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进建筑60秒

2018-03-20栏目主持叶扬

世界建筑 2018年3期
关键词:建筑师形式建筑

栏目主持:叶扬

我们仿效BBC的广播节目“60秒改进世界”(Sixty Second Idea to Improve the World)推出了“改进建筑60秒”栏目,每期将在世界范围内采访两位人物,请他们就建筑、城市、景观、技术等相关问题在60秒的时间里讲出一个或两个有启发性、批判性甚至有争议性的观点。本栏目如实记录了他们的话,采访所拍摄的视频将会出现在我们的相关网页上。所述观点只代表嘉宾本人,与本杂志立场无关。□

李冀

原地建筑创始人、主持建筑师

LI Ji

Founder, Chief Architect, Origin Architect

“改进”这个词很对我的胃口,它不同于“前进”,“前进”可能更多的是说眼睛始终盯着前方,义无反顾地创造未来式的建筑,而“改进”要求我们有时要望向身后。望向身后一些可能会被淘汰或者即将被时光所淹没的东西,那可能是一段城市中心的废弃用地,也可能是在大自然中间被破坏的一片森林,也可能是荒野中无人理睬、自生自灭的一块顽石或者一根木头,如果有一些新的思维、新的技术或者新的介入方式能让它们重新获得生机、焕发活力,那么改进就出现了。而这样,这个问题也会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而且富于挑战。□

侯正华

北京云创生活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

北京盛云创意商业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

HOU Zhenghua

Partener, Beijing Nubis Innovations Co., Ltd.

CEO, Beijing Nsquare Commercial Operation Co., Ltd.

我曾经做过建筑师,现在做城市更新、改造开发和运营。我脱离作为学术领域的建筑学已经很长时间了,所以也很感谢《世界建筑》给我机会作为圈外人来谈谈。

我记得很多年前,有一次听崔愷大师讲,他跟法国的同龄建筑师交流,对方问他一年做多少项目,他说去年做了多少多少万平米,然后问对方,人家说,做的都是巴黎的街道立面改造,没有建筑平米。这是讲座中的段子,但是今天在中国,也正在成为现实。

中国城市快速增长的阶段逐渐过去,开始进入存量更新阶段,建筑师面临的问题,开始从空间、体量、材料构造转向实际运营、周边关系、大众传播等复杂问题,项目的规模尺度、需要的能力,乃至设计团队和工作的组织方式、计费方式都变了。这在中国是建筑界的改变,其实从大的环境来说,是终于过了房子层面的城市化阶段,开始跟世界有了共同语言。□

无场地:1001个建筑形式

Siteless: 1001 Building Forms

作者:弗朗索·瓦布朗恰克/François Blanciak

出版:The MIT Press, 2008

宅形与文化

House Form and Culture

作者:阿摩斯·拉普卜特/Amos Rapoport

出版:Prentice-Hall Inc, 1969

这是一本有趣的书。整本书基本上没有文字,而是向我们呈现了1001个“建筑形式”。前言部分作者用简短的语言概括了创造这1001个建筑形式的思考。书的主体部分分为几个章节,每个章节冠以一个城市的名字,用插图的形式逐一呈现这些想象中的形式,并且给每个形式都起了可以概括其特点的名字。在书的最后,作者选定了特定的建筑功能,将其中的一个建筑形式应用在东京的一块特定的场地上,完成了其建筑的转化。

作者也在前言中说到,这些建筑形式不去考虑场地与功能,因而有了很大的自由度,单纯就形式本身的逻辑去讲故事。除了概括形式本身逻辑的名字,形式本身才是这本书主要的“文字”。“阅读”这些“形式文字”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愉悦,仿佛看到了博尔赫斯“想象中的动物”合集:前者只有先入为主的形式,而没有解释形式的文字;后者有精确的描述性文字,而没有具体的形象;二者应互为补充。这些形式本身不就像建筑培育实验室失控后,变异生长出来的种种神奇的建筑动物吗?

如果用索绪尔的“能指”与“所指”来看,这些形式本身应该是“能指”的集合,不用去探讨其“所指”的目标。当然,书的名字还是说到了“building forms”,也就是说作者希望读者们将其解读为“建筑形式”。如果暂且忽略建筑这一特定解读,没有场地、功能、尺度、材料等等一系列制约后,这些形式完全可以获得更大的自由度,可以为摆设的雕塑、古怪的家具、精美的糕点……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些形式的柔韧性与灵活性其实可以具备更大的潜能。

没有了“场地”(siteless),作者本可以不背任何建筑的包袱,但其最后还要回到“建筑形式”上来。在书的最后一部分,作者以很严谨的态度,将其中的一个形式(638号)在东京的城市背景下设计成了房子。房子的平面和剖面的表达相当准确,甚至建筑形体退线控制都遵守了城市规划的要求,是一个执行得非常漂亮的设计。如果没有这最后一步的建筑转化过程,这1001个形式所具备的建筑潜力都会被低估和忽略:当被具体赋予了场地以及功能后,一个看似只是有趣的形式,竟然可以如此建筑地存在。那么在合适的场地与功能定义的机会下,这1001个中的每一个形式都可以被准确地建筑化。这也许是本书跨越了有趣的形式本身后,在建筑转化方面的巨大价值。

本书10年前就已经出版,放在当时的语境下看,很容易理解其和当时学术步伐的一致性。当时还没有关于“奇奇怪怪”建筑的讨论,也没有经济危机后这10年对建筑实践的反思。在当今的语境下来看,毕竟在建筑尺度上实现这些形式的操作难度还是很大的。当然在特定的经济与文化的背景下,也许会再次点燃对这种建筑实践的热情。除了在学术层次上的探讨可以继续外,我们不能只局限于对这些形式的建筑解读。如果我们能够从建筑上降维打击,其可以被应用的场景与机会应是无穷的。□(撰文:鲍威,鲍威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1960-1970年代的建筑界诞生了大量的经典理论著作,阿摩斯·拉普卜特的《宅形与文化》就是其中之一。该书自出版以来被翻译为多种文字,常青教授等对其的中译本也于2007年出版。

该书与同年出版的保罗·奥立弗(Paul Oliver)编纂的《房屋与社会》(Shelter and Society)一起,引导学界以更系统的角度来挖掘乡土建筑所体现的环境、技术、社会、文化价值。拉普卜特在书中对乡土建筑(vernacular architecture,在中译本中译为风土建筑)的释义有所扩展:不仅包括传统的、前工业化社会的乡土建筑(preindustrial vernacular),还包含现代乡土建筑(modern vernacular),与高度专业化和体系化的风雅建筑(highstyle)相区别。民居形式反映的是多重要素的复杂互动,是依靠单一要素决定论不能解释的。这些因素中既包括客观物质要素,如气候条件、地理条件、技术、材料等;也包括社会文化要素,如经济、宗教等;还包括一些非理性因素,如传统的惰性、声望、地位的需求等。拉普卜特之前的宅形理论大多倾向于物质决定论,拉普卜特则认为“虽然住宅形式受制于地理气候经济因素的限定,人的生物性和生理心理需求,以及力学与结构法则,但其总在提供着选择的可能性,而最终决定宅形的是包含着文化价值观的人的选择”,并将宅形的选择解释为“在既定的气候条件、建筑材料和技术水平约束下,特定群落的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定义。而这一切追求理想环境的过程受到社会文化因素(social-cultural factors)的影响”。其中在物质限定因素中,拉普卜特详细论述了气候是怎样对宅形产生影响的,并提出了“气候量度”(climate scale)的概念。室外气象条件总有一部分时间偏离人的可接受范围,住宅建造的目的之一就是应对这种气候应力对使用者的影响。气候越严苛的地方,住宅形式选择的自由度越小,气候的限制作用也更加凸显。反之,气候越适宜,对住宅的限制作用越小,其他因素对宅形的影响更为突出。

如作者本人在该书前言中所说的,本书并没有太多的新鲜观点,但拉普卜特将大量且分散于人类学、地理学、考古学、建筑学等学科中的文献进行重新梳理编织,每抛出一个观点均以若干案例加以佐证或驳斥,读来实在有趣。虽然成书较早,其中的一些术语和表述也略显过时,但该书仍长期列于建筑学学生的必读书单上,其文字活泼生动,配以明晰图释,对于非专业背景的读者来说也极具吸引力。□(撰文:郝石盟,北京建筑大学讲师)

艾伯特·安杰尔

Albert Angel

B.1974,金沙萨,刚果

开普敦大学学士

艾伯特·安杰尔建筑与室内设计主持建筑师

Kwerk联合创始人、设计总监

B.1974, Kinshasa, Congo

BArch., University of Cape Town

Principal, Albert Angel Architecture& Interior Design

Co-founder & Design Director,

Kwerk伊萨斯库恩·钦奇利亚Izaskun Chinchilla

毕业于马德里理工大学

伊萨斯库恩·钦奇利亚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Graduated from Universidad Politécnica de Madrid

Principal, Izaskun Chinchilla Architects

韩默

HAN Mo

B.1986,沈阳,中国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

B.1986, Shenyang, China PHD. Candidate, Tsinghua University

庄惟敏

ZHUANG Weimin

B.1962,上海,中国

清华大学博士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教授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总建筑师

B.1962, Shanghai, China PHD., Tsinghua University Professor, Dean, School of Architecture, Tsinghua University Head, Chief Architect, Architectural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of Tsinghua University

亚历克斯·莫

Alex Mok

B.1981,瑞典

巴特莱特建筑学院建筑学位泰恩河畔纽卡斯尔大学学士联图建筑设计主持建筑师

B.1981, Sweden

Diploma in Architecture, The Bartlett School of Architecture BArch., University Newcastle Upon Tyne

Principal, Linehouse

布莱尔·希克林

Briar Hickling

B.1983,新西兰

新西兰梅西大学学士

泰恩河畔纽卡斯尔大学学士

联图建筑设计主持建筑师

B.1983, New Zealand

Bachelor, Massey University of New Zealand

BArch., University Newcastle Upon Tyne

Principal, Linehouse

(摄影/Photo: Ana Hop)

弗朗西斯科·帕尔多Francisco Pardo

哥伦比亚大学硕士

弗朗西斯科·帕尔多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MArch., Columbia University Principal, Francisco Pardo Arquitecto

青锋

QING Feng

B.1977,四川,中国爱丁堡大学博士

清华大学副教授

B.1977, Sichuan, China

PHD., Edinburgh University Associate Professor, Tsinghua University

凯·萨金特

Kay Sargent

毕业于弗吉尼亚联邦大学

HOK高级主创设计师、工作场所部门主任

Graduated from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Senior Principal, Director of WorkPlace, HOK

文迪·桑德斯/宋文迪

Wendy Saunders

毕业于LUCA艺术学校

AIM恺慕建筑设计联合创始人、主持建筑师

Graduated from LUCA School of Arts

Co-founder, Principal Architect,AIM Architecture

文森特·德·格拉夫/文森特Vincent de Graaf

阿姆斯特丹建筑学院硕士

AIM恺慕建筑设计联合创始人、设计总监

Co-founder, Design Principal, AIM Architecture

Master, Amsterdam Academy voor Bouwkunst

何塞·塞尔加斯

José Selgas

B.1965,马德里,西班牙

毕业于马德里高等建筑学院

塞尔加斯-卡诺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B.1965, Madrid, Spain Graduated from ETSAM Principal, selgascano

露西娅·卡诺

Lucía Cano

B.1965,马德里,西班牙

毕业于马德里高等建筑学院

塞尔加斯-卡诺工作室主持建筑师B.1965, Madrid, Spain

Graduated from ETSAM

Principal, selgascano

(摄影/Photo: Roberto Ruiz)

安德里亚·塞尔波里

Andrea Serboli

B.1980,墨西拿,意大利

雷焦卡拉布里亚地中海大学建筑学位

CaSA科伦坡与塞尔波里建筑事务所创始人

B.1980, Messina, Italy

Architect, Università Mediterranea,Reggio Calabria

Founder, CaSA Colombo and Serboli Architecture

马泰奥·科伦坡

Matteo Colombo

B.1972,米兰,意大利

米兰理工大学建筑学位

CaSA科伦坡与塞尔波里建筑事务所创始人

B.1972, Milan, Italy

Architect, Politecnico di Milano Founder, CaSA Colombo and Serboli Architecture

申江海

SHEN Jianghai

B.1985,河北,中国

威斯敏斯特大学硕士

DAGA北京大观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B.1985, Hebei, China

MArch., Westminster University Principal, DAGA Architecture

任晓伟

REN Xiaowei

B.1984,河北,中国

北京建筑大学硕士

DAGA北京大观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B.1984, Hebei, China

MArch.,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Principal, DAGA Architecture

许云飞

XU Yunfei

B.1991,河北,中国

河北工业大学学士

DAGA北京大观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B.1991, Hebei, China

Bachelor,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ncipal, DAGA Architecture

唐康硕

TANG Kangshuo

B.1982,安徽,中国

贝尔拉格学院硕士

MAT Office创始合伙人

B.1982, Anhui, China

MArch., Berlage Institute

Founding Partner, MAT Office

张淼

ZHANG Miao

B.1981,河南,中国

贝尔拉格学院硕士

MAT Office创始合伙人

B.1981, Henan, China

MArch., Berlage Institute

Founding Partner, MAT Office

王硕

WANG Shuo

B.1981,北京,中国

莱斯大学硕士

META-工作室创立合伙人

B.1981, Beijing, China

MArch., Rice University

Founding Principal, META-Project

张婧

ZHANG Jing

B.1981,北京,中国

罗德岛设计学院硕士

META-工作室创立合伙人

B.1981, Beijing, China

MArch., 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

Founding Principal, META-Project

熊涛

XIONG Tao

B.1987,广州,中国

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

B.1987, Guangzhou, China

PHD. Candidat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汤朝晖

TANG Zhaohui

B.1967,广州,中国华南理工大学博士

华南理工大学研究员TYStudio主持建筑师

B.1967, Guangzhou, China

PHD.,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ellow,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ncipal, TYStudio

张婧

ZHANG Jing

B.1988,甘肃,中国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

B.1988 , Gansu, China

PHD. Candidate,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任云英

REN Yunying

B.1968,陕西,中国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系主任、教授

B.1968, Shaanxi, China

PHD.,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Professor, Dean of the Urban and Rural Department,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猜你喜欢

建筑师形式建筑
胖胖的“建筑师”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当建筑师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