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熊猫馆环境建设
——以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为例

2018-03-24郝霞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8年34期
关键词:熊猫馆饲养员展厅

郝霞

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 江苏 南京 210028

正文:

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大熊猫馆设计与建设项目在动物园协会2018年表彰评选活动中被评为“展区设计与建设最佳范例”荣誉。该场馆在满足动物需求和安全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实现自然式、生态式的展区设计,整个展区就是一座连接游客和自然栖息地的信息桥梁。

1、新旧场馆介绍

1.1 老场馆状况

熊猫馆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通风透光效果差,一个运动场,完全忽视动物的身心健康呈下陷式观赏模式,动物活动范围小,丰容栖架塑石假树林立光秃而又生硬,1个室内展厅面积约150平方米呈下陷式观赏模式,内室3个,每间面积约15平方米。

1.2 新场馆构思

新场馆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根据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栖息习惯,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减少林地破坏,新建一个现代化的生态展区,模拟动物天然栖息地,利用植物划分空间,软化混凝土结构,保证动物活动空间的基础上,精心营造适宜它们的地形、水体、植被乃至小气候,采用乡土树种,形成接近动物野外栖息地的生态景观,强化大熊猫的行为与心理感觉。

2、总体布局

根据各个区域的功能划分不同区域:

2.1 室内

2.1.1 内展厅

熊猫馆内展馆采用中央空调信风系统,四季如春,空气清新,外展区设有水池及雾森系统,降温保湿效果明显,大大提高了熊猫的幸福指数。

场馆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展厅2间,每间面积约150平方米。通过玻璃幕墙进行观赏,墙体高5米左右,设有气窗,展厅顶部一半是玻璃顶,采光通风效果佳,玻璃顶上端设有自动卷帘窗帘,起到很好的遮阳效果;观赏角度与游客的视线相平,熊猫的憨态尽收眼底,馆内丰容采用栖架和塑石假山相结合,栖架采用的材料是园林工人在山林清杂期间砍伐的杂树木段,根据动物的需要错落有致的搭建,栖架上配有不锈钢插桶,用来插熊猫可食用的竹子,既美观又实用;展厅都设有水池及长流水,可供熊猫洗澡和饮用;地面做好给排水系统,采用可冲洗的地坪漆不易沾染污物易打扫。

2.1.2 参观通道和宣传大厅

整个展馆的参观通道全长约200米,宽2.5米,栈道形式是防腐木与做旧砼路面相结合,栈道的非参观面采用双面竹板表贴,上面展示历年来在动物园展出的各位熊猫的生活照片以及有关大熊猫的来源和发展史的介绍。宣传大厅呈现绿色调,用半圆毛竹装扮着墙面,地面贴黑白色大理石,大厅里配有电子大屏滚动播放着熊猫的故乡以及熊猫的生活及繁殖的视频,大屏前摆放熊猫的模型,角落展示柜摆放着关于大熊猫的宣传手册。

2.1.3 内室

内室为非展出区域,为饲养员和熊猫带来了方便,提供了分笼或者动物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展出时的休息处。内室包含9个,每个内室大约15平方米。每三个一组结合过笼以及通道,贯通2间内展厅,3个外运动场,熊猫可自如调换空间,更大程度的刺激动物的视觉感受,也最大程度的保障了动物的福利。所有内笼室采用镀锌钢管与圆钢制作成框架,压花编制网制作,每组内舍都设有地秤可随时掌控熊猫的体重,内室地面光滑如镜的地坪漆方便饲养员打扫冲洗,地面做好给排水系统。

2.1.4 室内配套设施间

室内配套有冷库、监控室、饲养员休息间等。冷库面积约20平方米,内有智能化自动喷雾保湿和植物生长补光灯保证竹子的新鲜程度。监控室与饲养员办公室共为一间,面积约30平方米,通风透光效果很好,饲养员在办公区域通过监控大屏可随时掌控熊猫的活动状况,整个场馆设监控有27处连续工作无盲点,分布在各个区域,保证无死角,对整个场馆的动态一览无余。

2.2 外运动场

外运动场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根据地形通过栈道、电网、植物划分区域分隔空间形成3个运动场。依附大红山,地形起伏,树木林立,以高大树种为主,有雪松、构树、朴树等,干径都在30-40厘米左右,与大熊猫原生活环境很相似,对其中部分树种进行保护,做有反爬措施;场馆内用塑石假山进行造景点缀,配有水池,在假山或绿草丛中设有雾森喷头,在夏日营造出雾气弥漫的感觉如临仙境又能降低温度与湿度,还能给植物补水。

2.3 周边环境营造

2.3.1 进口区

大熊猫馆隐藏在一大片竹林中,竹林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为了让熊猫吃上新鲜可口的竹子,将这块地发展成为熊猫的口粮基地,每年动物园3月12日都会开展亲子植树日“我为大熊猫栽竹子”的活动,为迎合参观游览,将这片竹林做成一个小游园,林中植物配置有桂花、红枫、鸡爪槭、紫藤等,游步道穿梭在幽静的竹林中,林中散布着形态各异的大熊猫模型,分散着座凳供游人休息。

熊猫馆主入口是一个雕塑花坛,花坛呈三角形三面观赏,花坛面积约50平方米,6棵干径约8厘米的小乔木紫玉兰作为骨干树种,树下是花灌木金丝桃满栽,四周以四季草花加以衬托,用细叶麦冬镶边,熊猫雕塑旁以凤尾竹相衬。入口行道树有枫香,鸡爪槭、桂花、花石榴、茶花等四季分明。

3 动物入住后与环境的融合情况

2017年改造扩建后的大熊猫馆,熊猫入住后表现出了在野外的自然行为,每天像在野外一样到处翻找食物、玩耍、爬上爬下,有时爬到大树上眺望远方,日子过得逍遥而又舒心。体重由刚来时候不到50公斤到现在的100公斤左右。

4 建议

展区的设计和建造应该能够满足科研计划要求,比如适宜的研究室、科学有效的观察点的预留以及为其他数据收集创造条件。如增设一个训练展区,给公众更好的了解动物平常生活中例行的身体检查、喂水,以及对动物驯化的课程,给公众教育保护的开展增添更直观的感受。

猜你喜欢

熊猫馆饲养员展厅
不断改变,不断进步 参观KEF展厅后随笔
BESPOKE ROMANCE展厅
快乐的饲养员
GAB展厅
NORHOR成都展厅
青海:熊猫戏初雪
我的爸爸是动物饲养员
熊猫来了
熊猫饲养员:我给“滚滚”当“奶妈”
芬兰动物园拟限制参观熊猫馆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