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二载春秋著汗青,为中国科学留信史

2018-03-26王睿

出版人 2018年10期
关键词:袁隆平丛书科学

王睿

身为编辑,能够与我们这个时代最优秀、最杰出的科学界精英因书结缘,携手合作,为20世纪中国科学史留下一段段生动鲜活、独一无二的珍贵史料,幸莫大焉。

“从踏入编辑的门槛起,就梦想做一套这样的书。”李小娜看着书架上码放得整整齐齐的一排“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丛书,像一位母亲在欣慰地看着长大的孩子。

2006年春开始至今,由湖南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丛书历时12个寒暑,收录了近400位科技工作者的自述文本或访谈资料,为大众了解20世纪中国科技发展历程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史料。青蒿素、杂交水稻、胰岛素、电子对撞机……这54种56册书中,记录了亲历重要时刻的科学家们鲜活的故事,也凝聚了丛书策划人、编辑李小娜十二载的心血。

科学口述史不能缺席

1993年,李小娜从湖南有色金属研究所调入湖南教育出版社,从科研一线一头扎进了编辑行业。凭借着扎实的科研功底,李小娜参与了很多重要科学图书的编辑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她接触到了唐敖庆、陈国达、涂光炽等科学大家,深深地为他们在各自专业领域的科研经历和人格魅力所打动。

从那时起,李小娜常常想,普通大众对中国科学家和中国的科学发展历程了解甚少,而这些科学大家们为中国科学事业默默付出,其中很多都已经进入耄耋之年,留住他们的记忆,就是在抢救历史,他们的功绩应该被后人铭记。她梦想能够做一套科学家的系列访谈录,把他们传奇的科学人生展示给读者,给中国科学史留下宝贵的史料。

2005年,时机终于成熟。在申报国家“十一五”出版规划时,李小娜提出了做科學家访谈录的设想。时任副社长聂乐和提议可以用“口述历史”的新提法。口述历史这种体裁已经在国际史学界非常成熟,但是在中国才刚刚起步。李小娜提出的科学家访谈录的设想与口述历史的形态基本相同,可以以人带史,通过这些科学家的科学人生来展现中国当代科学发展的历程,当时的社领导认为选题思路非常值得肯定。这之后,选题得到历届社领导一如既往的肯定与支持。丁双平、聂乐和、黄楚芳、黄步高、刘新民等各位领导,为选题的推进,都倾注了很多心血。“十二年来没有他们的支持,这套丛书是不可能完成的。”李小娜感慨道。

口述历史的基本方法是通过访谈者的访问,把当事人对历史事件的口述回忆记录整理成文,不仅可以大大补充文献资料记载的缺失,还可以展示和挖掘科学活动记录后面当事人的情感世界,有助于还原历史的全景。“当时的口述史图书,内容比较零碎,多是将焦点对准文化名人和政界人物,科学界是被人忽略的领域。”一想到这些,李小娜不无激动,“口述史丛书若能出版,将成为第一套从科学家的记忆中挖掘20世纪中国科学史的大型丛书。”

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的项目就这样顺利确定下来,接下来的任务是组建编委会。丛书的主编人选非常重要,决定了丛书的成败。李小娜的好友,时任科学时报社《读书周刊》主编的杨虚杰推荐了我国著名科学史家樊洪业担任丛书主编。在了解了整个选题计划后,樊洪业非常认可,但也不免担忧——湖南教育出版社作为一家地方出版社,有没有能力来做好这个项目?

“樊先生非常清楚做这套书的艰难,所以,慎之又慎。”2006年初,李小娜专程前往北京拜见樊先生并与他沟通想法,以诚意赢得了樊洪业的信赖。6月,丛书编委会正式组建。7月,在编委会第一次会议上确定了丛书的第一批选题、统稿和编辑思路,组稿工作正式启动。

这次启程,前方等待他们的将是十二年漫长的时光。

坚守质量

2007年,第一批书稿陆续到稿,意想不到的问题也浮出水面。

在写作《袁隆平口述自传》时,一开始,负责访谈的是一位采访过袁隆平的资深媒体人,对于这次创作应该是驾轻就熟,但是在访谈完成后,李小娜和主编樊洪业发现一个大问题:整个访谈都是出于记者视角,更接近人物传记的形式,但割裂了科学的主线,无法体现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清晰发展路线。

此时,要完全推翻原稿,重新另起炉灶,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明知这意味着巨大的风险和难以估量的困难,但李小娜和编委会都义无反顾。“杂交水稻的研究让中国十几亿人口摆脱饥饿的威胁,还造福了其他第三世界国家,是中国科学了不起的成就。”李小娜表示,“困难再大,也要做好袁隆平的口述自传。”他们重新物色了一位新的访谈者,她就是袁隆平的秘书辛业芸。作为袁隆平的博士生,辛业芸的专业水平和对杂交水稻研究历史的了解自不在话下,而且她长期在袁隆平身边工作,陪伴袁老往返研究基地现场,有便利条件可以随时采访、记录。

为了推进辛业芸的工作,主编樊洪业亲自谋篇布局,整理出该书的提纲目录。李小娜携年轻编辑曹卓卓与樊洪业一起,三次拜访袁隆平,花费了大量心血。在资料调研过程中,编委会甚至还找到了袁隆平在北京协和医院的出生记录,在书中,读者们可以看到大科学家出生时留下的小脚印,以及我国著名妇产科医学专家林巧稚亲自接生的记录,这些都是首次披露的珍贵史料。

天道酬勤,在最终完成的《袁隆平口述自传》中,不仅呈现了袁隆平的生平经历,更再现了杂交水稻研究鲜为人知的真实过程,被中国工程院正式纳入院士传记系列,给予了极高评价。李小娜不无欣慰地说,“以往对于袁先生的工作,有一种声音认为其缺乏独立的理论体系支撑,只能算‘科技,不能算‘科学,但《袁隆平口述自传》揭示了袁隆平作为育种学家的工作成绩,以事实打破了误解。”

这次教训也让李小娜意识到,选择合适的访谈者,光有好文笔还远远不够。科学史访谈,是对科学人生的挖掘,不同于一般新闻记者的采访,“科学史访谈者必须对受访者的专业领域有所了解,从访谈提纲到设问都十分讲究,要既能把受访者的思绪打开,挖掘历史细节,不是泛泛而谈,又能掌握节奏,尤其是照顾到一些年事已高的受访者,避免过度劳累和激动”。

李小娜在大学学习的专业是分析化学,进入出版社工作之前,在一个研究所从事分析化学工作多年。科学技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专业要求和工作作风,被李小娜带到了编辑工作之中。丛书在推进过程中,尽管面对重重困难,但李小娜和编委会丝毫没有放松对稿件的质量要求。选入丛书的所有原稿都被退改过,多的甚至可以达到七八次。为了积累口述史创作和编辑的宝贵经验,编委会还组织召开了作者经验交流会,以受认可的《徐利治访谈录》为样稿范本,请每本书的作者交流工作经验、困难和收获,从口述历史的规范,到访谈大纲的制定、采访技巧、注意事项等多个方面进行指导,在做中学,逐步提高水平。由于口述科学史在中国出版尚处于起步阶段,李小娜也希望通过丛书出版这一开创性的工作,能够树立起口述史出版物的规范化标准。

“我们的作者都是在做真正意义上的奉献,”李小娜说,“口述史访谈,访谈者要付出巨大的劳动,但在最终的成稿中,作者地位又远远比不上原创,可以说,访谈者都是由对科学事业纯粹的情感所支撑来完成这一工作。我们要向受访的科学家们致敬,也要向付出心血的访谈者致敬。”

“吃得苦,耐得烦”

2007年8月,第一批书稿正式交稿,开始进入编辑加工阶段,新的挑战在等待着李小娜和其他编辑们。

由于口述史牽扯大量的史料核实工作,从一条条文字记录,到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从时间地点,到参与者姓名,全部都要本着求是负责的精神核实清楚,这无疑大大增加了编辑的工作量。《我的南极之旅》、《我的高铁情缘》等书,每本书所收录的几百幅照片,都是李小娜从作者所收藏的数千幅照片中,根据文字内容精心挑选出来,并一一核对其拍摄的时间地点,配插到文字之中的。尤其是一些群访类型的口述史,难度和工作量就更大。例如《青藏高原科考访谈录》《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建设访谈录》等,都是采访了一大批科技工作者和科学事件的亲历者,不同的人受记忆所限,对同一事件的描述往往在时间、地点等细节上有出入,而这些细节,全部都要一一核实。李小娜准备了一本厚厚的笔记本,记录了书稿中的全部疑问。那段时间,她几乎天天都要跑图书馆,查资料,查档案,每落实一条,就在笔记本上划掉一条,直到所有的真实细节都水落石出。

口述史的文字记录往往是口语化的,随意性较大,为了能让读者思路清晰地顺畅阅读,李小娜和编辑们还要对全部的内容记录进行重新整理,保留人物的语言风格,避免平铺直叙,也要避免过度的文学化修饰降低记录的真实性,这其中的分寸感需要小心拿捏。这一后期工作是巨大的考验,既考验文字编辑功底,而巨大的工作量更是对奉献精神的考验。

描述湖南人的性格,有一句话叫“吃得苦,耐得烦”。用这六个字来描述李小娜在科学口述史项目的编辑工作,是再合适不过了。在数十种口述史书稿里,有一些是公认的“难啃的硬骨头”,其中,《青藏高原科考访谈录》是“最难最硬的骨头”,这部书稿由访谈者克服重重艰难,往返全国多地走访了几十位亲历者,访谈记录的后期整理是一项庞大的工程。根据主编樊洪业的要求,这块“最难最硬的骨头”交给了李小娜来啃。

大段大段的内容章节,要在理解的基础上重新消化整理,数不清的辛苦琐碎工作,调整结构,语言加工,史料核实……因为口述史的工作具有不可重复性,倘若第一次没有做好,很难再有机会弥补,李小娜“拼尽全力,不留遗憾”,硬是把整部书稿扛了下来。

除了文字记录,大量珍贵图片的首次披露也是科学口述史系列的一大特点。这一保留珍贵史料、提高阅读顺畅度的安排,在实际工作中却增加了更多困难。收集来的历史照片往往模糊陈旧,拍摄构图凌乱,年代记录混乱。为此,李小娜提请参与丛书编辑工作的责编自学修图技术,自己兼任美编修改图片——模糊泛黄的,要修复;构图重点不突出的,背景杂乱的,要裁剪放大人物。经过编辑的第一轮修复,在工厂排清样后,要标清所有问题,请修图师再反复修改。在排版上,所有图片的位置、尺寸都要经过精心设计,保持版面美观和阅读美感。这些“自讨苦吃”的行为,都是为了精益求精地完成这套向百年中国科学致敬的丛书。

留存民族记忆

倏忽十二载,科学口述史丛书的出版工作从未有一刻停止。李小娜从一名年富力强的资深编辑,转眼也到了退休的年纪。为了科学口述史丛书的完工,她不计报酬地继续努力,完成自己最初的心愿,为中国科学事业保存民族的记忆。

艰难的工作和严苛的要求也锻炼出一批优秀的编辑人才。湖南教育出版社的年轻编辑曹卓卓从2006年就开始跟随李小娜做这套丛书,经历了12年历练,对整个项目的推进和完成起到了重要作用;编辑朱微在2010年加入口述史编辑团队,在李小娜的悉心指导下,也逐步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成熟编辑。

对于完成的56册图书,李小娜也不无遗憾。在丛书出版项目一开始,就确定了“抢救科学文化记忆”的宗旨,但在与时间的赛跑中,仍然有多位受访者中途去世,书稿不得不夭折。在策划之初,编委会列出了一张近50位访谈对象的名单,但在短短两三年间,黄昆、谈家桢、彭桓武、唐敖庆、刘东生、陈述彭、涂光炽等许多重量级的科学家先后辞世,还有一些则由于健康原因也无法继续进行访谈。一开始,李小娜设想的是每年推出10本,可是操作起来发现,时间太紧张,推进太困难,“根本由不得我们决定”,只能成熟一本推一本。第一辑在2009年推出了9种,第二辑在2011年推出11种,第三辑在2015年推出15种,此后至2018年陆续推出第四、五辑共19种。其间,有一些书稿成稿后经过多次退改,仍然达不到要求,不得不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忍痛放弃。最初设想的七八十册书,最终得以与读者见面的只有56册。

这套从书,再现了李书华、施雅风、程开甲、孙鸿烈、袁隆平等几代科学家亲历的科学往事,还有对“两弹一星”、青蒿素、杂交水稻、胰岛素、电子对撞机等20世纪中国重大科学历程的回顾……其中,有的高龄受访者是在病榻接受采访,有的受访者贡献出从未披露的珍贵历史照片……丛书出版后,得到了学术界、出版界和科技界的高度赞誉,先后入选“十一五”“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国家级、省部级奖励及各类荣誉超过85种,产生了广泛而良好的社会影响。

“我们要向丛书所有参与者致敬。”李小娜说,“身为编辑,能够与我们这个时代最优秀、最杰出的科学界精英因书结缘,携手合作,为20世纪中国科学史留下一段段生动鲜活、独一无二的珍贵史料,幸莫大焉。”

猜你喜欢

袁隆平丛书科学
喂饱全世界:袁隆平5月22日逝世
“人梯书库”丛书
“袁隆平中队”重名不重样
艺术创想丛书
艺术创想丛书
袁隆平 56年的“师生恋”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社会组织培训教材丛书》简介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