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PPP模式处理农村垃圾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2018-03-19马晓君郭亚涛潘徐昊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PPP模式

马晓君 郭亚涛 潘徐昊

【摘要】近年来,城市环境改善大有成效,垃圾处理方式形成体系,但是农村垃圾处理形势依旧险峻。农村垃圾处理方式不科学,并且农村财政处理垃圾的资金压力非常大。因此,为更好地处理农村垃圾,缓解财政资金压力,论文通过引入PPP模式研究农村垃圾的处理,并采用访谈法及问卷调查法收集信息和数据,分析影响农户选择PPP模式处理垃圾的因素,总结出农户可接受的PPP模式下垃圾处理方式以及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PPP模式;农村垃圾处理;意愿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8)11-0116-03

1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尚未完善,导致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垃圾处理问题愈演愈烈,农村垃圾处理是整治农村居住环境的一大难点。近年来,“三农”问题一直备受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时强调“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我国政府于2014年提出美丽乡村计划,2017年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都要求着农村环境的改善。但由于政府相关部门在财政资金上的紧缺以及在技术上的局限,使得农村环境污染问题难以得到较好解决。农村垃圾处理不当必然影响美丽乡村建设目标的实现,也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此同时,PPP模式在国内迅速兴起,因此,引入PPP模式进行农村垃圾处理应运而生。引入PPP模式后可以弥补财政资金的不足,也可以引入先进的处理技术,打破原先的技术局限,并且可以提高垃圾处理的效率,分担风险。本文以河北省11个地区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的方法获得一手资料,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推行政策的相关建议,为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力量。

2河北省农村垃圾处理必要性分析

2.1河北省农村垃圾处理现状

河北省人口众多,农村面积较广,投入到农村建设的财政资金不足,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部分地区农村人居环境较差,垃圾随处可见,并且垃圾种类较多,且成分较为复杂,污染严重;总量较大,垃圾回收处理的基础设施较为缺乏,分类回收效率低;政府在防止垃圾污染方面的重视程度不足,宣传不到位,人们环保意识薄弱。

2.2面临的突出问题

2.2.1垃圾处理效率低下

由于农村垃圾处理属于公共产品,所以农民参与程度较低使得成效不显著,导致每年财政资金对农村的拨款利用不充分,拨款到达指定项目之后的效果不理想。对于农村垃圾整理方面管理经验的缺乏,监管制度的不完善都可能造成垃圾处理的效率低下,造成部分资源的浪费。

2.2.2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目前,环境治理的专项资金的投入还是偏重于城市,农村环境治理资金不足,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一些治理方案无力实施,致使农村垃圾处理成效甚微,难以改变“脏乱差”的现状。

2.2.3垃圾处理技术比较落后

财政资金不充足致使完成農村垃圾处理基础设施的建设不到位,缺乏研究垃圾处理技术的条件,造成垃圾处理技术相对落后,同样导致垃圾处理效率较低,难以改善农村垃圾种类多、数量大的现状。

3河北省PPP模式处理垃圾影响因素分析

3.1河北省PPP模式处理农村垃圾可行性分析

农村垃圾是公共物品,处理过程中政府起主导作用,但由于相关部门财政资金的缺乏导致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处理效率低下,难以改变现状,所以引进多元主体,运用PPP模式处理垃圾,使社会资本与政府优势互补,弥补财政资金投入不足,引入先进的垃圾处理技术,运用合理的管理经验,提高垃圾处理的效率。

3.2数据来源

本文主要采取了问卷调查法来获取文中所需的相关信息和数据资料,一部分问卷通过微信定向发放,一部分问卷来自访谈调查,调查对象为河北省十一个地级市部分地区农民和高校农村户籍的学生。本次调查采用随机调查的方法,共发放问卷106份,剔除无效问卷15份,最终获得有效调查问卷91份。

3.3样本统计性描述

在91位调查对象中,88人愿意接受PPP模式处理垃圾,占总数的96.70%。其中,对于愿意接受PPP模式的原因做如下分析:

在愿意接受的原因中,选择“听认识的人说过PPP模式,并且知道实施后的效果”这个原因的有42.86%;选择“村里居住环境会变好,利于村容村貌的改变”占比最高为76.9%;选择“能有效地保持居住环境的卫生状况”的占57.1%;选择“可以带动就业”的占48.35%;选择“与现在的垃圾处理方式相比,更喜欢PPP模式”的较少,占24.18%;选择“比较喜欢尝试新的模式”占27.47%;选择“现在的环境不好,有新的因素注入环境也许会变好”占27.47,具体情况如下图1:

注:其中A=“听认识的人说过PPP模式,并且知道实施后的效果”,B=“村里居住环境会变好,利于村容村貌的改变”,c=“能有效地保持居住环境的卫生状况”,D=“可以带动一部分当地人就业,如清洁人员、运输车司机等”,E=“与现在的垃圾处理方式相比,更喜欢PPP模式”,F=“比较喜欢尝试新的模式”,G=“现在的环境不好,有新的因素注入环境也许会变好”,H=“PPP模式处理垃圾比较方便,省时省力省心”,I=“其他”。

由此可以看出,农民对于居住环境的改善有迫切要求,听说过PPP模式处理垃圾效果的人更容易接受此模式。

对于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现居村中是否配有垃圾桶等统计指标与十分赞成PPP模式进行交叉分析,结果如表1。

被调查者集中为31-40岁的农民,通过上表分析可知不同性别样本对于是否赞成使用PPP模式处理生活垃圾呈现出显著性(P<0.05),意味着不同性别样本对于是否赞成使用PPP模式处理生活垃圾均呈现出差异性;职业对于是否赞成使用PPP模式处理生活垃圾呈现出0.01水平显著性(chi=29.83,P=0.00<0.01),通过百分比对比差异可知,职业对于是否赞成使用PPP模式处理生活垃圾同样呈现出显著性差异。然而不同年龄样本对于是否赞成使用PPP模式处理生活垃圾不会表现出显著性(P>0.05),意味着不同年龄样本对于是否赞成使用PPP模式处理生活垃圾均表现出一致性,并没有差异性。

4结论和建议

4.1结论

本文通过对被调查者年龄、性别、职业等变量的分析,了解其对PPP模式处理垃圾的接受程度,其中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现居村中是否有垃圾桶对农民是否愿意接受PPP模式处理垃圾有显著性影响。年龄、村庄所在地区、对结果的影响不显著。

4.2建议

4.2.1提高农民认知

面对农村垃圾处理的严峻形势,农民的意识与态度对现状改善程度的影响很关键。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农村垃圾处理、垃圾分类以及PPP模式的宣传,培养农民科学投放垃圾的习惯,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从而促进PPP模式的推广,使实施效果更成功,最终促使农村环境在潜移默化中改善。

4.2.2提高农民参与程度

在PPP模式下的农村垃圾处理中,通过将保洁员、道路清扫员的工作岗位提供给附近的农民,可以带动当地农民的就业,提升农民参与程度。这一举措可以让农民更多地了解PPP模式实际运转中垃圾收运、清理环节,体会到模式运转中农民积极参与、积极配合的重要性和好处,以此促进PPP模式与农村垃圾处理融合,提高农村生活垃圾级处理的效率。

4.2.3完善基础设施

PPP模式实施的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与否关系到实施的效果。道路硬化率高、环卫设备齐全会提高垃圾处理工作的效率,而PPP模式中新鲜资金的注入使得项目资金可以及时到位,从而促使基础设施完善,推动农村垃圾处理整体工作的进展。

4.2.4健全创新模式下的管理体制

PPP模式是近几年我国新发展起来的一种模式,在农村垃圾处理方面的运用较少,规范机制尚不成熟,相关法律有待健全,缺乏相应的保障。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PPP模式发展的规范和保护。同时加快完善PPP模式实施中的管理体系与监管体系,使采用PPP模式的项目更加规范,保障农民利益。

猜你喜欢

PPP模式
保定市基于PPP模式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