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美术教学培养审美情趣应然之道

2018-03-26梁发岭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2期
关键词:情趣美术作品美的

梁发岭

【内容摘要】初中学生是审美情感培养之重要阶段,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是初中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大多美术教师注重对基础美术知识和较为简单的技巧进行讲解,对艺术作品中的情感表达缺乏有效途径,课堂教学缺少新意且难以深化,审美情趣低俗化现象严重。为此,笔者依据审美情趣的原理,开展情境式、比较式、互动式、开放式以及情感式教学策略,从而追求新课标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情趣科学性、趣味性、整体性和导向性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初中学生美术教育审美情趣

一、审美情趣与初中美术教学

美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人的审美情趣,使其达到健康、高尚的标准。初中美术教学一定要在技能传授的基础上强调学生美术修养、审美情趣等;对美术形式自身规律化操作的认识上,侧重不同美术形式的表现规律,让学生在认识、理解的基础上将自身感受以及美的体会生动地表达出来。同时,学生对美的事物的领略与接受是建立一定情感、兴趣之上,教学中可以通过各种美术作品之艺术形象所蕴含的艺术魅力,形成的对特定审美对象所具有的特殊情感与兴趣。此外,我们还要在广泛的人文性情境中学习美术,让学生关注不同时代美德的基础上,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树立正确的是非标准,在正确的审美理想主导下分辨美好、丑恶,从而形成科学的审美情趣。

二、审美情趣培养的策略

1.审美的分层体验,情境式教学策略

(1)具体的美术作品欣赏与评价,强化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审美感知能力是先由感官至心理意识,进而感知美好事物的能力。美术教师应强化学生的感官体验,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主,内容微妙,并产生独特的领悟和认识,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实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2)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法,在边听边看边做中欣赏美、感受美。

学生从个人角度的形象描绘、体验感知、加工改造和予以充实的再创造的过程贯穿在美术教学始终。因此,我们重视美术课件的正确引导。建议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法,将更多的美术画作展示在黑板上,或者是利用相关视频,介绍当时的绘画背景。特别是第二种方法,在笔者的课堂中得到了很好的印证。让学生从观看的视频中总结当时的时代特点,以及作者的生活特点,一个学生回答,其他学生不断补充,这样就形成了完整的背景描述,比课本上简简单单的几个文字更能引人入胜,增强印象,对后来分析作品特点非常有帮助。再者,也可采用微课程的教学方法。微课程可以借鉴他人的教学办法,用一些视频来补充美术课堂的教学内容。这样为学生想象力发挥和自我个性表达提供充足的空间,进而对于美术作品中的美感能有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体会。促进学生认识美,进而明确美的形式和种类,并产生追求美的冲动和愿望,提高美素养。

2.营造轻松和谐教学氛围,互动式教学策略

师生互教互助,才能达到彼此情趣交融;在师生彼此作品学习、借鉴和观摩,才能进行师生间相互的情趣交换与感觉交流,达成学生更具主体性、渗透化的情趣培养。

(1)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人的心理状态会受到特定情境的刺激,情绪也易受感染,产生极大的动力。

教师保持愉悦的心理状态,与学生进行情感与认知互动,从而共同创造出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美的熏陶。此外,构建和谐欢乐的教学氛围,还可运用美术审美进行教学环境的装饰优化,在课堂上布置一些富有浓郁艺术气息的事物,有利于学生快速进入鉴赏学习状态,并使学生的审美观受到课堂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

(2)师生间开展互动式作品评价活动。

相互的作品审视推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对方美术作品的继续创作和二度审美的过程。师生之间开展互动的作品评价活动,是开展审美情趣培养的重要契机。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布置美展,教师讲评,通过观摩与点评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的美感品位。

3. 注重学生学习实践,体验教学策略

体验教学应注重学生学习的实践性,实践是认知的基础,其中技术性活动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而美术课程向学生提供了技术性活动的基本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和善于实践的心理品质,发展美术实践能多样。如按认知客体内容可分为对物体媒材性能、特征的体验,对双基知识认知过程的体验,对作品塑造的体验。按学习的类型可分为触摸感觉体验,视听情景体验,活动参与体验,实践创造体验,情感审美体验,成功挫折体验,评价交力。我们应创设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刺激学生的视觉、触觉、听觉,从而获得感知认识。

4.学会情感交流,情感式教学策略

美术是人类历史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是文化行为,通过审美活动,学生可以得到深刻的情感体验和精神洗礼。积极、健康、向上的情感是学生参与美术活动的源动力。审美活动是一种富有情感色彩的评价。学生对于社会、艺术和自然的审美能够通过丰富情感得到加深,同时对于美术作品情感体现的理解也得到强化。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相关知识点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并展开探讨与交流。

总而言之,美术课程作为学生审美情趣培养的关键课程,是學校开展美学教育的重要途径。关注学生的审美情趣,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美术教师应在今后的美术教学过程中,应对课堂中所包含的审美因素予以充分挖掘,使学生全面的美术素养得到提高,推行切实有效的审美教育,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的开展,为培养出社会所需人才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2]尹少淳.美术课国家新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第46中学海恒分校)

猜你喜欢

情趣美术作品美的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爱情趣数字
夏虫情趣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细致描写再现情趣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