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使用抗菌药物,保障动物源食品安全

2018-03-18崔明全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兽医导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兽药耐药性兽医

崔明全/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一、为什么要控制细菌耐药性?

1.抗菌药物使用目的。(1)治疗患病动物;(2)预防群体动物暴露之后健康动物发病;(3)控制群体中疾病的蔓延;(4)促生长,通过抑制有害菌改善营养。

2.控制抗菌药物的意义。控制抗菌药物使用能够减轻动物可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带来的病痛和死亡,健康动物是安全的食品供应的第一步,控制抗菌药物使用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意义重大。

3.国际对控制抗菌药物使用采取的行动。欧盟2006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抗生素作促生长使用。抗菌药物减量目标为每生产1吨肉抗菌药物使用为量50 g/d。2010年开始,FDA号召逐步禁止畜牧养殖业使用“具有重要医学用途的抗菌药”,并相继发布了209号指南、213号指南,旨在逐步淘汰具有重要医学用途的抗菌药在食用动物生产中使用。抗生素耐药性严重威胁公共健康、经济增长和全球经济稳定。采取包容的方式应对抗生素耐药性问题,同时推动研发新的和现有的抗生素。呼吁WHO、FAO、OIE、APEC2017年提交联合报告,就应对耐药性问题及其经济影响提出政策2016年发布《政治宣言》,193个成员国签署承诺,加强管制抗生素,加强适当地使用抗生素的宣传,鼓励医疗界召开替代疗法研究。中国政府积极响应也积极响应,卫计委等14个部门联合印发《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农业部印发《全国遏制动物源细菌耐药性行动计划(2017-2020年)》。

4.控制抗菌药物耐药性的重要性。耐药性发展增加疫病控制费用,加重兽药残留发生的几率;抗生素是人类健康和动物健康与福利的重要药物。控制耐药性,不仅仅是一个科学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但是要注意的是,任何组织和政府没有说全面禁抗!关键在兽医(养殖中)需要谨慎负责任地使用抗菌药物。

二、发生耐药之后怎么办?

1.产生耐药性之后调整用药方案。根据MIC的变化——针对治疗使用的抗菌药物:对于浓度依赖型药物,通常采用峰浓度(Cmax)/MIC比值,对于时间依赖型,则需用曲线下面积(AUC)/MIC值或大于MIC浓度维持时间(T>MIC)/MIC比值予以评估。通过药敏试验测定获得的MIC值,如果发生变化(多数为数值升高),在药物制剂药动学参数一定的情况下,MIC值升高(分母),通常都是药效学下降,这时或需要调整选定药物制剂的剂量或需要选择药动学行为更好的药物制剂。如果再没有药动学行为更好的药物制剂,则需停止使用该药物。

2.进行耐药性风险评估。通过耐药性监测数据进行根据发现的耐药性机制,属于垂直传播的可以暂停使用,可以轮换选择其他药物使用,属于水平传播的需要禁止使用;交叉耐药性机制与人医重要抗菌药物交叉的,需要禁止使用;不与人医重要抗菌药物交叉的,可以轮换选择其他药物使用。

3.针对促生长使用的抗菌药物做出不同的限制措施。属于人类医疗极为重要的抗菌药物,则需要停止作为动物促生长剂使用;属于动物专用的抗菌药物促生长剂,如果极易产生耐药性甚至与其他抗菌药物交叉耐药,则也需停止作为动物的促生长剂使用;属于动物专用的抗球虫抗生素,由于与人类健康没有任何关系,可以继续作为动物的促生长使用。

三、如何减抗和控制兽药残留

1.加快耐药性监测技术标准的制定、评审工作步伐。组织开展抗菌药物和耐药性风险评估工作,做好“预警、暂停、退出”三步走;做好耐药性监测年度工作计划和年度工作总结,定期发布白皮书;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监测系统,对耐药性监测实验室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定期组织比对试验;为农业部提供耐药性监测工作分析报告和工作建议。

2.兽药生产企业要严格按照GMP生产。确保符合产品质量标准,杜绝非法添加;加强企业生产废弃物处理的管理;标签说明书规范、合法;积极开展新型抗菌药物和抗菌药物替代品的研发;切实落实凭处方销售抗菌药物。

3.养殖企业与养殖户要加强疫病防控与生物安全管理。落实执业兽医和处方药管理制度,规范养殖用药,逐步建立兽药使用监测体系,提升科学用药水平,推进兽用抗菌药物减量化使用强化畜禽规模养殖污染管理。

4.对执业兽医的要求。称职的执业兽医(OIE要求)在其监管下对所治疗的动物开具抗菌药物处方,对动物进行适当的临床检查,只在必要时并考虑OIE的兽医重要抗菌药物后给予或处方抗菌药物;根据临床经验或诊断实验室(关于病原菌分离、鉴定和抗菌谱)的信息做出适当的抗菌药物选择。提供详细的治疗方案,包括注意事项和休药期,特别是在不按签处方使用时。称职的兽医是疫病防控、控制耐药性和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人物。

四、如何做到减少抗生素使用

1.切实落实凭兽医处方使用,提高兽医的待遇和地位。赋予兽医公共卫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职责,加强兽医对用药知识的培训;加强对用药的监管(品种、剂量、疗程)延伸兽药二维码系统到兽药使用环节。

2.做好监控用药记录。(1)做好诊断—疾病诊断正确无误;(2)选好药物—依据药敏试验选药;(3)好的方案—合理的剂量、间隔、疗程;(4)做好记录—保留用药记录,遵守休药期;(5)抽样检测—屠宰前抽检,是否还有残留及超过MRL所有责任由执业兽医师承担。食品企业只用兽药残留限量标准MRL来管好供应商。

3.减抗使用的替代措施。(1)营养方面:日粮配比,粗蛋白/纤维/脂肪发酵后使用;(2)卫生(生物安全)方面:清场,消毒;(3)厩舍方面:通风,干燥,除氨;(4)球虫防治方面:疫苗好于用药,可以使用酶制剂、免疫促进剂、益生元等,抗生素不是唯一药物!

4.兽药残留的科学标准-ADI的制订。它有两层意思,一是经过科学的安全评估,该限量对人的健康安全不构成威胁,二是由各国政府正式批准,作为动物组织中残留量监测的依据。ADI是判定动物性食品是否安全的法定标准,必须严格遵守。

猜你喜欢

兽药耐药性兽医
兽药残留检测中的优化与应用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我是兽医志愿者
兽医改行搞发明
WHO:HIV耐药性危机升级,普及耐药性检测意义重大
兽医
中兽药在家禽养殖中的作用与应用
美洲大蠊逆转肝癌多药耐药性的研究
动物园兽医
兽药GSP认证后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