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7年主要钢铁产品进出口情况分析

2018-03-22

中国钢铁业 2018年2期
关键词:带材合计钢材

胡 玲

一、基本情况

2017年,据国统局快报,我国生产粗钢83172.8万吨,同比下降5.67%,增幅较去年同期加快7.97个百分点;生铁产量71075.92万吨,同比增长1.83%,增幅较去年同期加快了1.09个百分点;钢材产量达104818.3万吨(含重复材),同比增长0.82%,增幅较去年同期回落了1.48个百分点。

2017年全年,我国出口钢材7541.35万吨,同比下降30.5%,占我国钢材总产量的7.2%。钢材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国内钢价上涨,钢厂出口意愿降低。另外,2017年受钢铁贸易摩擦频发和相关惩罚性关税征收的影响,也造成我国钢材出口有所回落。

2017年我国出口钢材7541.35万吨,同比下降30.5%;钢材出口金额为545.04亿美元,同比增长0.04%。出口焦炭809.18万吨,同比下降20%;出口钢坯0.64万吨,同比下降49.6%。

2017年我国钢材进口较上年增长0.6%,累计进口钢材1329.78万吨;钢材进口金额为151.7亿美元,同比增长15.33%。铁矿石进口107473.69万吨,同比增长4.9%,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进口金额为762.78亿美元,同比增长32.23%。进口钢坯48.98万吨,同比增长93.2%。炼焦煤进口6934.62万吨,同比增长17.1%。

2017年,我国净出口钢材6211.57万吨,出口钢材、坯折合成粗钢8023.35万吨,进口钢材、坯折合成粗钢1463.64万吨,两者相抵净出口粗钢6559.71万吨,占我国粗钢生产总量的7.89%,占比较去年下降了5个百分点。

2017年12月,我国出口钢材566.73万吨,环比增长5.98%,同比下降27.4%。钢材进口120.1万吨,环比增长5.71%,同比增长1%。铁矿石进口8414.04万吨,环比下降11.02%,同比下降5.4%;进口平均单价为70.99美元/吨。

根据海关总署最新统计资料(除非特别说明,进出口数据均来自海关总署),2017年我国钢铁行业主要原料(铁合金、焦炭、生铁、铁矿石、锰矿、铬矿、废钢)、半成品(钢坯和钢锭)、钢材及铸铁制品累计外贸进出口总额为1806.3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3.28%,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4.4%。其中钢铁进口总额1176.18亿美元,同比增长36.87%;占同期我国外贸进口总额的6.39%,出口总额630.15亿美元,同比增长4.01%,占同期我国外贸出口总额的2.78%。2017年,我国的钢材进出口贸易总额为696.7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了20.4亿美元,同比增长3.02%,占钢铁外贸总额的38.57%;进口铁矿石价值763.01亿美元,同比增长32.23%,占钢铁外贸总额的42.24%。

从数量上看,2017年我国进口上述主要原料、半成品、钢材及铸铁制品120019.09万吨,同比增长6.06%,进口铁矿石107473.69万吨,占原料总进口量的90.58%。出口主要原料、半成品、钢材及铸铁制品9804.84万吨,同比下降21.65%,钢材出口占钢铁出口总量的76.92%。

12月份进口上述主要原料、半成品、钢材及铸铁制品9488.72万吨,同比下降5.17%。其中铁矿石进口8414.02万吨,同比下降5.4%,占当月钢铁总进口量的88.67%。钢材进口量为120.1万吨,同比增长1%,占钢铁进口总量的1.27%。12月出口的主要原料、半成品、钢材及铸铁制品819.06万吨,同比下降11.17%,其中钢材出口566.73万吨,同比下降27.4%,占当月钢铁总出口量的69.19%;焦炭出口104万吨,同比增长15%,占总出口量的12.7%。12月份净出口钢材446.63万吨。

2017年,我国钢铁行业上述产品的进出口额比例为1.87:1;进出口数量比为12.24:1。

2013年以来我国主要钢铁产品进出口量走势见图1、图2,,2017年钢材进出口产品结构见图3、图4。

图1 2013年以来主要钢铁产品进口量 万吨

图2 2013年以来主要钢铁产品出口量 万吨

图3 2017年钢材进口产品结构

图4 2017年钢材出口产品结构

2017年12月,我国钢材进口环比增长5.71%。其中管材和其他钢材的进口环比分别下降17.96%和2.79%;棒线材、角型材、板带材和铁道用材进口环比分别增长0.43%、34.39%、6.47%和66.97%。

2017年我国进口钢材1329.78万吨,同比增长0.6%。除板材和铁道用材的进口同比分别下降0.2%和39.6%外,棒线材、角型材、管材和其他钢材的进口同比分别增长2%、18%、3.1%和7.8%。其中:进口量最大的品种是镀锌板带、冷轧薄宽钢带和热轧普通中厚宽钢带,合计占钢材进口总量的48.49%。钢铁原料进口同比增长6.13%,除生铁、直接还原铁和钢锭的进口同比呈负增长外,其他原料的进口均为正增长。

2017年12月,我国钢材出口环比增长5.98%,主要出口品种除棒线材和铁道用材的出口环比下降0.39%和47.41%外,角型材、板带材、管材和其他钢材的进口环比分别增长13.02%、1.1%、37.39%和11.41%。

2017年我国出口钢材7541.35万吨,同比下降30.5%。所有主要出口品种同比均呈负增长。棒线材、角型材、板带材、管材、铁道用材和其他钢材的出口同比分别下降61%、35.8%、10.06%、9.53%、40%和3.4%。其中,出口量最大的品种是热轧合金中厚宽钢带、热轧合金钢条杆和镀锌板带,合计占钢材总出口量的42.36%。同期,主要原料及半成品出口同比增长49.74%,除焦炭、铬矿、生铁和钢坯的出口同比呈负增长外,其它主要钢铁原料的出口同比均呈正增长。

2017年板带材仍是进口的主要品种,占进口总量的83.18%,占钢材出口总量的57.28%,棒线材占钢材出口总量的21.32%。

二、主要进出口国家和地区

1.主要进口国家和地区

2017年,钢材进口主要来自100个国家和地区,亚洲地区仍是我国钢材进口的主要货源地,进口1174.75万吨,同比下降1.02%,占钢材进口量的88.34%。从欧盟28国和北美分别进口140.42万吨和9.07万吨,同比增长14.89%和19.45%;从其他欧洲国家和中东地区分别进口1.98万吨和1. 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5.41%和92.15%;从非洲、南美、独联体和大洋洲分别进口1.17万吨、0.63万吨、0.42万吨和0.13万吨,同比分别下降10.99%、增长41.95%、增长0.36%和下降24.1%。

钢材的主要进口地区为日本、韩国、中国台湾、欧盟28国和印度尼西亚,分别进口钢材554.72万吨、416.56万吨、151.88万吨、140.42万吨和21.5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0.26%、下降5.33%、下降3.36%、增长14.89%和增长7932.5%。在主要钢材进口品种中,棒线材、角型材、板带材和管材的进口主要来自日本,分别占各品种进口总量的46.82%、66.3%、41.17%和26.92%。铁道用材主要来自卢森堡,占该品种总进口量的37.44%。其他钢材主要来自韩国,占该品种总进口量的29.74%。

2017年,铁矿石的主要进口国为澳大利亚、巴西、南非、印度和伊朗,进口量分别为66848.76万吨、22909.57万吨、4510.89万吨、2506.85万吨和1954.2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4.47%、6.71%、0.57%、61.07%和33.64%。炼焦煤的主要进口国为澳大利亚、蒙古和俄罗斯,分别进口3037.86万吨、2626.88万吨和464.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3.47%、11.48%和78.53%。铁合金的主要进口国为南非、印度尼西亚和哈萨克斯坦,分别进口149.61万吨、98.93万吨和56.42万吨,同比分别下降19.96%、增长31.56%和下降17.32%。锰矿的主要进口国为南非、澳大利亚和加蓬,分别进口927.13万吨、406.79万吨和205.9万吨,同比分别增长30.57%、0.12%和63.82%。铬矿的主要进口国为南非、土耳其和阿尔巴尼亚,分别进口1001.77万吨、111.3万吨和47.7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9.19%、35.14%和下降3.15%。废钢的主要进口国为日本、美国和韩国,分别进口182.66万吨、22.32万吨和8.11万吨,同比分别下降2.1%、增长374.42%和增长0.78%。钢坯的主要进口国为印度尼西亚、日本和德国,分别进口20.73万吨、15.41万吨和4.4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571.66%、45.21%和22.14%。

2.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

2017年,我国钢材共计出口到221个国家和地区,排名前五位的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量,占钢材总出口量的38.62%,出口地区较为集中。周边国家和地区仍是我国钢材的主要出口地,占钢材总出口量的65.28%。2017年,我国除对独联体和大洋洲的出口同比分别增长22.07%和3.63%外,对其他地区的钢材出口同比均呈负增长。

亚洲地区仍是我国钢材出口的主要区域,出口量为4704.97万吨,占钢材总出口量的62.39%,同比下降32.55%。对中东地区、非洲和南美分别出口606.19万吨、561.55万吨和471.76万吨,同比分别下降37.7%、36.03%和0.1%;对北美、欧盟28国、独联体、其他欧洲国家和大洋洲分别出口461.87万吨、412.53万吨、132.05万吨、100.46万吨和85.9万吨,同比分别下降6.43%、35.78%、增长22.07%、下降54.04%和增长3.63%。

韩国、越南、菲律宾、欧盟28国和泰国为我最大的钢材出口地,合计占钢材出口总量的41.25%,分别出口钢材1139.66万吨、762.95万吨、406.6万吨、412.53万吨和313.78万吨,同比分别下降20.51%、34.59%、37.63%、35.78%和49.45%(见图5)。

图5 2017年钢材主要出口地区图

主要出口的钢材品种中,棒线材、角型材和板带材的主要出口国为韩国,出口量分别占棒线材和角型材总出口量的20.39%、16.01%和15.9%;管材的主要出口国为印度,占该品种总出口量的5.5%;铁道用材和其他钢材的主要出口国为美国,占该品种总出口量的9.42%和13.81%。

2017年在出口的主要原料中,焦炭共计出口到51个国家和地区,最大出口货源地为印度、日本、南非、马来西亚、越南和南非,分别出口161.04万吨、115.98万吨、65.07万吨、61.26万吨和57.67万吨,同比分别下降40.5%、47.8%、增长84.18%、增长42.28%和下降19.15%。铁合金共计出口到84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出口地为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分别出口15.63万吨、10.82万吨和4.31万吨,同比分别增长74.94%、16.86%和153.36%。炼焦煤出口到11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出口地为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分别出口73.26万吨、56.12万吨和38.3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18.94%、下降24.29%和增长438.31%。生铁的主要出口地区为日本、中国台湾和马来西亚,分别出口5.02万吨、2.23万吨和0.73万吨,同比分别下降25.05%、增长39.34%和增长109.82%。铁矿石的主要出口地为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分别出口457.03万吨、87.7万吨和0.1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025.65%、38146.86%和下降99.18%,合计占该品种出口量的99.88%。钢坯共计出口到43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出口地为印度、比利时和德国,分别出口0.28万吨、0.13万吨和0.09万吨,同比均下降70.71%、增长100%和增长2226.27%。

三、主要进出口企业性质

在钢材进口企业中,外商独资企业的进口量为最多,2017年进口741.21万吨,同比下降1.58%,占钢材总进口量的55.74%,进口金额为84.66亿美元,同比增长15.86%。中外合资企业进口336.32万吨,同比增长9%,占钢材总进口量的25.29%,进口金额29.79亿美元,同比增长19.4%。国有企业进口134.78万吨,同比下降16.09%,占钢材总进口量的10.14%;进口金额为18.43亿美元,同比下降8.03%。私人企业进口户数为最多,进口109.94万吨,同比增长22.85%,占钢材总进口量的8.27%;进口金额为17.83亿美元,同比增长44.49%。

在钢铁原料进口企业中(含无烟煤、镍及制品),国有企业共计进口67008.52万吨,同比增长6.72%,占原料进口总量的53.97%,进口金额592.03亿美元,同比增长41.6%。私人企业进口户数最多,进口36306.56万吨,同比增长4.99%,占原料进口总量的29.24%;进口金额344.6亿美元,同比增长36.83%。中外合资企业进口7577.73万吨,同比下降9.02%,占原料进口总量的6.1%,进口金额为78.95亿美元,同比增长23.17%。外商独资企业进口6745.39万吨,同比增长38.59%,占原料进口总量的5.43%,进口金额为63.51亿美元。集体企业共计进口6335.24万吨,同比下降16.63%,占原料进口总量的5.1%,进口金额为52.95亿美元。

在钢材出口企业中,私人企业出口户数最多,出口量最大。2017年出口钢材2643.49万吨,同比下降35.16%,占钢材总出口量的35.05%,出口金额220.13亿美元,同比下降2.78%。国有企业出口2529.49万吨,同比下降38.56%,占钢材总出口量的33.54%,出口金额186.9亿美元,同比增长0.98%;集体企业出口1065.96万吨,同比下降17.55%,占钢材总出口量的14.14%,出口金额53.12亿美元,同比增长15.4%。中外合资企业出口635.64万吨,同比下降37.61%,占钢材总出口量的8.43%,出口金额53.8亿美元,同比下降6.66%。

在钢材原料出口企业中,私人企业出口户数最多、出口量最大,2017年共出口1342.52万吨,同比增长119.84%,占原料出口总量的63.07%,出口金额28.9亿美元,同比增长190.75%。国有企业是原料出口692.64万吨,同比增长26.35%,占原料出口总量的32.54%,出口金额17.47亿美元,同比增长132.31%。

四、主要钢铁产品进口情况

2017年,我国的钢材进口基本稳定,较去年略增0.6%。月进口量基本保持在110.82万吨左右,与上年基本持平。2017年,我国进口钢材1329.78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0.6%。钢材进口地非常集中,进口量最大的地区为广东、江苏和上海,分别进口408.88万吨、238.93万吨和180.28万吨,合计占钢材进口总量的62.27%。

从进口品种上看,除板带材和铁道用材分别进口1106.16万吨和1.19万吨,同比分别下降0.2%和39.6%外,棒线材、角型材、管材和其他钢材进口分别同比分别增长2%、18%、3.1%、和7.8%,分别进口120.72万吨、38.1万吨、40.57万吨和23.05万吨。2017年,我国进口量最大的品种是镀锌板带、冷轧薄宽钢带和热轧普通中厚宽钢带,合计占钢材进口总量的48.49%,合计进口644.76万吨,同比增长1.82%。

在进口的主要产品中,进口量最大的单项品种是宽度>600mm热镀锌板、3mm≤厚<4.76mm热轧普中板卷、宽度>600mm电镀锌板、厚度0.5mm-1mm冷轧普薄卷和10mm<厚<20mm热轧普中板,分别进口119.92万吨、107.84万吨、94.24万吨、82.2万吨和75.58万吨,合计占钢材总进口量的36.08%。进口增幅最大的产品为外径>406.4mm其他石油天然气道焊管、外径>168.3mm其他钢制钻探石油天然气钻管和其他地质钻套无缝管,同比分别增长92258.06%、15872.25%和4944.94%。进口降幅最大的品种为外径>406.4mm石油天然气钻探套导焊管和厚度≤3mm未经酸洗铬锰系热轧不锈钢卷材,同比均下降100%。

1.板带材进口情况

2017年,板带材共计进口1106.16万吨,占钢材总进口量的83.18%,同比下降0.2%。进口的主要品种为热轧板带、镀层板带和冷轧板带,分别进口456.97万吨、309.11万吨和284.8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6.55%、下降1.57%和下降6.6%,三类品种合计占板带材总进口量的95.01%。彩涂板带口12.34万吨,同比下降17.93%;电工钢板(带)进口42.89万吨,同比下降4.94%(见图6)。

图6 2017年板带材进口结构图

热轧板带材进口量最大的品种是热轧中厚宽钢带、热轧中板和热轧薄宽钢带,合计占热轧板带进口总量的89.39%。其中进口的主要品种是3mm≤厚<4.76mm热轧普中板卷、10mm<厚<20mm热轧普中板和3mm≤厚<4.75mm热轧薄卷,分别进口107.84万吨、75.58万吨和64.2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9.71%、下降14.01%和增长30.48%。热轧中厚宽钢带的主要进口地区为日本、韩国和印度尼西亚,分别进口129.1万吨、35.46万吨和13.1万吨,同比分别增长8.32%、20.76%和100%。热轧中板的主要进口地区为日本、韩国和法国,分别进口72.8万吨、31.4万吨和7.58万吨,同比分别下降5.53%、10.02%和17.36%。热轧薄宽钢带的主要进口地区为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分别进口42.27万吨、23.49万吨和13.8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1.54%、下降1.26%和下降21.21%。

冷轧板带的主要进口品种为冷轧薄宽带,进口191.61万吨,同比下降9.8%,占冷轧板带进口总量的67.27%。其中主要进口品种是厚度0.5mm-1mm冷轧普薄卷、厚度<0.5mm冷轧薄卷和3mm>厚>1mm冷轧薄卷,分别进口82.2万吨、70.59万吨和38.82万吨,同比分别下降9.79%、12.04%和5.42%。进口增幅最大的品种是厚度≥3mm冷轧普中板和厚度0.5mm-1mm冷轧普薄板,同比分别增长244.97%和74.91%;进口降幅最大的品种是厚度0.5mm-1mm宽度≥600mm冷轧不锈薄板,同比下降26.1%。冷轧薄宽带的主要进口地区为韩国、日本和中国台湾,分别进口88.16万吨、51.03万吨和47.74万吨,同比分别下降7.92%、11.29%和7.16%。

2017年,镀层板带进口309.11万吨,同比下降1.6%。主要的进口品种为宽度>600mm电镀锌板和宽度>600mm热镀锌板,分别进口119.92万吨和94.24万吨,同比分别下降5.6%和增长0.02%,合计占该镀层板带进口总量的69.28%。镀层板带的主要进口地区为韩国、日本和中国台湾,分别进口143.13万吨、88.71万吨和31.73万吨,同比分别下降7.7%、0.16%和4.41%。

彩涂板带进口的主要品种为宽≥600mm其他涂漆或涂塑的铁或非合金钢平板轧材和宽≥600mm厚度小于1.5mm的涂漆或涂塑的铁或非合金钢平板轧材,2017年分别进口7.59万吨和3.8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5.9%和下降39.14%,合计占彩涂板带进口总量的92.9%。主要进口地区为日本和韩国,分别进口6.29万吨和4.1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0.39%和下降48.61%。

电工钢板带主要进口品种为宽度≥600mm非取向硅钢和宽度<600mm非取向硅钢,2017年分别进口39.55万吨和1.81万吨,同比分别增长0.61%和18.19%,合计占该品种进口量的96.43%。主要进口地区为中国台湾和日本,分别进口18.71万吨和16.4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5.62%和下降10.07%。

2.棒线型材进口情况

2017年,棒线型材共计进口158.82万吨,同比增长5.47%。主要进口产品为棒材、线材和大型型钢,分别进口60.42万吨、57.84万吨和29.2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6.5%、下降8.2%和增长17.6%。中小型型钢进口3.69万吨,同比增长22.3%。钢筋进口2.46万吨,同比下降27.9%。

2017年,线材进口的主要品种是其他热轧合金钢盘条和<14mm线材,分别进口21.95万吨和19.7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4.04%和下降34.72%,合计占线材出口总量的72.07%。进口增幅最大的品种是热轧高速合金钢盘条,同比增长172.85%,进口降幅最大的品种是热轧硅锰合金钢盘条,同比下降50.15%。线材的主要进口地为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分别进口32.26万吨、13.75万吨和8.88万吨,同比分别下降20.44%、增长14.47%和增长15.98%。

棒材进口的主要品种为其他热轧合金钢条杆和其他热轧普通条杆,分别进口29.36万吨和6.8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3.24%和29.14%。进口增幅最大的品种是其他热轧不锈条杆和热轧易切削钢条杆,同比分别增长725.45%和96.03%;进口降幅最大的品种是铁或非合金钢的热轧、热拉拔或热挤压条杆和其他含硼合金钢制的条杆,同比分别下降35.72%和32.83%。棒材的主要进口地为日本和德国,分别进口24.07万吨和12.7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3.1%和47.71%。

大型型钢进口34.41万吨,同比增长17.58%。主要进口品种为钢铁板桩和截面高>80mm 角钢,分别进口19.73万吨和5.7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0.71%和45.69%,合计占该品种进口总量的73.99%。进口的主要地区为日本和韩国,分别进口24.51万吨和2.7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2.11%和8.6%。

3.管材进口情况

2017年,我国管材进口40.57万吨,同比增长3.08%。无缝管进口17.9万吨,同比增长3.2%;焊管进口22.53万吨,同比增长3.2%。

无缝管进口的主要品种是锅炉管和其他无缝管,2017年分别进口8.93万吨和6.89万吨,同比分别下降10.7%和增长24.4%。主要进口国为德国和日本,分别进口5.51万吨和5.1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0.79%和下降3.24%。

焊管进口的主要品种是其他焊管,进口20.26万吨,同比增长0.9%,占焊管进口总量的89.9%。主要进口国为韩国和日本,分别进口6.96万吨和5.75万吨,同比分别下降10.58%和增长12.5%。

铸铁管进口0.14万吨,同比下降24.1%。

4.主要原料进口情况

①铁矿石:

2017年,我国的铁矿石进口继续保持高位,主要受益于国内钢材市场行情的大幅反弹。铁矿石进口平均单价在一季度有较大幅度的增长,随后连续3个月大幅下调后开始回升,之后基本保持稳定。我国的铁矿石港存量持续维持高位,截止2017年12月31日,我国铁矿石进口港存量在1.47亿吨,同比增长28.11%。

2017年,我国进口铁矿石107473.69万吨,同比增长4.9%;进口金额为762.78亿美元,同比增长32.23%。

2017年,我国铁矿石进口的主要品种为0.8mm<粒度<6.3mm的未烧结铁矿砂及其精矿和6.3mm>粒度的未烧结铁矿砂及其精矿,分别进口77042.84万吨和19310.8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4.19%和8.46%;进口金额分别为516.95亿美元和150.1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0.06%和33.7%。

0.8mm<粒度<6.3mm的未烧结铁矿砂及其精矿主要来自于澳大利亚、巴西和南非,分别进口50018.35万吨、20271.08万吨和1831.4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67%、9.99%和下降5.53%。6.3毫米>粒度的未烧结铁矿砂及其精矿主要来自于澳大利亚、南非和巴西,分别进口14310.91万吨、1899.84万吨和1009.6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1.17%、3.06%和下降25.65%(见图7)。

图7 2012-2017年铁矿石进口数据及单价走势图百万吨,美元/吨

海运方面,2017年,受铁矿石进口量的恢复及价格回升的影响,铁矿石海运价格基本保持上升态势。4月开始略有回落后,7月开始恢复上涨。到12底,海运价格较年初时增长了42.67%。截止2018年1月底,巴西至中国运费为14.94美元/吨;西澳大利亚至中国的运费为6.96美元/吨(见图8)。

图8 2013-2017年铁矿石进口数据及单价走势图美元/吨

②其他原料:

2017年,我国主要钢铁原料的进口仍延续了增长的势头,主要钢铁原料进口118666.33万吨,同比增长6.13%;进口金额为1017.14亿美元,同比增长41.07%。从下表可以看出,除生铁、直接还原铁和钢锭的进口量同比呈负增长外,其他原料的进口均为正增长。其中,增幅最大的产品是焦炭和钢坯,同比大幅增长1972.78%和93.23%(见表1)。

五、主要钢材出口情况

2017年,受国内钢铁价格保持高位及各国对中国出口钢铁产品增大反倾销力度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钢材出口大幅下滑,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30.5%。出口跌幅最大的品种是棒线材,同比大幅下降61%。

2017年,我国出口钢材7541.35万吨,同比下降30.5%,出口金额为545.04亿美元,同比增长0.04%。所有主要出口产品较去年同期均呈负增长。棒线材出口1607.5万吨,同比下降61%;角型材出口322.37万吨,同比下降35.8%;板带材出口4319.34万吨,同比下降10.1%;管材出口874.88万吨,同比下降9.5%;铁道用材出口30.8万吨,同比下降40%;其他钢材出口386.46万吨,同比下降3.4%。其中镀层板带的出口,创年内该品种单月出口历史新高。

2017年,我国的钢材出口地较为集中,钢材出口量最大的省份是:河北省、江苏省和山东省,分别出口1659.91万吨、1339.48万吨和1176.83万吨,同比分别下降51.49%、24.44%和13.07%,合计占钢材出口总量的55.38%。

1.板带材出口情况

2017年,我国板带材出口4319.34万吨,同比下降10.07%。主要出口品种是热轧板带、镀层板带和彩涂板带,分别出口1900.08万吨、1227.6万吨和628.19万吨,同比分别下降16.4%、2.43%和17.06%。冷轧板带出口517.79万吨,同比增长8.96%。电工钢板(带)出口45.68万吨,同比增长16.9%(见图9)。

图9 2017年板带材出口结构图

热轧板带主要的出口品种是热轧合金中厚宽钢带和热轧合金中板,分别出口1157.16万吨和473.55万吨,同比分别下降16.07%和26.97%,合计占板带材出口总量的37.75%。出口量最大的品种是:宽度≥600mm热轧合金钢卷、宽度≥600mm热轧合金钢板和厚度3mm-4.75mm宽度≥600mm热轧不锈中板卷,分别出口1157.16万吨、470.22万吨和103.83万吨,同比分别下降16.07%、27.24%和增长8.69%,三品种合计占热轧板带出口总量的91.11%,占板带材出口总量的40.08%。出口增幅最大的品种是厚度≤3mm未经酸洗铬锰系热轧不锈钢卷材和3mm<厚度<4.75mm经酸洗的铬锰系热轧不锈钢卷材,同比分别增长103578.57%和672.33%。

热轧中厚宽钢带共计出口到131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出口地为韩国、越南和巴基斯坦,合计占该品种出口量的58.11%。热轧中板共计出口到173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出口地为越南、韩国和印度,三国合计占该品种出口量的36.69%。

表1 2017年主要钢铁原料进口情况 万吨,万美元

镀层板带出口量最大的品种是宽度>600mm热镀锌板和镀或涂铝锌板,分别出口846.83万吨和151.15万吨,同比分别下降6.16%和增长13.05%,合计占镀层板带出口总量的81.3%,占板带材出口总量的23.11%。镀层板带共计出口到194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出口国为韩国、泰国和越南,三国合计占该品种出口量的24.97%。

彩涂板带出口的主要品种是宽≥600mm厚度小于1.5mm的涂漆或涂塑的铁或非合金钢平板轧材和宽≥600mm其他涂漆或涂塑的铁或非合金钢平板轧材,分别出口500.45万吨和123.1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5.76%和下降55.94%,合计占该品种出口总量的99.27%。彩涂板带共计出口到182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出口国为韩国、越南和印度,三国合计占该品种出口量的25.36%。

冷轧板带出口的主要品种为3mm>厚>1mm冷轧薄卷和厚度0.5mm-1mm冷轧普薄卷,分别出口144.01万吨和136.29万吨,同比增长6.53%和15.53%,合计占该品种出口总量的54.14%。冷轧薄宽钢带共计出口到106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出口地为韩国、越南和菲律宾,三国合计占该品种出口总量的30.73%。

电工钢板带的主要出口品种是宽度≥600mm非取向硅钢和宽度≥600mm取向硅钢,分别出口29.18万吨和15.39万吨,同比增长53.16%和28.58%,合计占该品种出口总量的97.58%。电工钢板带共计出口到55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出口地为印度、意大利和墨西哥,三国合计占该品种出口量的45.7%。

2.棒线型材出口情况

2017年,棒线型材共计出口1929.87万吨,同比下降58.3%。棒材出口964.28万吨,同比下降68.1%;线材出口625.96万吨,同比下降42.4%;中小型型钢出口222.93万吨,同比下降45.5%;大型型钢出口99.44万吨,同比增长7.1%;钢筋出口17.25万吨,同比下降14.4%。

棒材的主要出口品种为其他热轧合金钢条杆和锻造合金钢条杆,分别出口914.87万吨和31.99万吨,同比分别下降68.94%和0.48%。两品种出口量占棒材出口总量的98.19%。棒材共计出口到191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出口地为韩国、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分别出口216.87万吨、107.82万吨和73.44万吨,同比分别下降34.93%、41.62%和59.56%。

线材出口的主要品种是其他热轧合金钢盘条,出口578.29万吨,同比下降44.46%,占该品种出口总量的92.39%。线材共计出口到130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出口国为韩国、泰国和菲律宾,分别出口110.92万吨、77.21万吨和66.82万吨,同比分别下降6.1%、34.38%和13.47%。

中小型型钢出口222.93万吨,同比下降45.5%。出口量最大的品种是其他合金钢型材,出口198.03万吨,同比下降47.7%,占该品种出口总量的88.83%。中小型型钢共计出口到183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出口国为韩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分别出口49.31万吨、21.69万吨和20.21万吨,同比分别下降46.75%、26.44%和24.08%。

大型型钢出口的主要品种为钢板桩和截面高>80mm槽钢,分别出口46.34万吨和21.77万吨,同比增长23.85%和38.42%,合计占大型型钢出口总量的68.49%。大型型钢共计出口到175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出口地为菲律宾、缅甸和中国香港,分别出口22.78万吨、8.98万吨和6.7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53.25%、72.87%和11.56%。

3.管材出口情况

2017年,管材出口874.88万吨,同比下降9.54%。无缝管出口409.7万吨,同比下降5.1%。焊管出口411.84万吨,同比下降12.7%。

无缝管出口的主要品种是石油天然气管道无缝管和石油天然气钻探无缝管,2017年分别出口197.68万吨和113.55万吨,同比分下降5.1%和11.4%,合计占无缝管出口总量的75.96%。焊管出口量最大的品种是其他焊管和石油天然气道焊管,分别出口298万吨和111.21万吨,同比分别下降11.1%和16.9%。合计占焊管出口总量的99.88%。铸铁管出口53.34万吨,同比下降16.5%。

无缝管共计出口到188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出口国为科威特、韩国和印度,分别出口32.77万吨、25.57万吨和24.7万吨,同比分别下降10.5%、13.33%和36.98%。焊管共计出口到204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出口国为菲律宾、印度和澳大利亚,分别出口31.56万吨、23.38万吨和21.7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1.62%、73.82%和15.31%。

4.主要原料出口情况

2017年,我国钢铁原料出口继续保持增长,共计出口1892.28万吨,同比增长49.74%;出口金额为45.86亿美元,同比增长84.61%。出口品种除焦炭、铬矿、生铁和钢坯,同比分别下降20.3%、79.85%、35.59%和49.6%外,其他品种的出口同比均为正增长。其中,铁矿石和废钢的出口同比大幅增长712.78%和210601.12%,均创月出口历史新高(见表2)。

猜你喜欢

带材合计钢材
2022年11月我国出口钢材559万吨
2022年7月板带材产量汇总表
2022年6月板带材产量汇总表
2022年5月板带材产量汇总表
2022年3月板带材产量汇总表
2021年1—6月日本海绵钛产销数据统计
钢材集中采购管理思考探究
2019年7—9月日本海绵钛产销数据统计
2019年1—6月日本海绵钛产销数据统计
2018年7—12月日本海绵钛产销数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