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滑坡体地段边坡防护形式的研究

2018-03-15文海斌

建材与装饰 2018年7期
关键词:片石拱形抗滑桩

文海斌

(中铁二十局集团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甘肃兰州 730000)

1 工程概况

文章以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工程DK343+843.33~DK344+004.5段滑坡体路基施工为背景,全长161.17m,线路主要以挖方通过,边坡防护共6级。线路中心最大挖深为15m,最大边坡高50m。DK343+829.19~DK343+950.94段存在滑坡体,开挖时易造成山体滑坡失稳,形成工程滑坡。开挖一级防护一级。

2 原理及作用

滑坡体复杂地段的边坡防护皆旨在及时疏通边坡积水和排除边坡内的渗水,将其引排到路基边坡以外,及时消除渗水的危害,从而达到高边坡在边坡防护下的稳定安全。

3 边坡防护形式的选择

3.1 地质构造

在该工程中,自上而下地层依次为砂质新黄土,浅黄色~棕褐色,稍密~中密,稍湿~饱和;黏质老黄土,棕褐色,稍密~中密,软塑~坚硬,土质均匀。砂质新黄土,具大孔隙、湿陷性,边坡范围内存在软塑状黄土。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地下水具有侵蚀性,易在边坡中出现大量的渗水,进而影响边坡的稳定性[1]。

3.2 施工状况

施工中开挖一级防护一级,在路堑开挖到2级边坡后,进行二级边坡的防护,原设计为M7.5浆砌片石拱形骨架边坡防护,骨架形式为3×3m,嵌入边坡40cm,外露10cm流水槽。但施工时发现边坡出现流塑性黄土,局部出现涌泥,在一级平台上出现大量的滑泥,存在安全隐患,导致现场无法按原设计进行施工。

3.3 成因分析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结合专业地质图分析,二级边坡处于滑动带周围,经过雨水的大量下渗,导致斜坡上的土石层饱和,增加滑体重量,降低土石层的抗剪强度,导致土质下滑,出现流塑性黄土滑泥,经过现场对边坡处的土质取样实验分析,土质含水量较大已达到21~24%(见表1),造成边坡失稳出现流塑性黄土,无法自稳。

表1 天然状态土的含水率

3.4 处理措施

3.4.1 防排水措施

在二级边坡顶做好排水沟,将二级平台上的水引排,消除地表水的浸泡影响;对于已经出现的流塑性黄土及时清除,做到一级平台无积水,雨季在坡面上挂设不透水土工布,减轻外界雨水对已成型边坡的冲刷。

3.4.2 增加抗滑桩加固措施

在二级平台上增设一排Ⅱ型抗滑桩,桩长26m,桩间距6m,桩径2×3m,通过稳定性分析计算,以增加边坡的抗滑桩能力,达到边坡稳定。如图1所示为平台增设抗滑桩平面布置图。

图1 平台增设抗滑桩平面布置图

3.4.3 优化防护参数

对于原设计采用的M7.5浆砌片石拱形骨架护坡,根据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对结构尺寸进行调整,增加其浆砌片石嵌入边坡内的厚度及其流水槽的宽度,增加护脚处的泄水孔数量。

3.4.4 增加仰斜式排水孔

在砂质新黄土与黏质老黄土的交界面,沿线路方向每隔5~6m设置一排仰斜式排水孔,长度6m,与水平线夹角为5~10°上倾,渗水管材采用内支撑型RCP-10NG(A)型渗水管材,管径100cm,管材外包裹一层透水土工布。达到将边坡内的渗水横向及时引排,从而增加边坡的稳定性[2]。如图2所示为边坡仰斜式排水孔。

图2 边坡仰斜式排水孔

3.4.5 增加支撑渗沟

支撑渗沟加设在拱形骨架主骨架之间,沿线路方向每3个拱之间设一道支撑渗沟,渗沟内排水层采用干砌片石填充,渗沟顶部采用同拱形骨架材料的浆砌片石覆盖,排水层与渗水的沟壁土体之间采用反滤层填充,反滤层后铺设一层透水土工布,于坡脚平台处设置渗水盲沟。

施工过程中坚持“开挖一段、支撑一段、回填一段”的施工组织原则,避免因同时开挖引起不稳定土体滑动或因开挖面暴露过久造成坍塌,施工完成后能够及时疏干和支撑边坡,截堵坡面的流水从而减轻坡面的冲刷作用,使边坡处于稳定的状态,最后整体将边坡渗水通过盲沟引排到路基本体以外。如图3所示为边坡支撑渗沟。

图3 边坡支撑渗沟

3.4.6 灌木防护

浆砌片石拱形骨架与支撑渗沟施工完成后,根据项目所在地区自然气候、土质、施工季节等选择易成活、生长快、根系发达、固土护坡能力强、防雨水冲刷效果好的紫穗槐灌木进行边坡绿化防护,栽植间距30×30cm,梅花形布置,一穴一株,达到稳固边坡的目的。

4 工艺总结

通过现场一系列的探索,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得到滑坡体地段边坡含水量较大,出现流塑性黄土时,边坡防护优选的形式为浆砌片石拱形骨架+支撑渗沟+栽植灌木相结合的边坡防护形式,将边坡积水汇聚于内支撑渗沟,减弱地表径流对坡面的冲刷,将边坡体化整为零,土体充分被砌体所支撑,不宜形成坍塌,起到支撑与防排水的作用,因地制宜,以“引”、“截”、“排”为主要方法的边坡防护原则。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本工点高边坡防护形式优化选择的情况下,经过现场对施工工艺的总结研究,得到了显著的效果,工艺简单、易于组织施工、设备投入少、质量易于受控,经济合理,为后续的施工积累了一定施工经验,解决了一定程度上的施工,但对更加复杂的地质条件下边坡的防护形式及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1]卿三惠.高速铁路施工技术[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3.

[2]韩镭.山区公路滑坡边坡稳定性分析与处治措施[D].重庆:重庆交通大学,2013.

猜你喜欢

片石拱形抗滑桩
方截面抗滑桩旋挖钻成孔工艺探析
亿年瓷片
千秋亭废剩青山韩陵片石在人间
试论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大体积片石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深埋直墙拱形隧道稳定性研究
亿年瓷片
建筑中的数学美奇妙的拱形
拱形桥的承受力大吗?
浅谈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抗滑桩设计关键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