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信扶贫:让贫困户融入信息化时代

2018-03-13江婷婷

当代贵州 2018年47期
关键词:空心宽带光纤

文 / 图_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 / 江婷婷

作为网络扶贫行动重要的建设者和参与者,贵州电信在为偏远贫困农村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不断提供新动力的同时,也探索出了一条信息精准扶贫的新模式。

“要想富,先修路。”在信息高速发达的今天,“信息公路”是否畅通也是贫困地区能否快速脱贫、能否实现致富的重要因素之一。

贵州很多贫困地区地理位置偏远,信息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城乡“数字鸿沟”不断拉大,这严重阻碍了贫困地区快速脱贫的步伐。

作为网络扶贫行动的重要建设者和参与者,贵州电信在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扶贫方面不断发力,高速宽带服务已惠及大片农村地区,为偏远贫困农村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了新动力,探索出了一条信息精准扶贫的新道路。

架起“信息路”

用光纤宽带上网、看高清视频,对不少偏远贫困地区的居民来说,曾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如今,随着电信网络普遍服务升级和宽带网络质量不断改善,他们的梦想变为现实。

在天柱县平甫村,几十年来,村民只能靠微弱的信号接收短信和打电话。按村民的话说,曾经真是“满山找信号”。现在不同了,可以在家用光纤了。这种大变化,源于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工程。

2015年12月,工信部与财政部出台第一批国家电信普遍服务财政补贴试点政策, 黔东南州是贵州入围的第一批普遍服务试点项目地区。

“通过电信普遍服务工程,黔东南电信在平甫村投资90万元,村里实现了光纤进家,同时还为村里建设了4G基站,为群众致富提供了高速信息网络。”黔东南分公司网络发展部主任李繁荣说。

如今,经过试点建设,黔东南州1476个行政村实现了100%通光纤,光纤宽带村通率由32%提升到76%,移动4G网络覆盖率提升到82%,宽带网速均达32M以上。

“现在寨子里覆盖了电信4G信号和光纤宽带,电信ITV比原来的卫星电视接收器收看的频道多且顺畅,苗家阿妈也和城里人一起追热播剧了。”天柱县白市镇北岭村村主任乐成标对电信普遍服务项目建设赞不绝口:“通过光纤宽带可以在网上查找所需要的信息,帮助村民及时掌握脱贫政策和技能,助力黔货出山。”

“贵州电信紧抓推进电信普遍服务的惠民政策,一直将‘网络扶贫’作为助力全省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努力‘让网络进入十里八村,使服务深入田间地头’。”贵州电信副总经理陈杰表示,贵州电信已陆续投入近10亿元,完成近4000个行政村通光纤宽带以及400个行政村通4G覆盖工作,进一步缓解了边远山区通信难、难通信的现实问题。

信息化支撑电商发展

沿河自治县沙子镇南庄村在2017年被命名为“中国空心李之乡”,沙子空心李清香浓甜、色泽鲜艳。自从这里接通了铜仁电信安装的网络之后,农村淘宝、贵农网、邮政黔邮乡情、华众电商、飞达电商等电子商务公司均到现场进行线上营销。沙子空心李从最初由农户肩挑背驮到市集叫卖,到如今客户上门订购、网上销售,人均年收入从以前的两三千元涨到如今的上万元。

不仅如此,通过光纤网络,沙子镇还引入大数据对沙子空心李的种植、管护、销售进行全过程跟踪,对每棵空心李树标明“身份证”,客户能了解每一棵树的管护过程和空心李品质,提前认购和订单选购,足不出户可品尝到优质空心李。

“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信息化服务运行体系已基本形成,信息化支撑农村电商发展水平正在不断提升。” 陈杰表示, 随着“互联网+电商”“互联网+旅游”扶贫模式在全省落地开花,网络为精准扶贫提供了新方法、新路径。

江口县梵净山村是典型的乡村旅游村。在光纤网络未覆盖前,村民们信息闭塞,尤其在寨沙、梵街等旅游景点。“没有网络的时候,我们满足不了外来游客的上网需求,很多餐馆客栈都留不住客人。”寨沙农家乐老板杨元菊说。

光纤到村后,餐馆、宾馆能为游客提供免费Wi-Fi上网,游客也可以通过互联网预先了解梵净山周边娱乐、餐饮、住宿情况。部分商家还制作了网站对位宣传,通过互联网让全国各地都知道了解梵净山,让乡村旅游火了起来。据统计,当地农民旅游纯收入占到总收入的73.3%。“网络扶贫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撑,信息化引领和驱动着网络扶贫的进程,电信业只有加快信息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贫困地区信息化,才能有效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帮助贫困群众享受信息服务。”陈杰说。

定点帮扶显实效

近年来,贵州电信持续派出干部员工在贫困地区推进定点扶贫、对口支援、网络扶贫等扶贫专项工程,推动农村及深度贫困地区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并实施了多种方式的扶贫举措,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扶贫工作扶出了特色、扶出了成效。

徐伟刚,贵州电信销售渠道终端事业部副总经理。2016年初,接受组织任命,到剑河县柳川镇巫泥村任驻村第一书记。

巫泥村位于剑河县北部,海拔九百多米,被当地人称为“贫困的屋脊”。

“村里的贫困程度很严重。”徐伟刚给记者列了一组数据:全村共有400余户2200多人,贫苦户却达到了221户929人,贫困发生率达到了50%。

徐伟刚走访调查后发现,巫泥村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通讯一直是“老大难”问题。在家村民手机持有率不到50%,互联网普及率基本为零。村民对外界了解少,思想比较传统,农业自给自足,特色农产品鲜为人知,自然资源不能够得到有效宣传。于是,徐伟到巫泥村后第一件事,就是牵线搭桥打通“信息高速”公路。

通过协调,贵州电信投资60余万元,在村里建立了4G电信基站,开通光纤宽带覆盖全村。

宽带入村,拉近了巫泥与外界的距离,通过农村信息平台和网络信息服务,村民可以按照网上专家技术指导进行种植和喂养。群众通过网上学习,充分利用山林、庭院、闲置土地以及冬季闲置田土等资源,发展稻田养鱼、生态养鸡、养羊、生态养牛和 “金银草”牧草种植。

今年3月,贵州电信安保行政部副主任郑洪“接棒”徐伟刚,担任巫泥村驻村第一书记,继续他们的帮扶之路。

贵州电信承担了包括黔东南州剑河县巫泥村、高标村等70个贫困村的帮扶任务,每年集中优势资源向帮扶点直接投入专项资金、派驻挂职干部、打造示范项目、推进精准扶贫。图为公司在剑河县柳川镇高标村举行助学捐赠仪式。

“贵州电信派驻的两任书记,以脱贫攻坚为已任,把巫泥村当成自己的家,与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为村里的发展出谋划策,竭尽所能,在他们的帮助下,全村已脱贫49户211人,我们有信心在2020年实现全部脱贫。”巫泥村村支书刘吉选说。

贵州电信承担了包括黔东南州剑河县巫泥村、高标村等全省70个贫困村的帮扶任务,每年集中优势资源向帮扶点直接投入专项资金、派驻挂职干部、打造示范项目、推进精准扶贫。截至目前,贵州电信在全省共有40个专职扶贫干部奋战在扶贫第一线,针对定点扶贫单位累计捐助资金、物品超过170万元。

猜你喜欢

空心宽带光纤
我国行政村、脱贫村通宽带率达100%
浅析提速背景下宽带覆盖场景方案
唤醒心灵的【空心圆】
侨眷帮扶让空巢老人不“空心”
为什么竹子是空心的?
空心人
中国特种光纤产业正衔枚疾走
长飞光纤:中国光通信A+H第一股
宽带网络将覆盖90%以上贫困村
光纤与光纤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