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作文修改与写作能力的提升

2018-03-26陈思铭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2期
关键词:叶圣陶习作作文

陈思铭

【内容摘要】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和交流思想的重要方式,是认识自然、社会、人自身并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作文修改是学生作文素养的体现,因此,应该把评改作文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作文评改的主人 修改作文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会改、善改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改变教师“一批到底”的作文批改模式,把修改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改作文,是当前作文教学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关键词】作文教学自主修改方法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因而,改变教师“一批到底”的作文批改模式,把修改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改作文,是当前作文教学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我认为:

一、激发学生自我修改的兴趣

1.名家的榜样的力量

每当习作布置下来,学生们大多数只重视如何完成作文,修改意识却非常淡薄。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生修改作文前,介绍古今中外文学大家反复斟酌、修改文章的逸闻趣事给学生听显得尤为必要。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对“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经过反复推敲、修改才定下来,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读来仿佛有阵阵春风扑面而来,成为全诗的点睛之笔;鲁迅对散文《藤野先生》的修改,达到160多处。这样,既融自改作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于这些精彩故事之中,又让学生明白老师的责任在于教会自己修改习作,而不是代替他们来改文章。学生从思想上对修改的作用达成共识,才有可能形成“老师敢于放手,学生乐意修改”的良好局面,这就等于迈出了作文修改的第一步。

2.学生成果的展示力量

运用学生自身的成果来吸引学生,让学生的自改的欲望愈发强烈。在作文讲评中,先启发几个有作文功底的学生修改作文,然后把修改的原稿和修改后的优秀习作,摘剪下来张贴在作品栏里,再让全班同学参观、评议。在作文的原稿和修改稿的比较中,学生一对照,认识修改前和修改后的习作的差异,感受自改作文的效果。结果,先学会自改的同学体验到了优越感、尝到了自改过程中的乐趣,后面的同学也会进行仿效而跃跃欲试。学生初尝甜头,主动修改作文也就有了动力,并深信:好作文是可以改出来的,再把优秀的修改稿和原稿装订成册,让学生传阅、学习。积极推荐投稿发表文章到报刊,文学社等,使其他同学产生了“羡慕——模仿——想超越”的想法。这样,以点带面,营造良好的作文氛围,激发更多学生作文的热情和改文的积极性。

二、正确指导学生作文修改的方法

学生有了自改作文的兴趣,教师就要做好学生修改作文方法的指导工作。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师所务,惟在启发导引,使学生逐步增益其智能,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这就是说,学生的作文过程,应包括从“作”到“改”,“改的优先权应属于作文者本人”,教师在其中担任的应是 “导”的角色。由“导”到“放”,教给学生们修改作文的方法,为的是不仅让他们乐于修改,而且要会改,善改。

1.让学生明确习作的具体要求

学生们的习作,中心一旦确定之后,就要看习作的内容是否围绕中心去进行选材。评改作文首先审视内容,内容偏离了主题,形式上再改也没有什么意义。学生进行修改作文活动时要强调认真读,在反复诵读中去修改。一改内容,看文章内容是否围绕中心来写,主题是否突出,内容是否具体,是否具有真情实感。二改条理,看文章是否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条理是否清楚,详略是否得当,主次是否分明。三改字、词、句、标点。看有无错别字,标点是否用错或漏掉,词语用得是否准确,语句表达得是否通顺连贯。最后,在批改中还要正确运用所掌握的“增、删、调、移、饰”等修改符号,并能写出简短评语。

2.面对面地示范要求

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在引导学生修改作文的初始阶段,教师要进行面对面的改作示范,带学生走一程。首先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是什么,再出示学生习作中的小片段,然后用彩笔修改給学生看,并简单说明修改的理由和修改的方法。或在每次习作时,有目的地选若干个学生习作中的典型片段,进行评改。这样,学生从老师面对面的直观修改演示中,可以具体而直观地感知改文的一般方法和道理,了解修改作文的过程,在具体的自改中“有法可依”,学会了迁移。

3.肯定学生的劳动成果

学生开始学习修改作文时,在修改内容的安排上,可采取分层阶梯式排列。先让学生修改老师已标出的文中语病,再让学生依据批语,加以理解修改。接着过渡到片段,教师要帮助学生提出修改意见。如:“第二自然段中如果能写出叔叔当时的神态、动作、语言,那么,叔叔的形象会更生动。相信你会改好的。”最后过渡到改篇章,教师同样要帮助学生指点修改的方向。如:“文章中的两件事都写得比较简略,如果能详写其中的一件事就好了。建议你修改一下。”最后达到无人点拨自己作出修改的境界。对于每一位学生,其教学要求也因人而异。对优秀学生多加点拨;对较差学生则放低要求,多加指导,并适当加以鼓励。总之,是让学生小步子前进,扎扎实实学到修改作文的本领,逐步养成修改的习惯。

三、让学生掌握多种修改方法,提升修改的质量

学生能写出一篇好的作文是一种习惯,一种技能,反复修改的质量的体现。学生们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在反复研究中去寻找习作的优点和缺点,才能真正掌握修改的技巧。学生修改的方式有:自改、互评互改、师生齐改、佳作共赏、自我再改;叶圣陶先生说过:“修改文章不是什么雕虫小技,其实就是修改思想,要它想得更正确,更完美。想对了,写对了,才可以一字不易”,在面对每一篇不同要求的习作时才会越写越好,越改越好,自然而然,这样的作文教学才能焕发生命的活力、才有作文教学的实质性意义。

【参考文献】

[1]连海利.如何指导学生修改作文[J].河北教育:教学版,2005(12):41.

[2]赵世金.怎样让学生评改作文[J].语文教学通讯,1995(8).

[3]廖春琴.浅谈如何教学生自改作文[J].南方论刊,2003(7):30-30.

[4]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作者单位:河源市源城区啸仙中学)

猜你喜欢

叶圣陶习作作文
霜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