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艺术设计可持续发展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018-03-21徐啟春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理念

徐啟春

摘 要: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城市景观设计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如何实现城市景观与当地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进行城市的景观设计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从当代城市景观设计的现状出发,根据当前城市景观设计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城市景观设计提出一些要求,为城市景观设计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关键词:城市景观设计;可持续发展;理念

城市景观是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受到了政府和人们的高度重视,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的过程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城市景观的应用价值和设计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在城市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当中,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实现土地、资源、人口、经济和环境各方面的协调统一十分必要。

一、城市景观设计可持续发展概述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城市景观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是为了实现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与城市建设合理开发的之间的一种平衡,由此来保护和加强城市生态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1]。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运用到城市景观设计当中,实现城市规划与建设和人文社会与自然生态有机结合,为居民打造出既有实际生活意义又能自由互动并且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城市景观系统,满足现代化城市居民高标准的生活方式。城市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城市的人口、经济、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统一,在满足人们物质和文化需求的前提下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迫害达到最小。

二、城市景观设计的现状分析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而言比较缺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口集聚在大中型城市,城市的人口密度很高,给城市的规划和管理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其中,城市景观设计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到城市景观给城市居民带来的视觉效果和城市整体建设的统一性。

具体来说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我国目前很多城市在景观设计当中缺乏整体规划,这就使得许多城市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城市布局非常凌乱,城市景观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的现象很常见[2];2.城市景观的生态价值不够,城市景观规划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对城市景观规划的生态设计非常重要,目前,很多城市的景观设计存在非常明显的“重外观、轻生态”的问题。许多设计人员普遍关注如何将城市景观设计的更加吸引人的眼球,往往忽略了它们是否与所处的环境相协调,资源利用是否有效等生态问题。这样设计出来的城市景观作品一方面不利于发挥自身实用性,另一方面使用寿命也不久;3.不重视地域文化,缺乏对地域特色文化的重视同样也是城市景观设计一直以来存在的一个弊端。倘若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完全与特色地方文化失去关联,那么整体协调性将会大打折扣,也就不能彰显城市景观设计的价值了。4.不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遗址,城市化不断加快的进程使得人们追逐于现代化的事物,对历史遗留下来的古城古建筑反而失去了兴趣,城市景观设计对古城古建筑保护的忽视也是目前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三、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城市景观设计的创新与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我国构建生态和谐型社会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理念,与城市景观设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城市景观设计不仅要达到美化人类的居住环境的目的,更要尽可能节约资源、对环境友好。随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新的愿景的提出,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注重城市景观设计过程中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贯彻。且目前很多一、二线城市的景观设计和城市建设已经进入了停滞期,很难再进行大幅度的创新和尝试新的城市建设发展方向,在这样的背景下,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融入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很多城市的景觀设计师都开始探寻新的发展路径。比如一些历史悠久的城市像西安、洛阳,更注重景观设计中对城市历史悠久的古建筑的保护,而一些更加年轻具有活力的城市像广州、深圳,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则更多选择独具特色的植被搭配和新型环保材料来弘扬可持续发展理念。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创新发展方向,那么究竟怎样将可持续发展理念灵活运用到城市景观设计当中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城市景观建设应体现地方特色

每个城市都因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等等而具备独一无二的地域性特征,城市的景观设计应当将这些地方特色体现出来,也就是说地理位置、自然风光、历史人文背景对于城市景观设计应当起到较大的影响,设计师必须充分考虑这些方面才能着手进行设计,还需要了解一座城市有哪些非常具有特色的习俗、传统技艺或者是人们的偏好等。比如说,陕西省库邑县的剪纸雕塑就是在城市雕塑的设计中融入了当地特色的剪纸艺术,既产生了很好的视觉的观赏效果,也宣传了当地的传统技艺和文化。由此看来,城市景观设计在规划之初就需要紧紧抓住当地人文习俗,做到因地制宜,要接纳独特的地方传统文化,在建筑材料选用上,也要依托地方优势资源,尽可能做到贴合生态、保护环境,就地取材达到最大程度的资源利用。

(二)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资源。我国的人口众多,人均土地资源非常有限,在快速增长的城市化进程中,合理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是景观设计的重要问题。一般来说最有效方法是在设计阶段反复推敲土地资源的功能,在土地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尽可能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增大活动场地面积,建设立体多元的活动平台。在不断增加绿化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植被种类设计,建立草本、灌木和高大乔木共生的三维绿化结构,增加城市景观的立体视觉效果。建立从静态到动态的园林景观系统,在保证传统的设计前提下,还可以通过引入现代技术(例如立交桥、轻轨、电动轨等)提高三维空间的表现力。

(三)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能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除了工业和生活的耗能,处于公共区域城市景观的夜晚照明消耗的电能也非常惊人。我国电力大部分都是由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燃烧转化而来的,其中煤炭最多。煤炭燃烧的过程中释放大量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和煤粉等,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近些年来我国各城市空气质量明显下降,雾霾天气越来越常见,因此从保护环境的角度来看,我们在进行城市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要利用现有的科学技术和手段,降低能源的消耗,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

(四)城市景观设计应充分利用植被搭配

城市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最不应忽视的就是城市的绿化系统,完善的绿地系统,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巨大的保护环境的作用,不仅能够调节城市城区空气湿度、控制温室效应、阻止荒漠化,更能够从宏观上改善人类居住环境,城市的植被覆盖率已经成为衡量环境居住适宜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城市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到景观对于植物的依赖性,城市植被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居住的切实需要,比如对空气湿度、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要求,而且还能满足人类的视觉审美需求。我们应该加强对于城市绿化系统的管理,以保证景观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这是我们对于低碳景观的追求,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植物绿化问题上必须加以考虑。

在植被种类搭配上,城区各处的植物种类应当大致符合城市绿地系统,还要能够与周边大型景观相互呼应,达到整體的一致性。根据生态学原理建立复层的群落结构,根据景观内不同的自然条件来安排植物的位置,再根据植被的自身特点来调节整个城市生态景观的功能。在不得不引进新的植物品种时候,要考虑新品种与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契合度,与本地植物互惠共生的前提下形成生物的多样性,增加城市景观的观赏性。植被系统不仅要从植物品种上考虑,还应注意与其共生的各类动物,如昆虫和鸟等等,合适的植物可以满足城市景观的各种需求。植物的选择还要满足其生态位的要求,这也是城市景观里植物必须遵循的审美原则,以实现科学与美学的高度和谐,将城市景观设计推向新的高度。

(五)实现自然保护与社区活动的完美结合

人与自然环境的组合一直都是比较重要的问题,在城市景观的设计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城市景观与人流汇合的情况,对于这一问题的处理可以看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植物与周边环境形成美丽的风景,城市景观设计应重点保护和利用这些元素,不要让人的活动过多干扰自然景观。因此面临自然环境与社区交汇的地点,城市景观的设计原则就应该有所调整,基于社区的正常使用功能基础上,再从美学的角度出发,进行一系列的设计,尽量不要互相干扰。

(六)节约和有效利用水资源

水资源是人类、动植物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如果不能有效地利用和保护,将会严重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市景观中的水资源主要用于传统的人工灌溉,但是这种传统的使用方式严重浪费水资源,导致水流失非常严重。因此,现代的城市景观设计中注意水资源的利用,选择其他可以替代的灌溉方式,比如,用于灌溉城市绿化的这部分水资源可以适当放宽水质标准,主要方法包括:适当使用再生水;植物的灌溉技术改进为微灌技术;使用地下水;改良水利系统的节水效果。

(七)鼓励全民加入城市景观设计

现代城市景观设计本身就是寻求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人类作为主动的一方,必须最大程度上发挥主观能动性,不仅仅是设计师要参与其中,城市中的每位居住者都要积极参与到城市景观设计中。景观设计一方面是一项高雅的艺术,结合了许多学科的知识,另一方面又与每一位城市居民生活息息相关,是一项面向大众的艺术。因此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景观设计必须寻求与社会大众的融合,只有这样,设计出的作品才能为更多人接受。

四、结语

城市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从经济、社会、环境和自然资源等多个角度全方位考虑,在此基础上利用生态规划、生态设计等手段将单一的生物、经济和社会环节相结合,形成一个有生命的城市生态系统,兼顾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凡.城市景观设计与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J].现代园艺,2014,(06): 92-92.

[2]陆娟.论当代中国城市景观设计的现状与出路[J].艺术百家,2007,(01):73-76.

作者单位:

三亚学院

猜你喜欢

可持续发展理念
凸显理念,学也张扬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