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8-03-26赵怀庚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2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体育课教学效果

赵怀庚

【内容摘要】本文针对学习兴趣产生和形成条件,探索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能全身心的参与体育教学,掌握体育知识和科学的锻炼方法,为形成终身体育思想和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打下基础。

【关键词】体育教学学习兴趣培养

前言

学校体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增强学生体质,传授体育知识,技能,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为学生参与体育教学和课余体育锻炼提供生理和心理能量,是决定教学效果的内部基础。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课内外观察和文献资料研究等方法,探索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方法和途径,对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培养学习兴趣的必要性

笔者对我校初中学生进行体育兴趣调查。对体育课有兴趣占32%,兴趣一般占54%,无兴趣占据23%。对体育课有兴趣的学生,希望通过体育教学提高技术,增强健康水平,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参与教学表现为学习行为积极主动,勤学多练。体育考核成绩和学习态度等方面均优于兴趣一般和无兴趣的学生。由此证明了学习兴趣与教学效果是呈正比关系。因此,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体育教学应把培养学习兴趣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二、影响学习兴趣产生和形成因素

体育兴趣是认识和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它的产生和形成来源于需要。包括因为喜爱体育运动和对体育锻炼产生的效果引起的直接和间接的体育需要,它们是学生产生体育兴趣的基础,也是形成终身体育思想和养成锻炼习惯的基础,但现行体育课程教学还存在着影响学生学习兴趣产生的不利因素。调查所获资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受“应试教”影响

学生受“应试教育”影响,只重视与升学相关的知识教育,不重视体育课的地位和作用,对体育课的认识停留在应付体育考试上。

2.教学内容、形式重复性较多

从小学到初中,体育课教学内容、形式重复性较多,学校为提高升学成绩,长期把50米跑、立定跳远和引体向上等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多注重技术、成绩等,忽视了体育教学的健身、文化、娱乐功能,单调、枯燥的教学使学生学习兴趣丧失。

3.教学方法、手段缺乏吸引力

教师教学方法、手段缺乏吸引力。单纯的技能灌输只会造成学生机械地学习,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兴趣的发展。

4.单一考核

体育考核以技术和运动成绩为主的单一考核较普遍存在。造成有的学生凭身体条件先天优势就可取得优异成绩,而身体条件较差的学生认真学习、刻苦锻炼却难以获得较好成绩的现象。

针对以上问题,在体育教学中要调整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完善体育考核制度;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努力提高自身教学能力,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养成良好的体育态度。

四、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和途径

1.调整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

首先教学内容选择和课程结构安排应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协调的发展。改变体育教学法中重技能轻理论的状况。增加理论教材教学时数,由原来的12%增加到34%。理论教材内容包括体育功能、特点、卫生与保健、体育锻炼方法等。理论课教学可采用讲授和观看教学录像等形式进行。拓寬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体育锻炼。启发学生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参与体育教学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其次,实践课教材应处理好规定性与选择性、目的性和趣味性、竞技性和娱乐性的关系。针对学生的年龄、生理和心理特点,优化课程结构。应避免教学中考什么、测什么就教什么、练什么的现象,教学内容的选择要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如:中小学体育课中开设体育活动课(以体育游戏,教学比赛为为实践内容),高中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体育专长,结合学生的实际,开设体育选项课,使学生掌握2-3项体育特长。

2.认真教学,为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创造基本条件

体育兴趣的产生和形成是建立在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基础上。体育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学习兴趣的培养最主要的是教师教学方法能否通过学生心理中介,把运动的兴趣内在化,从而形成学生自己的心理内容。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从传统的以体育知识技能灌输传授为中心,向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为主”的教学方向转移。教师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认真钻研教材,精心组织每堂课,选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来完成课的教学。同时注重文明教学和教师自身的表率作用,博得学生对教师情感取向,从而产生学习兴趣的动力源。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经常把与教材特点相联系的体育游戏和带有奖惩性质的体育竞赛安排于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应有的情感体验和兴趣积累,从而产生乐于上体育课的愿望。

3.完善体育考核制度

体育考核制度是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验体育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考核成绩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提供信息和激励学生学习动机的价值。体育考核应科学、合理、符合实际地评价学生的体育课成绩,将学生掌握技术、知识,提高运动成绩的检查与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定,技术、达标考核、理论考核和学习态度考核。教师在具体工作中做到考核认真、公正,统计细致,评定准确。在学习态度和努力求知方面,以鼓励学生刻苦学习,促进其学习兴趣的养成。

【参考文献】

[1]郑贺.学校体育教学研究[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金钦昌.学校体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作者单位:安徽省霍邱县长集中学)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体育课教学效果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体育课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