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自主学习

2018-03-26胡义华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2期
关键词:学案分组交流

胡义华

【内容摘要】为了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沿滩区教育局在全区中小学广泛开展以“实践新方法、打造新课堂”(以下简称“双新”)为主题的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活动。我组织全区化学教师认真开展了“双新”活动,其侧重点是探索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下面以我区郭英老师上的一节研究课《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为例来诠释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學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学生自主学习课例

一、精心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由教师从学生已有知识或生活、生产实际出发,以视频或故事等形式提出与新课有紧密联系的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生疑,对问题可能答案做出猜想或假设,在他们的意识中创设探究问题的情景,进而导出本节课的内容。如:让学生观看浓硫酸泄露视频,视频中,浓硫酸泄漏后,工人用熟石灰处理浓硫酸。从而提出问题:工人为什么用熟石灰处理浓硫酸?教师通过学生判断硫酸和熟石灰的类别,从而提出问题:酸和碱混合在一起,会发生化学反应吗?则引入新课-《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二、展示学习目标,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用课件或小黑板的形式展示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生的自主学习有了方向性,才会有自主学习的欲望。

展示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酸和碱之间能发生中和反应;2.初步认识中和反应的本质;3.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应用。(由全班同学朗读一遍)

三、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感悟交流,促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教师提前把导学案发给学生,学生分组自主预习。此时让学习小组的学生代表交流本组自主学习的情况,知道了哪些知识?还存在哪些疑惑?学生交流积极,知道了一些知识点,但是理解不深,也提出了一些疑惑。例如:酸和碱都能发生反应吗?怎样判断它们发生了反应?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去认真预习,才能很好的交流自己的想法,从而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四、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究交流活动,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的学习感悟,引导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的分组实验、讨论、交流、展示等活动来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本节课教师设计了四个探究活动:

活动一:实验探究酸与碱的反应

设问1:酸和碱能发生反应吗?

小组合作实验探究1:(学生分组实验,并把现象和讨论结果写在导学案上)。往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滴入2滴酚酞试液后,再慢慢逐滴滴入稀HCl,每滴入一次振荡一次至刚好变为无色。

小组讨论:

问题1:实验过程中溶液颜色发生了哪些变化?

问题2:溶液两次颜色发生变化的原因?说明了什么?

问题3:在该反应中加入酚酞试液的作用是什么?

通过讨论和交流得出结论:氢氧化钠和盐酸能发生反应。

设问2:酸和碱都能发生反应吗?

小组合作探究实验2:(学生分组实验,并把现象和结论写在导学案上)。H2SO4溶液和Ba(OH)2混合,振荡。

小组合作探究实验3:(学生分组实验,并把现象和结论写在导学案上)。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倒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再向试管中倾倒稀硫酸,振荡。

展示交流:由小组派代表在讲台上交流实验现象和结论。

结论:酸和碱都能发生反应。

活动二:小组讨论形成中和反应的概念

让学生完成以上三个实验的化学方程式:(由一位学生上讲台在黑板上书写,写完后由学生来纠错)

H2SO4+Ba(OH)2===2BaSO4↓+2H2O

HCl+NaOH===NaCl+H2O

H2SO4+Cu(OH)2===CuSO4+2H2O

设问:以上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从物质类别上有什么共同点?

讨论交流: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派代表交流。

得出结论:酸+碱→盐+水

形成概念: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活动三:微观模拟,探讨中和反应实质

师:下面用动画的形式从微观角度给大家展示一下NaOH和HCl的反应,看看大家会有什么发现……

生:认真观看动画,并完成导学案上的“观动画 寻实质”的有关内容。

通过讨论交流得出以下结论:中和反应实质:H++OH-=H2O

活动四:问题讨论,探寻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运用

问题1:近年来由于空气污染形成酸雨,破坏土壤的酸碱性,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应怎样去改变酸性土壤?

问题2:化工厂排放的酸性废液如何处理?化工厂排放的碱性废液如何处理?

问题3:胃舒平(复方氢氧化铝片):【主要成分】含氢氧化铝、三硅酸镁、颠茄流浸膏。【作用与用途】本品有中和胃酸,减少胃液分泌和解痉止疼作用。用于胃酸过多、胃溃疡及胃痛等。其反应原理是什么?

问题4:为什么被蚊虫叮咬过之后会觉得痛痒?有什么办法会消除肿痛?

(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全班交流,由学生总结得出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运用)

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运用:

1.改良土壤的酸碱性。

2.处理工厂的废水。

3.用于医药。

最后,教师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习题,让学生去完成,来检测学生本节课学习目标的达成度。形式可以是书面检测,也可以口头表达。另外让学生交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自己的收获和感悟,包括知识以及学习方法。

总之,本节课能从学生熟习的事件出发,充分利用实验、投影等教学手段,精心设计教学情景,让学生自主学习、上台演示实验、讨论交流等等。课上学生思维活跃,讨论激烈,发言积极主动,学生的参与率和参与度都很高,课堂氛围轻松愉快,是一堂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好课,值得初中化学教师们借鉴。

(作者单位:四川省自贡市沿滩区教师进修学校)

猜你喜欢

学案分组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乡愁导学案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分组
“比例尺(一)”导学案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