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办第一张报纸

2018-03-14王浩

柴达木开发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海西州格尔木日报社

1997年7月1日凌晨5点50分,当格尔木东方放出灿烂阳光的时候,第一张报纸——《格尔木报》创刊号诞生了!

在我的生命中,与新闻结缘是料想不到的。

1987年,在一个秋高气爽的周日,我和同乡同学张海山(男,生于1955年,甘肃平凉庙庄村吴家庄人)骑着自行车,跑了20多公里,来到平凉市花所乡,见到了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农民家庭文化室创办者李存怀。后来我们写了一个2500字的报告文学《小人物的平凡事》,在1988年1月15日《甘肃农民报》发表了。这算是我第一次和新闻接触。

时间前进到19年的1997年,我也从甘肃省平凉市向西走了1500公里来到了青海省格尔木市,仿佛是灵魂的召唤,受命创办名为《格尔木报》的报纸。

当时我是格尔木市委办公室秘书。庄升学任市委办公室主任,贺西京、张高社任市委办公室副主任。辦公室秘书就我一个人,整天忙得焦头烂额,连喝水的工夫都没有。大概是三月乍暖还寒的一天,庄升学到我办公室给我透露说:“可能叫你去办格尔木报……”我的头嗡一下,脑子乱作一团,我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啊!

“我怕办不好……”我说。

“什么都是人干的,有啥办不好的。”庄升学打断我的话,斩钉截铁地说。

他给了我巨大的信心。

过了几天,时任市委书记段亨利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同我正式谈话,大意是组织经过认真考虑,让你去办报纸,“你喜欢写东西,功底厚,你去办我放心”。我什么话都没说,出了书记办公室,但我还是出了一身汗:我能办好吗?接着我就去找分管文字工作的副主任、我的顶头上司张高社,说了市委让我去办报纸的话后,他沉默了足足有两分钟,然后说:“定了,你就去!”

我去了。

我不知道我要办的报纸是个什么样子,脑子里就像突然在黑暗房中打开了一盏明亮的灯,闪得睁不开眼。

1997年4月25日,我乘坐格尔木至西宁的列车,来到西宁市长江路5号青海日报社楼前。

哈哈,我要办的报纸目前连一间办公室还都没有,怎么会有一幢报社办公大楼呢!我这样想着上到5楼,见到了青海日报社副总编辑施涛。我把时任格尔木市委宣传部部长徐兰英写给他的信给他,他简单地看了一眼,热情地对我说:“我知道,我知道。你就到编报室去学习吧”。这样在编报室先见到了一个叫许昌庆的副主任。他又把我交给一个叫余浩的老师。

我每天晚上10点到编报室来学习。先是看余浩老师选稿。他编辑的是青海日报头版。头版一、二条主任已经确定,其余稿件装在一个文件盒里,自己挑选(都是手写稿件,已经经过三审,稿纸上改得红红花花,每篇稿件的字数都标清楚了)。

接着是划版:直尺、铅笔、橡皮擦,在版样纸上来回翻飞;字号、字体、图片、正文一目了然。现在可以休息一小会儿。因为一是选定的稿件交给了录入人员在录入;二是车间排版员在排版。俟后,版面初步排出来了。现在校对员在校对室一个读、一个盯,像上早读一样,一片朗读声;几个版几乎是同时开始校对,朗读声此起彼伏,煞是热闹。余浩老师不断回答或处理校对员提出的各种问题。主要是那篇稿子多了一行字,这篇少了几个字等问题。如此往复再三,完成了三校。时间也快到了凌晨零点时分。余浩老师在大样上签上“付印”字样。一个版就排成了。

我就这样学习了一周。余浩老师在那天凌晨快下班时说:“明天你来具体操作”。在版样纸前我就束手无策了:肩题、主题、副题,各需要什么字体?多大字号才符合要求?一篇稿子分几栏合理?是横标题还是竖标题美观?需要安排五篇稿件还是七篇稿件?选用与稿件有关的图片还是独立的图片?这都是要立即解决的问题。在余浩老师的指导下,这些问题一一得到了解决。两个小时后我的版“划”出来了,老师做了一些小修改,交了作业。有了第一次,以后就顺利多了,以至余浩老师再不指导了,放手让我独立去操作。

学习期间,“五一”国际劳动之际,青海日报社分科室去南山公园活动。活动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喝酒,编报室大腹便便的韩起彪老师用纯正的青海话对我说:“小王来,一拳十二个,谁输谁喝”。我的手抖抖的只是个输,况且我本身就不是喝酒的料,上不得大坛场。这“一拳”就把我撩翻了,喝得不知东西,难分南北。晕晕乎乎、朦朦胧胧中,我又认识了李真欧、王宏彬、韩国宁等老师。

学习的这一月,因为报社刚组建,经费困难,我找到原市政协的同事马文录,他在青海省委党校脱产学习,我就挤在他的宿舍里凑合了一个月,从而节省了不少住宿费用。

一个月学习结束了。

在市委一楼宣传部对面已经腾出了一间半房子作为报社的办公室。接着就是招兵买马。市编制办公室安排了6个编制,我是一个,从格尔木宾馆调来了会计敖东云(女,四川人),还需要4人。徐兰英部长决定通过考试选取编辑、记者。最后格尔木市矿产检查大队的王邑(男,陕西户县人)、青海胛肥厂中学的刘宗园(女,河南人)、大格勒中学的韩明成(男,陕西韩城人)进入报社,成为最早的编辑、记者。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报社规模的扩大,焦煊、祝贵福、宋洪霞、魏红魁、程晓霞、张新梅、贺忠祥、汪豹林、曾春桃、李维庆、刘文斌、寇亚辉、王会相以及李沙沙、李永斌、王海防、王启瑛、吴天俊、刘海英、王建芳、张海明、戴学军、李敏、李萍等先后进入报社工作。

这期间,我和会计敖东云,到各单位化缘。跑了两周,求爷爷告奶奶,托关系,找熟人,募集到了20多万元。其中总后勤部青藏兵站部还无偿支援了一辆无牌照、无手续的北京吉普车。我又找到格尔木市交警大队郭清大队长,他一路绿灯,给了一幅牌照,说你们就这么跑去。啊,这辆车为格尔木报筹备工作出了力!

转眼就到了1997年7月1日,市委确定这一天《格尔木报》正式出版。这一天既是中国共产党的生日,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值得关注的日子——香港回归祖国的时刻,具有十分重要的纪念意义!

我的老师余浩已经从西宁来到了格尔木,用青海日报社施涛副总编辑的话说就是“扶上马,再送一程”。他是受青海日报社委派帮助我们一个月时间,手把手教我们。

《格尔木报》报头四个字是时任青海省委书记田成平手书。时任中共青海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田源的祝贺文章《宏伟的事业,良好的祝愿》;时任中共青海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冯敏刚的题词《明珠之光,祝格尔木报创刊》;时任中共海西州委书记肖瑞华《贺〈格尔木报〉创刊》;中共格尔木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段亨利和中共格尔木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张旭的《坚持正确的办报方向》等文章已经付排。我撰写的创刊寄语《可读可信可亲·努力为格尔木市两个文明服务》已经审定。

全文是:

时值建党七十六周年和香港回归祖国之日,中共格尔木市委机关报——《格尔木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的关怀与支持下,今天与读者见面了。她的诞生将对格尔木及青海西部的发展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

《格尔木报》将在市委的领导下,面向全市各族人民,密切结合本市实际,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及时、全面、准确地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使其真正成为市委、市政府的喉舌,成为各族人民群众的挚友。

本报同仁将按照“爱社、敬業、求实、创新”的要求,坚持党报的党性原则,充分体现全党、全民办报的宗旨,以社会效益为最高标准,真实地报道我市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取得的新经验、新典型、新成绩,宣传各条战线上的先进人物、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反映全市各族人民的心声,批评和揭露影响和阻碍我市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消极因素和存在的问题,全心全意为全市的工作大局服务,为广大读者服务。

本报将根据编辑方针,坚持政治标准和新闻业务标准,努力做到图文并茂,把指导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力求丰富多彩、生动活泼,使读者感到可读、可信、可亲,成为群众生活中离不开的好伙伴,为把格尔木市建设成为祖国西部经济繁荣、科技发展、社会文明、人民富裕的现代化城市做贡献。

6月30日,开始了第一张报纸的编排工作。

编、排、校都在格尔木市中山路格尔木市印刷厂。王邑、刘宗园、韩明成每人负责两个版,余浩老师全面协调。到了晚上徐兰英部长也参与到我们的行列。印刷厂的工人也是第一次排版,显得笨手笨脚,很不熟练。二、三、四、五、六版在多次反复中基本编排就绪。时间已经快到了凌晨,此前大家都忘记了饥饿,现在都说该吃点东西了。夜宵摆在桌子上,大家说着笑着吃着喝着,享受着办报的辛苦与快乐。

1997年,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零点举行,创刊号头版头条就采用这条消息。我们没有接收新华社消息的系统,委托青海日报社李真欧高级编辑帮助我们传新华社关于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消息稿。7月1日凌晨3点30分,接到李真欧老师传真的两篇新华社电讯稿。

录入,录入;排版,排版;印刷,印刷。一切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着。然而在4点20分,印刷出现了问题:红色报头和标题没有套准确。徐兰英部长当即决定:重新制版,重新印刷。5点50分,当格尔木东方放出灿烂阳光的时候,第一张报纸——《格尔木报》创刊号诞生了!

我们忘记了疲劳,忘记了一夜未眠,欢呼雀跃!

读者看到《格尔木报》创刊号报眉是这样记载的:格尔木报,1997年7月1日,试刊第一期,丁丑年五月二十七日,总编辑徐兰英。

报眼是两条口号: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六周年;热烈庆祝香港回归祖国怀抱!头条是:百年夙愿今朝实现,百年屈辱荡涤殆尽,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香港举行。二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第三条是:格尔木人民庆祝香港回归祖国怀抱的三幅图片。四条是编辑部创刊寄语。

这一年我40周岁。

从2007年回溯10年3600天,就是1997年。

我创办的第一份报纸《格尔木报》于1997年7月1日凌晨5点50分诞生了。

经市委1997年7月19日第49次常委会议研究决定,王浩同志任格尔木报副总编辑。

这是我人生的第二次飞跃!

从此,有了展示我的潜能和才华的舞台。

从此,我就像养育自己的孩子一样养育《格尔木报》。

从此,我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辛劳。1999年7月1日,《格尔木报》发展为周二刊。

2001年5月,我被市委任命为《格尔木报》社总编辑(正科级)。

2003年1月1日,《格尔木报》发展到周三刊。

2003年1月19日至31日,我和市广播电视局陈学友、格尔木电视台张辉,经市委书记胡成礼同意,与青海省新闻考察团成员一起经香港赴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三国学习。

2003年3月,被选举并出席中共格尔木市第十次党代会。

2003年5月,我被任命为中共格尔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2006年7月1日,发展为周六刊,并于同日更名为《格尔木日报》。

2006年7月13日,举行《格尔木报》更名《格尔木日报》既创刊9周年大会,时任市委副书记谢庆英,时任副市长任宗高,时任市人大主任张智芳,时任副市长孟海,时任市政协副主席李新民等出席。原人民日报社社长、中国记协主席邵华泽为格尔木报题写了“与人民同行·祝格尔木报创刊九周年”。

2006年9月,被选举并出席中共格尔木市第十一次党代会。

2006年11月,被选举并出席中共海西州第十次党代会。

2007年7月1日《格尔木日报》推出大型特刊《图说格尔木》以40个彩色版面,集中反映了格尔木发展建设的巨大成就。

至2007年8月,在我的支持下,报社新闻采编人员27人次的22篇(幅)新闻作品荣获“青海新闻奖”三等奖以上的奖项,其中一篇作品获“全国抗‘非典新闻奖”,副总编辑李维庆赴北京在人民大会堂领了奖。

我主持策划了一些有影响的宣传报道,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在2003年3月2日《格尔木报·周末》刊登了《阿姨,我要走路》的长篇通讯,向社会发出捐款呼唤,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内,社会各界共捐款20多万元。2004年6月5日《格尔木日报》刊登了《拯救见义勇为的好青年》,报道了翟兰英见义勇为与歹徒搏斗负伤的事迹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社会各界纷纷捐款为翟兰英治病,其中驻军某部高级工程师姚志祥个人捐款5000元。2005年6月1日至15日,《格尔木日报》组成记者组,远赴山东省的青岛、烟台、济南、淄博等地,采访30年前山东知青开发建设格尔木的人和事,刊发特别报道新闻作品27件(幅),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促成了山东知青200多人重回格尔木考察的实践活动。

《格尔木日报》的子报《格尔木电视报》,在原来4开8版的基础上,2004年扩为4开16版,并实现彩色印刷;2007年该报创办了《昆仑周刊》,成为格尔木读者最多、发行量最大的都市生活休闲资讯周报。

2007年8月我离开了格尔木日报社,调任柴达木日报社当社长、总编辑。

作者简介:王浩,字汉之,生于1957年8月,甘肃省平凉市人。先后在平凉第三中学、格尔木市人民武装部、格尔木市政协办公室、格尔木市委办公室工作。1997年7月至2007年8月任海西州格尔木市《格尔木日报》副总编辑、总编辑。2007年8月调任海西州柴达木日报社总编辑、《柴达木开发研究》杂志主编。新闻专业主任编辑职称。曾任中共格尔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海西州委宣传部副部长、青海省报纸行业协会副会长、海西州新闻工作者协会副理事长、海西州摄影协会副主席、荣誉主席。中国作家协会青海分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青海分会会员。发表大量的文学、新闻及摄影作品,出版个人散文集《昆仑神韵》。平生喜文,擅长摄影,崇尚快乐生活。

猜你喜欢

海西州格尔木日报社
西北偏北之格尔木
关于日报社新媒体平台发展的思考
格尔木
Zhejiang in Jin Yong’s Wuxia World
格尔木
检察版(四)
山东知青喜回格尔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