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风貌有效提升工程探索

2018-03-25

山西建筑 2018年15期
关键词:周宁风貌鲤鱼

黄 勇

(福州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规划所,福建 福州 350001)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小城市在新区建设和旧区改造的过程中一味追求现代元素,往往丧失了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如何保留城市原有的地方风貌,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1 对城市风貌的认识

1.1 城市风貌的概念

城市风貌代表着一座城市的形象,以风貌鉴赏城市,会留给品读者深刻印象。城市风貌可以反映出城市的特有景观和面貌、风采和神态,表现了城市的气质和性格,体现出市民的文明、礼貌和昂扬的进取精神,同时还显示出城市的经济实力、商业的繁荣、文化和科技事业的发达[1]。彭远翔先生认为“城市风貌即城市的风格和面貌,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2]。

1.2 城市风貌的载体

1.2.1自然因素影响下的城市风貌载体

地形地貌是影响城市形态和布局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城市的自然基础。地形坡度的大小会影响城市用地的布局、建筑的布置、道路的线形和走向。受山体、水系等自然廊道分隔的城市,各组团多为相对集中且分散的布局模式,组团间通过廊道分隔和联系。可以体现城市特征的自然廊道,是城市风貌的一个载体。

1.2.2人文因素影响下的传统风貌载体

城市的传统风貌是经过人类与自然长期的共同作用才逐渐形成的。适应地形而产生的街巷作为城市发展的基核,是空间拓展的核心,也是主导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方向的物质基础。街巷空间从而也承担了复合功能,既是交通空间,又是商业活动、社会生活、邻里交往、景观组织等多种功能的复合空间,藉此提高空间的使用效率,创造宜人的生活环境[3]。街巷既是连接不同功能区域的通道,又是城市风貌的重要载体。

2 城市风貌提升的手段

2.1 保护城市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城市的底蕴、是城市文化发展的根源。传统文化是城市的人文特征,在城镇化过程中,保护传统文化,可以提高城市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特征。提升城市风貌,营造城市特色的一个关键要素,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利用。

2.2 打造有效的风貌街区,构建城市风貌载体

城市风貌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在完整的城市风貌体系中,城市风貌区能够体现城市的地方特色,能够展现城市的特有的气质。街区是城市的基本骨架,亦是风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打造有效的风貌街区,提升其品质,城市风貌的可识别性就越来越高,城市风貌的个性特征就越来越明显。

2.3 着力打造彰显城市特色的景观要素

建筑和公共空间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城市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的建筑风格和色彩,建造既有时代气息,又兼具地方特色的建筑和公共空间是体现城市特色的重要手段。

3 周宁县城市风貌有效提升实践

3.1 城市风貌结构的整体性评价

《周宁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13—2030)》确定了周宁县中心城区的“一线、三组团”的布局结构。从风貌结构角度看, 以东洋溪为生态走廊,以“迎宾大道—狮浦大道” 城市发展轴为“一线”,主导着城区的空间拓展和形象判断;整个中心城区范围内除了西部浦源旅游组团外,中部狮城综合组团和东部七步产业组团的城市风貌较差,缺乏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内涵和风貌要素。

3.2 现状城市风貌存在问题

1)城市人文属性缺乏,特色资源挖掘利用不足。

周宁浦源的鲤鱼溪历史悠久,它是中华鲤鱼文化最完美的传承与延续。以“鱼葬、鱼冢、鱼祭文”为核心的护鱼习俗于2009年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周宁浦源鲤鱼文化最大的特点是人鱼和谐相处。鲤鱼文化是周宁县独特的人文属性,其并未在鲤鱼溪景区之外的城市建设中得到挖掘和体现。

2)山水资源利用有限,生态保护不利。

周宁拥有良好的山水条件,老城区四面环山,又有东洋溪穿城而过,但山、水自然条件与城市结合不够,部分近山的居住项目体量过高过大,缺少对整体山水格局的尊重和保护,宁武高速沿线和城中部分山体存在较严重的破坏,挡墙未做生态修复,有一定安全隐患。东洋溪沿线污水管网设施滞后,沿线村庄垃圾收集系统不足,导致水质受到污染,沿溪垃圾较多,影响亲水环境。

3)城市风貌较差、环境杂乱、缺乏特色。

周宁县城总体环境品质有待提升,尤其是老城区目前仍有较多城中村、自建房等,外立面较为杂乱,街道和东洋溪沿线滨水绿化和景观设施较为单调、陈旧,缺乏文化内涵,品质较低,部分有特色的传统建筑未能得到较好的保护利用,城市风貌较差。

3.3 城市风貌提升工程

3.3.1完善城市风貌结构

规划提出周宁县中心城区“一溪(东洋溪)、一路(城市发展之路)、四街区”的整体风貌结构,“一溪”即东洋溪,东洋溪是周宁的水脉,是周宁城市风貌的自然特征;“一路”即以“迎宾大道—狮浦大道”城市发展之路的风貌带;“四街区”即周宁县开敞空间,由门户周宁、记忆周宁(即综合景观风貌区,其包括商业步行街、传统手工艺园、特色小吃街、山体公园、滨水公园等风貌街区)、活力周宁(即山水人居环境风貌区,其包括山水情境体验、文化场馆、星级酒店公寓、康乐疗养中心、养老社区等风貌街区)和原乡周宁(即鲤鱼溪景观风貌区,其包括鲤鱼溪风景区、农业观光体验园、生态休闲度假区、鲤鱼文化中心、游客接待中心等风貌街区)。

门户周宁风貌街区:即城市入口景观风貌街区,其包括城市入口、休闲山庄、七部服务站、茶博园、山谷风光等节点。

记忆周宁风貌街区:即综合景观风貌区,其包括商业步行街、传统手工艺园、特色小吃街、山体公园、滨水公园等节点)。

活力周宁风貌街区:即山水情境体验风貌区,其包括山水生态公园、文化场馆、星级酒店公寓、康乐疗养中心、养老社区等节点。

原乡周宁风貌街区:即鲤鱼文化印象风貌区,其包括鲤鱼溪风景区、农业观光体验园、生态休闲度假区、鲤鱼文化中心、游客接待中心等节点。

3.3.2构建城市风貌载体

规划提取了周宁的特色资源,借助“山水情境体验、鲤鱼文化印象、绿色标识系统”等风貌街区的建设,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风貌体系,以期提升城市的总体风貌。

1)山水情境体验。

周宁县地处福建的东北部,境内平均海拔在800 m以上,县城位于狮城镇,其海拔为880 m;境内水系发达,坡降陡峻,河流天然落差大,水资源丰富。山清水秀是周宁的地理环境特色,从现有的开放空间看,周宁县城的公园大多是依山傍水修建,但是公园的服务范围并未覆盖周宁的县城。规划通过养老社区、星级酒店公寓、康乐疗养中心、山水生态公园、文化场馆等节点的建设,打造山水情境体验风貌街区,同时,对滨水的建筑界面进行整治,统一建筑立面肌理,规范各类户外广告、空调机外罩、遮阳(雨)蓬、门窗的设置,加装建筑立面装饰灯或轮廓灯等措施,努力创建一条充满活力的城市亲水休闲带,以水为轴,提高具有地方特色的公共空间在城市街区中的比例,使人们在生产生活中能够仔细品味周宁的自然山水特色。

2)鲤鱼文化印象。

鲤鱼文化是周宁的文化底蕴,如何保护鲤鱼文化,如何将鲤鱼文化融入城市风貌和城市建设中是本次风貌提升工程的一个重点。规划结合鲤鱼溪核心区,利用鲤鱼溪人鱼和谐共生的传统文化,以及宗祠祭祀文化、民间武术、踩高跷、舞龙、板灯龙等民间习俗,体现周宁特有的文化氛围,通过保护孝子坊、古宗祠、古亭、古桥、古鱼冢、古建筑群等古迹,并在原有肌理的引导下对街区内的建筑进行整治;同时,建设鲤鱼文化中心、游客接待中心等设施,并结合周边的农业观光体验园、亚高原体育休闲公园、生态休闲度假区等景点,形成鲤鱼文化印象风貌街区,打造周宁县的“鲤鱼印象”。鲤鱼文化印象风貌街区的建设,能够提升周宁的文化内涵,使鲤鱼溪人鱼共生的传统文化能够得到传承。

3)绿色标识体系。

通过在城市不同的功能区域种植不同的植被,形成城市的绿色标识体系。本工程结合各个风貌街区的功能定位和个性特征,针对不同街区,进行不同绿化的造景手法,打造周宁的绿色标识体系。例如在城市入口景观设计时要注意动态与静态的观赏相结合;在风貌街区和商业密集区、人流量大的区域种植常绿、花期和色彩相近的树种和花卉;在生活片区,种植无飞絮、能遮阴且色彩丰富的树种和花卉。本工程除了考虑绿化的平面空间布局外, 还利用东洋溪的两岸从溪边至一重山体地势高程逐渐增加的特点,打造阶梯状的绿化景观系统。

4 结语

城市风貌代表一个城市的形象,能反映出城市特有景观面貌和地域文化,其重要性开始受到各方面的关注。本文以周宁县城市风貌提升工程为例,通过发掘地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构建轴线、廊道、街区等风貌载体,把城市风貌归结到具有地域特色的自然和人文载体上,打造充满文化内涵的城市空间,从而引导整个城市风貌体系的建设和提升,以期为类似城市的风貌规划和风貌提升工程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朱 宁,肖正华.袁松亭:城市风貌赋予城市新活力[N].中国建设报,2014-06-14.

[2] 彭远翔.山地风貌及其保护规划[A].山地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1997.

[3] 李和平,严爱琼.论山地传统聚居环境的特色与保护——以重庆磁器口传统街区为例[J].城市规划,2002,24(8):55-58.

猜你喜欢

周宁风貌鲤鱼
读《鲤鱼跳龙门》有感
LARPing in China
包裹的一切
鲤鱼旗装饰坠
周宁生态茶园
小城镇风貌控制研究——以中庙风貌控制规划为例
鲤鱼跳龙门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