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采用参与式教学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2018-03-16罗柱森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问题解决小学数学

罗柱森

【摘要】参与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激励学生主体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以推动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全面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课堂中采用参与式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合作与探究精神,能推动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本文通过对参与式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探究参与式教学在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课堂中的运用策略,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 小学数学 问题解决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3-0115-02

参与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激励学生主体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以推动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全面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参与式教学作为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其教学策略的研究和推广必将给数学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2011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将“问题解决”列为数学教学中的四大目标之一。在问题解决教学中,采用参与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应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加强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推动小學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从而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1.设置科学合理的前置作业,引起认知兴趣

前置作业又称前置性小研究或前置性学习。它指的是教师向学生讲授新课之前,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尝试性学习。前置性作业不等于课前预习,它在传统的预习作业的基础上拓展了内容,更具科学性和趣味性。“课前先学”是翻转课堂最大特点之一,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但对老师布置的课堂前置作业要求高了,要求教师根据学情,针对不同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指导预习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让学生在教师未讲新知之前即已了解内容,自己发现问题并自行解决一部分力所能及的问题,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减轻了课堂压力。

2.营造质疑氛围,引起探究兴趣

学生通过前置作业的预习思考,把有疑问的地方和不懂的问题写在提问本或课本上。在课堂上让学生质疑,有疑问就很想找到问题的答案,有了更强烈的探索欲望,因此教师要营造机会让学生质疑,让学生逐渐掌握质疑的一些方法和策略。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在复习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后,正要进入下一阶段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教学,学生提出问题:“长方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呢?”在剪拼平行四边形时,学生剪法可能有好多种,这时学生提问“为什么要沿高剪开?”顺势引导学生得出推导过程:将平行四边形剪一剪、移一移、拼一拼,想办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这样的问题承上启下,不仅引起学生的思考,又为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二、优化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参与能力

在参与式学习中,教师的角色该如何定位?《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应提供合作式学习所需要的环境和经验,甚至应与学生一起参与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最大的优点在于,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同时通过小组成员间的互助和帮助,实现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优化合作学习是落实参与教育的思想基础。而且,参与能力直接制约着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质量。因此,要从多方面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和不断提高他们主动参与的能力。在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应有以下模式:优化组合→明确任务→合理分工→独立解决→合作交流。

三、支架式教学,促使全面参与

维果斯基指出:儿童的第一个发展水平与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即教学可以创造最邻近发展区。因此教学应不断地把儿童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教师应当承认差异,尊重个性,在教学进程中使学生的认知处于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并根据不同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主动参与和学情效度的变化,智慧地把握好课堂学习活动任务内容的“量”和指导的“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利于实施“随机进入教学”。教师可以在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学习目标之间建立一种帮助学生理解的支架,通过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架,把学习的任务转移给学生,并根据特定群体或个体学生的学习需要提供一定的“支架式教学”辅导。

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为了可以创设一个好的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探究的兴趣,可以进行如下支架式教学:

围绕《三角形的面积》这个主题,按“最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提出问题:三角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进入问题情境之后,就让学生独立探索。在活动设计时,教师估计到学生有可能遇到的障碍,恰当地设计了三个直观支架:

支架1:让学生动手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图形(可能为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

支架2: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运用旋转、平移的方法,拼成平行四边形。

支架3: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旋转、平移的方法,拼成平行四边形。

让学生观察三角形与拼出的平行四边形,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教师通过3个直观支架的作用,以学生的知识基础入手,让学生动手操作,在参与实践活动中发现规律,概括出结论,从对平行四边形公式的原认知进入到了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新认知,并完成了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充分发挥参与式教学的作用。

四、多样评价,调动参与热情

小学生都十分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这是他们不断前进的动力之一。建立多样化的评价机制,重视学生的情感表达,可以调动学生课堂的参与热情。课堂教学评价要注重引导学生做深层次的思考和判断,着眼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1.探究性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学生对新知识掌握不十分准确时,教师可以用反问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或以设问的形式做出评价,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如“请你再检查,看有没有漏掉的数学信息?”或“你还有没有更合理,更好,更快的方法?”等等,当学生在探究中发现了错误,会更有兴趣去探究错误的原因,能鼓励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探究心,培养学生合作和分享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延迟性评价

延迟性评价是教师推迟对学生的评价,给学生留下一个自由思考的空间,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让他们处于一种自然发展的状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和教学要求,在进行延时评价时,通过师评生、生评生、自评、家长评等多样的形式,可以督促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总之,参与式课堂教学主要是强调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参与”的重要性,是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下涌生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课堂中采用参与式教学,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促进小学生在数学问题解决学习中参与意识的增强,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升数学的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斐娣娜.主体参与的教学策略——主体教育·发展性教学实验室研究报告之一[J].学科教育,2000,1:P8

[3]王岩.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究[J].新课程(小学),2015,01:74

猜你喜欢

参与式教学问题解决小学数学
普通生态学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智能手机普及化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研究
高中化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