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8-03-26徐连云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2期
关键词:新课程新课改教学法

徐连云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项目教学法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欢迎。项目教学法通过设置较为开放的学习环节,运用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提高教学效率。笔者从事多年的的高中地理教学,下面谈谈个人对于项目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希望能够为广大的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高中地理教学应用

一、什么是项目教学法

所谓项目教学法,简单地说就是教师和学生共同通过进行一个完整“项目”的教学活动。它强调将能力作为本位,以学生作为中心。注重实现从知识和技能逐渐向实际应用的转移,重视解决实际问题。项目教学法实现了传统的三个重心的转移:从以教师为重心转为学生,从以课本为重心转为“项目”,从以课堂为重心转为实践。笔者认为,这种实践性的教学方法非常适合现在的高中地理教学。

二、项目教学法是新课改下的必然产物

新课程改革非常突出的一点就是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这不仅仅符合高中地理新课改的要求,也是现代教育的突出特征。新课改的核心是建立和发展通过学生的主体性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项目教学法是新课改下的必然产物,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具体分析。

1.新型的师生关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新课改中明确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和学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师生关系的体现。项目教学法在这方面也是异曲同工,教师和学生都是探究者,其二者的地位是同等的。但在教学互动上教师和学生也存在一些差异:在项目教学法中,教师是引导者和组织者,而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具体过程主要是学生的展示认知。从以上不难看出,项目教学法体现着新课改所提倡的新型师生关系。

2.新型的教学目标——运用于实践、培养综合能力

项目教学法是将学生自主学习作为基础,采用实践性的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发展的新型教学方法。在探究项目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体验探究过程的艰难和乐趣,理解知识掌握技能,进而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课改中对学生技能与方法的要求也与之类似,在掌握地理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要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的地理问题的能力。项目教学法和新课改的目标要求惊人的一致,项目教学法是新课改下的必然产物。

三、项目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1.项目教学法的可行性

从教学目标来看,高中地理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地理现象、分析其产生原因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能力。比如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可以设计“东三省地区农业发展”的项目进行教学。再设计任务,比如,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个省份各自的农业近几年来的发展;让学生进行调查记录,根据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然后绘制统计图和统计表,通过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最后进行分析得到结论。通过具体数据的分析,让学生切实了解东北地区农业的发展过程,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再进行进一步的推广,运用到其他地区农业的发展分析上,比如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等等,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要通过项目教学法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学有所用,从而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项目教学法是具有其可行性的。

2.项目教学法的必要性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法,不仅仅是顺应了新课程改革的趋势,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比如高中必修三第三章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教材提供的是“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虽然是属于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众所周知,山西省是全國最大的煤矿基地,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身在山西省,只能查阅一些网上的数据,无法亲自去感受,而且教学目标也不是让学生的研究范围局限于山西省。如果是在东北地区,则可以展开当地能源资源开发的调查,东北地区素来有“黑土地”之称,这片肥沃的土壤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如果是在江南地区,可以展开对当地农作物、轻工业等的调查,江南水乡也有着自己的能源资源特征。这样学生就能够真正的身临其境,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就能够将身边的各种条件和因素一一列举出来。教师根据学生所列举进行归纳、总结,并结合教材中的具体案例加以分析,这种“由近及远”的方法能够拉进学生和学习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投身于学习的探索旅程之中,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进行是非常有必要的。

3.项目教学法的灵活性

刚刚引入项目教学法到地理教学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摩擦和不适应的情况,达不到预期中的效果。那么在项目教学应用的过程中要中注意下面几点。

(1)作为教学项目的内容,要尽量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项目的设计要有吸引力,才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2)教学项目的设计要突出重点,思路连贯,不能含糊不清,清晰的教学思路是确保教学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

(3)学生在进行项目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的动态,掌握其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4)在项目教学法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的表现要进行客观的评价,尽量多采用鼓励式的语言,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起到鼓舞和激励学生的作用。

综合上述,项目教学法是新课程改革下的必然产物,根据其可行性和必要性,是值得教师大胆尝试和运用的,尤其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非常值得尝试。教育者们也在不断地探索中发现问题,修正方法,希望能够更好地契合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92-93.

[2] 陈丽萍.基于项目教学法的初中英语实践案例设计与实施[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4.

[3]周正榜.新课改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对教师的挑战[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24.

[4]张爽.基于项目的探究性学习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

(作者单位:龙游县横山中学)

猜你喜欢

新课程新课改教学法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