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启智能时代教育的新理念

2018-03-21雷朝滋

江西教育A 2018年1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现代化信息化

雷朝滋

[新突破喜迎新时代]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教育部党组的直接指导和支持下,在社会各界和教育战线的不懈努力下,全国教育信息化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呈现出应用深化不断加速、创新案例竞相涌现、制度安排日益完善的良好局面,得到了中央领导和社会有关方面的高度肯定。十八大以来,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成效可以概括为“五大进展”和“三大突破”。

1.三通两平台建设和应用取得重大进展。宽带网络校校通发展迅速。五年来,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从25%上升到90%,多媒体教室比例从不到40%增加到83%,学校网络教学环境大幅改善。优质资源班班通不断深化,“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参与教师超过1400万人次、形成优课资源1300万堂,通过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解决了400多万边远贫困地区教学点因师资短缺而开不出课的问题,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信息化教学新常态已初步形成。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跨越式发展,师生网络学习空间开通数量从60万个提升到6300萬个,应用范围从职业教育扩展到各级各类教育,带动了教育理念变革和教育模式创新。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初具规模,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不断优化升级,数字教育资源服务正由分散式服务向全国互通的服务体系转变,服务体系注册用户已超过6800万人。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全面应用,“两级建设、五级应用”的管理信息化格局基本形成,基本实现学校“一校一码”和师生“一人一号”,有效提升了教育治理能力。

2.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大幅提升。通过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等项目的实施,有1000多万名中小学教师、10多万名中小学校长、20多万名职业院校教师接受了信息化教育培训,教师的信息素养得到提升。

3.信息化技术水平大幅提升。

4.信息化对教育改革的推动作用大幅提升。

5.我国教育信息化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

关于这五大进展,后面几个就不具体展开,但是对于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我举几个例子: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深圳举办了亚太地区教育信息化部长级论坛,2015年和2017年在中国举办了两次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尤其是2015年的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规模空前,有十多个国家的教育部长参加了这次大会,联合国教科文的总干事也到会,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发来贺信。

三大突破是:教育信息化应用模式取得重大突破,全社会参与的推进机制取得重大突破,探索中国特色教育信息化路子取得了重大突破。

近年来,上饶的教育信息化工作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上饶市努力用好后发优势,通过与国家信息中心、腾讯公司深入合作,使用腾讯公司提供的平台,构建融课堂教学、教师教研、学生学习、资源共享、安全管理与孵化、智能化培训等一体化的智能教学,全面提升了全市教育信息化水平,也走出了低成本、低门槛,适合欠发达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路程,值得其他地区认真研究,充分学习借鉴。

[新时代提出新使命]

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新时代迫切需要培养大批真正具有引领能力的创新创业人才、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引领未来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面向未来,中国要实现引领世界教育的中心,引领世界教育发展潮流的目标,需要我们深刻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对教育工作、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使命、新目标、新任务、新部署和新要求。

当今社会已迈入信息化社会,人类的生产、生活乃至思维、学习方式都受到了巨大影响。全球教育已被深深打上了信息化的烙印,信息技术不断在改变当前的教育,同时也在塑造未来的教育。未来的教育必然是基于网络环境更加开放的教育,是更加重视学生个性化和多样性的教育,是引导孩子自觉参与和快乐学习的教育,是让所有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的教育,是更加强调终身学习的教育,是更加智慧的教育。今年,中办和国办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营造健康的教育生态,大力宣传普及适合的教育才是更好的教育、全面发展、人人皆可成才、终身学习等科学教育理念,系统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使各级各类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规律、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更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强调要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教学关系,改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变革教学组织形式,创新教学手段,改革学生评价方式。

过去我国的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为实现快速赶超提供了强大的人才保障。但是,中国传统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呈现出拔尖创新人才少、不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进入新时代,在国际上、在各个领域都需要有领军人才。领军人才要德才兼备,更要有家国情怀。然而,创新创业的领袖气质和领导能力不能从大学才开始培养,而要从中小学就开始培养,所以在很多场合,我都特别强调中小学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的重要作用。新的时代背景和新的社会背景,对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培养创新创业的人才已经成为现实的要求。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要特别注意两个大的背景变化:

第一个背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我们已经进入新时代。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强调,从党的十九大开始,教育的主题变了,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教育部正在研究制定中国教育现代化文件,对未来教育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明确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任务、时间表和路线图,为现代化强国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教育现代化本质是人的现代化,核心是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现代化。

第二个背景,我们已经进入信息社会。现在讲的现代化是信息社会的现代化,目标是要构建信息社会的现代化教育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现代化就是要以信息化为前提、为基础、为支撑,所以说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是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变革的有力抓手和有效手段。

下一步,我们将推动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力求实现“三个转变”,即从教育专业资源向教育大资源转变、从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提升师生信息素养转变(因为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技术性问题,但是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是根本性问题)、从融合发展向创新发展转变。十九大之前我们的教育信息化是1.0,十九大之后教育信息化要转段升级,推出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一是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模式,实施因材施教、个性化学习的新型教学方式,重塑教学管理方式,制定符合信息化要求的学校建设标准,构建处处可学的智能化学校。教育信息化2.0就是要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开启智能时代教育的新征程。

二是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构建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扩大优质资源的概念,缩小教育数字鸿沟,优化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创新的政策环境,建立数字教育资源标准和监管思路。探索利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教育资源的新机制,整合现有资源,创新服务供给模式,为终身学习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

三是探索信息时代的教育治理新模式。科学布局构建教育管理模式,加快对各类学校、学习者的教育管理和监测,推进基于大数据的教育治理方式变革,建立完善教育公共信息资源开放目录,形成规范统一、互联互通、安全可控的国家教育数据开放体系,构建安全有序的教育信息化环境,加强标准建设、建立健全监管机制,确保网络和数据安全。

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地位,肩负着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的使命。我们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现代化信息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
“五老”是金钱买不到的优质教育资源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