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行语构式化的模因机制与特征

2018-03-17刘世理张若菲

关键词:洪荒模因构式

刘世理,张若菲

(信阳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一、引言

流行语指某一特定历史时期或某一特定群体中广泛流行的语言形式,具有时效性强、使用频率高的特点。不同历史时期的流行语反映不同的时代特点[1]。流行语的流行,在于它作为一种语言的变体,具有类似模因(meme)的复制与传播功能。正如基因在基因库中进行自身繁殖一样,模因在模因库中通过复制和模仿从一个人的大脑到另一个人的大脑[2]198。语言模因的生成传播是一种特殊的构式化过程。构式化作为形式与意义的规约化,是在原有语言单位中激活新的语言节点,演化出新构式、新意义的过程,构式化在语言的演化与生成过程中发生。基于模因生成的流行语也是一种语言现象的构式化过程,流行语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它已经构式化了。模因机制下流行语的形成具有构式化的特征,基于模因的构式化在形式与意义新构式节点的生成过程中更加严密,构式化过程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意义上,都与原有构式有一定的联系,单纯的语素、词、短语和句子的演化,都是构式化的过程。流行语构式化的生成与演化特点也体现出构式化的多产性、图式性与词汇化组构性等特征。以往对流行语的研究大多从流行语的流行、语用效果、顺应性等方面进行论述。我们认为,流行语作为语言的一种特殊形式是语言演化的结果,是在一定时代背景下形成的一种形式与意义的结合体,这一语言结合体的演化也是构式化,其机制是模因,即基于模因的构式化。本文基于模因论,从构式化视角探讨流行语构式化过程中的模因机制与特征。

二、构式化与流行语

构式语法源于认知语言学和词汇语义学。基于构式是形式与意义的匹配、语法是各种构式清单的观点,对构式进行分析的有 Fillmore & Kay[3]、Fillmore、Kay &O'Connor[4]、Lakoff[5]463、Langacker[6,7]、Goldberg[8]以及Croft[9]等。在构式研究中不少学者提出了构式化(constructionalization)概念。Goldberg[10]认为构式化是构式网语言中动态结构点的重新组建。Fried[11]认为构式化有两种途径:一是从语言中衍生出新的语法形式;二是已有构式的重组,使该构式的意义变得更加不透明。Traugott[12,13]则认为构式化指的是一种新构式产生的过程,可以简要地定义为“形式-意义”配对的发展或创造。国内已有学者把构式化与语法化、词汇化一并提出,认为它是一种松散结构到固定结构的过程。认为构式化建构了基于使用的构式演化模式和历时构式语法体系,广泛用于各种不同构式的构式化过程和结果研究,并指出构式化具有能产性、图式性和过程性等特征[14]。与语法化和词汇化不同,构式化是一个新术语,还有待学者对它做相对准确和详细的研究。我们发现,流行语在群体中广泛流行并进入到语言体系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与构式化过程有相似之处,如流行语广泛流传就是构式化能产性的一种表现,流行语反映的不同时代特点也是构式化的图式性特征表现。而流行语流传所遵循的模因复制、模仿、传播过程也可以理解为构式化过程,内含一种特殊的构式化模因机制。

国内对流行语的研究涉及诸多方面,如从形式上有组合流行语,从范围上有校园流行语,从时间上有年度流行语,从传播方式上有网络流行语,并认为流行语具有时效性、频率性和隐喻性等[15,16]。何自然把模因论引入到流行语研究中,对流行语的流行提出新的解释,即语言模因的触发机制和模因宿主的主体性[17]。流行语作为形式与意义规约化后形成的构式,在不同群体中流行反映出不同群体的特点,传播的范围与广度和深度也不同。流行语由一种相对自由的形式演化为相对固定的结构应是构式的演化形成过程,流行语作为一种被大众接受而普遍传播的语言,它的传播过程也是一种构式化过程,因为它的形式在这一过程中被逐渐演化为一种固定格式,继而在模因触发、复制和传播机制下进入到大众语言体系中。

作为一种探索,我们将从流行语的形成演化过程来说明它的构式化过程,同时我们认为流行语的形成过程也是模因机制的结果。如“打酱油”在CCL语料库中有1 382条相关的词条,2008年首次成为网络热词。该词条原本是“V(打)+N”的动宾结构,语义为“买一种做菜用的调料”,其在流行语的构式演化中,加上运动和存在词“来,去,在”,或修辞词“的”,渐变为新构式意义。如下例:

(1)妈妈盼望孩子快些长大,就说:“你快长吧,长大了好给我打酱油去!”(山东省淄博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2)汪峰抢头条5连败始末回顾网友调侃:打酱油的命。(济南网络电视台2013-12-02)

(3)孙继海:我们不是来打酱油的。(网易新闻2013-12-02)

上述例(1)中“打酱油”常与“时、时候”一起出现在句末,或被用在“给/帮某人”之后,意为“帮助某人去买酱油”,类似还有“打酒”等。例(2)中“打酱油”已具有构式属性,失去原有“买酱油”之意,具有“无关紧要”之类意义,可起到限定修饰作用。汪峰很多次没有机会抓住头条,报道者就判定他是“与我无关”的命,没机会成为事件的中心人物。例(3)中“打酱油”已演化为指某人或某物的属性或功能,在其后直接加“的”构成“打酱油的”,指代某类人或事件。从“打酱油”这一词语的演化过程,我们发现它是借助一定的语境,经过句法与语境的意义演化而来的。这种演化不仅增加了它的使用频率,而且还增添了新的结构形式与语义,进而成为流行语得以广为流传。从它的发展过程我们也可以看出它的模因机制。

三、流行语构式化的模因触发机制

构式化关注新构式的出现,新构式的产生是一个连续、渐变的过程。一种构式取得独立的意义后,会与现有词汇成分融合,出现部分或全部的图式构式。构式自身不会变化,而是说话人以“新的分析”机制进行构式表征之后的变化。构式演化的轨迹是构式的形式与意义配对后,经过形式与意义的新分析,从具体图式到抽象图式的演化过程[13]。如“洪荒之力”原本指的是天地初开之时这种足以毁灭世界的力量,人们的认知方式往往通过凸显次事件的具体动作实现构式的意义表达,而“洪荒”是固定的,由触发机制依据特定语境凸显次类别,如触发“女性”“力量”便有了“洪荒少女”“洪荒之力”,因此“洪荒少女”“洪荒之力”比原本的“洪荒”具有多层级的次事件结构。“洪荒之力”首先源于热播剧《花千骨》台词,其模因触发机制是由2016年里约奥运会仰泳运动员傅园慧被采访时的语言与画面复合模因诱发,时机与效应恰当地组成复合模因继续传播,该运动员在采访中以“洪荒少女”而成为网红,“我已使出洪荒之力”“双倍洪荒之力”“洪荒之力的反噬”等模因用语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与接受。以“洪荒”为核心的流行语的模因触发机制表明:只有当信息在表达人们的意图时被加工形成各种信息表征,并得到复制传播,模因才能形成。模因触发的事件认知语境与原先的事件建立起新的关联,产生新的节点。尽管“洪荒”在构式中处于修辞地位,但它却增强整个构式的语义,编码出以“强大”为核心的构式义,实现流行语“洪荒××”的构式化。

构式的构式化过程,与模因的生成和传播非常相似,可以看作是构式化的模因生成过程。而模因的生成触发靠两个条件,即潜在模因和语境。人脑中只具有潜在效应(potential effects)的模因信息,那些没有得到复制传播的信息,只是一些具有模因潜势的元表征信息,即潜在的模因[18]。触发模因潜势信息的语境具有多样性,如情景语境、语言语境、认知语境、社会语境等。只要能引起潜在模因宿主心理上的某种联想,在某种语境下复制形成信息表征,并在不同宿主间得以复制、传播,大脑中的潜在模因就形成了真正的语言模因。语言模因的触发、复制和传播机制来自两个方面的动力:一是语言模因本身的生存、发展规律;二是语言模因宿主的能动作用。从模因触发机制这两方面的动力来分析,大脑中的模因潜势信息就是模因在触发形成之前的最初形式,加上某种特定的模因宿主心理因素,促使这些信息得以传播出去,才能最终形成模因[19,20]。如通过热播剧进入到人们大脑的信息“洪荒之力”,作为具有模因潜势的元表征信息,成为大脑中具有潜在效应的模因。记者采访奥运会仰泳运动员这一情景语境触发潜在模因宿主心理上的联想,进而复制出与其相关的“洪荒”语言模因,这种潜在的模因也就形成了真正的语言模因。模因模仿生成新的模因变体“洪荒××”的过程,也是该构式被不同的群体接受并产生新的构式的构式化过程。

四、流行语构式化的模因梯度演化机制

构式化源于构式是规约化的形式与意义配对的观点,对构式形式和意义的产生和演化同等关注,它把词汇化、语法化和构式化看成一个连续体[21]15-31,[22]。构式意义的演化体现在词汇语义演化与整个命题语义演化中。语言如同其他认知体系一样,是一个由节点和节点之间联结而成的网络。节点之间的联系呈自然的类型层级关系,可以从概括性的构式中预期下一层具体构式的属性[23-25]。构式意义演化是构式节点和关系的重构,而构式关系的重构主要通过一词多义、隐喻扩展以及分类层级等方式进行表征[9]。流行语构式化的模因机制涉及不同分类层级的演化,如通过构式相同位置中不同词语的接替出现、构式字面义向隐喻或转喻义演化等,重构构式与节点的关系,进而模因出新的构式化形式。如2013年春晚小品《不差钱》中的一段话语。

(4)人这辈子,其实可短暂了,眼一睁,一闭,一天就没了;眼一闭,没睁了,一辈子就没了。

该段话语最初作为语言信息在人们大脑中形成模因潜势,先是通过春晚语境和演员自身特点因素构成复合模因,进而得以在宿主的大脑里存储,借助春节这一特殊时段,通过电视媒体及小品本身赋含人生时短这一哲理进行传播。

(5)春节,其实可短暂了,眼睛一闭一睁,初一就过去了;眼睛再一闭一睁,这十五就过去了。

小品本身具有时间哲理性,加之台词简单易懂、易于模仿,引发人们对时间易逝和人生短暂的感叹。这种潜势模因信息传向上班族,带着宿主对日复一日兢兢业业工作的信息表征,得以复制传播。

(6)上班这一天,其实可短暂了,电脑一开一关,一天就过去了;电脑再一开一关,一年就过去了。

上述由小品《不差钱》台词演化的构式流行语是语言模因梯度演化的表现。在语言传播过程中,特别是在流行语的生成与传播过程中,潜势信息模因经触发演化为语言模因,产生次事件的新节点,呈现出自然类型的层级关系。宿主的能动作用激活节点,演化出新的意义,把语义结构直接映射到表层句法结构上,构式出新的形式[26],完成了流行语构式化过程。如下表所示。

表1 构式流行语的语言模因梯度演化

该构式作为形式与意义配对,在模因过程中不仅保持相同的句法形式,而且具有同样的“时间快”感叹语义属性。但构式化过程中模因机制呈现所描述的事件从概括向次事件和类似事件梯度演化,节点关系也由整体向层级和类属演化,使该构式不断复制、传播,形成该流行语构式化句群,每个话语实例体现了自身在整个流行语构式化网络体系中的梯度演化[27]。流行语构式化具有构式与模因的契合点,在语言模因依据特定构式逐渐实现其意义演化过程中,语言形态、音系、语义和语用等因素共同起作用[14],不仅体现了“形式-意义”的配对观,还遵循了语言认知网络的自然类型层级原则,揭示了新构式的产生是一个连续、渐变的过程。

五、流行语构式化的模因特征

从流行语的触发和演化机制可以看出,模因在流行语构式化过程中呈现出图式性、能产性和组构性特征。

首先是构式化的模因图式性特征。一个构式取得独立的意义后,会与现有词汇成分融合,出现部分或全部的构式图式。如“眼睛一睁一闭,一天就过去了”的构式图式为“一段时间随一个瞬间动作而消失”,构式语义为“感叹人生短暂”。模因构式化的图式性表现为具有层级性和体验性的构式范畴,人们会结合自身的实现方式来进行新的构式图式,即出现新的构式。上述构式流行语被上班族或学生复制,就演化为“电脑一开一关,一天就过去了”和“寝室一出一进,一天过去了”等具有体验性的次事件构式。实现构式的图式性允准,需要建构符合规约的表达式,人们根据即有的构式图式库,经过切合自身的筛选,使构式的目标结构与规约化的语言单位相似,便实现了构式允准的条件。接着就是构式形式的允准,目标结构与允准结构匹配,说话人对其进行编码的构式表达式就实现了全部的允准。上则春晚小品《不差钱》的台词图式的规约化,允准它模因出上班族的子图式,它们的基本图式是对时光易逝的感叹,下位图式则是上班族对日复一日、单调生活及浪费时间的倾诉。

其次是构式化的模因能产性特征。模因具有复制能力强、多产性的特性,一旦进入语言,便通过隐喻机制在范畴之间映射,复制出大量同构流行语,其中空间隐喻向时态映射就是最常见的语言现象[28]。还以《不差钱》这则小品为例,以“出进,闭睁”空间行为映射“时间过去”,一经播出便迅速传遍千家万户,在爱奇艺网上点击量达237万。不仅在上班族和春节期间进行复制,还流行于校园,在广大学生群体中流传。

(7)大学生活其实可短暂了,寝室一出一进,一天过去了;寝室一出不进,四年就过去了。

(8)上课这一天其实可短暂了,眼睛一闭一睁,一节过去了;脑袋再一搭一抬,又一天过去了。

流行语的模因复制与传播能力可见一斑,也足以表明流行语构式化的模因能产性特征。构式具有的能产性和模因的复制与多产性具有相似特性,它的能产性是固化在说话人心智中的图式范畴,具有心理现实性[7]。而构式的能产性是对特定实例范畴制约化的整合过程。它体现其本位图式允准其他图式构式的扩展度和受制约程度。由上述模因的构式化过程我们可以发现,新模因构式呈现梯度、渐变形式的演化。构式之间的能产性形成一种渐变群[9]。上述构式化过程在模因的复制传播过程中,呈现一种渐变化过程。

再次是构式化的模因组构性特征。构式形式与意义的搭配,需要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完成。而一个表达式的意义是词项意义和构式意义的融合[9]。流行语通常是在原有简单表达式基础上构建符合句法与意义的新表达式,在语义上依据较单一的意义构建出较多样的或整体的意义,其形式与意义之间关系的透明度和可接受度体现模因组构性特征,即经过模因出现的符合常规序列的新构式只有符合句法,新的构式意义才能够识解,进而整个构式的意义才得以解码。如果出现构式的形式与意义不匹配情况,那么该构式就不具备模因组构性。在流行语构式化过程中,人们可以根据一定的语境模因出相关的模因,但不一定模因出的所有模因都能形成构式,很多构式流行语无法预测是整体组构或部分组构,人们通常会以“整体大于部分”的规则做预测。如上面例句(5)(6)(7)(8)构式化的模因均为对人生时短的感叹这一组构意义,但各自模因又分别表达不同群体对时光感叹的不同侧面。如例(7)和(8)描述大学生活的构式模因,虽然表述了大学生活的充实、描写了大学生积极向上方面的非组构意义,但其前提是建立在感叹大学时光短暂的组构意义上,因此基于模因也可以构成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29]。

六、结语

流行语的形成是一个构式化过程,促成流行语构式化的机制是模因的触发与演化。模因遵循人的自然本性,迎合人的心理特征,在自然语言中从潜势模因演化为强势模因,继而利用媒体效应和名人效应等构成具有复合模因的流行话语,得以进入宿主中不断复制传播,实现流行语构式化。在语言中模因的触发与梯度演化形成流行语并实现其构式化。模因在人们之间复制、传播依据一定的语境,呈现流行语构式构式化的模因图式性特征。在流行语构式化过程中,模因的复制性强、传播速度快,体现出模因的能产性特征。在流行语构式化过程中,整体大于部分组构原则体现出其模因组构性特征。

[1] 崔蓬克.当代汉语流行语概念的再界定[J].当代修辞学,2012(2): 27 -31.

[2] DAWKINS RICHARD. The Selfish Gene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

[3] FILLMORE,CHARLESJ.&PAUL KAY.Construction Grammar[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93.

[4] FILLMORE,CHARLES J.PAUL KAY & Mary C.O'Connor.Regularity and idiomaticity in grammatical constructions:The case of let alone[J].Languag,1988(64):501-538.

[5] LAKOFF,GEORGE.Wome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6] LANGACKER,RONALD 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Vol.I 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7] LANGACKER,RONALD 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Vol.II:Descriptive Application[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8] GOLDBERG,ADELE E.Constructions: 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5.

[9] CROFT,WILLIAM.Radical Construction Grammar:Syntactic Theory in Typological Perspectiv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10] GOLDBERG A E.Constructions at Work: The Nature of Generalization in Language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11] FRIED M. Principles of constructional change [C]. In Trousdale, G. & Hoffmann, T. (eds.) The Oxford Handbook of Construction Grammar.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

[12] TRAUGOTT E C. Toward a constructional framework for research on language change [J]. Cognitive Linguistic Studies, 2014, 1(1): 3-21.

[13] TRAUGOTT E C,TROUSDALEG. Constructionalization and Constructional Changes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3.

[14] 文 旭,杨 旭.构式化:历时构式语法研究的新路径[J].现代外语,2016(12):731-739.

[15] 夏中华,关于流行语性质问题的思考[J].语言文字应用,2012(1):92-99.

[16] 王 迈.流行语演进路径中的阻尼退化现象[J].当代修辞学,2015(5):59-63.

[17] 何自然,流行语流行的模因论解读[J].山东外语教学,2014(4):9-12.

[18] DISTIN K.The selfish Mem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19] 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 J].语言科学, 2005(6):54-64 .

[20] 戴仲平.语言偏离现象的模因论解释[D].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

[21] GOLDBERG A E. Constructionist approaches [A]. In T. Hoffmann & G. Trousdale (eds.). The Handbook of Construction Grammar [C].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22] TRAUGOTT E C,TROUSDALEG. Gradience, Gradualness and Grammaticalization [M].Amsterdam: John Benjamins,2010.

[23] LANGACKER,RONALD 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Vol.I 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M].Stanford,Cal.: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24] HUDSON, RICHARD A. English Word Grammar. Oxford: Blackwell,1990.

[25] HUDSON, RICHARD A. Language Networks: The New Word Grammar. Oxford: OxfordUniversity Press,2007.

[26] CULICOVER, PETER W. AND RAY JACKENDOFF. Simpler Syntax[M]. New York: OxfordUniversityPress,2005.

[27] BYBEE J L. Language, Usage and Cognition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

[28] 刘世理,翟后铭,空间隐喻向时态映射在英语不规则动词双元音变化中的体现[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6(2):88-91.

[29] 黄 婧,基于模因视角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17,37(3):98-101.

猜你喜欢

洪荒模因构式
模因视角下的2017年网络流行语
“洪荒之力”竟然不是最大的力
“不可推导性”作为标准的虚妄:兼评“修辞构式观”
谁有“洪荒之力”里约奥运会收入最高的参赛选手
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再到语法构式
洪荒力
试论翻译中的模因*
Primordial Power
主观性在口语构式中的非常规表达——以口语构式“V+他2+NumP”为例
强化显义与突出内涵:当代流行构式“不是所有的X都叫(是)Y”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