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涟源市中稻+再生稻全程机械化高产模式的优势及栽培技术

2018-03-23梁建红梁中卫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中稻再生稻机械化

梁建红 梁中卫

摘要 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土地流转及农业生产规模化背景下,经过3年摸索出“中稻+再生稻”生产模式,总结出中稻+再生稻全程高产机械化栽培技术,包括优选品种、机械化集中育秧、适龄机插、科学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再生稻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解决中稻规模化生产产能低等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稻;再生稻;机械化;栽培技术;湖南涟源

中图分类号 S511.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04-0026-02

中稻+再生稻是指种植再生能力强的高产中稻品种,并利用头季中稻收获后茎秆上的再生腋芽成穗,从而获得年产2季、年产量13.5 t/hm2左右的水稻种植模式。涟源市地处湘中腹地,属亚热带季风区,年平均气温17 ℃,日平均气温稳定≥10 ℃的活动积温5 011~5 600 ℃,年日照时数1 644.9 h,年平均无霜期279.2 d,年降雨量1 522 mm左右,光、温、水资源充足。目前,种植大户种植技术有待提高,经过调查,涟源市有部分种植大户缺技术。从2014年起,经过3年探索,中稻+再生稻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在涟源市已經成熟,可以制定成技术规程在全市推广应用,让涟源市粮食生产稳中有增,大户种植技术有所提升。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

1 中稻+再生稻生产模式优势

1.1 有利于规模化生产

当前涟源市拥有规模化种植大户1 280户以上,粮食规模化生产比例占到25%。因农村劳动力转移及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规模化必须走机械化道路。双季稻全程机械化已经全面推广,种植大户因季节、气候等因素影响,传统模式种植中稻产能低,而中稻+再生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成本降低,收益提高。对3年中稻+再生稻成本和效益进行核算,与一季中稻进行比较,农用物资、人工成本减少,产量增加3 750 kg/hm2左右。因此,种植中稻+再生稻较种一季中稻具有节本增收的效果[1]。

1.2 有利于发展绿色农业

中稻+再生稻模式,再生稻季生产时间短,田间通透性好,病虫害发生较轻,基本上很少发生病虫害,较双季稻栽培减少一季农药使用,农药减少约40%。中稻+再生稻模式生产中农药用量减少、秸秆还田控制秸秆焚烧,推动绿色农业发展。

2 中稻+再生稻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

2.1 适度规模,优选品种

大户应考虑季节、气候及自身的生产能力适度安排中稻+再生稻生产规模,并且选择排灌方便、适合机械化生产的大田种植。大户中稻种植规模适中,控制在40 hm2以内。品种选用高产高品质、抗性好、再生能力强、适宜机插机收的甬优4149、晶两优华占、Y900、C两优34156等。

2.2 机械化集中育秧

播期安排在3月17日至4月5日。大田用种量30 kg/hm2。采用密室叠盘快速催芽齐苗新技术催芽。此新技术的优点:一是出苗快且安全,解决了传统催芽方法容易烧苞、滑壳等问题;二是出苗整齐,芽苗粗壮。播“7寸”硬盘525盘/hm2左右,采用专用水稻机插基质,用种量为375 kg/hm2。待密室催芽芽长平均达到0.5 cm左右时,即可运送到大棚内进行育秧[2]。

2.3 机械化平整大田,优质适龄机插

机插之前1~3 d精细平整大田。机插秧龄控制为20~22 d,叶龄3~4叶。机插前带药下田,秧田于插秧前3 d喷施70%艾美乐牌吡虫啉45.0~67.5 g/hm2。选用久保田高速插秧机,注意插秧深度以不漂秧为宜,尽量浅插,利于活秧返青。留部分秧补苗,大田插足18万穴/hm2,基本苗54万株/hm2 [3]。

2.4 科学施肥

预先做好测土配方,测定土壤氮、磷、钾、硅等含量,底肥、追肥比例合理,施纯N 360 kg/hm2左右,纯N、P2O5、K2O的比例大致为1.0∶0.7∶0.9~1.0。提倡秸秆还田、种植绿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基施45%复合肥750 kg/hm2、硫酸锌15 kg/hm2、尿素60 kg/hm2,旋耕后耙平前施下。插后7~10 d追施尿素225 kg/hm2。进入幼穗分化三期前追施尿素45~75 kg/hm2、氯化钾150 kg/hm2或复合肥300 kg/hm2。抽穗前4~5 d喷施叶面肥,提高结实率及充实度[4]。

2.5 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针对当地水稻病虫害危害的特点,突出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按市植保站田间预测预报要求及时做好防治工作。重点抓好以下2个时期的防治,一是秧苗移栽前7 d左右,用75%三环唑180 g/hm2+40%稻瘟灵750 mL/hm2兑水225桶/hm2秧田喷施;二是水稻破口抽穗期用康宽、戊唑醇、富士一号、扑虱灵混合兑水喷雾防治螟虫、稻飞虱、稻瘟病、稻曲病等病虫害。水稻成熟前,应提防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的后期危害,做好后期防治工作。

田块杂草种类多,应有针对性地施用除草剂。一般结合追肥除草,在插秧后7~10 d拌2.5%稻杰900~1 500 mL/hm2撒施;禾本科杂草为主的田块,用20%双草醚可湿性粉剂180~270 g/hm2喷雾防治;千金子杂草为主的田块,用40%双草醚·氰氟草酯可湿性粉剂247.5~270.0 g/hm2喷雾防治。

2.6 再生稻合理留桩,科学灌溉施肥

在收割前15 d左右施尿素225 kg/hm2作促芽肥。在不影响机收的情况下,机收前保持一定湿度,有利于再生芽的萌发。中稻收割后,要立即灌浅水保持田间湿润,促再生芽生长。机收时保留稻桩高度以25~35 cm为宜[1]。孕穗期间以跑马水灌溉为主,抽穗后,要干干湿湿管理。

收割机宜选择履带式收割机,开机收割过程中操作注意防止反复碾压,做到一次性前进,尽量减少碾压。没有收割到的边角,以人工的方式补收。收割后用长竹竿把粉碎的稻草摊开,保证禾蔸见光,促进再生稻的生长发育。

3 参考文献

[1] 刘爱中,部冬生,屠乃美,等.留桩高度对再生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7):5120-5121.

[2] 李拥军,黄修荣,王伟刚,等.杂交中稻一种两收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J].湖北农业科学,2016,55(18):4634-4636.

[3] 刘成家,高家旭,陈丁,等.中稻—再生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措施[J].中国农业信息,2015(18):117-120.

[4] 熊纯生,义金珠.道县中稻—再生稻高产栽培模式研究初报[J].湖南农业科学,2017(5):14-16.

猜你喜欢

中稻再生稻机械化
湖南400万亩再生稻丰收估算比单季稻每亩可增收800元以上
Inventors and Inventions
宜都市气候变化对中稻产量的影响
湖南:“四防一增”技术让再生稻增产增效
再生稻生产限制因素及技术对策分析
富顺县中稻—再生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从骡马化到机械化、信息化
武夷山市中稻测土配方施肥“3414”肥效试验
2008年襄樊市中稻品种区域试验
生活中不应该有机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