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问答数量和权值统计的教学研究

2018-03-14王勇刚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2018年2期
关键词:教学研究教学方法

王勇刚

摘 要:本文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学习特点,利用计算机应用技术开发的一个基于问答数量与权值统计的APP移动应用系统,以“移动应用与技术”专业课程授课为例,进行了基于问答数量和权值统计的教学研究。通过该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问答数量统计;教学研究;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8)03-0081-05

提高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是每个教师绞尽脑汁都想改善或解决的问题。在专业技术能力课程教学过程中,有人提出了“项目+案例驱动”[1-3]的教学模式,还有人提出了“验证性试验、综合性试验、创新性试验”[4]的教学方法,有的学校提出了“校企合作”[5-7]的办学模式。这些教学改革的目的都是为了让高校培养的学生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力求有效的提高学生应用实践能力。但对于独立学院,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态度,同时学生的学习能力与一二本的学生确实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按照以上方法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独立学院的学生缺乏较高的自制能力和求知欲望。“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因此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首先离不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所以也有很多从事教学第一线的工作者利用现代计算机应用技术,提出了诸如“MOOC”[8-10]、“Flipped Classroom”[11-13]等方法,可独立学院的学生根本没有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最终也是成效不尽人意。

通过多年高校教学的经验和对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三本类型高校学生的深入了解和接触,本文提出了基于问答数量和权值统计的教学研究方法,并通过一年的教学实践,发现了这种方法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独立学院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学习态度不端正

基于对本学院学生多年的了解,学生最大的特点可以用“活力四射”来形容,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无拘无束”、“无所顾忌”、“自由散漫”。

这种性格在中学阶段就已经体现出来,但由于应试教育和家庭监管的原因,使得他们有一种“欲罢不能”的压抑感,因此等他们进入大学之后,在一个相对管理比较自主的环境中,这种特性便发挥的淋漓尽致。

这样的表现在有些教师看来似乎是无可救药了,于是也就懒得去要求他们,只求他们在课堂上不捣乱就万事大吉了。

2.学习能力不够强

在我授课的过程中我试着去严格要求他们,发现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达到我预期的效果,通过跟他们交流了解到,其实他们也很渴望能学到知识和提高能力,只是不知道从何入手,即便知道也往往是力不从心,觉得自己能力有限。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出现“不想问、不敢问、不会问”的情况。

3.不与老师交流

作为教师希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懂就问”,可他们中有些却是“不闻不问”。首先不想问,主要原因是懒学,问与不问没有利害关系,因此也就懒得发问;其次不敢问,主要原因是他们所谓的“面子”问题,觉得问问题会让别的同学认为自己认知能力差;再次不会问,简单的说就是不知道如何去描述自己不知道的问题。

4.离不开手机

现代科技产品的飞速发展,使得这些本来就对新生事物特别感兴趣的学生更是“趋之若鹜”,课堂上、宿舍里、路上、吃饭等过程中都在把玩着手机,逃课、逃学便成了他们家常便饭的习惯。

二、传统教学过程中表现的不足

1.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中老师往往都会要求学生先预习下一堂课准备讲授的知识内容,并提出一些需要学生了解的问题,这些问题基本上体现了下一堂课要讲授的内容。但是这样的问题往往是以教师的认知角度提出的,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带着这样的问题去预习,笔者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思维,这使得学生只是在书本中去查询问题的答案,而非仔细阅读书本的详细内容。因此,笔者在要求学生预习后,以自己的认知提出书本内容中涉及的问题。之后惊奇的发现,学生会提出一些笔者不曾想到的问题。

2.课堂问答

授课时在与学生交互的过程中往往是老师提出问题然后要求学生来回答,或者有学生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由老师来讲解。一方面由于课堂短短几十分钟,没法充分的与学生交流;另一方面虽然学生并未提出什么不懂的问题,但并不表示他们都明白弄懂了。于是出现了“MOOC”[8-10]、“Flipped Classroom”[11-13]等方法。这些方法一般都是有专业的老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做详细的解答,关注这些问题的往往是出现了这些问题的有求知欲的人,而对于那些懒学的学生来讲可说是“形同虚设”。笔者研究的方法就是利用手机APP,让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回答,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是对学生的问答内容进行审核。

3.課后练习

为了巩固课堂学到的知识,往往都会布置相应的课后练习让学生去完成。这同样体现出了习题的片面性问题。通过学生自问自答的方式,在审核的过程中发现很多无法想到的有趣问题,也有很多非常奇妙的回答。

4.实践认知

无论是校企合作的方式还是综合性实验的方式,无非就是使学生有一个亲身体验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同样体现出前面三个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易·乾》中云:“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 要想学成,就要在学中问,问中学,不懂要问,懂的要教别人。学会主动思考,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充分发挥众多学生的奇思妙想,笔者认为这才是使学生学有所成的关键。因此,如何将学生从手机的应用中吸引过来?如何让学生“开金口”?让他们把学的东西用自己的话语描述出来,据此目的本文提出了基于问答数量和权值统计的教学方法。

三、基于问题数量和权值统计的教学研究

1.教学研究的思路

为了让学生提出问题就必须让学生在问与不问中产生利害关系,因此在学生课程学习过程中本文将学生是否提问、是否回答问题、提问或回答问题的效果如何等方面作为学生综合成绩占比60%来进行要求,另外占比40%的成绩由期末考试构成。将学生学习过程中提出和回答的问题数量及对应的权值分数作为学生综合成绩的主要组成部分。

有了利害关系,学生自然就会硬着头皮提出问题了。即使“不想问、不敢问”也要问了,但“不会问”怎么办呢?本文要求学生不是不懂的可以问,自己懂了得可以向其他同学提出问题,自己提出的问题可以让其他学生来回答,也可以自己来回答。这样不会问问题的学生一开始可以问一些简单的问题。这样能充分体现学生提问或答题的效果,并以此来衡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本文以“移动应用与技术(总学时数72,周学时4,每周2次课)”这门课程为例,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提供了级别选项,并给予相应的权值分。其级别与权值分对应关系如表 1所示。

学生回答问题时也根据提出问题所属的级别给予相应的权值分。

2.教学研究的实施

要实施本文提出的基于问题数量和权值统计的教学方法,同时要有效地将学生吸引到学习中来,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支持是不可缺少的。基于该教学方法的特殊要求,以及本门课程即是移动应用开发与技术的应用性课程,因此本门课程的授课内容也是以设计、实现本文提出的教学方法要求为目标而开发的一个基于手机端的APP应用系统。针对学生离不开手机的特点,该系统除了满足教学研究的目标要求外,还提供了类似于微信交流的功能,吸引学生去使用该系统。

为保证该种教学方法能有效的实施,并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对该问题系统提出了如下具体的要求(出于本研究的目标,系统提供的微信交流部分功能在此就不进行描述):

(1)系统角色功能

1) 学生

?誗系统能让学生利用手机端有效的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

?誗学生能对自己提出或回答的问题内容查重或相似度查询

?誗学生能统计查询自己问答的相应情况

?誗学生能统计查询班级问答的相应情况

2)教师

?誗能对自己所授课程的问题提出分类级别和指定权值

?誗能审核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回答的内容

?誗能对所有学生的问答内容进行相似度查询或查重

?誗能查询各个学生的问答统计情况

?誗能查询统计班级课程所有学生的问答统计情况

?誗提供多样性的统计数据及报表

(2) 问答要求

?誗同样的问题只能被问一次

?誗同一个问题同一个学生只能有一个回答

?誗同一个问题不能出现相同或高度相似的回答。

(3)管理机制

由于系统技术上难以实现查重、相似度查询以及问答有效性检验等功能,因此系统提供了相应的教师人工管理的解决办法。系统提供了常用的查重算法来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相似度查询,以判断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已经有人提过或有相同的答案,但也不能完全排除有些问题还是相似问题的可能。因此采取如下措施进行处理。

1)抽查或学生举报

由于学生提出或回答问题的数量相当多,任课教师不可能一一进行审核,因此采取抽查的方式。同时系统还提供学生举报的功能,对学生认为有问题的答问情况进行处理。

2)奖分与扣分

如果学生提问或回答问题时的内容出现不良言论,则采用扣分的办法进行处理,并在学生端屏蔽该内容。如果学生回答的问题被选择成为最优答案则对其进行奖分处理。

3)问题有效性查询

有些问题虽然不是学生胡乱发言,但由于其他原因使得学生提出的问题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提问,系统必须具备可以让教师对学生的问答内容提出修改意见的功能。

3.教学研究的目的

运用教学研究的思路,通过移动APP系统终端平台,提供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的功能,并对一门课程、一个班级的所有学生在一个学期内所提出或回答的问题数及问题对应的权值进行各方面的统计分析,以此来分析“基于问题数量和权值统计”的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能力是否有所帮助。

四、基于问题统计教学方法的数据分析

本教学方法研究班级的总人数34人。在以上系统的支持下,通过对研究班级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对系统记录的数据进行了多方位的统计。

1.均值统计(如表2所示)

统计结论:所有学生都参与到了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提问与回答问题占课程最终综合成绩比例较高,具有了利害关系,因此得到了学生的重视,有效的避免了学生逃课、逃学的现象。并且通过学生自主提问和回答問题的过程,使得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或多或少有了一定的了解。

2.提问类别统计(如表3所示)

提问数量统计对比如图1所示。

统计结论:基本概念问题占绝大部分,应用类问题所占比例较低。

3.答问类别统计(如表4所示)

答问数量统计对比如图2所示。

统计结论:基本概念及综合概念的回答占绝大部分,应用类问题的回答所占比例较低。

通过表3和表4,可解释为绝大部分学生都能提出与课程知识相关的概念问题,而利用课程知识解决一些应用类的问题对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困难。首先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接触问题应用的机会就比较少,因此应用类的问题占比较低属正常现象;同时也反映出有些学生对所学知识还不能达到融会贯通的能力,因此应用能力还有所欠缺。

4.教学月份统计(如表5所示)

按教学月份问答数量统计对比如图3所示。

统计结论:刚开始学生主要提出一些概念性的问题,之后才较多的提出应用类型的问题。这也体现了学生刚开始不太会问问题,即对课程知识了解还不够,对知识体系把握不全面,从而学生一般都只是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之后通过对简单提问和回答简单问题的锻炼之后,开始对所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可以提出或回答一些应用类权值分较高的问题。

5.权值分最高前3位学生情况统计(如表6所示);以及权值分最低后3位学生情况统计(如表7所示)

排名前3位和后3位问答统计情况如图4所示。

统计结论:班级学生问答统计情况差距还是比较大,但有少数学生喜欢提出或回答一些权值分较高的问题。这样的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更高。

五、结束语

通过此前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到,课程学习刚开始,大部分学生都不知道怎么学、学什么,因此也就不知道怎么问、问什么。针对这样的问题课程设置了学生提问的级别,学生可以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如什么是数据类型、什么是变量、什么是常量、int是什么、float是什么等等,这些简单的概念无论是哪个学生都可以提出来的。同时回答问题不仅如此,而且自己提出的问题自己也能回答,这样保证了所有的学生都能提出问题并且回答问题。

之后慢慢的学生开始意识到,课程学习的内容无非也是由这些简单的概念通过有机的联系后便成了综合性的概念和应用问题,通过大量的学生对简单问题的提出和回答,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也就慢慢领悟到了课程知识的内容体系以及具备了相应的实践能力。

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教学,并最终从学生期末上机编程考试的能力测试结果中表明本文提出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海燕,王雅轩,陈恒.基于项目案例驱动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14):142-143.

[2]宋洪军,胡军国,童孟军.基于案例驱动的嵌入式系统教学改革与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9):112-113.

[3]张璞.“案例驱动+项目导向”的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7(2):58-61+67.

[4]李娟,王颖.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在《包装材料学》课程中的尝试与分析[J].科技创业家,2013(16):175.

[5]阳立高,韩峰,刘建江.基于校企合作的高校高层次、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52):273-274.

[6]张传伟,周学刚,邢乐,党蒙.基于校企合作高校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时代教育,2017(3):138-138.

[7]李超颖,杨建民,宋清萍,王萍,王振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J].高教学刊,2017(5):9-10.

[8]崔乔礼.国内普通高校如何面对和利用“幕课(MOOC)”资源[A].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暨第四届中青年学者论坛论文摘要集[C].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3:1.

[9]黄越,乔梁,王睿.基于Moocs平台的本科生个性化教育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7(1):163-166.

[10]趙文颖,罗江华.从MOOC到SPOC:在线学习支持服务的改善路径[J].教育导刊,2017(1):69-73.

[11]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探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10):59-64.

[12]杜红乐,张燕.项目式翻转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J].微型电脑应用,2017(1):20-23+34.

[13]魏兴春,何天经,宋鸣,李海燕,吴卓.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讨[J].大学教育,2017(2):20-21.

(编辑:王晓明)

猜你喜欢

教学研究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
中职高考与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protel DXP 2004》的教学研究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