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老三”史料

2018-03-14朴添勤冯汉森信子

大学生 2018年1期
关键词:建校毛主席钢铁

朴添勤 冯汉森 信子

一口井

2017年10月30日,《大学生》杂志采访了北京科技大学校史馆,董强老师全程做了详细讲解。一进门董强老师就郑重其事地把我们引向了黑白照片上的一口井。

这是一口神奇的井,井水清冽常满不溢,被称作“满井”。1952年,新中国建立的第三个年头,北京科技大学(当时的北京钢铁工业学院)就依“满井”而建。在建校初期的艰苦岁月中,师生们一边建校,一边学习,创造了从“无风三尺土,下雨满脚泥”到“平地起高楼,满井变钢院”的奇迹。

正是这口满井(位置大约在今天的学校南门附近)的井水供养了当时全校几千人的生活。可以说,“满井”是北科大人的“母亲井”,它把泉水的灵性和质朴化为钢院学生的品格,始终静静地守着钢铁这方土地,不损,不溢。

钢铁学院成立正是新中国建立之初,因为胸怀钢铁强国的梦想,魏景昌、魏寿昆、张文奇、胡哲华、章守华、赵锡霖等一大批名师巨擘从天津、唐山、西安、太原乃至世界各地来到北京,他们有的放下原先得心应手的工作,有的放弃外国优厚的待遇,有的舍掉留學深造的机会积极为国家培养钢铁人才。学生们也都抱着豁出去大干一场的决心,“钢小伙”“铁姑娘”之称至今仍被传颂。

1969年10月,林彪“第一号令”下达,北京很多院校都面临被外迁的命运,钢铁学院也可能离开。据说,当时周总理告诉毛主席,华北有许多钢铁工业不能没有钢铁学院,北京钢铁学院应该继续留在北京办学。所以钢院得以继续在“满井”边上发展壮大。

一尊像

大凡到过北科大的人,都会注意到坐落在主楼前的毛主席像,虽然很多学校都有毛主席像,但这尊主席像不同,它不是出自哪位大师之手,而是钢院学生们自己设计制造的。“这是钢院崇尚实践的最好例证”,董强老师说,“关于毛主席像的修建,还有段故事……”

据北科大校史记载,毛主席像1967年6月19日动工,10月11日落成,像高约9米。当时出于对领袖的热爱与崇敬,钢院计划塑一尊毛主席像。于是,几个年轻的小伙子在主楼的一间小教室,凭借艺术天分和观察力,试着用黄泥捏出神态各异、造型别致的小型泥塑主席像,有背手的、招手的,个个栩栩如生。随后,这些小塑像被摆放在校广播站的一个大木桌上,让路人评选,征集塑像的最终造型,背手像最终胜出。

当年10月,石膏模子被一点点敲去,历时近四个多月后,洁白的主席像矗立在眼前。

由于眼睛处的雕琢难度比较大,同学们请来新街口石雕厂的老师傅协助完成最后一道工序。据说,钢院的主席像修好后,好评如潮,外地都有人来请钢院的同学去指导他们塑造主席像。钢院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之强,由此可见一斑。

金属物理系四大名旦

接下来到了重头戏,北科大的教育事业版块,在此展出的是在校史中做出重要贡献的院士和教授的照片。这里不得不谈及北科大的金属物理专业创立的故事,而提到金属物理专业,又不得不先介绍柯俊院士。

柯俊先生是一位坚定的爱国者。他怀着“科技报国”的理想赴英国留学,博士毕业后取得伯明翰大学的终身教职。新中国成立后,他决定返回祖国。

1953年婉拒了国内外众多知名研究机构的邀请,来到北京钢铁工业学院,立志要把自己的全部智慧和精力奉献到新中国的建设中来。他向学校建议,为了适应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需要,开辟交叉学科发展的新方向,应该培养金属物理方面的人才并建立相应专业。

建系初期,如何组建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柯先生最头痛的事。他为此四处奔波,千方百计地争取有真才实学的专家来学校担任学术带头人。就在这关键的时刻,肖纪美教授、张兴玲教授、方正知教授舍弃美国的安逸生活摆脱种种阻挠加入了进来。

当时,初创的金属物理专业既无大纲可寻,也无教材可用。在这种情况下,柯俊、张兴玲、肖纪美、方正知四位教授迎难而上,参考国际上的研究方向,总结国际上的最新成果,结合我国的国情,开始授课。

各位教授的学术水平、眼界和深度,再加上他们的授课内容丰富,声情并茂,学生们每次都意犹未尽,甚至一再要求增加学时。

在考试方面也是创新不断,改传统笔试为“抽签”口试,一方面更加灵活,一方面促进师生交流。当时,学生们做实验需独立完成从设计实验到交报告的全部过程,下午安排不过来就晚上进行,一次做不好就反复做,同学们热情高涨,老师们也毫无怨言,加班到晚上九、十点都是常有的事。

四位教授这样“传道授业解惑”令学生们百听不厌,“四大名旦”的美誉由此而来。如今,北科大的金属物理专业仍居全国第一。

“钢老三”的史上诸多个第一

在北展厅的出口处是醒目的大屏幕展示,其中最抢眼的就是北科大史上的诸多个第一,这也是第一次拜访校史馆时,科大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沈崴教授就提到过的。

董强老师介绍,在北科大建校初期,北京地区流传着一句“北大、清华、钢老三”。被誉为“钢老三”的北京钢铁工业学院自建校之初就得到中央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作为国家钢铁工业的最高学府,学校的发展也是与新中国的发展紧密相连的。

据校史文献记载,1954年至1958年,周恩来总理三访钢院。第三次来访时,西哈努克亲王f柬埔寨国王1也随行参观。在当时学校的金工厂实习基地,一片热火朝天的炼钢现场中,西哈努克亲王聚精会神地盯着一个小炼钢炉子看了半天。这个炉子就是北科大的一个史上第一——中国第一台工业性电渣炼钢炉。它当时出产的都是如航空母舰主板等特种军工用钢,直到现在仍是世界上先进的工艺之一。

1970年,杨让教授研制的新型高强度钢应用于“东方红”人造卫星,参与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和第一枚洲际运载导弹的壳体材料的研制。

猜你喜欢

建校毛主席钢铁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主编寄语
——庆祝南京农业大学建校120周年
读毛主席词《渔家傲》“不周山”的注
我校举行建校70 周年校庆活动
“钢铁侠”
福州大学喜迎建校60周年
扑面而来的“钢铁鸟”
壮锦献给毛主席
毛主席啊,我们永远怀念您!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