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初中作文教学有效性“三法”

2018-03-19刘开山

甘肃教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作文教学有效性

刘开山

【关键词】 作文教学;有效性;写作任务;拓

展;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

03—0105—01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历来是语文教师的一块心病。而写作文又是学生的一块心病,特别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刚刚完成由小学生到初中生的角色转换,他们生活阅历普遍少,知识面较窄,对周围的人和事物缺乏细致的观察,因此写作能力较低,在多次努力后仍然得不到改善,便失去了写作兴趣。那么,该如何以更好的方法去引导学生越过写作这个“门槛”呢?

一、根据年级阶段布置写作任务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难发现,低年级学生最爱看的是故事书,最爱听的也是故事。因此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充分利用教材内容,激发学生自由创作的兴趣。给发人深省的故事结局添加一个结果,或者给故事中略写的内容给予生动具体的填充,甚至将故事的情境换一下,让学生根据所给情境重新改编故事等等。对于高年级学生,他们的心理状态逐渐向现实世界转变,喜欢讨论生存、生活环境中新发生的“事实”和“问题”,针对这一点,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研究一个问题的结果,给出一个明确的说明——命题作文,这种作文具有随机性、现实性。当教师批阅完之后,学生还可以选读教材中涉及的命题作文及其他名著,从中比较自己的文章,知道缺点在哪里。

二、语文课堂要拓展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把各学科的知识都联系在一起,将有关内容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在学生的学习中,教师要随时随地利用他们在生活中的种种事实,结合他们在事件中所凝结成的经验及当时的环境,对教学内容加以创新,提供给学生一种普遍而流动的教材内容,并根据学生的发展阶段,进行一种辅导自动、共同创造的教学法。在这种教学方法中,不仅读书方法、说话方法、写作方法成为一体,就连语文教学内容和其他科目也要打成一片。

学生的作文应是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做共同努力的作品,如在一次下着雨的课上,可以抓住这不期而遇的良好机会,借题发挥,引导学生参与进来,可以欣赏雨景,可以观察雨滴,可以描绘雨景,可以论雨的好坏。生发出的相关讨论和行动,内容涉及语文学科的口语交际、读法、说和写、诗歌,并涉及自然学科、社会学科、音乐等等,使授课有了延续性,学生所学知识和行为打成一片。学生经过自己的实践所创作出来的作品,教师可用来作课文的应用文材料,教师再把这次指导、实践的经过事实,进行整理、修饰,简单地记载下来,便成了语文作文指导或讲评中真切的记事文章。教师的这种操作过程,可以为学生甚至于自己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主动参与的氛围,这种总结,也可以保存学生动手动脑所获得的经验,在这种情况下所完成的文章自然又成了他们环境的一部分。

三、利用活动提高写作水平

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在语文教學中有两件事可以训练学生的作文能力:讲演和辩论。演讲是联系所学内容,用故事或常识做材料,在丰富课堂内容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表述能力。辩论是针对某一观点,正面反面都有理由的。将学生分为两组,各组提出自己的看法,互相辩驳,由公证员评判胜负。这两件事本身就是一种口语训练的方法,而且事前的准备、事后的记叙,都是写作的最好机会和材料。而演讲和辩论又是一种学生非常喜爱的群体活动,对这两个项目的兴趣,自然会迁移到与其相关的作文上去。这种非作文的作文训练,一定会比正式作文更生动,更有乐趣,且效果更佳。

因此,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渗透着作文教学的指导,作为教师,首先要对写作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细致的调查,找出问题的所在,设计出更精妙的方案,同时随机抓住以上所介绍的作文训练的特性,将会使学生在习作训练中取得一举多得的效果。

编辑:马德佳

猜你喜欢

作文教学有效性
如何提高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
高中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初探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快乐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阅读教学有效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