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管理

2018-03-16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401120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5期
关键词:医护关节镜护士

刘 浩(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401120)

关节镜手术是指在患者的关节处,皮肤上切开多个5~10 mm的孔,在孔内放置摄像头、手术器具进入到关节内,医生可通过显示器对关节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1]。关节镜手术广泛用于关节内多种炎症的治疗,如创伤性关节炎、结核性关节炎、剥脱性骨软骨炎、半月板损伤、关节内骨折等,以及原因不确切的各类关节疼痛[2]。关节镜手术优势较多,该种手术的切口较小,不容易感染,手术安全性较高,同时能够重复手术,且不影响关节其他手术的进行[3]。另外,关节镜手术的适应证宽,能够用于关节内的多种病变,且对患者的禁忌证较少。医护一体化模式作为医学进步的产物,在关节镜手术中有着较好的应用,既能够提高手术的效率,还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4]。本文主要对医护一体化模式在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及具体的护理管理进行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关节镜手术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 79例,女 47例;年龄 18~63岁,平均(43.1±3.1)岁;膝关节手术42例,肩关节手术24例,踝关节12例,髋关节13例,腕关节16例,关节外手术19例。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所有患者均行关节镜手术。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手术方式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2组患者的手术方式相同,手术材料及固定方式均一致。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医护一体化模式进行护理,具体如下:(1)设立责任护士进行接待,将入院须知及疾病相关知识告知患者,根据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临床评估,整理患者的基本资料后,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5]。(2)查房过程中实现医护一体化,医生需要将患者的具体病情及术中、术后注意事项告知护士,护士则将患者的各项情况反馈给医生,为患者的后续治疗和康复提供参考依据。护士根据医生的告知,积极预防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及时发现患者病情的变化,从而进行有效的护理。(3)加强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及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提升护理的质量。在护理期间,护士结合患者的病情特点进行饮食指导,帮助患者制定科学的饮食结构,促进患者均衡营养,提高身体免疫力[6]。同时,护理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告知患者病情及注意事项,从而预防疾病的复发。

1.2.2 观察指标

1.2.2.1 手术效果 对比2组手术是否顺利完成,是否出现感染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2.2.2 医护满意度 对比2组患者的医护满意度,采用平均医护质量满意表及生活质量自评量表对患者的医护满意度进行评估,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满意度越高[7]。

1.2.2.3 术后状态 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对患者术后6、12、24 h的疼痛进行分析及比较[8];另外通过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的术后护理心态进行比较分析[9]。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2 组患者手术效果比较 126例患者的关节镜手术均顺利完成,在手术过程中未出现任何问题,且无感染发生。所有患者术中、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

2.2 2 组患者医护满意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医护满意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医护满意度评分比较(±s,分)

表1 2组患者医护满意度评分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

2.3 2 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比较 观察组术后6、12、24 h疼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2 组患者术后心理评分比较 观察组焦虑及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2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比较(±s,分)

表2 2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

表3 2组患者术后心理评分比较(±s,分)

表3 2组患者术后心理评分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

3 讨 论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关节镜手术中有着良好的应用,不仅为手术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同时还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与有效率,避免患者的伤口感染,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10]。本研究中,医护一体化模式下,观察组患者对医护的满意度有了较大的提升。由于临床工作中,医生、护士的服务模式及理念产生了巨大的改变,以患者为工作中心,通过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管理,提升了患者对医护工作者的满意度,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护患关系[11]。医生、护士之间的沟通,提高了治疗与护理的效率,同时减少了医患纠纷。经过医护一体化模式的手术及护理,患者的疼痛大大降低,且术后患者的心理状态较好[12]。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及心理状态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医护一体化模式下,关节镜手术的护理管理要做好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加强医护人员的专业培训,手术室护士要能够充分掌握设备的操作技能,既要掌握操作原理,还要熟练掌握设备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保养等。手术室护士要掌握关节镜手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牢记手术步骤及护理配合操作。其次,关节镜手术室要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明确操作程序、管理责任,并且落实到个人,所有医护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管理制度。关节镜手术室日常管理工作也要由专科责任人负责。最后,建设专业化的护理队伍,选取经验丰富、技术能力优秀的护士担任术中护理组长。手术中,安排管理责任人,辅助手术的进行。另外,手术室要由专人管理,并且形成记录档案,登记仪器的使用、性能及保养情况,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1]王玉鑫.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8):250.

[2]高建萍,李冉.一体化手术室管理模式的探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77-78.

[3]张锫.132例关节镜手术配合体会[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3,22(2):119-120.

[4]雷国萍.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保守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J].全科护理,2015,13(19):1851-1853.

[5]苏纯音,陆志华,任国琴,等.精细化管理在临床护理路径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4,49(17):2136-2138.

[6]赵秋艳,赵小芹,郭晓昀,等.临床路径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5(35):173-175.

[7]田华.优质护理服务对急诊手术患者手术成功率及满意度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8):72-74.

[8]黄勇丽,应瑛.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7,15(5):887-889.

[9]常宗霞,袁玮,刘云,等.医护一体化培训模式对提高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的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4,11(11):855-857.

[10]杜娟,李光焰.医护一体化模式对造口术后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3):437-438.

[11]王敏,符晓艳.医护一体化在脑血管介入术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16):2524-2526.

[12]赵炎华.医护一体化查房在规避ICU护理风险中的临床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6):916-917.

猜你喜欢

医护关节镜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
关节镜下治疗慢性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早期随访研究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蒙医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