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救治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实施价值

2018-03-17吴宁旭杜广磊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8年2期
关键词:全程家属心肌梗死

吴宁旭 杜广磊 刘 燕

(河南漯河市中心医院急诊科 漯河 462000)

从临床实践来看,是否能够快速有效的对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救治对于提升治疗效果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急诊全程优化护理是通过长期工作经验的积累,总结出的护理操作流程和具体执行方法,对于心肌梗死各项抢救工作的快速、顺利开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1]。本次研究就将以我院2015年9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40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通过与常规护理比较的方式,探讨其作用于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的临床效果,现对研究过程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0月我院接收的40例心肌梗死患者展开研究,在征得患者或家属许可的条件下,采用电脑抽签的方式将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20),包括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51~72岁,平均年龄(61.3±4.5)岁;对照组(n=20),包括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53~74岁,平均年龄(62.7±5.0)岁。资料统计提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两项指标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备进行分组研究的要求。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急诊全程优化护理,措施包括:(1)优化接诊流程:为最大程度的缩短患者抢救所需的时间,针对疑似心肌梗死患者应实施先抢救、后挂号的方法,救护车接诊患者在行进过程中就应与医院相关科室取得联系,简要汇报患者的各项基本情况,以做到及时、有效的接待,并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抢救流程;(2)优化病情评估流程:对过往临床工作中的病情评估环节进行全面的分析,找寻其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和优化;在完成初级评估后立即进行各项生命体征指标的检测,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疾病评估,要求在30min内对患者的思维、意识、呼吸及脸色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详细询问患者家属病史等相关资料,然后对患者实施心电监护[2];(3)转接流程: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订具体的治疗措施,在对患者进行转运前按照要求详细填写交接单,然后将患者送入介入治疗室,并在整个期间由专门的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进行监测和记录,以最大程度的确保患者的安全;(4)作好患者家属的安抚工作:家属由于缺乏专业的病理知识,加之担心患者的生命安全,因而在整个救治过程中情绪变化往往较大,因此,为保证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开展,护理人员还需重点安抚家属的情绪,主动与其进行沟通和交流,将整个治疗流程及意义详细的告知,以获得家属的认可和支持,并通过成功治疗案例讲解的方式帮助其树立信心[3]。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评估时间、心电图时间、采血时间、用药时间;另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估患者或家属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分为不满意、较满意和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具体急救项目的时间对比

观察组(n=20)病情评估时间(0.9±0.2)min;对照组(n=20)病情评估时间(2.2±0.4)min,观察组病情评估时间更低,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13.0000,P=0.0000)。

观察组(n=20)心电图时间(4.1±0.7)min;对照组(n=20)心电图时间(6.0±0.6)min,观察组心电图时间更低,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9.2164,P=0.0000)。

观察组(n=20)采血时间(4.4±1.1)min;对照组(n=20)采血时间(7.2±1.4)min,观察组采血时间更低,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7.0330,P=0.0000)。

观察组(n=20)用药时间(4.3±0.9)min;对照组(n=20)用药时间(6.5±1.3)min,观察组用药时间更低,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6.2225,,P=0.0000)。

2.2 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n=20)对护理服务满意17例、较满意2例、不满意1例,满意率95.00%;对照组(n=20)对护理服务满意14例、较满意3例、不满意3例,满意率85.00%。观察组满意度更高,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5.5556,P=0.0184)。

3 讨论

心肌梗死是临床上相对较为常见的一类疾病,随着医疗卫生水平的提升,介入治疗提升了疾病的治疗效果,大幅度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4]。但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缩短治疗时间,提升治疗效果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中我们重点从接诊、病情评估、转接以及患者家属的情绪安抚4个环节着手,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最大程度的缩短了疾病救治的时间,提升了工作效率[5~6];另一方面,由于在工作中更多的注入了人性化的元素,患者的满意度也有了相应的提升[7~9]。从本次研究结果的数据比较来看,观察组患者在病情评估时间、心电图时间、采血时间、用药时间四项关键指标上比较,观察组均明显占优(P<0.05),提示了急诊全程优化护理的应用价值。此外,在患者或家属满意度上比较,观察组同样占据优势(P<0.05),提示了急诊全程优化护理能够提升护患之间的关系[10~11]。

综上所述,我们得出最终的研究结论:在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中实施急诊全程优化护理,能够在缩短治疗进程的同时提升患者的满意度,该方法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借鉴并推广。

1 徐菊.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救治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分析.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2:139~140.

2 刘俊华.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80:226;229.

3 杨倩.急诊全程优化护理模式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19:2480~2482.

4 钱国枚,黄伟平,李静如,等.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首都食品与医药,2015,24:121~122.

5 杨兆华.观察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救治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实施价值.中国社区医师,2014,17:125~126.

6 程宝珍,张小红,牛娟.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护理学杂志,2012,5:9~11.

7 张海青.全程优化护理在救治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实施价值.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0(8):132~133.

8 Matthew D,Mc Hngh, et al.Hospital Nursing and 30-Day Readmissions among Medicare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Pneumonia.Medical care,2013,51(1):52~59.

9 Burt R.K, Chen Y.-H,Verda L,et al.Mitotically Inactivated Embryonic Stem Cells can be used as an in Vivo Feeder Layer to Nurse Damaged Myocardium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 preclinical Study.Circulation Research: a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2012,111(10):1286~1296.

10 吴小华.链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3):469~470.

11 胡丽娟,杨鹤,雷倩,等.急性心梗的院前急救配合介入治疗的疗效及护理.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4):525~526.

猜你喜欢

全程家属心肌梗死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手工制鞋全程LOOK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