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武器防护方法五问

2018-03-16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防化学院罗孝如

生命与灾害 2018年2期
关键词:光辐射工事电磁脉冲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防化学院 罗孝如

面对日益严峻的朝核危机,美国一方面不断加强军事威慑,另一方面正积极做好防范朝鲜核武器袭击的准备。2017年12月1日上午11时45分,美国在夏威夷群岛超过400个地点拉响了长达60秒的空袭警报,并且将在以后每个月的第一个工作日拉响空袭警报。这是自1980年冷战结束后,30多年来首次举行核攻击避难演习。当前,全世界仍存有1.5万余枚核武器,它是全世界人民头上悬着的利剑。核武器虽然具有巨大的杀伤破坏作用,但也具有局限性和可防性,只要掌握其致伤规律,做好防护工作,就能避免或减轻核武器损伤。因此,民众做好防核武器袭击的相关准备仍然很有必要。

对冲击波如何防护

冲击波传播速度比光辐射慢,且动压沿地面水平方向传播,所以,发现闪光后立即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可有效避免或减轻冲击波引起的损伤。其防护方法主要有:进入工事或合理利用地形地物卧倒等。地形地物对冲击波具有屏蔽作用,其背面超压和动压通常小于相应距离平坦地面上的数值,而在正面,超压反而增强,不仅起不到防护作用,反而加重伤害。因此,民众可利用土堆、花坛、墙根等,沿墙线迅速卧倒。有条件时,可利用地下室、地下通道、隧道或人防工事防护。根据估算,在遭受核武器袭击时,民众不采取防护措施时,能够生存下来的人不超过30%。而在有人防工程充分掩蔽的情况下,则有80%的人可以生存下来。如果人员处在开阔地带时,突然发现闪光,身边无任何可利用的地形地物,此时则应迅速背向爆心就地卧倒,千万不可再到处跑着去找掩蔽地,以免受到更严重的伤害。

对光辐射如何防护

核武器爆炸后形成的光辐射可使人迅速致盲,并引起体表皮肤、黏膜等直接烧伤,还可通过建筑物、工事和服装等着火引起人体间接烧伤。利用不透明物体进行遮蔽,可有效阻挡光辐射的直接伤害。核爆炸时,民众进入掩蔽工事或地下室,可以完全避免光辐射的危害。在居民楼内,人员应离开窗口,避免光辐射的直接照射。还可利用物体的阴影区进行光辐射防护,避免或减轻光辐射的伤害。发现核爆炸闪光后,民众应立即采取防护动作,避开光辐射的直接照射,防护时应重点注意对眼睛、呼吸道、皮肤的防护。通常情况下,人眼在受到强光刺激后,本能闭眼大约需要0.15秒。靠条件反射闭眼,可以部分地保护眼睛不受或减轻光辐射伤害。由于核爆炸火球持续时间几十秒,在此期间会持续对人体产生光辐射伤害,因此,人员必须保持持续闭眼1分钟以上。千万不要出于好奇,再睁眼去看火球,以免受到伤害。同时,还要防止热空气对呼吸道的伤害。在感受到热空气来袭时,应及时闭嘴,暂时屏住呼吸,待气浪过后再进行呼吸。对皮肤的防护,如能来得及,最好用浅色衣物将暴露的皮肤遮盖起来。另外,还应采取防火措施,避免光辐射引发火灾。

对早期核辐射如何防护

早期核辐射对民众的伤害,主要体现在对机体组织细胞的破坏,从而导致机体生理机能改变和失调,如造血功能发生障碍,肠胃功能紊乱,以至中枢神经系统紊乱等。如能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可避免或减轻其伤害。早期核辐射贯穿能力很强,但能因被一定厚度的土层或其他物体吸收而减弱,2米厚的土层就能削弱99.99%的核辐射。看到闪光后,在1~2秒内能利用地形地物进行屏蔽,至少可使人员免受约50%的早期核辐射照射量。射线和中子通过任何介质时,其辐射的强度都不同程度地减弱。因而,对于早期核辐射的防护,最有效的措施是在核爆前进入人防工事,完全隔绝。其次,如果来不及进入工事,则应迅速利用周边地形地物进行屏蔽。此外,还可使用药物进行防护。目前,我国能预防和治疗核辐射损伤的药物为硫辛酸二乙胺基乙酯,它能修补细胞,效果较好。其他抗放射性药物,如雌三醇和某些硫氢化合物等,如果恰好在受照前或急性照射后注射或服用,可使早期核辐射伤害的严重程度降低大约一半。

对核电磁脉冲如何防护

核电磁脉冲主要对电气、电子设备有较大的破坏作用,一般不会对人体有什么伤害。核电磁脉冲对电力、电子系统等能够造成瞬时干扰或永久性破坏,其损伤半径,地爆数十公里,高空爆数千公里。在这个范围内,能使数字电路出错,逻辑电路混乱,计算机内存清洗,还可击穿电缆、毁伤电子元器件等。对它的防护措施与防雷击、防大气干扰相似,多采用电子屏蔽的方法进行防护。一是从电路设计入手,如对电子元器件的筛选及电路优化设计,提高电路抗损伤能力。二是采用多种方法防护,如屏蔽、限幅、滤波等,尽可能减少系统接收的核电磁脉冲能量,并尽量设法切断这些能量进入电子仪器的通路,如加波导管、改善接地方法、堵绝孔口泄漏等。

对放射性沾染如何防护

放射性沾染通常通过三种途径作用于人体:一是外照射,即核辐射射线对人体全身照射;二是皮肤沾染,即皮肤严重沾染后受到β射线而遭受损伤;三是内照射,即放射性物质随食物、饮水和空气等进入人体造成损伤。因此,对其防护方法也主要从以上三方面着手。核武器爆炸后,各级人防专业队应做好对放射性烟云的监测,在放射性烟云到达之前通知下风方向地区的居民做好相关准备。同时,可能受影响地域的居民应避免或减少室外活动,提前进入房间或者人防工事,并关好房间的门窗及通气孔道。人防部门应事先给可能造成沾染地区的居民发放碘化钾片,并根据战时情况发展通知居民服用。居民如果发现有落下灰沉降时,应及时采取防护措施,可利用随身携带的雨衣、风衣、雨伞等进行防护,并注意把领口、袖口和裤脚口扎紧,戴上口罩,如无口罩,也可用手帕、毛巾甚至布条之类物品捂住口鼻,防止落下灰直接沾染头发及暴露的皮肤,或经嘴和鼻孔进入体内。在烟云到达后最初的1~2天内,应在人防工事或房屋内躲避。居民如需在沾染区内活动时,应学会识别放射性沾染地域边界标示牌,并尽量垂直于风向快速通过,减少停留时间;不吃、不喝、不吸烟、不坐卧、全身少接触沾染区物体表面;人员行动时尽量拉开距离,走硬地面,以免扬起灰尘。离开沾染区之前,应在人防专业队员的指导下,在指定地区,拍打灰尘、脱去外层的防护衣罩,并接受专业人员的沾染检查和剂量登记,必要时还要进行全身洗消、换衣及医学观察。为防止落下灰从口腔进入体内,在落下灰沉降期不要饮用露天水源水,如江水、河水等室外露天水源,只能使用自来水或从超市购买的纯净水。对蔬菜,尤其是放射性烟云过后从菜地采的蔬菜应用未被污染的干净水洗涤,并要多次冲洗,确保放射性物质不被带入体内,防止内照射。

以上知识告诉我们,核武器虽然爆炸威力大、对人体的伤害大,但还是可以防护的。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核武器防护方法,就能避免或大幅减轻其对民众的影响。

猜你喜欢

光辐射工事电磁脉冲
未来“大杀手”:电磁脉冲武器
强电磁脉冲下柴油发动机系统薄弱环节识别
推行“家族管理制” 促进工事项目安全自主管理落地
基于光辐射条件的温室环境多因子调控系统的研究
非相干光的光辐射安全与标准化进展
LED与光辐射计量测试
光辐射测试技术领域的若干研究进展
特战狙击手必备之技能
留下落户正定近半个世纪的工事山——古城保护的正确理念
一种用于电磁脉冲定向辐射的TEM天线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