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诗与地域文化的构建:以泰山为中心

2018-03-19沈广斌

长春大学学报 2018年9期
关键词:玉女封禅泰山

沈广斌

(山东农业大学 文法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8)

自文学地理学兴起以来,学界关于文学共时性、文学与空间关系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这也为宋诗研究提供了启示。宋诗地域文化色彩浓厚,值得研究的点很多,泰山就是其中之一。作为中国文化史的局部缩影,泰山具有浓重的政治与宗教意味,对中国传统观念产生过重要影响。目前,学界对宋诗与地域文化的研究较少。本文把目光聚焦泰山,尝试通过梳理泰山诗歌的创作,进而探讨宋诗创作与海岱地区文化空间塑建的关系。

1 泰山在宋代地位分析

泰山区域位置非常重要。首先,自赵宋立国,京东路就是拱卫京畿的战略要地,定位于“中国根干,畿甸屏蔽”[1],泰山处于京东路中心。其次,京东路经济在北方举足轻重,一向是北宋朝廷财赋的重要来源;而宋朝对京东路财赋的依赖,也导致泰山周边交通的发达,并形成沿交通线城镇带。最后,京东路在学术思想文化方面也非常繁盛,尤其是以泰山学派为代表的京东学者,成为宋代新儒学的起源地之一。这些要素共同奠定了泰山在宋代的重要地位,以泰山为中心的地域文化也从现实政治、人文审美、宗教信仰等层面影响了宋代文化的发展。

2 泰山诗歌与封禅文化的式微

在政治文化层面,泰山诗创作折射出封禅文化的式微。封禅泰山是宋代政治文化的重大事件,对宋代文化影响很大。大中祥符元年(1008)十月,宋真宗出于现实政治的考量,东封泰山,以“镇服四海,夸示外国”[2]9544。后下诏改乾封县为奉符县,泰山加号“仁圣天齐王”[2]149。大中祥符四年(1011),又加号“天齐仁圣帝”[2]2486,将泰山地位推至顶峰。群臣皆有诗言及此事,如王钦若《登泰山》:“幽鸟似通昆阆信,真松深隐栋梁材。已知身世非常事,曾到天门十二回。”[3]64还有查道《登岱》、郭贲《登太山》,均描绘封禅场面,艺术上尚可。其他如寇准、夏竦等也有诗写及封禅,或表达对封禅的仰慕,或记录封禅的过程,多为应制颂时之作,艺术上并不突出。真宗封禅之举大大削弱了封禅的神秘性与神圣性,使泰山“由国家祭祀与宗教信仰中的‘神圣祭坛’,逐渐转换为审美、论道的‘文化空间’”[4]。

这一转变首先强化了宋人对泰山景观的吟咏,初步构筑起审美的文化空间。如梅尧臣《登泰山日观峰》、苏轼《送杨杰》、范致冲《日观峰》等都描写泰山日出的壮观景象;晁补之《谒岱祠即事》、王奕《宾日歌》则全面描写了登临历程。宋人对泰山的书写并不止于自然景观,而是更多地关注其厚重的品格,并由此上升到对其德性的推崇。如石介《泰山》极言泰山峻极与威严:“七百里鲁望,北瞻何岩岩。诸山知峻极,五岳独尊严。”[3]74“五岳独尊”遂成泰山专美。鲜于侁《岳神》其五颂扬东岳的崇高:“云蓊蔚兮山之巅,瞻岳灵兮望青天。”[3]97王奕《和李太白泰山》将泰山形胜与齐鲁人文底蕴相连:“泰山天地极,邹鲁圣贤关。周匝二千里,卓然位其间。”[3]144南渡后,虽中原沦落,泰山仍屡见诸笔端。如陆游《客有言泰山者,因思青城旧游有作》:“九州皆片尘,盛夏犹惨栗。但愿齐鲁平,东封扈清跸。”[3]138将泰山作为国家安定统一的象征。叶适作《梁父吟》借诸葛亮故事表达共度时艰的情感。文天祥被押赴大都途经泰山,其好友汪元量奉祀五岳、王奕赴鲁祭孔,也都留有泰山诗。泰山成为家国之思的寄托。

宋人还通过凭吊封禅遗迹,发怀古之思,批判现实,构筑起历史与现实交织的人文空间。如李昉《题岱宗无字碑》批判秦皇为封禅穷尽民力:“巨石来从十八盘,离宫复道满千山。不因封禅穷民力,汉祖何缘便入关。”[3]61张方平《登泰山天平顶》融登览与怀古情思于一炉:“苍烟自古埋尘世,红日中宵破海涛。七十二君迷旧迹,空教秦汉伤心劳。”[3]87李廌《封禅碑》明确指出封禅之举实为“民殃”:“诬彼七十君,哀哉为民殃。”[3]120陈普《咏史》组诗《光武》其五抨击帝王封禅之举,以封禅为邪说:“金匮哀章正共哀,又将符命议灵台。太山千古黄泉路,底事銮舆爱上来。”[5]其《玉山东岳》更是批判东岳帝号为僭越:“五岳视三公,称帝何所考。益以天齐名,僭窃良不小。”[3]155这类诗作或表达对政治文化现实的批判,或表现宋人对泰山的审美理念、爱国情愫,体现出宋代封禅文化的消解与人文空间的构建。

3 泰山诗歌与理学文化的发轫

在士人文化层面,泰山诗记录了泰山学派的盛衰与理学文化的发轫。作为京东路学术重镇,泰山学派以治经为主,主张“尊王”、振道统、斥佛老,引领了宋代理学的初创。据《泰山书院记》载:“先生游从之贵者,故王沂公、蔡贰卿、李秦州、孔中丞,今李丞相、范经略、明子京、张安道、士熙道、祖择之;门人之高第者,石介、刘牧、姜潜、张洞、李緼。”[6]学派交流与人才鼎盛,可见一斑。

学派领袖孙复、石介都对斯文之衰、道统之弊深有感触,处处以振兴儒学为己任。如孙复《谕学》称:“斯文下衰吁已久,勉思驾说扶颠危。”[3]68石介在《寄明复熙道》中称赞孙复、士建中志同道合,感叹“四十五来,斯文何屯蹇。仁义仅消亡,圣经亦离散”[3]78。孙复居泰山后,石介执弟子礼,并赋《乙亥冬,富春先生以老儒醇师,居我东斋》描述师生治学的情景:“先生居前三子后,恂恂如在汾河湄。吁嗟斯文敞已久,天生吾辈同扶持。”[3]77孔子后裔孔道辅前来讲学,赋《访隐居孙明复山斋》将其比作孟子、扬雄:“日观峰前访隐沦,岂同沮溺异人群。轲能养浩雄能默,今复渊源见此君。”[3]67孙复病故后,梅尧臣赋《哭孙明复殿丞》痛悼,并赞其“要涂无往迹,至死守残经”[3]73。

师生往来诗作也处处体现出学派的特点。如石介《送李堂病归》由身病推及思想之弊,并开出“药方”:“佛老炽于唐,韩刀断其根。子欲治斯道,绝弊道乃存。”[3]79《赠张绩禹功》称赞张绩“有慕韩愈节,有肩柳开志”[3]75。《招张泂明远》称赞张泂“暂到东山慰愁抱,《春秋》之学说深微”[3]81。《赠李常李堂》称赞二位弟子“志气不可量”、“士风实深长”[3]78。在孙、石二贤精心培育下,泰山书院培养了大批人才,为宋学兴起贡献了新生力量。

对于石介的主张,时贤诗作也给予肯定。如欧阳修《读张、李二生文赠徂徕先生》称赞石介“能使鲁人皆好学”,“拔根掘窟期必尽,有勇无前力何荦”[3]84,其《镇阳读书》还描绘石介讲学的情景:“圣经日陈前,弟子罗两厢。大论叱佛老,高声诵虞唐。”[3]84石介忧愤而终后,欧阳修作《读徂徕集》哭悼:“宦学三十年,六经老研摩。问胡所专心?仁义丘与轲。”[3]85又作《重读徂徕集》寄托哀思并称赞“子道自能久,吾言岂须镌”[3]85。刘概《哭守道先生》诗以“生前谤议风霆震,死后文章天地齐”[3]118概括其遭际和成就。此外,苏轼、王沂公、张方平、士建中、祖择之、张耒等,也与孙、石二人有诗往来。二贤与士林的交流、激赏,也推动了理学思潮的早期孕育。

以泰山学派为中心的诗歌创作,总体艺术成就虽然不高,但也不乏名作亮点。这些诗篇或记录学派师生之间的日常往来,或记录二贤与士林的交往与交流,反映出泰山学派的特点以及理学思潮发轫的轨迹,并以泰山为中心构筑起理学文化的空间。

4 泰山诗歌与宗教民俗文化的演进

泰山诗歌创作还彰显了泰山信仰和民俗文化的演进。宋真宗泰山之行,在褪去了封禅的神秘面纱的同时也提供了契机,使泰山信仰达到顶峰,碧霞元君崇拜和佛教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

泰山诗首先反映了宋代泰山信仰的兴盛。真宗封禅泰山虽出于政治需要,但其将封禅与崇道紧密结合,为封禅融入了更多道教色彩[7]。据《宋史》载,宋真宗下诏改行宫为道教宫观,并为泰山加封、赐号:“青帝加号广生帝君,天齐王加号仁圣,各遣使祭告。”[2]2061还自封教主道君皇帝,在泰山建道场设醮,掀起崇道热潮。自此道教成为泰山显教,泰山神崇拜达到顶峰。这些在宋诗中皆有反映,如苏辙《岳下》诗就记录了春天香客进香的盛况:“车徒八方至,尘坌百里内。牛马汗淋漓,绮纨声綷縩。喧阗六师合,汹涌众流汇。”[3]110诗中还描绘了岱庙天贶殿壁画《泰山神启跸回銮图》:“出门青山屯,绕廊遗迹昧。登封尚坛壝,古观写队旗。戈矛认毫末,舒卷分向背。”苏辙本想登顶,但路险身疲,徘徊三天遗憾终未能上山。

诗中还记录了各地东岳庙的修建与民间泰山祭祀的兴盛。如释绍嵩集句诗《小憩东岳行宫戏题》:“树色遥藏店,春风入鼓鼙。行宫花漠漠,孤屿草萋萋。”[3]142徐积《题淮阴泰山行宫庙》:“泰山隆隆,作镇于东。有如配林,在淮之阴。厥庙维严,厥貌维肖。斯民奉之,是为别庙。”[3]102陈普《玉山东岳》分别题咏了上海松江东、江苏淮阴、江西玉山的东岳庙。南渡之后,泰山信仰逐步传播至福建、两湖、四川等江南多数地区,最终演变为全国性的信仰。另外,像苏轼《送乔仝寄贺君六首》、宋禧《巡历属部留题青帝观》、范致冲《吕公洞》等,或凭吊道家人物,或描摹了王母池、青帝观等道教胜迹,都表现出浓郁的崇道求仙情结。

其次,泰山诗体现了玉女崇拜的文化现象。宋真宗封禅前,岱顶玉女池就有玉女石像,真宗命人易以玉石,并作《玉女像记》,肯定了玉女崇拜的合理性,推动了这一信仰的传播,玉女池遂成为玉女信仰的圣地。嘉祐年间王山所作《盈盈传》载:“州人重之,每岁无贵贱,皆往祠谒。”[8]足见当时民间信仰之盛。王山还作《忆盈盈题玉女池》一诉衷情:“浮世繁华一梦休,登临因忆昔年游。人归依旧野花笑,玉冷几经坟树秋。风月过情须感慨,江山多恨即迟留。如今纵拟誇才思,事往情多特地愁。”[3]122此外还有不少诗作,如晁说之《和资道登岱顶回》“蔼蔼天孙作晓岚,为嫌俗骨遣教还。仙儿堕处真堪惜,只在含眸一笑间”[3]122,《宿会真宫灵休厅》“仙子啸清风,玉女佩金箓”[3]121,《望山作》“安得玉女水,为我洗尘埃”[3]121,晁补之《谒岱祠纪事》“又怪玉女井,高绝仍由渊”[3]118等等,都歌咏了玉女形象和玉女池,记录了当时玉女祭祀的盛况。玉女由诗歌中的浪漫女神,变成了宫殿中万人景仰的偶像。此后,作为碧霞元君前身的玉女崇拜最终成型,民间进香祷祀的风俗兴起,形成了盛大的泰山香会,为明清碧霞元君信仰的流布奠定了基础[9]。

最后,泰山诗还记录了佛教在泰山地区的传播。灵岩属泰山山脉,灵岩寺为天下四绝之一,佛禅文化悠久,是历代文人雅士登临吟咏的对象[10]。宋诗中写灵岩的诗很多,据笔者统计,两宋共有60余位诗人、近百首灵岩诗作。当时大家如李迪、张掞、赵抃、杜尧臣、王安石、刘挚、苏辙等都有灵岩诗,代表者如李迪《灵岩》、苏辙《题灵岩寺》、晁说之《游灵岩山寺》、张雍《灵岩七咏》等,这些诗篇不仅描绘了名山奇峰、怪岩幽洞,而且描写了寺内景观、古树名木名泉。灵岩诗还记录了士人与灵岩僧道之间的交游。熙宁初年,灵岩寺由甲乙改为十方制,义公、重元长老、确公长老、行详大师、载长老等名僧大德陆续到此住持,士人纷纷赋诗相送。如张掞赋《送灵岩寺主义公上人》:“峨峨日观出云层,西麓灵庵寄佛乘。金地阙人安大众,玉京选士得高僧。双刀断腕群魔伏,钿轴存心奥义增。顾我旧山泉石美,湔除诸恶赖贤能。”[3]70寄望义公重振灵岩古寺。又作《敕差灵岩寺主大师详公赴寺》:“黄纸除书下九天,岱宗西麓镇金田。鹫峰肃肃臻多士,兰社熙熙抚众贤。像室光华辉晓日,禅心清静擢秋莲。山泉自此增高洁,云集十方结胜缘。”[3]70王安石作《送道光法师住持灵岩》:“灵岩开辟自何年,草木神奇乌兽仙。一路紫苔通窗寐,千崖青霭落潺滠。山祗啸聚荒禅室,象众低摧想法筵。雪足莫辞重趼往,东人香火有因缘。”[3]100表达朝廷对法师的嘱托。熙宁六年,重元长老主持灵岩。其间,赵抃有《赠灵岩元长老》,曾巩有《灵岩寺兼简重元长老二刘居士》赠之。熙宁末,鲜于侁巡游结识载长老,留下了《留题灵岩寺七言一首兼简载师长老》诗。元丰年间,确公长老住持灵岩。王临护送其赴任并赋《送确公长老住持灵岩》对其寄以厚望:“瓶钵飘然别帝郓,法音从此振东方。黄龙山下转心印,白鹤泉边起道场。甘露无时皆一脉,旃檀何处不清香。烦师更唱宗门曲,兔角龟毛任展张。”[3]102均属灵岩诗佳作。士人与寺僧的唱和,不仅写出了泰山灵岩的隽秀,而且蕴含了宋人对佛禅的理解,促进了佛教文化在灵岩寺乃至泰山地区的传播。

5 结语

综上所述,泰山不仅地处京东路要冲,而且是儒、释、道三家文化汇集交融之地,在宋代地域文化中特点较为突出。宋代泰山诗歌的创作,从现实政治、士人审美、宗教民俗三大层面塑成了以泰山为中心的文学与文化景观,而且初步构筑起泰岱地域文化的空间,进而为海岱地区宋学的演进、宋型文化的构建提供了一个着力点。

猜你喜欢

玉女封禅泰山
“封禅”与“登极”:中国传统政治宣誓制度的“天道”视域
咏杏
泰山之行
泰山日出
《登泰山记》的打开方式
汉武帝封禅
泰山封禅
当代文化视域下莫言作品的女性形象意蕴
掏结术与“玉女关”总结
泰山崩于前,你瞟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