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善建者不拔”:培育学校核心文化的实践与思考①

2018-03-12田冬

中小学管理 2018年2期
关键词:办学责任核心

田冬

在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多年中,随着人本主义精神的回归,我们对人的理解也逐渐深刻,并逐步把对人个性的激活和潜能的开发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此基础上,每所学校都以不同的方式和路径着力培养自己的气质,并逐步形成自身的核心文化。守住学校的核心文化,有利于我们不断反思自身办学实践以免陷入盲从,也能对当前的教育现象和问题多一分警醒。这里笔者仅从办学实践的角度,谈谈我校在建设学校核心文化过程中的感悟与思考。

一、学校核心文化要体现对人的观照

学校核心文化首先要体现对人的观照,如果离开了这个前提,那么学校文化就成了一具空壳或者假的文化。以我校为例,我校的核心文化是“责任”。早在1998年,学校前任校长就带领团队在梳理学校的人文传统后精心提出这个校训,旨在以责任育师,以责任兴校。十年前,我接任校长后,又提出了“用有责任心的教师培育有责任感的学生”的办学理念,旨在让学校的“责任”文化在育人中得到继承与传播。“责任”文化之所以得到我校两代教育人的认同与传承,是源于我们对“责任”文化内涵的深刻认识和理解。

首先,从词意上来讲,“责任”通常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个人分内应做的事,二是指由于没有做好自己的事情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或强制性义务。“责任”具体又包含五方面要素,即“想干事”的意识,“能干事”的能力,“真干事”的行为,“可干事”的制度,“干成事”的成果。其次,追溯我国的历史文化,中国人主张以义优先的价值取向,推崇忠孝为核心的礼仪规范,强调取义舍利的君子人格等,无不体现了一种责任。再次,从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教育人的使命来看,责任教育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学生责任感的培植是使其心灵从稚嫩走向成熟的必经历程,学生有了责任感,才能生长出“自发”“自律”“自觉”的品质。

在学校“责任”文化的引领下,我校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精心为学生设计每一项教育活动,期盼借此将责任感深植于他们稚嫩的童心。例如:我们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自主课堂”,让他们学会“对自己负责”;通过承担家务劳动,让他们学会“对家庭负责”;通过扶起操场上摔倒的同学,让他们学会“对他人负责”;通过在班级中设立“七巧官”,让他们学会“对集体负责”;通过在全校开展“光盘行动”“节能行动”,让他们学会“对社会负责”。通过这一幕幕貌似寻常的场景,“责任”这个看似沉重的字眼在孩子们眼中变得灵动而鲜活起来,他们吸收得也自然而妥帖。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对人的观照,我校的“责任”文化才变成真实而充盈的存在。

二、学校核心文化要在观念碰撞中获得共识

学校的核心文化一旦形成,就会潜移默化地发生作用。尤其在学校发生重大事件,员工产生激烈的观念冲突和碰撞时,核心文化会通过其巨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化解这种冲突,并最终使人们获得共识,促进学校的更好发展。对于这点,笔者有着深刻的经历和体会。

我校自2009年开始进行转型发展,尝试集团化办学。学校从单体学校历经五次合并后,变成了包括一校五部和两园在内的庞大的教育集团,学校规模急剧扩张,师生总人数达到8000人,教师中新进教师占80%以上。当时,学校面临着多校区分散管理、学校内部机构冗杂、新老教师泾渭分明、文化多元分化等一系列管理发展中的难题。在众多难题中,教师队伍实力是否缩水最受家长关心。因此,当时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让新进教师尽快融入新环境,进而提升其工作能力和水平。

为此,学校制订了教师成长“快车道计划”,开始了一场通过“责任”文化引领促进教师行为转变的“文化化人”工程,并借助“交朋友”“结对子”“进项目”“给位置”“改评价”“促公平”等各种手段,让新进教师能够工作安心、顺心、有信心;同时我们还把新进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纳入集团的发展愿景中,以激发他们的存在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我们还充分认识到:在集团这样一个“以一拖五”的特殊队伍中,包容、协同和肩负责任同样不可缺失,因此我们又把具有“肯包容的态度、善协同的能力、重责任的精神”作为教师队伍文化重建的三个目标。通过上述一系列改革措施,集团全体教师逐渐对学校的“责任”文化产生了价值认同,并愿意主动投入,将责任自觉担在肩上。

从2009年学校合并第一所薄弱校开始,集团里的一批批新进教师用自己的努力站稳了脚跟,同时和谐向上的教师团队也用一条心、一种声音、一样的服务品质有力回应了外界提出的“教师血统论”“牛奶稀释论”等种种质疑。崭新的团队用自己的行为担当赋予了“责任”文化新的内涵。

学校实行集团化办学后,校区和教师增加,生源也变得复杂,家长的担心和质疑随之增多。如何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整合、相互促进,以打消家长们的这些顾虑和质疑呢?我们认为,与其被动接受家长的要求、指责甚至埋怨,不如把他们放在教师的位置上,敞开大门,让“家校共育”逐步走向“家校共治”。为此,学校实施了“家长驻校制”,让家长从“幕后”走向“台前”,从以前的“校外旁观者”变成“校内的参与管理者”,家校双方从已往的单方依赖变成如今的“教育合伙人”,共担育人天职,对教育价值的追求也更加趋同。伴随家长们的积极加入,学校内校部调整、师资调配、阳光分班等关乎学生及家长切身利益的一个个难题都得到了圆满解决。

三、学校核心文化要通过办学行为进行落实

老子在《道德经》中用“善建者不拔”警示后人:善于建立自身道德的人不会动摇,善于秉持自身道德的人不会丧失信心。作为一校之长,我清醒地认识到:学校只有把核心文化作为办学行为的基本章程,并通过一系列办学行为进行落实,才能引领教师团队排除外界干扰,始终走在正确的育人之路上。基于此,我校在“责任”文化的引领下,陆续开展了对责任教育、责任课程等领域的探索和研究。

例如:在责任教育方面,学校已经形成了以小学六个年段的责任教育系统为经,以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等六个分系统为纬,纵横贯通、内外互联的责任教育体系,并完成了“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对社会负责”五个层次目标的丰富和完善。

我们认为,责任不仅仅体现为“该出手时就出手”的畅快与风光,更应是人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稳定的态度、意志品质和能调动的知识与能力等综合素养。为此,我校还通过建构完善的责任课程体系,意图用富有生命张力的课程涵养师生的责任素养。一是在课程内涵上,从一般德育范畴的“责任意识”延展至包括“负责任的能力与水平”等在内的更丰富的内容,具体包括责任情怀与意识、责任能力与规格、责任策略与方法、责任实践与视野、责任规划与意志。二是在课程结构上,我们以课程功能为依据重新划分,进行学科基础课程、实践拓展课程、心智发展课程三个维度的课程开发,基本取代了以开发和管理权限为依据划分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结构。伴随现实的变化,我们的课程一直处于动态更新之中,但其“责任”内涵及价值指向却始终不变。这是我们的初心,也是我们的坚守。

注释:

①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集团化办学品牌增值的實践研究”(课题批准号:BHA160140)的研究成果之一。endprint

猜你喜欢

办学责任核心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责任与担当》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谁的责任
责任(四)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