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术前访视应用循证护理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2018-03-16武冬冬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手术室安徽241000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5期
关键词:收缩压循证手术室

高 静,陈 娟,王 丹,武冬冬(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手术室,安徽241000)

进入21世纪,乳腺癌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中国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严重威胁广大女性的健康[1]。目前,手术治疗仍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全身麻醉风险高,不同程度上给患者带来心理应激,术前大多有恐惧、焦虑、紧张不安等负面情绪[2],而负面情绪对手术及术后康复有较大的影响[3],手术室护士通过术前访视了解患者的手术注意事项,缓解患者术前焦虑感,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循证护理(EBN)是指护理人员谨慎、准确和明智地将科研结果、临床护理专业技能经验与不同患者的意愿相结合,制定科学的护理治疗方案。刘霞[4]认为,EBN有助于乳腺癌患者术后肢体功能的恢复,可降低患者的自卑、恐惧感等心理问题。本研究在乳腺癌患者术前访视过程中应用EBN模式,探讨其在减少手术应激反应,促进全身麻醉后的恢复,提高手术耐受性和护理配合度等方面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于本院行乳腺癌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共144例,排除有精神疾病、心脏疾病、高血压病史和手术禁忌证的患者,将所有调查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2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7~81岁,中位年龄47岁;其中浸润性导管癌61例,导管内癌6例,特殊类型癌5例;病灶位于左乳37例,位于右乳35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42例,行乳腺癌保乳术3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9~80岁,中位年龄48岁;其中浸润性导管癌60例,导管内癌5例,特殊类型癌7例;病灶位于左乳36例,位于右乳36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44例,行乳腺癌保乳术28例。2组患者年龄、肿瘤大小、部位、病理类型与手术方式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入组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的开展获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包括:讲解手术室环境、手术过程、大概的手术时间和麻醉苏醒后的一些注意事项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EBN方法进行术前访视,由手术室护士长、手术室护士和乳腺科护士长组成的护理团队对所有将要行乳腺癌手术的患者进行术前评估,包括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识、焦虑恐惧感、手术方式的疑问和术后乳房缺失的自卑感等,针对存在的问题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总结和筛选,结合每例患者个体差异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并进行术前指导。例如,针对部分患者认为癌症不可治的错误观点,可列举通过正规手术治疗和术后辅助治疗等治愈患者的案例来鼓励患者;术后可通过择期乳房再造,佩戴义乳,避免穿紧身衣等消除患者的自卑心理;可详细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医生、手术体位、麻醉方式等,告知患者现今麻醉技术逐渐进步,采用全身麻醉手术,术后酌情使用镇痛泵止痛,可有效减轻手术创伤引起的疼痛不适,消除患者对手术疼痛的恐惧感;正确指导患者围手术期饮食搭配和术后患侧肢体的功能锻炼等。选择术前1 d下午由手术室责任护士到病房对患者进行术前随访,查阅患者的病例,与手术医生和护士沟通患者病情,了解手术部位、手术方式、术中体位等注意事项,做好各项术前准备。向患者说明术前访视目的,用通俗的语言和微笑的表情与患者沟通,介绍明天手术注意事项、术前禁食禁饮、取下身上金属物品和义齿等,积极回答患者及家属的疑问,使患者能够配合手术和护理工作的进行。手术当天访视护士接待患者,核对患者信息,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帮助患者摆好体位,指导麻醉配合要点,开放静脉通道,注意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麻醉苏醒后呼唤姓名,鼓励其呼吸,注意患肢的固定和保护,安抚患者情绪等,并及时记录患者术中心率及血压的变化。

1.2.2 观察指标 通过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术前1 d和术后1 d在安静、空腹状态下的收缩压、心率变化,以及术中平均收缩压和心率变化,对比2组患者手术耐受性、护患配合度等的差异。术后第3天进行术后随访,进行住院满意度调查,分为满意和不满意2项指标。护患配合度由手术室护士在围手术护理过程中对患者的配合程度来进行评价,分为配合和不配合2个指标。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先进行正态分布检验,符合正态分布则采用2个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2 组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平均心率变化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平均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平均心率变化比较(±s,次/分)

表1 2组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平均心率变化比较(±s,次/分)

注:-表示无此项

?

2.2 2 组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平均收缩压变化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平均收缩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平均收缩压变化比较(±s,mm Hg)

表2 2组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平均收缩压变化比较(±s,mm Hg)

注:-表示无此项;1 mm Hg=0.133 kPa

?

2.3 2 组患者的手术耐受性、护患配合度和住院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可耐受、患者能较好地配合手术占比,以及住院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的手术耐受性、护患配合度和住院满意度比较[n(%)]

3 讨 论

EBN以临床护理实践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为基础,将科学研究理论应用到临床实践过程中,根据不同患者需求的个体差异总结出最适合患者的护理方法,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和增加患者的住院满意度[5]。近年来,EBN已广泛应用到各科临床护理过程中,杜秀华等[6]将EBN应用到全身麻醉腹部手术患者的术前访视中,发现EBN可缓解术前焦虑,减少镇静药物用量,对患者术前心理健康具有保护作用。同时术前访视应用EBN模式,访视护士必须查阅大量相关文献,总结护理经验,并应用到临床护理工作中,有助于丰富护士的知识水平,并提升其工作能力。本研究将EBN应用到乳腺癌患者术前访视过程中,根据手术室访视护士的临床经验,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总结研究经验并对每例即将行乳腺癌手术患者的具体情况行综合考虑,为每一例乳腺癌患者提供最恰当的护理计划方案,指导患者自我调节,进入术前准备状态,缓解术前焦虑。

乳腺癌确诊后给患者带来巨大的恐惧感,手术创面大,乳房的缺失和腋窝淋巴结清扫致使患肢活动障碍等肉体和精神上的打击加重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引起神经、心血管、内分泌系统的改变,使血压、脉搏相应升高[7]。本研究通过有计划、有预见性的术前安排,对手术患者进行EBN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平均心率及收缩压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与张卫红[8]的研究结果相似。说明EBN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加其自信心,同时有助于调节各项生命指标。本研究还发现,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的手术耐受性好,能较好地配合手术的顺利进行,说明EBN可以缓解患者的心理情绪,使患者可配合治疗,耐受手术,从而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对术后康复有促进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满意度较高,可能是术前访视采用EBN增加了护士与患者沟通的机会,及时答疑解惑,减轻了患者对乳腺癌疾病的恐惧感,患者能提前了解手术的各个细节,积极参与到术前准备中,有助于术后创面的愈合和患肢的功能锻炼。虽然EBN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个科室取得了不错的护理效果,但仍需要进一步大样本、多中心试验探讨该护理方案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综上所述,对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前访视应用EBN干预效果明显,可有助于减轻患者术前心理焦虑,引导患者自我调整,树立抵抗病魔的正确观念,积极配合疾病的治疗,增强手术耐受性,促进康复,改善生活质量,同时可提高整体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1]FAN L,STRASSER-WEIPPL K,LI JJ,et al.Breast cancer in China[J].Lancet Oncol,2014,15(7):e279-289.

[2]路志红,董辉,刘明富,等.全麻患者术前焦虑评分与丙泊酚诱导参数的相关性[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8):3079-3080.

[3]祁建宾.全程护理对外科手术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及不良情绪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5):112-114.

[4]刘霞.循证护理用于乳腺癌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效果分析[J].全科护理,2014,12(24):2267-2269.

[5]胡雁,邢唯杰.循证护理的概念与步骤[J].上海护理,2015,15(1):89.

[6]杜秀华,赵逢玲,庄茹娟,等.术前访视应用循证护理对腹部手术患者全身麻醉后恢复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3):1508-1511.

[7]梁滔岩.循证护理改善乳腺癌手术患者情绪及手术耐受程度的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7):60-62.

[8]张卫红.应用循证护理对乳腺癌手术患者情绪及手术耐受程度的影响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11):1349-1351.

猜你喜欢

收缩压循证手术室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强化降低收缩压不增加卒中风险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改良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与老年人短时收缩压变异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