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造林与抚育相结合提高森林覆盖率

2018-03-19裴惠军

山西林业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林木整地造林

裴惠军

(阳曲县东山国有林场,山西 太原 030100)

在我国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一些地区树木栽植后不注重森林抚育,林木在生长过程中受外界环境影响,出现林分结构不合理,生长环境差,森林蓄积量低等现象。应将造林技术与抚育技术相结合,增加森林面积和活立木蓄积量,提高森林覆盖率。笔者对森林造林技术与抚育技术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期为提高造林水平提供技术参考。

1 造林技术

1.1 造林地清理

造林前首先对造林地进行清理,常用的方法有:第一,割除清理。割除清理是对林地上的灌木和杂草进行清理,但不能将其完全割除,否则容易导致水土流失,建议进行带状或块状清理。第二,堆积清理。堆积清理是对林地上各种残留,如落叶和杂物等进行清理。

1.2 整地方式

一般在造林前1个月进行整地。在有冻拔害的地区,可以不预先整地,造林时挖穴栽植。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整地,应在雨季前或雨季进行。固定沙地和沙质土造林整地,应在风季过后进行。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造林整地,要先设置沙障。针叶树造林整地深度应达到30 cm,阔叶树造林整地深度应大于40 cm,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整地深度应达到40 cm.速生丰产用材林整地深度应执行相应专业标准,经济林和四旁植树整地深度应根据树种和苗木大小确定。主要的整地方式有以下4种。

1.2.1 穴状整地

穴状整地广泛适用于丘陵、山地和平原地区,尤其是山地陡坡、风蚀和水蚀严重的地带。穴状整地的规格:栽植穴直径为50 cm~60 cm,经济林、速生丰产用材林及多草地带适当大些。

1.2.2 鱼鳞坑整地

鱼鳞坑整地是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时主要采用的整地方式,尤其适用于较陡的梁峁坡面和支离破碎的沟坡。鱼鳞坑为半圆形,外高内低,沿等高线自上而下呈“品”字形排列,整地规格为半径不小于60 cm.

1.2.3 带状整地

带状整地被广泛应用于丘陵、山地和北方草原地区。在丘陵、山地进行带状整地应沿等高线进行,其主要形式有水平槽、水平阶、反坡梯田等。带状整地宽60 cm以上,带长根据地形确定,但不宜太长。每隔一定距离保留0.5 m~1.0 m的植被,使造林后形成乔灌混交林。

1.2.4 全面整地

地势较平坦、实行林农间作、便于机械作业、坡度25°以下、灌草茂密的造林地可采用全面整地,连片面积不宜太大。丘陵山地应在山脊和山顶地带进行整地,每30 m坡长沿等高线保留3 m宽的植被。

1.3 造林方法

目前,营林工作中最常采用的造林方法为植苗造林。植苗造林时,栽植穴的大小和深度应略大于苗木根系。栽植时,使苗干竖直、根系舒展,填土一半后提苗踩实,再填土踩实,最后覆虚土。选择松柏类小苗造林时,应采用开缝栽植。在整好的造林地用锄头或铁锹开缝,放入苗木,深浅应适当、不能窝根,拔出工具,踏实土壤。造林地地势较平坦时,可用机械或人工开沟进行栽植,将苗木植于沟内,填土踏实。踩踏时不能踩踏土球,以免损伤苗木根系。

2 抚育技术

2.1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采用药物、生物和物理防治技术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

2.1.1 药物防治技术

药物防治是控制林业有害生物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但是在用药过程中应掌握一定的规律。例如,尽量选择晴天喷药;避开中午炎热时喷药,选择在早晨或傍晚喷药;对于一些保护性杀菌剂,应在下雨之前进行喷洒,以提高药效。

2.1.2 生物防治技术

对于一些常见的虫害,可以加强对其天敌的培养,利用天敌捕杀害虫,达到防治的目的。这种方法可以减少用药量,对环境的污染较小。一些生物药剂的研发,为林业害虫的生物防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使用生物药剂,可以减少传统化学药剂对环境的危害。

2.1.3 物理防治技术

人工捕杀也是病虫害防治的重要途径,主要对成虫进行防治。通过挖除埋藏在地下的虫茧等病原体,摘除病死果实,刮除枝干上的病烂树皮等,可有效减少虫害的蔓延与发生。

2.2 抚育措施

2.2.1 透光伐

透光伐是对林木密度进行调整的过程,可以提高林地透光性,使幼苗获得充足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主要用于解决幼龄林阶段或异龄林中更新层目的树种上方或侧上方严重遮荫的问题。通过割除幼苗、幼树上的藤蔓以及幼树周围的灌草,释放幼树生长空间,减少养分争夺,使林木生长势转好。

2.2.2 生态疏伐

生态疏伐指为了保持森林生态结构,当下层光照条件不好且立地条件较好时,对一些有害树木进行伐除。其抚育对象主要为防护林,目的是为了改善林分内目标树的生长环境,使林木生长旺盛,结构合理,逐步实现针阔混交,增加森林蓄积量,提高生物多样性,培养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抚育方法:根据林木分层情况,科学确定目标树。对同一小班内中龄林林木,采取分类法进行抚育经营,确定培养大径级目标树;对于萌生的幼龄林林木,采取透光伐,确定目标树进行抚育经营,逐步将该小班林分培养成复层异龄混交林分。

2.2.3 生长伐

当林木生长到一定阶段时要对其长势进行适当控制,此时的伐除称为生长伐。一般在树木进入成熟期之后开始进行,此时树木的直径及高生长明显变慢,要选择辅助木,将生长不好的树木以及上层残留木及时清除,降低林地密度,使保留木具有更加良好的生存环境,促进树干发育。

2.2.4 补植

对新造林地幼苗、幼树保存率小于80%;林分郁闭后,郁闭度小于0.5;卫生伐后,郁闭度小于0.5;林分内含有大于25 m2林中空地的林分,应进行补植。采用团块密植、团块辐射状分布的方法,选用乡土树种进行补植。对林中萌生的阔叶树采取扩穴等抚育措施,逐步使抚育林分主林层形成复层混交结构。补植地块主要选择在林窗、林中空地和林隙等处,补植时尽量不破坏原有林下植被和腐殖层,减少对土壤的扰动。

要因地制宜,结合林分实际情况,将森林抚育与造林相结合,采取有针对性的林分抚育方式,科学经营,不断提高林地生产力和林木生长量,增加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多种功能,促进生态文明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林木整地造林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浅谈农业机械整地技术的优势及实施方法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林木移植的注意事项
塞罕坝采伐迹地不同整地方式效果研究
浅议造林的意义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
试论高大林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天敌昆虫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浅谈造林穴状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