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欲穷千里目

2018-03-24周李立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老话售楼文学奖

人往高处走,但为什么?我当然不会不明白这老话的修辞手法。仅说高处,高处有高处的好,比如站得高看得远,视野辽阔或有可能使决策英明?但也会有点冷,会孤绝寂寞,感叹“高处不胜寒”。重要的,高处被低处仰视,假设仰视者的目光没多复杂,仅是羡慕膜拜,毫无嫉妒不平的心意——憑什么是他在高处?

如果《更上层楼》单是讨论高与低的小说,我大概也能自圆其说——创作谈的首要任务不过是自圆其说。但高低不是我的本意。小说最后,两位成年男性分立于六层与二十八层楼顶——分别是他们能登临的最高处。视域中对方身影应当模糊,但他们眺望的并不是人不是吗?他们只不过看见心中对理想生活的设想,是幻象。如果引用老话,应是“这山望着那山高”。

话说回来,这山与那山的遥望,不过因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亘古未变:住得宽敞些、睡得舒服些,吃点儿好的,手上有闲钱;其他方面么,也有,但还是先考虑住得宽敞点儿、吃点儿好的吧。就是这样,《更上层楼》的本意我不拔高,就这么简单。

只是如今有时候我很难理解生活,比如回迁。有一次看房,售楼小姐字正腔圆告诫:“隔壁楼盘不如我卖的这个好,因为他们有回迁户安置房,你不会想和回迁户住一起。”我花了一段时间才理解售楼美人所指。细微处的真知我不敢怠慢,只是不敢细想,因为如果可能,我更想当回迁户。

不敢细想的东西适合做成小说,那些想当然的印象在小说中可以细化、具象化。房子仿佛能说话,在北上广尤其如此,你住什么样的房子其实早已把你的生存状况说得一清二楚。

我们这代人小时候,大家还都过得差不多。有钱没钱的区别是看谁工资高几级,每月多三五十块。我们都住单位家属楼或集资房,户型雷同。家装风格体现在墙面刷不刷一米高绿漆,以及父母结婚时打家具的木匠喜欢圆角还是直角。小伙伴楼上楼下住着,顶多隔条马路。我们都在百货公司买东西,因为只能在那儿买东西。我们的休闲生活……不,我们没有休闲生活。直到有一年每家都买了卡拉OK设备(含劣质音箱、功放机、有线话筒),我们家那套设备的最大作用是在四邻友人夜半高歌的时候,弄出更大动静把别人家的声响给盖过去。

周李立,女,1984年生于四川,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出版小说集《八道门》《透视》《欢喜腾》。

获17届百花文学奖、汉语文学女评委奖、

《小说选刊》新人奖及双年奖中篇小说奖、

《广州文艺》都市小说双年奖一等奖、

《朔方》文学奖、储吉旺文学奖等。

猜你喜欢

老话售楼文学奖
《芳草》文学奖(2021/2022)获奖篇目
今古传奇文学奖获奖名单
第二届方志敏文学奖征稿启事
让人暂时忘记“售楼”这个词
——西安万科·如园销售中心
售楼中心
中国中铁售楼中心和社区图书馆
“五老话安全”活动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