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外阅读

2018-03-26刘丽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2期
关键词:读书笔记笔记课外

刘丽

【内容摘要】面对高考升学的压力,课内自我阅读流于形式,更何况课外阅读呢,不注重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及阅读方法的引导,而只注重考试的复习,这完全和语文教学的初衷背道而驰。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作为课堂教学以及考试的“源头活水”,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更加重要。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兴趣策略

《普通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在必修课程的“阅读与鉴赏”板块对阅读目标有明确的表述“具有广泛多样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自己的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一年内课外自读五部以上文学名著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1]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作为课堂教学以及考试的“源头活水”,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更加重要。

一、课外阅读的现状

高中学生普遍把较多的课余时间用在作业、补习或电子传媒的接触上, 相当一部分没有自己 “最爱 ”的杂志或报纸,其阅读经典名著的量只达到新课标推荐的 41.58%,喜欢读科普知识、文学著作等的比例低于甚或远远低于喜欢读明星趣事、魔幻小说 、作文辅导和鬼故事等的比例。而另一项调查结果则表明,高三年级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量只达到新课标推荐的 17.86%[2]。

1.阅读时间不足

通过对我们班同学调查问卷“每周课外阅读的时间”的结果分析发现。有38%的学生课外阅读时间“不到l小时”,6%的学生根本“不读”任何外书籍,47%的学生每周看书“不到2小时”19%的学生每周阅读2小时以上。在时间都无法保证的情况下,阅读的数量自然也就达不到要求。很多同学抱怨课外作业太多,腾出时间阅读课外书基本不可能,可以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2.阅读兴趣的功利色彩较浓

这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他们把阅读与是否实用相联系,如是否有助于写作,特别是考试中的写作:二是与阅读的成效相联系,读了之后是否有明显的收获,如学现代文.他们觉得一篇文章学了之后,马上可以感到自己掌择了哪些答题技巧。不过这种兴趣有时也不太稳定,因为有时阅读的成效不是很明显,如阅读对写作的帮助,一般不可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时学生若以一种急功近利的动机去学习,一旦达不到功利目的,其阅读兴趣随即动摇直至失去。

二、课外阅读的意义

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诗对我们的语文教学很有启示:我们语文教学这个“方塘”,要使其出现“一鉴开”的清丽局面,必须把“源头活水”,即丰富有效的课外阅读引进课内教学,只有这样,我们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才会形成“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绚烂景象。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 “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3]可见,多读书能提高语文能力是古往今来人们不谋而合的想法。

三、课外阅读策略

1.激发阅读兴趣

《论语》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才能尽最大限度的使人人参与到读书活动中去。

首先,由课内激发兴趣,课内向课外延伸。如教授《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教师对《红楼梦》前后章节进行适当补充,介绍小说情节,以此来吸引学生对原著的阅读兴趣。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此外,从生活中寻找触发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现在的中学生喜欢直观地信息接受,喜欢看电视、上网,却很少拿起一本书。对此,以恰当的方式来引导学生阅读书籍至关重要。因此,只要教师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心理,适当的引导便能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兴趣这个最好的老师指导学生开展好课外阅读。

其次,“利诱”激发阅读兴趣。现在高中生普遍是实用主义者,一切向考试看齐,两耳不闻题外事。针对这一阅读现象,语文老师可以由试题向课外延伸。如2015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题《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要求学生有广阔的阅读面,让学生知道了阅读其实是一个充满着个性化的再创造活动,读书便是和书本中的人物交朋友,便是与古今中外的伟人、哲人打破时空进行交谈。在文学的历史长河中,走近屈原、李白、曹雪芹、鲁迅、巴尔扎克、雨果、普希金……等。通过这种“利诱”,让每一个学生做到以书为友,争做读书人。

2.检查阅读结果

定期检查读书笔记,或开展优秀读书笔记评比活动。这样既能让老师了解学生阅读书籍的内容、种类、数量,并指出笔记的优缺点,明确努力方向。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要指导学生学会积累,学会做读书笔记,可采取的方法:一种是眉批笔记。在阅读时随手进行,把读书时产生的心得、评语、疑问等随时写在书页的空白处。第二种是摘录笔记,把读书时发现的好词语、句子、片断摘录下来。第三种是提纲笔记,将原来较长较深的书或文章用提纲形式摘录下来。第四种是写心得体会,也就是读后感,把读书时的心得体会写成短小文章保存下来。当然,教师在指导学生记笔记时,大可不必统一形式,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爱的笔记形式来记笔记。

传统的语文学习只将目标锁定在几本教科书,只能死水一潭,泛不起涟漪。通过课外语文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许多在课内接触不到的知识。学生阅读能力提高了,就可以自由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知识丰富 了,反过来又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这就形成了良性循环。较强的阅读能力,是学生今后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而这种能力将使学生终身受益,因此课外语文学习应贯穿于高中语文教 学的各个部分。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鄭惠生.中学生离经典名著有多远——中学生课外阅读调查研究之二[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8(12):82-90.

[3]叶圣陶.中学生课外读物的商讨——教育播音演讲记录稿 [M].叶圣陶教育名篇.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87.

(作者单位:安徽省阜阳市临泉一中)

猜你喜欢

读书笔记笔记课外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My Own Official Account 我自己的公众号
学写阅读笔记
学写阅读笔记
钱锺书的读书笔记
我的自然笔记(一)
钱钟书的读书笔记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爱的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