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商务助力边远农村精准脱贫路径研究
——以广西柳州为例

2018-03-19罗文荣卢亮亮

吉林农业 2018年6期
关键词:边远柳州电子商务

罗文荣,唐 韵,卢亮亮

(中共柳州市委党校,广西柳州545616)

电子商务对于生活在城市的大多数人而言,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其已经随着淘宝、京东等网络渠道的发展和繁荣而深入民心。随着电子商务大潮的来临,生活在广大农村地区的人们也逐渐加入到了电子商务大潮中来。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在中国社会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是一个巨大的消费群体,但相对于城市琳琅满目的商铺,农村的物质供应却是相当匮乏。另一方面,农民生产出来的农产品除了一部分自己消费以外,剩余部分是要通过贸易的渠道供应到市场给社会公众消费。目前,这些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中间的环节繁多,销售渠道不畅。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农村电子商务,作为农村信息化农业商业方面的体现之一,其构建起一座联通农业生产和市场的桥梁,将小规模和大市场连接起来。因此,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将有效解决这一供需矛盾,有助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进而有利于推进边远农村精准脱贫工作顺利完成。

1 柳州具备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基础条件

1.1 柳州整体经济基础好

2017年,初步统计,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93.3亿元,增长7%;全部工业总产值5077亿元,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2689.4亿元,增长15%;财政收入403.8亿元,增长9.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9.6亿元,增长1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2840元和12210元,分别增长8.5%和10%。以上数据充分说明,柳州市的经济基础较扎实,工业实力较强,能够更好地实施城镇支援贫困地区建设、工业支持贫困地区发展战略,同时完全具备推进精准扶贫项目实施的能力,有能力完成精准脱贫的目标任务。

1.2 国家扶持政策红利多

2012年国务院出台了《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计划(2011-2020)》,对“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未来一段时间扶贫攻坚做好了顶层设计和明确了方向,同时也明确了在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税收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生态与资源补偿政策、帮扶政策和人才政策等给予大力支持。柳州的贫困地区主要集中在北部三个县,三江、融水是国家级贫困县,融安是自治区级贫困县,都处在国家14个连片特别困难地区中的“滇贵黔”石漠化片区,纳入了国家连片特别困难开发区和国家级贫困县。此外,三江、融水县和融安县地处珠江上游,是限制开发区,国家每年都给予一定的公益林奖补,能够享受各项扶持和优惠政策,实现多项政策红利的叠加。

1.3 全市电子商务发展态势良好

柳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认真落实自治区关于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相关文件和政策,积极营造本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有利环境,农村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生态体系逐步建立,政策配套日臻完善,先后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农村淘宝”“一带三馆”等重大项目建设,农村电子商务初见成效。

2 柳州边远农村发展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虽说柳州具备众多发展农村电商的有利条件,但总体看,全市农村电子商务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制约因素还不少。一是贫困人口多且分布广;二是边远农村信息基础设施落后;三是边远农村农产品信息流通难;四是边远农村居民对电子商务类的服务不了解,农村各级部门电子商务发展意识不强;五是服务业链条不健全,电商氛围不浓,广大农村电子商务人才还很缺乏,电子商务政策还不能完全吸引电子商务人才返乡创业;六是农产品上行成效还不显著,需要解决的瓶颈还很多;七是边远农村电子商务交易支付存在困难。

3 柳州发展电子商务助力边远农村精准脱贫的对策研究

柳州发展电子商务助力边远农村精准脱贫,最关键的任务,就是建立落在本地的、线上线下结合、上行下行贯通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8号),明确规定到2020年,初步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安全可靠、绿色环保的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体系,另外,要实现其他两个目标,即与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和在推动农民创业就业、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带动农村扶贫开发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其实也离不开服务体系作保证。

从调研情况不难发现,柳州边远贫困地区发展电子商务脱贫模式具有一定的电商基础,但也存在一些阻力,通过借鉴全国电商脱贫模式先进经验,结合柳州市贫困地区实际问题,调研组提出了柳州边远农村电商精准脱贫模式(如图1)。

3.1 建立规范的管理服务点:电商扶贫站

电商扶贫工作的开展必须依托政府的支持,不仅仅要有顶层设计,更需要实际工作中给予贫困户指导。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兴的形式,如果没有人引导,贫困户受教育水平低、信息接收不畅、观念意识落后等因素影响很难接受这一形式,也很难掌握这一技能。通过政府主导,利用与邮政或者其他物流公司合作,在乡镇村屯建立电商扶贫站,通过扶贫站指导贫困户开展工作,为贫困户提供电商发展的各种服务,让贫困户遇到问题有组织可以问,遇困难有组织可以依靠,扫除贫困户进入电商脱贫的障碍。

充分利用好柳州市关于精准扶贫的一系列人才、资金、场地、税收等政策,盘活乡镇政府的闲置、清退房屋和办公用品建立农村电商服务站点;在集市闹市区租赁门面场所建立电商服务站点;针对专业合作社、特色产品基地的场所优势和产品特点,建立一站式电商服务站点;鼓励农村留守有为青年和贫困户自发建立“小型站点”。同时,针对站点建设需要的房屋改造和设备添置,多渠道、多方面解决需要的场地、资金、材料来源和使用方式,加强政府补贴和社会援助的力度。

建立电商扶贫站,尽量在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选择站长,树立电商脱贫榜样标兵。同时也可从返乡农民工、返乡大学生、乡村干部、致富带头人、农民合作社负责人等进行多维度筛选,确保每个站长都有带动农村百姓增收致富的担当和能力,确保每个站点都有带动农村百姓精准脱贫的功能和实效。在建设初期,政府可适当从扶贫资金中拿出部分采取奖励补助的形式推动站点的建设;运营成熟之后,可以通过按规定收取服务代办费等形式维持站点日常运营。

图1电子商务助力柳州边远农村精准脱贫的模式

3.2 建立集聚的生产点:生产合作社

3.2.1 选好“一个带头人”是前提生产合作社的建立离不开带头人。各乡镇党委履行“一线指挥部”责任,各村屯党支部履行“龙头”责任,各位共产党员履行具体责任。基层党组织要对“一个带头人”进行多维度的培养和筛选,建立起由村党支部书记、年轻干部、退伍军人、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致富带头人组成的“带头人”储备库;乡镇干部坚持分片包村、入户走访、在村服务,支持党员创办领办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带头致富;还要充分发挥挂职干部、驻村队员、新农村指导员的联系带头作用。确保选出的带头人都有带动农村百姓脱贫增收致富的担当和能力,发挥出边远农村精准脱贫的功能和实效。

3.2.2 推好“一个主打产品”是关键 在边远农村建立生产合作社,要充分挖掘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生态地区的地方特色,发掘、培育和打造一个主打产品,以可持续化发展的思想推动边远农村的脱贫,防止出现脱贫不彻底和脱贫又返贫现象,让贫困地区的老百姓有更加丰富而持久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因此,组建边远农村生产合作社,需要大力挖掘柳州边远农村的农产品、民俗产品、乡村旅游的民族性和生态性特点,在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做好挖掘、分析、策划、管理和推广等各环节方案,指导各乡镇、各站点树立起“主打产品”。而做好主打产品更需要有好的品牌,这就要求生产合作社要树立跨界发展、融合发展理念,在传统产品中融入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健康、体验等新元素,发展智慧化、绿色化、健康化、社交化的新业态。

3.2.3 扶好“一个合作社”是重点边远农村的精准扶贫工程不是简单的给钱给物亦或给米给面,为了实现精准脱贫而又不返贫的目标,旨在扶助贫困户或贫困地区发展生产,以多方支持唤起贫困群众的内在干劲,改变穷困面貌。扶好“一个合作社”,需要因地制宜的挖掘和培育前有市场,后有资源的本地特色产品经营体系,做精做细农户加基地的种养殖开发,技术服务指导工作,市场销售推广体系,将资源优势通过合作社整合打包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电商扶贫的可持续发展。

3.3 建立成熟的销售渠道:电商平台

从调研情况了解到,融安、三江都在积极发展电子商务,融安的金桔,三江的茶、旅游业都在积极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销售,融安县与中国供销合作的桂北农产品电商园正在积极建设,各县区都积极与各大电商平台公司合作,积极筹建“淘宝中国特色馆”和“京东馆”等,通过“淘宝中国特色馆”与“京东馆”整合区域农副土特产品资源。有了这样的基础,在后续发展电商脱贫模式时应该积极利用这些平台资源,建立起长期的合作,使整个电商脱贫的销售渠道保持成熟稳定,以电商平台为突破口,通过电商脱贫站点与之对接,依靠合作社保持产品供给持续性,从而形成一条稳定的产销渠道,帮助贫困户顺利走上产业脱贫道路,实现脱贫。

3.3.1 用好“一个主平台”平台渠道至关重要,是电子商务把田园变成市场的展示窗口和推出媒介。自“淘宝·柳州特产馆”“阿里巴巴·柳州产业带”、京东商城“中国特产·柳州馆”上线运营以来,支持和鼓励涉农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发展,上线推广和交易,全面构建农村电商线上综合服务体系。2015年,融安县成立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并与广西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美丽湾”电子商务平台、广西乐村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中农批电商(北京)有限公司等区内外知名电商达成协议,在各大平台设置金桔专区,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推介销售“融安金桔”,扩大“融安金桔”影响力与销售渠道。柳州市2015年电子商务科技专项支持项目“互联网+”科技攻关与产业应用示范工程共12项,总投资和补助经费达7000万元,其中有10项之多定位于平台建设,有柳州译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本地特色农产品O2O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建设”,柳州市同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大宗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建设和研发”,柳州三农科技有限公司的“O2O本地生态农家乐旅游在线平台建设”,柳州优颂果业有限公司的“鲜百来”生鲜电子商务平台开发建设等。积极培育一批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提升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力发展众创空间,既要打造全国性、区域性的高档次覆盖平台,起到龙头带动和示范作用,也要增育具有本地特色的小微平台,起到草根发展和特色立足作用。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几类实践平台值得研究推广。例如:中国工商银行设立的“农立购”农产品销售模式将生态、安全、可靠的农产品放到电子销售平台上和工商银行的各营业点,以工商银行的信誉带动农产品的销售,就具有良好的推广效果和群众口碑。

柳州广播电视台创办的“在柳州”APP公众号旗下的大家购——垂直电商体验店就是一种具有本地特色的电子商务模式,如果能够将柳州边远地区的农特产品展示到体验店里,应该是一种农村电子商务的新模式,能够得到群众的认可。

2015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生鲜农产品车载进社区”项目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惠民便民,促进安全消费。该项目在依托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及2014年农产品生鲜销售配送体系建设的基础上,通过农产品车载进社区建设,形成生鲜便利店、车载农产品生鲜销售相结合的销售配送体系,实现基地生产、统一配送、多网点销售的模式,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这一政府惠民工程模式既能更好地满足居民需求,又是电子商务的一种有益探索和新的转化模式。

3.3.2 开好“一条邮路”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关键在于顺畅的物流体系。相对于城市,柳州市边远农村路途远、路难走、快递业务量少,从投入与收益角度考虑,可能根本就无利可图,油钱都不够。问题的关键在于,开通邮路是推动电子商务助力边远农村精准扶贫的基础,而农村的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货源,有足够的交易量,是维持“一条邮路”顺畅运行的关键,否则苦心建立的“邮路”也会不适应市场化大潮而孤寂下去。在调研中发现,柳州的一些电商企业也一直很犹豫,怕在边远地区铺设网点后,挣不来钱,还要赔钱。因此,在农村末端建立统一的配送平台,分担成本打通农村快递“最后一公里”,既可以建立单独的配送平台,也可以依托中国邮政的网络让快递去下乡,又可以将农特产品带出来,这样才能产生连环效应和规模效应。同时,还要有先进发达的冷链保存保鲜技术和设备,以及农产品分等分级、包装运输标准制定和应用。例如,天天果园作为一家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现代鲜果服务供应商,提供高品质鲜果产品和个性化鲜果服务,在鲜果保存和长距离运输方面经验丰富,其整车次果率如果达到5%,分销商就会拒收,严格的市场分级标准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顾客认可度。

3.4 建立多元的资金融资渠道:政府+企业+众筹

资金问题是困扰贫困山区电商脱贫模式开展的重要问题。边远贫困山区本身贫困,政府财政资金较少,虽然有扶贫专项资金的支持但很多时候仍然捉襟见肘。虽然通过与物流公司、电商平台的合作能够有效减轻模式初始成本,但脱贫站点的建设、人员培训、基础设施修缮等都需要大量资金,单靠政府资金支持是不足以支撑整个电商扶贫模式的运作的。在运行电商脱贫模式时建议边远农村以县级政府作为统筹,从县级财政中出一部分资金作为启动资金支持电商脱贫站点的建设,同时通过与物流公司如邮政的合作,签订合作协议让企业进行注资,借鉴基础设施合作中的BT、BOT模式以及公共服务中的PPP模式进行融资,使整个模式能够有效的运营。同时可以借鉴秦巴山区的“互联网+众筹”金融支持系统,通过面向互联网群体募集项目资金模式,向消费者展示他们的生产加工、种植养殖过程,通过网络平台争取互联网群体的关注和支持,进而获得产品认购、消费者全程参与农耕文化体验的过程来获得资金。

4 结语

柳州市要运用电子商务助力边远农村精准脱贫,必须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包含服务体系、生产体系、销售体系及资金保障体系于一体的综合、系统的电商模式。

[1]胡昌龙.“互联网+农业+精准扶贫”模式研究——以秦巴山区为例[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3).

[2]张喜才.电子商务进农村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5(03):71-80.

[3]张祚本.发挥电商优势实施精准扶贫——陕西省武功县农村电商调研报告[J].农业工程技术,2016(03):62-65.

[4]任鹏.江苏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研究[D].东南大学,2015.

[5]朱晓东,司小丁,曹剑明.江西邮政农村电商发展考察报告[J].中国邮政,2015(12):6-11.

[6]张彦龙,高珂.推进精准扶贫的新路径——甘肃省陇南市电商扶贫的启示[J].中国工程咨询,2015(10):40-41.

猜你喜欢

边远柳州电子商务
柳州柳工叉车有限公司
论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做好边远落后山村的综合治理工作
我国边远山区农民脱贫路径探究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子商务
边远乡村教师的生存困境及其突破
柳州老年大学校歌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
边远农村教师队伍新陈代谢机制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