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樱桃谷种鸭产蛋下降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建议

2018-03-13王群义刘东栾栋祖刘红祥刘丰波杨庆鹏孔宪好高天佐

家禽科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鸭场鸭舍鸭群

王群义,刘东,栾栋祖,刘红祥,刘丰波,杨庆鹏,孔宪好,高天佐

(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技术部,山东 青岛 266032)

1 流行特点

1.1 发生季节 冬季、春季多发。

1.2 发病时间 主要发生在产蛋上升期和高峰期鸭群,250日龄以上鸭群发病少。

1.3 发病区域 全国各地种鸭养殖密集区域均有发生,但以散养户发病率高,饲养管理好的鸭场发病率低;在同一区域的不同鸭场和同一鸭场的的不同栏舍有先后发病的现象,很像传染性疾病。

1.4 发病时特点 主要表现为产蛋下降,沙壳蛋、畸形蛋和螺纹蛋大量增加,异常种蛋难恢复,不能用于孵化。

2 临床症状

2.1 鸭群突然发病。发病前多发生过应激反应。

2.2 大群精神、采食量、粪便变化不大,死淘率略增加。少数鸭群采食量下降。

2.3 鸭群主要表现为产蛋下降。一般经7~10d产蛋率降至最低,下降幅度可达10%~40%,下降期间沙壳蛋和卵壳蛋增多;之后产蛋率逐渐恢复,恢复期间畸形蛋和螺纹蛋增多,经10~15d产蛋率能恢复到原来水平,但畸形蛋、裂纹蛋、螺纹蛋、沙壳蛋的比例多达30%~60%,并且很难恢复。正常种蛋的孵化率和受精率正常。

2.4 发病鸭群经强制换羽后蛋壳质量、受精率和孵化率可恢复正常。

3 剖检变化

死亡的鸭可见脾脏肿大,卵黄变形,出血,卵黄性腹膜炎,输卵管和子宫部有豆腐渣样物。

4 实验室检测

国内多家知名科研单位和实验室参与了该病的检测和研究,抗体检测、病原检测、PCR检测结果如下:

4.1 抗体检测 鸭群发病前和发病后2周,ND、H9、H5、H7、TMU、EDS、IB 的 抗 体 无 明 显 变 化 ,如表1。

表1 不同疾病的抗体检测表

4.2 病原检测

4.2.1 病毒分离 鸡胚接种后鸡胚无死亡;尿囊液无血凝集价。

4.2.2 RT-PCR检测 泄殖腔、口腔棉拭子,进行 PCR 检 测 ,NDV、H9、H5、H7、TMUV、EDSV、IBV均为阴性,如表2。

表2 不同疾病的病原检测表

4.3 细菌分离 从病鸭输卵管和子宫部常分离到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菌落。

5 病因分析

5.1 经大量的检测未检测到主要的病原,并且这些鸭群免疫程序做的都比较科学,抗体水平都比较高,因此可以排除传染性疾病的可能。

5.2 种鸭的饲养管理目前还比较粗放,营养、卫生和管理等方面有很多细节还需要改善。鸭群发病可能与这些因素有关。

6 防控措施

关注细节,加强饲养管理,让鸭群有健康的体质。

6.1 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供有足够的采食面积和饮水空间,保证鸭群吃料均匀,饮水充足。鸭群的均匀度越好说明密度合适,反之说明密度较大。

6.2 定期称重,根据体重来分群、调整饲喂计划和饲喂量:饲养过程中要及时挑出过小、过大鸭只,单栏饲养,以便调整给料量。

6.3 加强舍内垫料管理,脏和潮湿垫料要及时更换。运动场地要干燥、卫生,粪便要及时清扫,定期消毒。

6.4 夏季育雏和育成鸭群,因为高温的影响,体重和均匀度往往不理想,对这些鸭群应推迟开产时间,推迟加光的时间。实践证明,开产晚的鸭群产蛋率更高,更稳定,产蛋周期更长,最重要的是抵抗力强。

6.5 避免应激反应:樱桃谷种鸭受强烈应激轻则影响产蛋率,重则诱发疾病。为避免应激应做到以下几方面工作:

6.5.1 尽量减少冷热应激对蛋鸭的不良影响,冬季要做好鸭舍的保温工作,提高饲料的能量水平(每千克饲料中含 12.5MJ热能和18%~19% 蛋白质)。冷应激近几年引起鸭群产蛋下降的案例越来越多,应引起重视。

6.5.2 种鸭对声音十分敏感,容易产生应激,应保持环境安静,在鸭舍内不要大声喧哗,谢绝外人进入鸭舍参观等;防止老鼠、猫等动物进入鸭舍;避免突然断电等。

6.5.3 放鸭、喂料、休息、关鸭、补光应有固定时间,以使鸭生活得有规律。

6.6 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规范疫苗注射手法,避免注射过深等问题出现。

6.7 开产后添加敏感药物,预防输卵管炎症的发生。初开产的鸭群可添加阿莫西林等药物

7 小结

本病一旦发生,治疗无效,损失巨大。目前对本病发生的原因还不是很明确。因此加强饲养管理,培育健康、体质强壮的鸭群是控制本病的最佳措施。□

猜你喜欢

鸭场鸭舍鸭群
鸭感染鸭瘟病毒的症状与防治
饲养密度对秋季多层平养密闭鸭舍环境参数、生产性能与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咋用信号调教鸭群
冬季“噪鸭”可以提高产蛋率
四招有效防鸭啄毛
鸭群中的鸵鸟
规模化鸭场防控鸭病的综合措施
鸭场的环境控制
豫南地区规模化养鸭 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对策
肉鸭育雏前的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