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婚礼课程笔记

2018-03-12

数码影像时代 2018年7期
关键词:景别近景广角

一.成为高手的基础

1,独特的景别定义

2,另类的角度

3,严谨的焦段选择

4,核心的技法使用

5,拍摄的思维模式

(一)独特的景别定义

对于景别一般用几个“头”做分类

人正常的比例是7.5个头组成:第二个头下巴到乳头,第三个头乳头到肚脐眼,第四个头肚脐到臀部,第五个头臀部到膝盖上方。

九宫格黄金分割

构图时,黄金分割是大前提,小前提是把几个头包进来。拍特写的重点,上切头下留锁骨,因为黄金分割在特写中能体现出眼睛,不宜把头放在正中央。

小事也要注意

假设新郎新娘面对面念誓言时,新娘头上有头饰很多人都会拉大焦距,这样的特写镜头就会非常难看。如果想拍美美的头饰又拍到婚纱就拍摄两个头景别(近景),千万别拍一个半头,一旦遇到新娘是抹胸,一定要拍摄近景而不是特写,防止显得新娘没穿衣服。

近景稍微放松构图,注意被摄对象衣物信息保留完整。关于两个头的近景标准,一定要头上留天,乳头下方再留点。这是拍新娘很好用的景别。

很特别的景别一一中近景(三个头)、中景(四到五个头)

中景和中近景主要表达的还是人物,主要是两个主体之间的位置关系。中近景是表达一个人最松的景别。中近景和中景既可表达位置关系,又能清晰拍摄到两人情绪。在拍摄父亲给女儿交接环节时,都会使用中近景,可表达三人位置关系,又能拍摄到面部表情,手部动作也能兼顾。妈妈翻相册,拍摄时表情是重要的,在收放景别时一定要有原因和目的。这部分是为了带桌子的关系,让人知道她是在桌子前。新郎独自走路的意境镜头,为了注意走路和人的状态用两个头的近景表现。

中近景、中景,核心词就是两个主体的“位置关系”。如果没有两个主体,就别拍五个头的中景,最多拍三个头的中近景就足够表现。

全景、大全景

全景是很难拍摄的一个景别,因为人物和环境都成为了主体,需要注意构图中的细节。

大全景是以环境为主。

(二)另类的角度分类——以客人的角度为出发纪实

第一社会视角

定义:一个陌生人眼睛所看到的东西,代入感强。以社会关系为前提,看待事物或人物的视角;

特点:客观,没有情绪,俯仰角度多以正常人的高度出发;

核心思维:模拟路人视角;

怎么选择角度:婚礼中,以事件为单位。陌生人看的是什么角度你就怎么拍。选择景别时就决定了,你想拍亲密还是客观:

举例:在拍摄伴娘准备整新郎游戏时,你的拍摄应该以更加融入为主。当旁边有第三者经过,用旁边者的神情看她们的时候,这时候就需要你跳出来,加入客观视角可以丰富影片,具有人文情怀,当跳出拍摄时要用松一些的景别。

第二 主观视角(亲密视角)

定义:以亲密关系为前提,看待主体的关系视角:

特点:主观,带有情绪色彩,俯仰角度与关系位置有关:

核心思维:模拟某个亲密人物或主体人物的视角:

举例:拍小孩的时候,是最讲究社会视角和亲密视角的选择的,这两个视角要伴随合理的景别,才能让观众拥有很强的带入感。

第三美化视角

定义:以画面构图美为前提的角度;

特点:不强调主观或客观的情绪色彩,俯仰角度根据审美标准出发

核心思维:一般以塑造意境为目的:

怎么选择角度:拍摄事件时要确定,当成故事在叙事用还是当做意境来拍摄;

举例:婚礼现场新人,带戒指和拥吻很少会当成事件来做,都是为了营造意境。

(三)严谨的焦段选择

广角 中焦 长焦

广角是做什么的,最大误区是拿广角拍全景,电影中很多全景都是35mm和50mm焦段拍摄(这里不指大全景),很多人爱拿广角拍摄更多是因为家里环境不大。

例如,挤门玩游戏.可能会用到一个16 -3 5mm拍摄全部的人,想法可能是切分镜时需要景别的跳跃。但这里不该使用广角,广角有原则是用广角拍摄时,周围的畸变不违背逻辑。如果周边有畸变会显得没有电影感,不上档次。注意你的边缘,如果是墙或者椅子等无规范逻辑物体,则可以使用。

但不会用广角来拍摄事件(婚礼跟拍中),用广角的目的在于放大前景。比如新郎和伴郎走在一起,我們可以选用24mm或者28mm广角突出新郎。让新郎往前一步,镜头距新郎2.5米以内,都会让主体更大。

50mm适合拍摄核心镜头,透视真实,镜头语言丰富,适合各种景别。50mm拍摄呼吸感要注意轴线的变化,用独脚架模拟呼吸感时,左右上下动镜头xyz轴都没变化。进行x轴横移,利用腰部腿部扭动拍摄呼吸感镜头。只有轴线产生变化,你的呼吸感才能更活。

长焦主要表达意境。长焦的信息量少,会增加主体注意力。

(四)核心的技法使用一滑轨和小斯

推/拉

核心:事件或人物的情绪不适合太激烈、情绪平稳递进(推)/升华(拉)、适合配合广角焦段

横移

核心:尽量让信息量产生出和入、要配合前景使用,增加画面层次、适合配合中距焦段。

小斯前跟后跟适合广角,小斯旋转适用35mm和50mm,广角会在转动过程中两边会出现不断的畸变变化,总是由正常到畸变,再由畸变到正常。

是摇和横移的组合动作,转的意义在于增加意境感。很多电影电视剧对话桥段,摄影师会铺大轨道,让滑轨锁定滑动的感觉。用50mm以上小斯,距离控制在2-3米,光圈控制在2.0或2.8至4之间,意境感营造最佳。

核心:绝对不能用广角、转的快慢要根据情绪的激烈与平缓决定、主体构图位置尽量不变、情绪升华的最好技法、一般要配合升格使用、光圈尽可能开大。

28mm广角配小斯后退跟拍时,会让离近前景放大1-2米距前景物体,会得到最大效果

核心:1,绝对不能用广角

2,转的快慢要根据情绪的激烈与平缓决定

3,主体构图位置尽量不变

4,情绪升华的最好技法

5,一般要配合升格使用

6,光圈尽可能开大

28mm广角配小斯后退跟拍时会让离近前景放大1-2米距前景物体会得到最大效果

呼吸感

核心:轴线运动、矢量控制、根据事件或人物情绪决定激烈或平缓、最好有主体转移。两大误区:滑轨乱用、独脚架主要摄像器材。

(五)拍摄的思维模式——构思技法的思维模式

一个婚礼讲述一个故事,而一个故事由很多事件组成。

比如一个伴娘在准备游戏,往牙膏上抹芥末这就是一个事件,要充分沟通摆拍。然后考虑后期用的时候,是激情事件还是平稳事件,这影响技法选择。

结论:

1,前期拍摄时,必须根据该事件在剪辑时可能产生的用途做出正确的判断。

2,如果摄像师自己拍的事件都不知道后期要怎么用,那就是最大的失职。

伪视频

画面的开始与结束没有本质性变化叫伪视频,相当于照片,与时长无关。

二.婚礼当中的故事

故事的组成元素

婚礼故事是由无数个事件组成的,事件将成为成就优秀婚礼的基础单位,三个镜头就能表达一个事件,如果事件复杂最多不超过四个。比如新郎穿衣,多角度景别拍摄,通过表达事件构思分镜。24格和汤池拍摄时的一些事件,如果你觉得不错也可以模仿,也许他们在拍摄时是新人自主表达出来的,但可以模仿研究。

事件逃离不出两类:摆拍型事件,半干预型事件。

半干预型事件

优势:自然发生,情绪到位

难度:构图基本功要扎实,构思分镜要迅速,拍分镜顺序要讲究核心思维。“添油加醋”的改编思维、表情优先的分镜拍摄顺序、“干预”要讲究进退。

拍摄时,新娘新郎或者父母本身自主会发生一些事情。事情一旦发生会有两种情况,一是很多举起机器就拍,这是角度不好同时你也不能让他们重来一次。就会不伦不类像纪录片。

其实新人自主发生的事件,是给了你一个创作的机会。当你看到事件发生时或有苗头,首先你肯定是要记录—下,适当介入主动抛出事件引子。先拍表情,之后动作都可以进行摆拍。

干预讲究进退,拍摄中不要出声防止音频废掉。代入之前做引导,进入状态之后马上消失。

摆拍型事件

优势:镜头语言到位,构图漂亮,分镜饱满

难度:引导情绪(与演员的素质有一定关系)

核心思维:

1,摆拍的事件要在婚礼的前提下合情合理,要求发生的事件,在婚礼中是合理存在的,考虑后期用途:

2,摆拍时最容易疏忽的是美工;

3,绝不能让演员陪你多次尝试;

4,给演员一点自由发挥的空间;

白事件

一个简单的镜头拍摄出一个比较局限意义的画面,可以多凑,不用分镜也不用干预。

一场婚礼分三个阶段:独立期,汇合期、仪式期。

独立期:就是开始挤门之前,双线作战期间,独立作战拍摄;

匯合期:就是男方女方机位汇合,也就是开始挤门之后,所有的事件(比如做游戏、认亲等)都是由3个机位汇合后合理完成,也就是三个人各拍一个分镜,把事件拍下来,因为这些环节没有重来的机会;

仪式期:就是仪式开始后,和汇合期的原理一样,仪式在我们眼里也是由若干事件做成的。比如,新娘出场就是一个事件,父亲交接也是一个事件,交接后父亲和新郎拥抱又是一个事件,新人上台也是一个事件,等等。

可以根据这个原理和这个方式,在当地的婚礼风俗和流程中,规划出的“期”,和每个“期”的事件数量,以方便培训新员工和考核拍摄质量。

沟通的目的分四个层次

初级层次:提前认识新人,减少尴尬,方便婚礼当天拍摄;

中级层次:完善婚礼细节,避免不必要的失误;如果婚礼有十个环节,那么摄影师有七个拍不好三个拍出大片的效果,那么新人就会觉得很好。但摄像团队如果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导致素材缺失,影响整个影片质量:

高级层次::了解新人特点,定制拍摄方案,设计婚礼故事脉络。环节中最重要的是誓言,好的誓言能够表达性格,串联故事。可以定制环节:

核心层次:展现权威,笼络人心,使自己成为婚礼当天新人心中地位最高的。

构思的源头?

沟通时一定要先了解客户需求,有自己独特思想的客户都是高品质客户,出片率高。客户有独特的想法才容易设计出不同常规的事件和故事,所以尽量不要抑制客户的思维。

构思的源头,除了“客户需求”外,还有一个东西,叫“主观思维”

从综艺节目摄取灵感可以协助客户玩游戏。画框上附上保鲜膜用脸顶破(源自跑男),要多尝试游戏是否可行。

主观思维:

在某个时段必然是有限的,需要长时间的生活积累才能得到新的想法。因此一旦有了新的想法,就要在不同客户身上实施。当磨练到相对完美时,只需等待一个有独特思维的客户出现,来配合自己的想法。

出大片的公式就是:出片=客户需求+主观思维

音频是故事的发展脉络

画面和音频各有50%的重要性。

音频分三种:旁白独白同期声在影片中呈现不同的作用。旁白是第三人称视角说出的语、独白是新人自己说出的话、现场采访或现场收音都是同期声。婚礼中最常用的音频是誓言环节,也是核心沟通环节,有时新人并不会写誓言,只有引导才能获得最好的音频。可以以誓言为核心拍摄外景。

引导新人写誓言的三大方向:回忆曾经的难忘或感动、展望未来给对方的承诺、说出平时想说又不好意思说的话。

誓言内容的四大注意事项:用词不要太官方,内容要直白通俗;时间不要太短,一个人至少一分钟;要有故事感,多一些有画面感的内容

不要抄袭网络或抄袭其他新人誓言。让新人写誓言时,都是写出来的,说可能会通俗,写反而会官方。例如“了”“吧”等语气助词可加入。现场要念不要背,因为容易紧张忘词。父母现场致辞会添彩,新人要有回应词汇。如果实在没有音频可通过采访补救,但这是最后的选择。

同期声的小技巧

1,为了引导父母说出更自然的话,可以先悄悄开机靠近聊天,只为收到更清晰的音频,之后再补拍分镜:

2,5D3全程使用枪麦+自动模式,A7S2调整为手动同时音频在20的位置:

3,献花前的念保证书等新郎说话环节,尽量控制现场安静;父母叮嘱是关键环节,但也是现场最容易乱的环节,必须先控制现场安静再继续进行。中式婚礼很少有新人誓言,这时候主持人的念白就显得尤为重要:三机位拍摄

三机位拍摄

安排机位的核心是划分景别。游戏环节(35mm、50mm、85mm应避免广角)注意景别不纠结站位。婚礼拍摄的负责人要养成一个习惯,就是你在安排调度队友时,只告诉他你让他拍谁,拍什么景别,就足够了。即使拍摄同—人时,只要区分好景别即可,但两个机位在景别上要有两个头的差别。

仪式现场——女方主机:70—200肩托:

男方主机:50+100,小斯十肩托;副机:70-200三脚絮。

第一个环节,新郎从台侧出场:女方主机+副机在舞台一側拍摄,注意景别。如没特殊环境,后期也许不会用,这个环节多数为测试曝光。

第二个环节新娘和父亲出场,走到T台末端结束:女方主机在舞台上,透过新郎背带关系拍摄。男方主机在新人后面边拍边转。副机辅助拍摄。

副机还是之前的位置,主机会从舞台上迅速下台拍摄正侧面的镜头,小斯机位在女方主机正对面进行椭圆摇,不用担心穿帮因为是暗场。

副机:3-4个头拍摄,女方主机一个头的特写或近景,小斯机位用50mm拍摄中景画面。

新人上台:副机不动,女方副机上台在正前方,男方副机小斯转(如果两侧太挤拍摄背影)景别根据情况。

新人上台之后,男方主机由小斯改成肩托配百微和女方主机做正反打,景别都是近景或特写。女方副机在舞台中央做中景拍摄。女方副机不要上T台,防止抖动,以T台是否稳定做基准。

抛手捧花不要越轴,镜头平视。男方主机可用小斯,女方拍新郎新娘。

(主机)的三大能力

1.作为导演,必须能猜到队友拍摄的大概内容

2.导演是基本不失误的机位,这是做导演的前提

3.导演有充分的精力去看队友的跑位,从而随机应变避免失误

猜你喜欢

景别近景广角
獬豸盘角鹿(近景)与长颈鹿(远景)的雄性求偶争斗
文化广角
文化广角
数字近景摄影测量在动刚度测量中应用
动画艺术创作中视听语言应用
广角
嫦娥三号着陆器地形地貌相机拍摄的巡视器近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