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环五学”重构平等尊重的课堂生态

2018-03-23郭长安

教育家 2018年5期
关键词:五环规范课堂教学

文 | 郭长安

不论课程变革多么波澜壮阔,课程理想多么高尚美好,这一切都必须落到课堂教学的实处。因此,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012年建校之初,生源结构差,教师队伍年轻,没有教学经验,急需一种课堂教学模式规范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这样的背之下,我们提出了“四环四学”课堂教学模式,即“独立自学——交流互学——点拨助学——反思悟学”学导型课堂教学模式。

经过两年多的教学实践,2014年9月,我带领科研团队对课改进行实践总结、理论提升,在“四环四学”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五环五学”课堂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以关注学生的“学”为重点,以“问题导学——独立自学——交流互学——点拨助学——检测悟学”为基本流程,以“让学生学会学习”为核心目标,研究“学”,设计“学”,落实“学”,指导“学”,从而构建不同学科、不同学段的学导型课堂教学模式。

当然,“五环五学”不是缺一不可的环节递进,而是完整学习过程的基本流程。一节课可以是上述流程的几个轮回,也可以由课外课内共同完成一个轮回,亦可因学段不同而不同。总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年级、不同班级、不同学科,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灵活应用。

“五环五学”课堂因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参与,因而重构了平等尊重的课堂生态,体现出了多个层次的课堂文化特征。一是安全的课堂。教师不仅仅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更加关注学生生理健康、环境优美、空气流通、墙壁文化、心理健康、性别平等等。二是尊重的课堂。课堂从维护最后一名学生座位尊严做起,保证充分的“独学”时间,保证充分的交流展示时间,教师所做的是悦纳赏识,点拨提示,调整学生情绪。三是均衡的课堂。特别是小组的设置,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差异,较好地实现了性别互补、品质互补、个性互补,为每位学生的均衡发展提供了可能。四是互助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帮助同伴是一种光荣,看到同伴的错误也是一种学习,课堂建立起师生公认的学习规则。

“五环五学”模式的推广和实施不仅规范了我校教师的教学行为,更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我们的课堂因此焕发出了无限的生命活力。2015年9月,借助教育部首期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这样一个高级别的平台,我校成立了以我的名字命名的名校长工作室。随着工作室的成立,我校得到了更多专家的帮助,解决了课改中遇到的很多问题,为我校课改进一步推进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保障。

近年来,在“五环五学”课堂教学模式基础之上,我们尝试着由教学模式向教学模型转变。我们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三个层次的要求:即规范课堂、高效课堂、智慧课堂。目前,我校大多数教师正由规范课堂向高效课堂的过渡,为追求智慧课堂的目标不断探索前行。

猜你喜欢

五环规范课堂教学
规范体检,老而弥坚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为什么奥林匹克以五环为标志?
五环数阵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