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美邮票的“幕后英雄”

2018-03-13吕磊

紫光阁 2018年2期
关键词:幕后英雄印制邮票

吕磊

她得到的是社会对精美绝伦的中国邮票的赞誉。为此,她“辜负”了自己的青春。

因为她扎根生产一线,潜心研究邮票印制技术,38岁才谈婚论嫁。

19个春秋,她党徽在胸前,责任在心中,无声造就着中国邮政邮票印制的盛世繁华。

但她却又远离这繁华,常伴她的是坚守的“孤独”。数不清的日日夜夜,她独自一人在邮票印制车间穿梭,只为印制完成一张张完美无瑕的邮票。

她就是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邮票印制局质量管理部副主任郭恩娟,党的十九大代表。

是较真儿更是执着

较真儿,东北方言,特指人办事情特别认真。

想把工作干好必须要有较真儿的态度,而身为党员,光较真儿还不够,更要有一份执着的精神。

较真儿和执着,用来形容郭恩娟再合适不过了。

1998年,大学毕业的郭恩娟刚来到邮票印制局,便一头扎进制版中心生产一线潜心研究邮票印制技术,很少有人或事可以把她从工作中“拽”出来。用她的话说:“工作的时候,我认为全世界只有我一个人。”制版中心电雕工作站的工作非常枯燥,常常是上班有点下班没点。刚毕业的大学生很少有人能耐得住这份工作的寂寞。2001年,邮票印制局组织了一次内部招聘,郭恩娟有机会到机关部室工作,但她没有报名。“当时我正全身心研究电雕组版新技术,这是一个发展前景非常好的技术,真的不想半途而废,而且我始终认为年轻人在基层多学点儿技术没坏处。”郭恩娟说。

在将近两年的时间里,一个人、一台电脑,她独自面对全新的设备、技术,还要保证每天生产任务的完成,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但郭恩娟刻苦钻研,查阅大量资料,凭着坚强毅力和不服输的精神,夜以继日勤奋工作,终于掌握了Artcom电雕组版软件技术。她对组版软件技术和电雕机技术的理解和精通程度,令国外厂商都为之惊讶。

“我很享受也很感谢那段独自‘战斗的日子,那段经历让我学会了如何用平常心去面对高强度的工作,让现在的我可以游刃有余地处理各种工作难题。我执着于我的执着。”郭恩娟说。

在以后的日子里,郭恩娟的执着给制版中心带来了一项又一项技术革新。

2010年10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第十三届政府间邮票印制者大会上,我国选送的《中国鸟》《唐诗三百首》《国家图书馆》等邮票分获最佳连票奖、最佳创新奖和最佳影写版奖,占据了大会六项国际大奖中的半壁江山。消息传来,邮票印制局的全局上下激动不已,而作为印制局核心技术部门——制版中心的带头人郭恩娟,更是心潮澎湃。因为这不仅是对她多年来为邮政事业执着奋斗、无私奉献的最好回报,也使我国几代邮票人艰苦拼搏、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梦想成真。

在郭恩娟的带领下,制版中心还创造了高网线邮票、不干胶邮票、胶雕邮票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邮票;将影写版雕刻网线从每英寸300线提高到570线,刷新了国内凹印邮票最高雕刻网线纪录;《祖国边陲—呼伦贝尔草原》《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京剧生角—高宠》《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等多套邮票连获世界邮票印制最高大奖;一版多色雕刻的技术缩短了制版打样的周期,降低了近50%的人工、原材料消耗,减少了近50%的废水、废料的排放。

是选择更是党性

每个人都渴望自己的生活工作双丰收。但现实中,这二者往往不能兼得。舍小家,为大家,这是党性的要求,亦是郭恩娟的抉择。

2005年,郭恩娟有一次攻读管理学硕士的机会。权衡之下,她还是放弃了。“我知道文凭对于职场人是多么重要,但如果让我在文凭和工作质量之间作出选择的话,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那时候,我如果花时间去读那个硕士学位,肯定会影响工作质量,我绝对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没有时间去拿文凭,并不意味着没有时间学习知识。郭恩娟深知,自己的工作需要储备大量知识。她说:“这些都是我工作需要但我本身又欠缺的知识,时间像海绵,挤一挤总会有的。”

邮票作为有价证券这一特性,决定了邮票制作必须不断提高印制技术和防伪技术,而电子技术必然会对印刷防伪技术产生重大影响。因此,郭恩娟利用业余时间攻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她购买了许多专业书籍,千方百计挤时间阅读。持之以恒的研究学习不仅开阔了她的视野,锻炼了她的思维,更促使她紧跟制版印刷技术发展的最前沿,凭借扎实的基础和精湛的技术,成功实施了十几项技术革新。

然而,郭恩娟的选择却让她亏欠了自己和家人太多。

郭恩娟的亲朋好友常常称呼她为“隐形人”。郭恩娟的哥哥说:“我妹妹平常工作太忙了,想見她一面都很难,她满脑子想的都是工作。我记得大概是2006年,一整年的节假日她都是在单位度过的。”2014年,郭恩娟的父亲生了一场大病,需要住院做手术,家人为了不打扰她的工作竟然没有告诉她。等到手术做完了,郭恩娟才知道父亲生病了。

郭恩娟在制版中心工作时有一个闺蜜,两个人认识多年,年龄相仿。她告诉记者:“郭恩娟在制版中心工作的时候,简直把单位当成了家。我平时上班算是比较早的了,我们8点半上班,不到8点我就到了单位。但每次我到单位时,她都已经开始工作了。好几次晚上我加完班回家时郭恩娟还没有走,第二天我上班的时候,郭恩娟还坐在那儿工作。不知道她是干了一通宵,还是又早早地来加班了。”更令她钦佩的是,郭恩娟直到38岁才结婚。“我也是女人,我特别清楚一个女人把自己最宝贵的一段时间完全献给了工作,这是多么大的牺牲。很少有人能做到,但郭恩娟却做到了。”

是职责更是担当

对企业员工而言,认真工作是自己的职责,但对党员来说,认真工作更是一份担当。

由于邮票生产的特殊性,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但工作19年来,郭恩娟从不抱怨,她已把邮票印制工作当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倾心投入、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自己不平凡的人生,无愧于一个有担当的党员。

在工作中,郭恩娟的担当还让很多人觉得心里暖暖的。

郭恩娟心地善良、待人真诚,视同事为亲人。同龄人称呼她“蝈蝈”,新员工叫她“郭姐”,老员工则把她当成自己的闺女。生产现场缺人,她去顶岗;员工加班吃不上饭,她自掏腰包请大家;她刚参加工作,听说一位员工患了重病,立即赶到医院送上1000元,车间员工住院,她也次次都去看望;得知离职多年的师傅经济困难,主动送去2000元;2008年汶川地震,她先后4次捐款,共计5000元;2011年,制版中心一名老员工突患脑出血住院,由于家中无人陪护,郭恩娟及时组织员工轮流值守,她自己每天无论多晚下班,都要赶到医院去看望,直到这位老员工辞世。家属感动地说:“在我们眼里,你就像我们的亲人!”

两年前,郭恩娟换了岗,开始负责邮票印制整个流程的质量监督工作,但她身为党员的强烈担当精神始终没有改变。

质量管理部的同事告诉记者:“我们部门是一个‘得罪人的部门,因为要给邮票印制的各个环节找差错,难免会有一些矛盾冲突。但郭恩娟却化解了这些矛盾,并让出错的人心服口服。”郭恩娟对事不对人,而且对查处的每一个问题都要反复核实,就怕冤枉人,对确认无误的“错误”,她会挨个儿到每个部门去解释。与此同时,郭恩娟的敬业精神也让同部门的很多老员工自愧不如。“郭恩娟原来在制版中心工作,工作类型相对单一,但我们部门的工作非常复杂,需要对整个邮票的印刷制作过程进行监督。郭恩娟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不到半年的时间,她对质量管理方面知识的掌握程度堪比老员工。”一位老员工说。

人生充满着选择,一同进局的大学生有的步入机关,有的选择了高薪企业跳槽,郭恩娟却不为所动,始终坚持在生产技术第一线。郭恩娟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与邮票印制这个行业的特点不谋而合——在热闹非凡的邮票市场,邮迷们喜爱关注的是“珍邮”的精美,而邮票印制者们的辛勤和智慧,却往往不为外界所知。然而,以郭恩娟为代表的这些邮票印制人,正是邮票舞台上的“幕后英雄”。

人物写真86 第2期 紫光阁endprint

猜你喜欢

幕后英雄印制邮票
独一无二的邮票
找到幕后英雄
内容丰富印制精美老挂历成为收藏界新宠
荣誉与商机共存 第八届口华印制大奖
邮票上的“三月三”
图书印制时效保障探析
守护绿色陶都的“幕后英雄”——走进江苏省宜兴市环保局环境监测站
厚膜导电细线印制的研究
找寻通往童年的那张“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