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春季节谨防猪节肢动物类寄生虫病

2018-03-18张凤仁山东省沂南县双堠镇兽医站

兽医导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疥螨病疥螨猪血

张凤仁/山东省沂南县双堠镇兽医站

冬春寒冷季节,是猪疥螨病、血虱病等节肢动物类寄生虫病的多发季节,要做好防治。

一、猪疥螨病

猪疥螨病是由疥螨科疥螨属中的猪疥螨寄生于猪皮肤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猪疥螨只感染猪。

1.虫体形态。猪疥螨虫体很小,呈类圆形,背腹面较扁平,前端有马蹄形的咀嚼器。背部有刺和刚毛,腹面有4对足,前2对足位于体前部并伸向前方,后2对足位于体后端并伸向后方。雄螨大小为(0.250~0.338)mm×(0.165~0.242)mm,第1、2、4对足末端具有柄吸盘,第3对足末端有1根刚毛。雌螨大小为(0.339~0.509)mm×(0.280~ 0.356)mm, 第 1、2对足末端具有柄吸盘,第3、4对足末端各有1根刚毛。虫卵呈椭圆形,大小为150μm×100μm。

2.生活史。猪疥螨同其他种类疥螨一样,其全部发育过程都在猪体上度过。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若虫和成虫4个阶段。猪疥螨的口器为咀嚼式,在宿主表皮内挖掘隧道,以角质组织和渗出的淋巴结为食,并在隧道内繁育。雌螨在隧道内产卵,每2~3 d产卵1次,一生可产40~50个卵,卵经过3~8 d孵化出3对足的幼螨。这些幼螨比较活跃,会爬到皮肤表面再钻入皮内形成小穴,并在小穴内蜕皮为4对足的若螨。其中,体型较小的为雄螨若虫,只有1期发育,经3 d蜕化为雄螨;体型较大的为雌螨若虫,分为2期发育。雄螨在表皮内与雌螨交配后不久即死亡,而雌螨寿命可达4~5周。疥螨整个发育过程为8~22 d,平均15 d。

3.流行病学。猪疥螨只感染家猪和野猪,对其他动物无传染性,不同日龄的猪均可易感染。传播方式可通过猪只的相互接触而传播,也可通过有污染本虫的畜舍、用具等间接传播。寒冷季节和猪只营养不良、环境潮湿等均可促使本病的发生。

4.注意症状和病变。猪出现猪疥螨病时有皮肤剧痒表现,经常在墙壁、铁架上摩擦,导致皮肤局部出现红斑、结痂、脱毛和皮肤增厚现象。有的在猪耳朵内也长猪疥癣。严重的可见皮肤渗出物干涸后出现皱褶和龟裂现象。此外,病猪还出现不同程度的减食、消瘦、贫血、生长缓慢现象。主要病变是局部皮肤出现炎症病变,严重时炎症组织坏死。

5.诊断。根据流行病学、症状表现及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必要时可用小刀刮取患部皮肤(刮到微出血为止),将皮屑或带血的刮取物加5~10 ml的10%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处理1~2 h,再离心,取沉淀物进行镜检,检出猪疥螨虫体即可确诊。在生产实践中,可通过蹭痒指数即摩擦指数来评价猪场感染猪疥螨的情况。蹭痒指数是指猪场在静止状态下,观察猪群(不少于10头)在15 min内总的蹭痒猪头数除以被观察猪群头数。正常猪群的平均蹭痒指数应低于0.1;若超过0.1,则提示猪群可能感染猪疥螨;若指数超过0.4,则提示猪群严重感染。

6.防治。预防措施包括做好猪舍环境卫生,保持猪舍的干燥通风和透光,加强猪群饲养管理,定期消毒,引种猪时严禁把有感染猪疥螨的猪引入猪场,平时定期进行驱虫预防。发现猪只有脱毛或蹭痒指数超过0.1时要及时采取隔离和体内外驱虫措施。

本病的治疗措施包括3个方面:(1)外用药治疗。可在晴好、气温相对较高的天气,选用5%敌百虫、005%双甲脒、0.005%~0.01%溴氰菊酯、0.025%三氯杀螨醇等药物对病猪进行体外喷雾,每周1~2次,连用2~3次;(2)口服药物治疗。克选用伊维菌素拌料治疗,按每千克体重0.2~0.3 mg的剂量,连用3~5 d;(3)肌内注射治疗。对个别严重的病猪可使用伊维菌素针剂,按每次每千克体重0.3 mg,或1%多拉菌素进行皮下注射或肌内注射,都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但由于本病是猪场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不容易根治,平时除了加强饲养管理外,还要做到定期驱虫,一般每年不少于4次。

二、猪血虱病

猪血虱病是由血虱科血虱属中的猪血虱寄生于猪体表的一种寄生虫病。

1.虫体形态。属大型虱。头部较长,长度约为宽度的2倍,口器刺吸式,触角有5节,眼突呈短指状,胸板呈梯形,腹部大,有9节,背腹面每节至少有1行毛,足有3对、粗短。雄性猪血虱体长3.5~4.7 mm,腹部几乎呈圆形,背片明显而宽,生殖片的长度为宽度的3倍,无刚毛,假阳茎弯曲不对称。雌性猪血虱长4.5~5.8 mm,第7生殖足发育良好,略呈长三角形。

2.生活史。整个发育过程不完全变态,包括卵、若虫和成虫。成虫交配后,雄虱即死亡,雌虱于2~3 d后开始产卵,每天可产1~4枚。虫卵呈长椭圆形,黏附于猪的被毛上,经过9~20 d孵化出若虫。若虫又分为3期,每隔4~6 d蜕化1次,经3次蜕化后变为成虫。雌虱产卵期2~3周,产卵干净后即死亡。

3.流行病学。猪血虱只感染猪,一年四季均可感染,其中以秋冬季节感染率高。猪发病与饲养管理条件差有关,如在有垫料猪舍里感染率较高。在猪体表上,以耳基部周围、颈部、腹下部和四肢内侧部位更易感。猪血虱的传播方式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有时也可通过褥草和工具等间接传播。

4.主要症状和病变。猪血虱的寄生会导致猪只皮肤局部痒感,猪只时常出现蹭痒、不安表现,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猪只的生长性能,严重时还会造成局部皮肤脱毛和损伤。

5.诊断。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必要时可把猪血虱放在体视显微镜下进行深入观察鉴定。

6.防治。预防措施包括改善饲养管理,在冬春寒冷季节不使用稻草或其他褥草做垫料,加强舍内卫生清洁和消毒工作。本病的治疗可选用溴氰菊酯、氰戊菊酯、敌百虫、双甲脒等药物喷洒猪皮肤和猪舍,每周1~2次。个别严重的病例也可使用伊维菌素针剂进行皮下注射,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疥螨病疥螨猪血
如何做好规模化猪场疥螨病清除
牛疥螨病防治
犬疥螨病的诊治
羊疥螨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和防治
吃猪血的好处多过量容易铁中毒
山羊疥螨病的诊治
一例犬疥螨病的诊疗报告
最廉价补血食物,誉为“养血之玉”
猪疥螨病的流行与防治
一例水牛疥螨继发感染葡萄球菌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