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戏剧舞台美术创作的思辨与感悟

2018-03-25苗培如

演艺科技 2018年12期
关键词:马兰花愚公戏剧

【摘    要】 对新版童话剧《马兰花》和古典豫剧《愚公》的舞台美术创作进行梳理和思考,感悟到追求创新的理念对于艺术 创作至关重要。

【关键词】 戏剧;舞美创作;《马兰花》;《愚公》;创新

文章编号: 10.3969/j.issn.1674-8239.2018.12.014

戏剧作品的成功如何界定?舞台样式如何成功地诠释戏剧作品?这就像《王子复仇记》中的生与死这一哲学问题,长期以来,百家争鸣,见解各不相同。其实,从来没有一种模式和理念可以一统概之,基于多年戏剧实践的积累,不能苟同趋同现象,戏剧作品因不同题材、体裁而异,因舞台设计者不同风格而异,对作品反复总览、体察和体会,才能感受出艺术家作品风格,而风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回顾两个完全不同体裁和题材的剧目设计,浅谈其不同风格,笔者感悟到创作理念往往比单纯追求个人风格更显重要。这也是笔者从事创作以来,长期浸润于古今中外、大千世界的浩瀚优秀戏剧作品而意识到的,重要的是,带着这些感悟跟上时代步伐,站在时代的前沿,创新理念。

1  新版童话剧《马兰花》舞美创作

2016年,笔者在新版童话剧《马兰花》的舞美设计构思过程中不断思考,能够引领时代前进和激发观众共鸣的作品才是成功的戏剧作品。而一部经典作品对于一个剧团,或者一个剧院有着深远意义。

1956年,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以下简称“中国儿艺”)建院,并创作了《马兰花》,该剧被称为中国儿艺“镇院之宝”。《马兰花》经过1959年、1978年、1990年、2000年等版本,共演出2 000多场,折射了中国儿艺的主创力量、演员阵容以及剧院实力的变迁,承载了中国儿艺几代人美好的情感,更有几代观众的集体记忆。

2016重现经典,笔者接受任务时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如果做不好则无颜面对“江东父老”。

在此剧的舞美创作过程中,笔者思辨到要制造陌生感,是对拒绝拷贝旧版的诠释。

感悟到,灵感并不是在逻辑思维的延长线上产生,而是在破除逻辑思维或常识的地方才能获得。

意识到传统与现代、東方与西方,时空的经纬都在当下汇聚,而艺术应随时代前进,舞台美术设计者的创作理念决定了作品所表现的深度与广度。中国绘画审美强调的似与不似之间的写意手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体会到,能与导演默契的合作即使艰辛也是快乐的。笔者一直以为舞美设计与导演及各专业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要在统一理念的前提下,与导演、作曲、灯光、多媒体、服装(道具一并设计)等各主创切磋,完成创作。在该剧的创作中,颇有建树的钟浩导演是笔者长期默契合作的好友,创作理念常常一拍即合。

新版《马兰花》的舞美设计符合当下审美理念,充满现代感。舞台打破剧本原有的写实空间,只设计了唯一的主体,以一棵遮天蔽日的、穹顶似的大树,作为剧中山林环境的意向。这一舞台意向,浓缩了一棵树,一片森林,一个世界,一个家,象征着人类共有的唯一的绿色家园,诠释了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这一朴素的哲学观,和自然环境的伟大力量高度契合。舞台设计在传达《马兰花》反映勤劳、善良主题的同时,以独特的手法赋予作品深层的生态关怀。

在整个剧目的进程中,以这棵写意的大树为支点,并把剧本描述的苏醒的大森林、马兰山坡、大兰小兰的家、悬崖峭壁、河水泉边、老猫出场等环境同人物的心境与表演有机结合,在舞台中心营造出立体的多层次的表演区,给导演和演员提供立体的多层次表演支点。伴随舞台顶部和两边树片瞬间律动的变化,以及多媒体影像精准定位、充满灵性和灵动之美的灯光处理等现代科技手段的加入,全剧的呈现一气呵成,营造了生机盎然、色彩缤纷的自然世界。舞台设计简洁大气、变化丰富而意蕴深远,并带有魔幻浪漫色彩,形成了新颖特殊的舞台美术样式,符合现代审美。

舞台装置主体由体现一个暗藏机关的大树根、四组顶部树片、六组边叶片组成。除树根固定外,其余几组树片和叶片都可活动,通过舞台吊杆升降俯仰方式,树干树枝顺舞台上部弧形伸展,既能形成森林的穹顶,又可与树片叶片配合实现各种场景变换。另外,配备了6台投影机、一块若隐若现于树后的LED大屏幕提供背景影像。总之,在有限的舞台物理空间里,给观众营造一个变幻莫测、无限遐想的大自然。

正如著名导演陈维亚观后所述:“马兰花是永不凋谢的,她的生命力来源于艺术家们的辛勤呵护与栽培。苗培如先生2016版《马兰花》的舞美空间设计,给了我们奇妙的艺术享受。那充满想象的巨大神树将我们带入到了美好故事的独特意境当中,空中排列的层层树冠随着剧情巧妙的升降、俯仰,形成新的戏剧空间,启发着观者丰富的想象力。可以说这是一个和观者高度交融、友好对话的现代空间设计。绚丽的灯光色彩和恰到好处的投影及LED视频配合,使得该剧的舞美、空间、色彩、意境浑然天成。感谢苗培如先生,您的精心设计使60年的花朵那样地可爱,那样地鲜美。”

舞美设计对旧版《马兰花》的舞台进行了颠覆性的设计,现代雕塑般的意向大树是新版《马兰花》的最大亮点,由此创造出全新的场面恢弘震撼的舞台样式,营造出美轮美奂的“大片”似的梦幻效果,满足了当代观众对现代舞台艺术作品的审美取向。

新版《马兰花》演出两年多,观众及评论界的热烈反响再一次证明了它依然是中国儿艺的经典作品。

2  古典豫剧《愚公》的舞美创作

舞台样式如何淋漓尽致地诠释戏剧作品?笔者在2017年古典豫剧《愚公》的舞美创作中对此深有体会。

原著《愚公移山》出自春秋战国时代的著作《列子·汤问》,作者列御寇,它包含着“有志者事竟成”的思想。许多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都曾经运用这个传说故事。1945年,毛泽东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式上提出愚公移山改造中国,使“愚公移山”成为是中国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故事。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再次倡导愚公精神。愚公精神之所以传承至今,说明它是一种正能量的传递,给人以持之以恒的精神。

创作古典豫剧《愚公》,一是不忘初心,弘扬愚公移山精神;二是借愚公移山精神,坚持文化自信,更好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该剧演绎了一段远古时代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在跌宕起伏、感人至深的叙事过程中,进一步挖掘和阐发愚公精神的深厚意蕴,赋予了愚公移山新的时代内涵。本次创作本着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将主题定义为不可屈服的信仰支撑,塑造了一个与天争锋、不屈不挠的愚公形象,在一波又一波的戏剧冲突中揭示出主题思想,传递永不言弃的愚公精神。

《愚公》的舞美设计遵循戏曲美学创作原则,追求唯美大气的舞台效果。构思初期,笔者反复研读剧本并考量,认为在那个远古年代,封闭的千山环境迸发出愚公挣脱大自然桎酷的力量和精神,因此,场景处理不是第一位的,重要的是对人、对精神的讴歌。正如舞台美术家瑞士人阿道夫·阿皮亚(Adolphe Appia 1862—1928)的名言:“重要的不是描绘森林,而是森林中活动的人的感觉”。

第一,遵循戏曲造型的古朴性审美。舞台运用粗旷、斑驳的绳幕与远古的岩画作为基本造型元素,体现出故事的远古感。

第二,遵循戏曲美学造型手段的简易性创作原则。该剧选择用极简易的绳幕作为主要造型手段,通过推、拉、升、降、斜开等方式,使观众不见边幕,似朦胧穿透,构造出剧本所需求的层峦叠嶂王屋山等多空间表演空间;直至尾声,绳幕打开斜拉,天幕随表演及音乐下降,展现出朝霞满天、一览众山小的恢宏磅礴情景,此时展现的既是景语,又包含了深层的内涵,既突出刻画了主人公愚公,又深化和诠释了主题。具体场次的符号,依靠极简大道具灯光、多媒体表现,并有机融合于绳幕组成的舞台样式中。

第三,该剧遵循戏曲审美的造型图案的原始性原则。舞美的多媒体投影选取了中国远古岩画上的经典形象及圖腾,体现出中国古代先民劳作的古朴场面及剧本赋予的远古时代,局部素材放大和强烈色彩的使用又极其具现代感。

第四,该剧还遵循中国戏曲审美中的造型材料的便携性。考虑到该剧要在全国各地巡演,笔者经过一番考究,在材料选择上排除了笨重的材料,在舞台装置的设计上排除了以山石表现的实体呈现,而设计了轻便、易安装的绳幕,加之采用投影与灯光手段在绳幕上的光影呈现,解决了巡演装台时间紧、运输成本高等诸多问题。

《愚公》在遵循中国早期的戏剧美学原则的基础上,还加入了现代科技的呈现方式,以投影呈现出古朴岩画的图案。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舞台美术已从单纯的制景与绘景,逐步过渡为数字化、多媒体舞台,未来将进入虚实结合的智能化舞台。舞台美术各种样式的呈现不是孤立的,其创作应基于表演,要具有导演意识把握全局。舞美创作中的选材,视觉效果呈现的手段、形式,要与演剧相统一,做到恰到好处,利于表现戏剧矛盾冲突,从而完成全剧的整体呈现。

《愚公》在人物装扮和极简的大道具设计均运用了非常原始古朴的装扮设计。对于原始民族来说,体表的装饰不仅是一种美化的方式,在许多情形下还标识着归附祖先的意向。因此,在设计中,在摹仿原始先民的装扮上采用了两种手段,一是体表的摹仿,二是动作的摹仿。归纳体表的装扮手段,有如下的情形:体饰(纹身、涂脸、羽饰、服装),面饰(羽饰、盔头、耳饰)等,假形也是重要的装扮手段。

戏剧是综合艺术,舞美、灯光、投影、化装等视觉的整体呈现和导演、表演,各部门要形成“一颗菜”精神。

导演李利宏是笔者多次合作的好伙伴,早在2000年合作的豫剧《香魂女》时,其就被称作“典型的诗化现实主义”导演。笔者十分熟悉他在艺术创作上的理念与追求,可以说心有灵犀,合作默契顺畅。在创作过程中,笔者组织视觉设计创意团队与导演、灯光、设计、多媒体设计等部门不断沟通,成为作品成功的重要保障。比如,合成过程中偶然发现,将某特定的多媒体影像放大,尾声的斜开绳幕的山石投影同时变斜等,这些投影效果的调整再同步配合灯光的调整,极大地增强了视觉冲击力。该剧的创作历程再次印证了,笔者经多年实践积累的总结——“不排除在已具备了必然元素中出现的偶然效果”。

2017年8月,《愚公》进京,参加中国豫剧北京展演月受到欢迎并获得专家及观众好评。2017年9月,在第十四届河南省戏剧大赛,该剧荣获河南文华舞台美术奖。2018年8月,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与演艺科技传媒举办的首届“最具影响力演艺设计制作奖”中,再获舞美设计优秀奖。

回顾古典豫剧《愚公》的视觉整体创作与呈现的过程,笔者深刻地体会到,《愚公》紧扣时代脉搏,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彰显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具有催人奋进的积极力量,在当今社会,更需要坚持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

通过对两个不同风格作品的舞美创作的梳理与思考,笔者感悟到,站在时代前沿,追求创新的理念对于艺术创作至关重要。

(编辑   常靖雨)

猜你喜欢

马兰花愚公戏剧
现代愚公
有趣的戏剧课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马兰花
戏剧类
马兰花 吉祥的哈达
谁更应当“愚公”
马兰花
我和马兰花的单亲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