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渭区坡台地核桃园“七改一推”管理技术

2018-03-20郭小峰杨鸽子

陕西林业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建园肥水砧木

郭小峰,李 琪,杨鸽子

(渭南市临渭区林业工作站,陕西 渭南 714000)

1 临渭区坡台地核桃栽植现状

1.1 自然环境条件

渭南市临渭区位于关中平原东部,其中黄土台原地貌土层深厚,成土母质发育不成熟,土壤贫瘠,海拔高度600~1 200 m,坡陡沟深,水土流失严重,年均降水量500 mm左右,分布不均,光照条件差,无灌溉条件,极易出现春旱、伏旱;地形复杂,形成各种不利于核桃生长的小气候环境,易受冻害、热害、晚霜危害。

1.2 核桃园发展现状

1.2.1 建园标准低 一般种植户根据土地现状栽植,不整地或整地不规范,苗木质量差、不一致,没有按照“四大一膜”技术科学栽植,栽植密度依地形随意性强。一些种植大户,主要依托政府项目扶持资金,自身对早实核桃认识不足,为了节约土地流转、苗木、劳力等成本,在栽植地选择、基础设施建设、苗木选择与栽植等方面要求不高,控制不严,建园标准低。

1.2.2 品种选择和栽植区域安排控制不合理 在一些干旱的坡顶、光照条件差的沟底、风口地带等不适宜的小环境也大量栽植对立地条件要求较严的早实品种,造成树势弱,发育缓慢,病虫害高发,管理难度大,产量低品质差,核桃经济林建设效益不高。

1.2.3 品种混杂,园面整齐度差 栽植过程中由于农户对不同熟性品种认识、重视不足,加上市场苗木混乱,造成目前核桃园中实生苗与良种苗、晚实品种与早实品种、优质苗与劣质苗共存。早实品种树体矮小、树势衰弱;实生树、晚实品种营养生长旺盛,遮光严重,果园管理难度大,农户管理技术水平不高,难以实现高产优质。

1.2.4 早实品种园因小老树及死树而毁园现象普遍 很多核桃林由于密度大,土肥水、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水平差,加之土壤干旱贫瘠,冻害重,挂果早,负载大,树体生理失衡,树势衰弱,病虫害为害严重,出现大量小老树和枯死树。

1.2.5 果品有产无量,品质低下,入不敷出 由于栽植管理等方面的不合理,造成核桃园虽能收获少量果实,但产量低,品质差,收入少,群众对核桃产业失去信心,果园不投入或少投入,又致使核桃林产量低、品质差,进入“投入少→收益差→投入少”恶性循环,处于放任生长状态。目前一些核桃种植大户,主要依靠各种项目补贴艰难维持,投入巨大,收益预期不佳,经营信心不足。

2 “七改一推”技术措施

2.1 “七个改变”

2.1.1 改早实良种为晚实良种 早实良种具有早果、丰产、树体矮小好控制、适于密植等优点,但对立地条件和管理技术水平要求较高,这又是临渭区北方台塬缓坡地、梯田及大多数栽植户所不具备的。晚实良种虽结果稍晚,但树势强旺,抗逆性强,树大根深,对立地条件和管理技术水平要求相对不高,与目前监渭区核桃生产条件相符,且同样能生产出优质果品,有很大的丰产潜力。

2.1.2 改植苗建园为直播建园 北方干旱少雨,降雨集中,坡台地水源少,补水极为不便,植苗建园成活率低,缓苗慢,极易造成缺树和树体大小不一现象;另一方面苗木移栽挖断主根,根系分布变浅,抗旱性下降。直播建园采取挖大坑、施大肥、浇大水,砧木种子催芽后2~3粒同穴直播,覆膜保墒,大苗6月芽接,小苗9月芽接等技术措施,播种出苗率较高,幼苗成活率、保存率高,品种纯度高,园面整齐,苗木生长健壮。

2.1.3 改本砧为抗性砧木 核桃本砧虽亲和力强,但其抗逆性较差,选择适合当地土壤、气候条件的优良砧木,根系发达,植株生长旺盛,能有效提高植株的抗旱、抗寒、抗病虫能力,达到降低成本,增加产量,改善品质的目的。目前表现较好的砧木品种有美国的黑核桃、奇异核桃,我国的中宁强、中宁奇等。

2.1.4 改单纯果用为果材兼用 核桃木材高档优质,市场供应不足,售价居高不下,我国目前核桃材用良种选育还处在初始阶段。美国黑核桃、中宁强等品种都是优质材用品种,又是普通核桃优良的砧木,利用黑核桃2.5~3 m幼树高接换优,既可生产优质果品,又能生产优质木材,在目前我国核桃林面积巨大,核桃售价下降的情况下,木材收入可为栽植者带来一定的经济补偿。

2.1.5 改密植为适当稀植 在水肥条件好的地段合理密植、精细管理会达到高产优质、方便省工的目的。在水肥条件较差的地段,适当稀植,扩大单株营养面积,改善林地透光条件,培育根系深、根幅面积大,根深叶茂的强壮大树,可为高产优质提供先决条件。

2.1.6 改清耕制为自然生草、覆盖制 我国核桃园传统土壤管理为清耕制,不仅费工,而且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愈发贫瘠,土温变化剧烈,容易导致冻害、热害,诱发各类病虫害。园地种植自然生草,及时刈割或进行农作物秸秆等有机物覆盖,可起到保墒、稳定地温、保护害虫天敌等作用,生草翻压后,还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2.1.7 改偏施化肥为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无机肥、生物肥相结合 由于多方原因临渭区核桃林不施肥、少施肥、偏施化肥等不良现象较为普遍。长期偏施化肥造成土壤板结,酸化、盐渍化,养分失衡,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环境恶化,蓄水保墒、温度调节、透气等能力下降。土壤肥力及自我修复功能减弱,造成果树生长不良,病害偏重发生。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可为树木提供全元素营养,改良土壤结构;化肥营养成分含量高,肥效快,能大幅提高产量;生物肥可提高肥效,减少土传病害。三者配合使用,是当前理想的施肥方法。

2.2 推广储水补水及肥水一体化技术

临渭区降水量偏少,且分布不均匀,春旱、伏旱偏重发生,严重影响了核桃生长发育,造成产量低、品质差,是制约核桃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推广雨季储水、旱时补水、肥水一体化等技术才能有效缓解干旱造成的危害。主要技术措施在果园地头根据林地面积修建储水窖,降水时给水窖储水,干旱时采取“穴储肥水”技术补充水分,需追肥时加入水溶肥,再配合施肥枪增加施肥点,扩大施肥面。实践表明该技术既补充水分,又增加肥力,可满足果树肥水需求,效果极好。穴储肥水方法是,先将稻草或麦草扎成长50 cm、直径20 cm的草捆,在核桃树周围挖5个深60 cm、直径22 cm左右圆柱状坑,将草捆竖插入圆坑内,再用地膜将树盘全部盖住;在草捆上的地膜处开洞,平时用瓦片盖住,干旱时将水、肥水(水溶肥)从地膜洞口灌入,再用瓦片盖住洞口。

猜你喜欢

建园肥水砧木
蓝莓建园技术
苹果建园技术
早春水难肥,了解原因最重要!正确肥水,这三样必须补
桑树快速丰产建园技术
桃砧木耐涝性研究进展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沿海缢蛏养殖春季肥水技术
既要环保,还要产量,鱼和熊掌如何兼得——谈新形式下如何肥水
山地柑桔建园初探
赣南早脐橙在几种中间砧木上高接换种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