纸打磨,涂刷颜色相近的丙乳净浆。

4 质量通病处理注意事项

1)选用有经验且责任心较强的通病处理人员进行处理。

2)质量通病处理前进行技术交底,严格按照规定的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进行质量通病处理作业。

3)根据不同的质量通病情况,把握其质量通病开始处理时间,及时处理。

4)修补所用的原材料均需经试验检测合格后方能使用,并考虑掺配料的颜色配比调试与施工混凝土颜色一致。

5 结语

水工隧洞衬砌质量通过预防措施可减少混凝土质量通病,但对出现质量通病的部位及时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处理后,可修复混凝土外观质量,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错台边墙通病
传统混凝土路面破损程度对车辆动荷载的影响
消力池贴坡式混凝土边墙稳定复核
建筑给排水施工如何预防一些常见通病
建筑施工质量通病的预防与治理
探讨自来水管道工程施工的通病与防治
浅谈挤压边墙混凝土施工方法
跌坎式底流消力池边墙突扩宽度对池长的影响研究
河谷地形对面板混凝土堆石坝边墙施工期挤压形变规律的有限元分析研究
盖世神功是青春期美丽的通病
盾构机到达阶段管片上浮形成机理及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