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就业问题

2018-03-19姚梦宇于洋

新西部·中旬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就业形势就业问题大学生

姚梦宇 于洋

【摘 要】 文章介绍了大学生就业形势及面临的窘境,分析了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措施。要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完善相关政策;深化高校改革;改善就业观,增强个人能力;完善创业孵化产业,培养创新人才。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形势;就业问题;对策

高考难度降低,能够上大学的人越来越多,大学生就业成为人人都关心的话题。“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对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提升居民幸福感都有极大的益处。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面临的窘境

高考难度降低,大学教育逐渐平民化,然而成功就业的门槛却越来越高。近3年,每年大约有700万大学毕业生涌入人才市场,这就意味着市场每年需要提供700万个岗位给应届毕业生。[1]具体高校毕业生人数见下表1。

就2017年就业蓝皮书显示,2016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6%(见表2),与前年相比,没有太多变化。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总体稳定,但仍有部分学生没有工作或没有满意的工作。

二、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1、就业机制不完善

解决就业机制问题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有极大的辅助作用。大学生就业由教育部、公安部、劳动部、人事部共同协作处理,参与部门众多,就业手续办理复杂,以至于降低了整个就业手续办理的效率。学籍学历证明,办理户籍,在劳动部和人事部办理档案,这套程序下来才算是真正的就业。精简就业手续的办理,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提高办事效率势在必行。十八届3中全会相关报告建议,退休年龄将逐年延迟, 2045年男女退休年龄同时达到65岁。退休年龄延后,能向社会提供的岗位减少,而毕业生逐年增加,这就意味着应届生还要与延迟退休的人进行职位竞争。

2、就业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

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地区就业的不均衡。除去学校定向就业项目,毕业生更倾向于沿海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他们认为一、二线城市,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晋升机会更多,自己能够获得更高的薪酬待遇与福利。这就造成了部分地区毕业生应聘人数众多,而条件艰苦的地区无人问津。

3、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观间接影响就业结果

“90后”是网络热词,现如今“90后”开始走向社会。环境差,待遇低,福利次,工作累等等成为部分“90后”延缓就业或拒绝就业的理由,他们宁愿选择回家啃老。受西方资产阶级的实用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影响,大学生普遍有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倾向,而将优秀的奉献精神,集体精神抛诸脑后。

4、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不一致

当代大学生找工作往往要求赚钱多,离家近,工作稳定,福利好,但是企业真正需要的是脚踏实地,勤劳上进,同时具有工作经验的人才。但部分高校的课程设置有问题,高度的理论教育,少之又少的社会实践教育。不会学以致用成为当代素质教育的一大痛点问题,设立系统的,完善的社会实践课程迫在眉睫。同时部分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具有误差,现实人才供给与社会现实需求有矛盾。生物工程、美术学、生物科学、应用心理学、法学、音乐表演是2015年的“红牌”[2]专业,2014年的 “红牌”专业就包括了其中法学、生物工程、美术学专业。[3]例如法学专业,在各个院校的开设率极高,然而专业的就业率却年年下降。各个高校开设专业应秉承“供求理论”,供求平衡才是应有的状态。专业与课程设置应贴近社会发展需求。

5、企业的户籍歧视

企业为了减少人员流动,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在招聘时往往会对应聘者户籍做出要求,“本地户口优先”成为外地求职者的门槛。同等条件下的应聘者,企业会倾向于本地户口的应聘者,这就给外地的求职者设置了障碍。同等学力的外籍人才很难进入本地市场。

6、高校就业指导体系不完善

高校缺乏完整的就业指导体系,没有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学生对于具体的就业程序不了解,对就业形势不清楚,不知道怎么去就业。现在的高校就业指导仅是停留在每年的就业形势解读以及企业招聘会,而没有告诉学生如何提高就业竞争力,如就业真正需要的办公能力,与上下级之间的沟通能力,就业礼仪,职业服装等,造成了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低下,高素质人才浪费的现象。

三、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措施

1、完善体制,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完善相关政策

加强对人才市场的监管,建立企业准入机制,用人单位要保持优良作风,摒弃户口、年龄、性别歧视,建立规范化,公平化的就业体制。发挥国家宏观作用,激励学生前往基层、农村就业,促使地区就业的平衡,并提高就业率。同时简化就业手续,让毕业生省心省力的去就业。

2、深化高校改革

设立统一的、全面的、全程的、系统的就业指导相关课程。建立专业的高素质就业指导团队,并丰富就业指导形式与建立健全就业指导网站。丰富高校网站内容,并发布相关的就业指导信息。同时提高学校的就业网站使用率与信息的传达效率。建立专门化的全国性就业网站,提高网站质量。但就业指导并不是单纯的找工作,而是将学生的个人职业目标和实现就业相结合,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学生应了解到自身的發展方向。鼓励学生多参加校园活动,广交朋友,提高自己的协作能力和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建立良好的人脉关系网,多进行集体活动,完善自己的性格。

高校应该关注社会实际人才需要,对于设置不合理的专业,应该有规划的开设,避免供过于求。

3、改善就业观,增强个人能力

工作无贵贱之分,都是为社会做贡献,学生本身应该摒弃传统陈旧的观念,不应该再存有怕苦怕累的想法,作为21世纪的青年,我们应该传承上一辈吃苦耐劳的工匠精神。树立“从基层做起”的理念。找工作不能只看薪酬,大学生应先通过就业,积累了工作经验和社会实践经验,提高自身能力,再选择性就业,或者根据个人能力选择性创业。“是金子在哪都发光”这句话说的没错,但是发光的前提是成为金子,千锤百炼方能成才。

4、完善创业孵化产业,培养创新人才

“条条大路通罗马”,大学生就业不能停留在雇佣型就业上。鼓励与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促就业,以就业促发展。在解决自身就业问题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提升竞争力。我国已经步入工业4.0时代,互联网信息发达,社会需要的更多的是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这些都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捷径。完善创业孵化产业,为学生创新创业解决场所、资金、人力资源等方面问题,降低大学生创业风险,让大学生无后顾之忧,有放手一搏的勇气。时代不断变化,创新思维是当代学生应该培养的重点。大力推进创新思维的培养,积极鼓励大学生的质疑精神,打破惯性思维,激起全民创新、创业的热潮。

【注 释】

[1] 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2] “红牌”专业主要指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且薪资较低的高失业风险型专业.

[3] 资料来自麦可思研究院.

【参考文献】

[1] 崔茂森,李明国.基于能力培养的市场营销课程改革的若干思考[J].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8(16)59-60.

[2] 方留,李宏伟.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区域差异的动因及制度设计探讨——以安徽省2005-2007届高校毕业生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 2011(5)155-156.

[3] 朱蕾. 理工科大学文科硕士研究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大学. 2012.

猜你喜欢

就业形势就业问题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
关于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调查
新疆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关于职业学院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经管类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浅析
浅谈高职院校机械CAD教学改革新思路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变化与对策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