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中药调配临方炮制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

2018-03-17杨世荣

智慧健康 2018年2期
关键词:中药饮片调配炮制

杨世荣

(甘肃省武威职业学院直属附属医院,甘肃 武威 733000)

0 引言

中药的常规炮制是依据药材的不同种类按照不同方法进行大批量制备,对中成药和中药汤剂等大规模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具备药物毒副作用不能有效清除和改善药物性能的缺点[1-2],中药调配中临方炮制是依据医嘱进行小规模炮制,其具有灵活可调的优点,本文对临方炮制的质量以及对临床治疗效果影响进行具体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46例患者。46例具体为传染性疾病6例、呼吸道疾病7例、循环系统疾病3例、流行性感冒17例、视神经炎3例、内脏综合性疾病5例、风湿性疾病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观察组23例采用中药临方炮制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23例患者采用普通中药给予治疗。观察组23例患者中男14例,女9例,年龄21.1-74.5岁,平均为(52.4±1.2)岁;对照组23例患者中男13例,女10例,年龄为20.9-74.2岁,平均为(52.3±1.3)岁。两组46例研究对象基础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23例按医嘱进行临方炮制;对照组23例患者根据病症给予常规中药治疗。

1.3 指标判定

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层次。分别依据主治医生反馈的治疗情况对46例患者症状进行判定,治疗后患者症状消失或显著缓解且无毒副作用则为显效;临床症状有明显缓解或部分患者有轻微不良症状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发生或增加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为无效。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46例患者所得的计量资料(t)和计数资料(χ2)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版本)分析,表示方式为(±s)、(%),若 P<0.05,则判定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46例患者治疗总疗效,观察组23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

表1 对比治疗疗效[n(%)]

3 讨论

大部分中药材均提取于自然界,需要将药物进行调整加工才能投入使用。常规炮制方法可以大批量制备但无法兼顾药材的具体性能。中药炮制技术属于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且一直沿用到现在,经验丰富,历史悠久,中药调配临方炮制充分利用了中药炮制技术,在使用药物前依据传统经验、炮制原理等进行修治整理以及加工处理,处理炮制的质量有直接决定药材效果的作用[3-5]。临方炮制可制作不同中药制片药物剂型以及尽量调节药物性能等优点,其具体意义如下。

(1)中药组合物成分复杂,含有有机酸、单宁、挥发油、糖苷、生物碱等成分,具有特殊的理化性质,中药药物进行不同的炮制方法可使其药物性能出现差异,如槐米花经炒黄后加热可提高药效。临床炮制会对中药药物的药理作用、药性、化学成分造成影响,通过可改变药物性能在保证药物质量合理的基础上,尽可能使药物的疗效最大化,且加工炮制前后药物作用和药物活性成分发生改变,可为临床科学合理的应用中药材提供一定依据,有利于加强临床用药安全性。

(2)采用中药临方治疗其主要基础为药剂师合理熟练掌握炮制各流程,在此基础上严格加工炮制中药药材,将药物性能按照医嘱进行调配,尽量降低药物毒副作用,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如半夏经过白矾炮制后毒副作用可有效清除。临方炮制属于中药用药特色之一,严格的处理环节以及按医嘱调配药物性能也符合中药辨证施治的理念[6-8]。

(3)方炮制中药的方式具有多种性,可通过炙、煅、炒、蒸等方式进行浸、泡和加热处理等,有利于制成便于储藏、服用的制剂[9-10]。在炮制药物过程中可将材质坚硬的药物有效成分煎出并利于煎煮,可将治疗疗效发挥到最大。如炉甘石经煅后可增加氧化锌含量进而提高疗效[11-12]。

(4)中药临方炮制的炮制方式主要分为炮炙、捣碎、切制、净制等,其是中药炮制的一个主要构成部分,中药部位的不同药理作用也不同,所以会涉及到对中药各部位处理方式的不同,可利用先溶、后溶等上述方式进行临方炮制,确保将根、茎部等具备不同功效的部位区分开来[13-14]。

综上所述,临方炮制是调整药物四气五味的有效方式,中药调配临方可改变药物性能,在保证药物质量合理的基础上,尽可能使药物的疗效最大化。利用临方炮制技术既可发扬中医药炮制技术优点,也可在具体应用中补充其理论不足的地方,对中药炮制技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有重要意义。

[1] 肖永庆,李丽,刘颖,等.中药炮制学科及饮片产业的发展与创新[J].中国中药杂志,2016,41(1):24-27.

[2] 孟陶.中药炮制对中药饮片疗效的影响分析[J].海峡药学,2016,28(9):176-177.

[3] 冯云.不同炮制方法对中药饮片临床疗效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12):143-144.

[4] 庄延双,胡静,蔡皓,等.苍耳子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3(4):428-432.

[5] 刘秀琴,李莉.中药炮制方案对中药饮片疗效影响分析[J].淮海医药,2017,35(2):223-224.

[6] 何健榕.3种不同炮制方法对中药饮片疗效的影响初探[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3):107-108.

[7] 周逸群,陶叶琴,邱云,等.中药炮制的超分子化学机制探讨[J].中国中药杂志,2016,41(18):3496-3500.

[8] 王晓文.中药炮制方法对临床应用疗效的影响探讨[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6,10(4):61.

[9] 张建文.中药炮制对中药饮片的化学成分及疗效的影响分析[J].健康前沿,2016,23(10):194,205.

[10] 孙娥,徐凤娟,张振海,等.中药炮制机制研究进展及研究思路探讨[J].中国中药杂志,2014,39(3):363-369.

[11] 刘莹.分析中药炮制方法对临床应用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48):115-116.

[12] 游宗辉,李莲.观察中药炮制对中药饮片的化学成分及临床疗效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11):65-65.

[13] 刘素标.探讨中药不同炮制方法对临床药效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1):328-329.

[14] 王文.中药炮制对药物性能功效及理化性质的影响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8):2543-2544.

猜你喜欢

中药饮片调配炮制
养猪饲料巧调配
大气调配师
炮制专家王琦论现代中药炮制研究的“2个时期3个阶段”
3种姜汁炮制后厚朴对大鼠胃黏膜损伤的抑制作用
清半夏炮制工艺的优化
中药饮片市场监管乏力
中药饮片调剂中审方作用及改进策略分析
张馨予调配
中药饮片鉴别真伪的意义及相关方法
易混淆中药饮片安全用药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