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档案知识管理 夯实设备管理基础

2018-03-16赵枫董志梅南曦张艳

中国设备工程 2018年5期
关键词:关键设备军工档案管理

赵枫,董志梅,南曦,张艳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北京 100076)

档案管理是一项经过漫长历史进程的活动,它是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发展的标志,档案管理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是知识资源管理,档案工作正在实现从封闭型走向开放型,从试验型走向实用型,从经验型走向科学型的转变,因此将档案价值信息上升至知识资源层面已成为档案管理活动的首要目标。同时档案知识是一种经过规范化加工处理的显性知识,将档案管理上升到知识管理的同时,将会给单位档案管理及其他延伸业务管理带来新的应用价值,为设备管理效能提升奠定基础。

1 档案知识管理

针对档案管理实施知识管理是档案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档案知识管理是一种以知识管理为向导的档案管理与以档案为基础的知识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这既是档案管理理念的创新,又是可以落实与具体系统构建的举措。知识管理具有不同于以往管理模式的独特之处:具有博弈性和市场性;重视员工的精神激励,能够发挥员工的创造性和自觉性;重视知识共享、促进制度创新、加强人才流动等等。

档案知识服务的实现,可以真正发挥档案的作用,充分实现知识的价值,提高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效果,因此通过科学合理的构建基于知识管理的档案管理模式,可以促进档案管理过程中知识体系的螺旋式上升,通过整合档案资源信息和档案知识服务,实现档案资源的集成管理和档案知识资源的增值,继而提升单位整体的知识化水平。

单位的关键设备,尤其是军工关键设备其主要来源是军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而其项目档案是整个建设项目全过程的真实客观记录,包括项目立项论证、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建设施工、财务决算直至军工验收的项目全寿命周期,是项目建设的前提、工程质量的保证和项目竣工的依据。通过加强项目档案管理,提高和促进军工关键设备档案的系统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已逐渐成为各军工建设单位的共识,同时设备档案为军工关键设备后续的技术改造、运行维护、效能评估提供重要的技术资料,也为单位军工项目后续的新建、扩建、改建提供了必要的决策依据和文献支撑。

2 军工关键设备管理中的问题与难点

国防科技工业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是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的脊梁。当前,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与新军事革命变革交错推进,太空、海洋、航空、网络空间等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科技和军事竞争,实质是对国家安全和发展主导权的争夺,是发展理念之间的交锋,是国防科技工业实力乃至整个国家工业基础能力的博弈。军工关键设备作为国防科技工业的支柱装备和能力支撑,其登记、变更、维护、处置等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实践是实现国防科技工业深度发展,实现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创新牵引的重要基础保障。

目前随着国防科技工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寓军于民、军民融合”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逐步完善,军工战线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军工关键设备管理也随之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亟需加以研究和解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军工关键设备实际状况难以反映

军工关键设备的总量及其运行状态、完整情况、实际效能等实际状况不清,使上级及有关主管部门未能全面掌握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实际能力,安排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保障条件的主动性、前瞻性受到一定的制约。我国军工投资,尤其国家投资形成的军工关键设备于上世纪90年代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而国家出台军工关键设备登记管理办法是在2012年,存在管理制度相对滞后,因此客观上造成部分单位的军工关键设备基础信息缺失。

2.2 军工关键设备的后期管理环节薄弱

军工单位承担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保军”的双重责任,但由于军工关键设备后期管理环节薄弱,缺乏报废处置的输入条件,存在处置流程和审批权限不明确,支撑材料不充分等问题,因此在鉴定条件不能充分量化的情况下,很难给出准确的鉴定结论,从而导致报废处置工作把关不严,极易造成军工关键设备的浪费与流失,造成单位军工能力的丧失。

2.3 军工能力体系布局缺乏有效手段

军工关键设备作为单位资产规模的集中体现和科研核心能力的装备支撑,能够得到单位领导的足够重视,但从整体布局上来看,还缺乏统一规划。军工关键设备的论证,往往着眼于型号研制的急需,着眼于单一方向的突破,未能对单位军工能力体系总体布局进行顶层策划,投资规模的不断增加往往带来同一科研能力的“重复建设”,而能力薄弱环节仍旧显现“短板效应”。

3 军工关键设备档案知识管理体系构成

3.1 军工关键设备档案特点

军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周期长、环节多、关系复杂。产生的设备档案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涉及档案门类多。设备档案中主要包括文书档案、经营档案、设备仪器档案、特殊载体档案等。

(2)产生档案数量大。设备档案形成于项目建设工程中,记载了项目活动的过程和成果。从购置的提出、设计到施工、验收,各阶段均产生了大量的档案。

(3)形成档案价值高。项目设备档案是众多技术活动的真实记录,是专业技术人员智慧和劳动的结晶,是检验项目质量必不可少的依据和凭证,也是项目成果的集中体现。

军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设备档案是项目配套工艺设备在选型、购置、生产、安装、调试、验收等建设的重要环节中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原始档案资料,包括各类报告、记录、图纸、光盘、照片等。除此之外,部分设备是与基建工程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比如大型试验台架,整体环境模拟系统,大型起重机械、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也是项目设备档案管理的重要部分,因此构建军工关键设备档案知识管理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3.2 军工关键设备档案知识管理体系

近年来,为进一步适应军工固定资产投资管理要求,档案管理运用知识管理手段和工具,逐步构建知识管理体系,并在以下方面进行了强化管理。

3.2.1 加强非标定制设备的档案管理

军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因其自身固有特点,大量设备属于非标定制设备,也是项目档案验收的重要检查项目,因此加强档案的主动搜集和整理,包括调研报告、图纸、检定证书、使用维护手册等管理资料都在记录范围之内,确保了非标定制设备档案的完整性,将档案中价值创造和知识自研转换对设备的支撑保障,从而可以提升单位的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

3.2.2 重视设备档案的全过程知识管理

以立项批复为基准,对项目工艺设备配套表的组成、购置数量、采购形式、批复技术指标进行梳理和熟悉,掌握文件材料形成规律,提前采取措施,保证所有批复设备都有相应的资料支撑;以合同或技术协议为依据,对采购产品的内容和技术指标进行严格把关,确保与项目批复一致,为项目的财务决算和档案验收打好基础。通过全过程知识管理,促进文件、档案的开发利用,将档案管理融入更为广阔的活动领域,与组织的战略发展,财经决算、军工布局等相结合,使档案管理成为单位日常活动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3.2.3 科学系统进行档案编目

设备档案应根据设备特点进行系统的整理、分类和编目,科学合理的档案整理可以反映设备建设过程的真实性、设备组成的成套性以及设备资料的完整性,通过设备档案编目,以设备属性分类,对外购设备和自研设备进行区别,建立专题索引,可以较好检查设备档案的规范有效性,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将文件、档案等在内的一切载体形态的知识纳入管理范围内,将不同载体形态的知识进行整合和集成,构建一个完整、科学、有效的知识管理体系。

4 档案知识管理在军工关键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设备档案是军工关键设备基础信息的重要载体,记录了设备组成、主要技术指标、承建单位等重要信息,是设备日常保养维护方案制定的重要技术依据,当设备发生故障时,设备档案还是设备事故分析、鉴定、调查处理的重要参考资料。档案知识管理是伴随设备的全生命周期而不断积累的,是设备的全过程记录,是具有长期保存价值和管理价值的宝贵资料,同时军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财务决算报告及其工艺设备配套表、竣工验收报告等项目文献对深入了解设备的建设背景、基本组成、能力布局也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通过对档案知识管理体系要素的分析、解读、编研,可以有效的解决军工关键设备管理中的问题。

充分运用档案知识管理方法,系统、完整和有效的开展军工关键设备管理,通过管理能够全面反映设备技术性能、完好率、利用率和维保状况,可以作为设备效能评估与经济价值分析的重要手段,对以后类似设备的引进提供真实、可靠的决策数据。档案知识管理体系将成为非标定制设备升级改造的重要资料支撑,设计人员通过对原有设备档案的研究,可以定位设备的不足之处,制定合理可行的技术改造方案,因此在军工关键设备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4.1 有利于摸清军工关键设备家底

军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工艺配套表是军工关键设备初始登记的唯一依据,因此有必要将工艺设备配套表与设备资产台账进行比对(见表1),对比可以是工艺设备对应多台设备(批复数量多于1),也可以是多台工艺设备对应一套设备(多为综合性、组成复杂的大型设备),同时通过两者原值的比对,还可以确认设备资产是新建资产(原值一致)或是增值资产(资产原值大于批复原值)。因此,通过比对表统计可以有效的梳理相互之间的对应关系,不仅可以确保无管理死角,还可以同时判断军工关键设备的登记依据,实现军工关键设备登记的“不错登、不漏登、不多登”,为摸清军工关键设备的家底提供科学有效的登记手段。

表1 工艺设备与设备资产比对表

4.2 有利于建设设备综合保障体系的建立

当前军工关键设备建设呈现“技术先进,组成复杂,功能多样”的特点,建设过程需要多个承建单位统筹协作,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维保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建立综合性检维修体系,全面提高设备综合保障能力是提高军工关键设备有效性、完整性的关键。设备档案作为系统各部分的基础技术资料,记载了设备详细的操作规程和维保要求,充分利用设备档案进行统筹策划,制定设备保养标准、方法,以及相关操作规程和维护规程,从系统性上将各分系统的维修要求进行对接,统一要求,定人定岗,采取专业维修外包与日常使用点检相结合的原则,最终实现军工关键设备综合保障体系的建立。

4.3 有利于优化资产结构,完善能力建设布局

通过对军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财务决算报告等重要文献的档案编研,可以较为清晰地梳理出建设单位军工能力建设布局变化,通过梳理投资方向及建设目标等关键信息,可以全面反映建设单位各核心专业在军工关键设备、重大基建工程、重要无形资产等多方面的能力体现,不仅可以有效的识别单位的“能力短板”,更可以有效的抑制“重复建设”,通过将能力建设布局情况与军工能力建设后评价相结合,可以有效的评价投资效果和经济效益。目前军工单位正处于深化改革的深水区,站在“军民融合”和“市场化转型”的十字路口,通过设备档案完善对能力建设布局的研判,合理利用投资,优化资产结构,及时处置不良资产,对军工建设单位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4.4 搭建信息纽带,实现设备与档案的信息共享

随着目前可视化界面管理与网络数据库技术的飞速发展,设备和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有了现实的基础。基于固定资产信息的ERP系统和档案信息的文献检索系统已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将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与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有效对接,实现对设备全生命周期的动态管理和监控,实现设备,尤其是军工关键设备建档、归档、查阅的实时化、信息化、电子化,更为便捷的向基层使用部门提供设备的技术基础资料、各类维护规程和安全要求奠定了基础,是提高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发挥设备效能的有效手段和发展趋势。

5 结语

军工关键设备是军工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建设内容,设备档案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中之重。通过进一步建立健全档案知识管理体系,加强设备档案归档工作的准确性、规范性和有效性,运用好军工关键设备档案,将档案作为军工关键效能提升的有效手段,不仅可以有效的保证军工能力布局的体系化,还能不断推动军工关键设备全效率、全系统和全员化的水平的提升,最终实现“科学管理、技术融合、全员参与、效益为先”的管理理念。

[1]企业档案信息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知识管理-企业档案信息化战略之选[D].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01.

[2]胡晓琳.档案管理工作的跨越式发[J].档案与建设,2003(8):151.

[3]奇明.浅谈仪器设备档案管理[J].城市建筑,2014(2):333.

[4]吴效葵.高校大型贵重仪器设备档案的系统化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10).

[5]余然.浅谈企业设备仪器档案的管理[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1(10):49-51.

猜你喜欢

关键设备军工档案管理
神经网络优化PID的舰船关键设备智能控制方法
如何规范档案管理
ETC关键设备准入标准及运行保障体系构建
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的思考
军工品质 行创未来
雄安新区 河北军工新未来
顾帅圻:将“军工范儿”进行到底
军工版“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机电关键设备运行状态巡检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河南省高速公路ETC关键设备邻道干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