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九大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动力源泉

2018-03-21曾德生

江西教育A 2018年1期
关键词:政治工作者特色理论

曾德生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在我党的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十九大将深刻影响中国、深刻影响世界,也将深刻影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全方位深入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也将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更加强起来,更加自信起来。

一段时间以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许多薄弱环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敢讲、不会讲,思想政治理论课吸引力感染力不强,理论说服力影响力不足;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被动,教育者落后于受教育者;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育人功能调动不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单一,常以“键对键”代替“面对面”等等。

为什么会这样?根本原因就是腰杆不直、底气不足、能力不强、缺乏自信,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感知不足。自信心从何而来?自信力如何建立?党的十九大的召开,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五年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根本性变革,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变得更加自信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源泉。十九大报告指出:只要我们善于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定能够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读懂十九大。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我们党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这些历史性变革,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更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产生深刻影响。

五年来,我们党勇于面对党面临的重大风险考验和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消除了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推动了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些变化与发展,从理论和实践上系统而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问题,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提供了生动和丰富的教材,这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增强自信的力量源泉。

党的十九大展现了我党高度成熟、高度自信、高度自觉。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这个论断,是何等的自信,何等的豪邁,这是坚定对做好党的工作的信心以及坚定的信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腰板应该硬起来,胸膛应该挺起来,说服力应该强起来。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读懂当代中国。新时代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信心,这个信心来源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认识和领悟。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提高理论如何回答实践、理论如何解释现实的能力,要从我们的伟大实践中汲取力量,要从伟大实践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接受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协调推进,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四个自信”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自信的大逻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读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首先要加强思想建设,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的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深刻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中国共产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等一系列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无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还是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党的十九大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职责是坚持立德树人的价值目标,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遵循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把学生培养成为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承担着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基本任务就是教育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传播者和践行者。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正确面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的机遇和挑战。要加强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使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鲜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广泛弘扬,高校的互联网建设管理运用,尤其是运用互联网的思想政治教育还需不断改进,让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等,这些都需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自信。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自信,本质上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对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自信,包括理论自信、学科自信、职业自信、能力自信、方法自信等。教师的自信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和根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身处新时代,面临新形势,可以预见,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将逐渐形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珍惜机遇,积极作为,创出一片对得起人民和时代的思想政治新天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要运用好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理论判断,吸取其方法论工具意义,加深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矛盾的认识和领悟,如政治与业务的统一关系,党建与学术的统一关系,要强调没有离开业务的政治,更没有离开政治的业务。要改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方法结构,运用多学科与学科交叉视野,重视理论传播、教育传播、文化传播的方法及其效果。

(作者单位:景德镇陶瓷大学)

猜你喜欢

政治工作者特色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特色种植促增收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政工人员综合素质的调查及对策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光芒”——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要忠于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