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急诊抢救室的护理管理

2018-03-17罗立诗

智慧健康 2018年2期
关键词:抢救室仪器设备药品

罗立诗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广西 梧州 543000)

0 引言

急诊科属于医院的特殊场所,为安全隐患极大的场所,极易出现医疗事故。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体现在临床护理过程中以及急救危重病人过程的每个阶段,如果治疗不合理,严重降低护理质量,极易发生护理纠纷[1]。选择护理安全管理干预,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成效,整理归纳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信息

选择门急诊科42位护理人员给予探讨,平均分组,每组21例。参考组年龄20-44岁,工作时间1-15年,具体包括本科生4名、大专生12名、中专10名;观察组年龄21-43岁,工作时间1-12年,其中分为:本科学历2名、大专学历11名、中专学历9名。经过对比两组的基本信息,差异不大(P>0.05),具有临床对比价值。

1.2 方法

参考组选择一般护理干预;实验组选择护理安全管理方法,具有内容如下。

1.2.1 护士工作形象态度的整顿与改变

(1)强调行为表现的培养,形成良好的相处模式。须按照病人实际的知识程度以及对疾病知识、治疗方法等掌握情况,选择通俗简单的表达方式,积极和患者进行沟通,对于护理干预的差错主动真心地向病人表达歉意。

(2)提高护士的法律理念,严格监管护理文书按时领导护理人员学习《护理病例书写要求与规范》,组织病历讨论会议,探讨容易导致不良事故的安全隐患,强化对《护士条例法规》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知识学习等,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观念。

(3)逐渐增强专业知识技术能力,提高工作能力,确保护理质量,创建急诊护理人员的规培方案,同时给予阶段性的评审。按照护理部的标准进行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评审,采取奖励的方法,调动护理人员学习的主动性。

1.2.2 管理方面的修改方法

(1)建立完善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认真贯彻执行环节质量监管,构建以护士长为领导的护理安全监管组织,按时与随时抽查,对于科室的不足环节加强管理与检查,一旦发觉问题立即进行解决。

(2)急诊抢救室仪器设备管理:抢救室内仪器设备做到“四定”(定数量品种、定位放置、定专人负责、定期维修)、仪器设备上配置专人管理,操作步骤卡片。按时检查,保证处于完好的备用状态。制定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制度、流程、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

(3)抢救室药品与物品管理:抢救车药品、物品做好明确的标记,药品必须“三无”(无过期失效、无变质、无变色),科学合理放置应用药物。抢救车的急救药品数量种类较多,保证药品安全。抢救车与出诊箱封条管理:护理人员核对药品与用物,然后封条封存,签写时间。护理人员按时检查封条,做好交接工作,认真记录。

(4)加强急救知识、技能的学习和培训:每月安排一个下午为学习培训时间,学习内容有国内外急诊护理发展动态,组织学习有关的规章制度,紧急情况处理,避免不良护理事件。增强护理能力以及专业理论的培养,重视低年资护士的考核,加强对心肺复苏、常见急重症的处理,使护士更加熟练地掌握抢救流程[2]。熟练掌握抢救药品的种类、用途、剂量及抢救仪器的使用,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等。

(5)安全意识、风险意识管理:病人到达科室后,积极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抢救,制定完善的护理抢救计划。紧急抢救时护士要沉着冷静,注意讲话艺术。尊重隐私权、生命健康权、知情同意权。

(6)抢救护理文书管理:急救护理文书内容可涉及到病人的法律、医保、赔偿等多种情况,属于医疗事故的第一手资料。必须严格详细的记录病人就诊后的生命征,意识,落实医嘱以及开展的护理干预,避免产生失误,差错等不良后果。认真详细的记录病人的抢救方法、医嘱落实情况、护理工作以及病情等,必须真实客观,特殊情况患者或家属必须签字。

(7)抢救时用药的安全管理:急诊科护士要加强“慎独”修养,不论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都要严格执行护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发生。抢救时执行口头医嘱在用药前认真地执行“三查七对”并与医生复述所用药品一遍后方可使用,以确保抢救过程中正确及时执行医嘱,保证患者用药安全。保留空安瓿在抢救工作结束后果与医嘱记录进行查对无误后方可丢弃。在抢救过程中、抢救工作结束后、当班护士应及时将抢救用药规范完整记录。

(8)急危重患者安全转运管理:确保绿色通道顺畅,填写急诊病人转运记录单。急诊必须保证24h绿色通道顺畅,护理人员必须负责护送。转运时使用护栏,或使用约束带妥善固定,确保合适的体位。神志模糊的病人选择平卧位,头偏一侧;转运中防止剧烈震动,确保头部朝前,上下坡时选择头高位。一旦出现不良症状,应立即进行有效的救治。转运途中突然呼吸心脏骤停,及时抢救,并且呼叫附近医务人员给予帮助。填写转运记录单,认真做好交班工作,同时与接收科室确认签字,确保护理工作的有序进行[3]。正确进行搬运,防止病人再次受伤。

(9)急危重患者的各种管道的管理:转运时根据患者病情准备好相关的抢救设施(例呼吸机、监护仪、吸痰机、微量注射泵),进而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检测管道有无闭堵,连接位置是否紧密,同时进行妥善固定,避免脱落,清空尿袋;检测转运使用的设施是否正常,确保电量充足;按照实际情况携带急救药物与便携式监护设备,保持各管道的通畅在位,避免打折受压,以免脱落。

1.3 疗效判定

分析对比仪器设备管理,抢救室药品与物品管理,安全转运管理,各种管道的管理,共100分。

1.4 数据处理

选择SPSS18.0进行数据处理,实施t检验与χ2检验,以P<0.05为准,说明差异较大,具有临床对比价值。

2 结果

对比所有护理工作质量等情况,实验组远远强于参考组,差异较大(P<0.05),存在临床对比价值,详见表1。

表1 两组的护理效果分析分析(±s)

表1 两组的护理效果分析分析(±s)

组别 例数 仪器设备管理 抢救室药品与物品管理 安全转运管理 各种管道的管理参考组 21 90.18±2.70 84.32±2.11 90.45±2.16 91.29±2.13实验组 21 97.13±2.81 97.02±2.15 97.37±1.92 98.30±0.82 P<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护理安全隐患可存在于临床护理工作的各个细节,必须在管理方面对于危险因素给予评估与预防,选择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进而消除危险因素,有效改善护理工作质量,确保护理安全。经过对护理整顿工作,不仅增强大家发觉问题,整理归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够综合系统地改善科室的缺点,能够显著地减少护理安全隐患,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能够增强护士的综合素养以及工作水平,进而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工作,创建优质良好的工作影响。开展全面系统的护理管理后,能够明显的增强了医院护理工作能力,减少不良事件的产生[4]。充分证实了急诊科经过采取系统化的护理管理干预,能够显著增强急诊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治疗成效,改善护理满意度,适合临床的推广与应用。总的来说,急诊科室选择系统科学的护理管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治疗成效,增强护理满意度,降低或避免不良事件,适合临床的推广与应用。

[1] 周玉芳.急诊护理安全的影响及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7(10):82-86.

[2] 谢春兰.浅谈急诊护理安全问题及管理对策[J].中国医疗前沿,2016,4(11):139-142.

[3] 刘映红.急诊护理安全隐患及管理对策[J].当代护士,2016,8(11):102-105.

[4] 曾小英.我院加强急诊护理安全管理的做法[J].中国护理管理,2017,6(5):46-47.

猜你喜欢

抢救室仪器设备药品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探讨
上海航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限制抢救室人流量对急诊医疗质量的影响
原子荧光分析中应注意问题及其仪器设备维护
急诊电子病历系统建设与实践
急诊抢救室封闭式管理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我爱瑞金之温情抢救室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