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新型教育空间:让学校建筑也能育人

2018-03-12李伟平

中小学管理 2018年2期
关键词:教室空间校园

李伟平

学校是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场所,学校建筑承载着重要的育人使命,体现着学校独特的教育理念与育人目标。传统的学校建筑设计注重“实用性”,高度聚焦教学环节,基本从“教室”“学科”“班级管理”等视角出发进行总体安排;而没有考虑到为学生在学校中越来越丰富的“活动”“学习”“小组合作”“文化体验”等提供支持。传统学校建筑设计已不能很好地支持新型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多元发展需求。

为儿童的生命成长创造适切的建筑及空间,让儿童浸润在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中“成人”,是学校打造校园建筑和教育空间时应思考并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江苏省常州市局前街小学基于现代教育学、心理学、建筑学、艺术学和文化学的多学科融合视角,从儿童和教育者的真正需求出发,结合家长、社区、社会的广泛意见,深入探索和挖掘学校建筑与教育空间可以展现的教育意蕴以及匹配新校园生活的多种可能。

一、价值引领:提升校园的教育魅力

学校建筑彰显一所学校的文化底蕴和校本特色,因此把学校历史、地方文化、教育理念等融入学校整体设计之中,将提升学校的环境育人能力,对学生同时发挥显性与潜在、直接与间接的教育影响。

1. 文化熏染:奠基学校气质

学校的历史文化是学校建筑与空间设计之魂。我校的新校舍以学校的前身—明隆庆年间的“龙城书院”为设计主线,借助500年的书院文化,让浓浓的书香味浸润整个校园。学校将龙城书院的历史和现代学校的历史按时间轴进行梳理、联结,打造贯串南北的文化长廊,建造散发历史气息的世芳亭、观民楼、仲则楼、亮吉楼;在学校各区域景观、功能室、校史馆中,展示石碑、石构件、古井等历史文物,使整个学校成为一个大型博物馆。学生置身其中,能够感受到“书院”的文化气息,体会到学校发展的厚重历史积淀。

此外,我们还充分结合常州的地域文化特色,将江南地区典型的建筑元素与新中式建筑风格相结合,复刻清代龙城书院的中式形制,将歇山顶、拱门、格窗等元素应用于学校建筑中,使学校建筑独具风格并凸显本地文化特色。学生在其中生活学习,可以感受现代建筑与传统文化的交相辉映,在润物细无声中感受传统文化,更好地了解家乡、了解历史。

2. 以美育人:提升校园品位

传统校园往往过于追求“大操场”“豪华报告厅”等大空间的打造,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建设,这种规制往往存在审美缺失问题,导致学校的整体建筑风格与校园生活不相匹配,建筑色彩与儿童天性不相匹配,建筑形态与学校文化不相匹配。我校在新校舍建筑设计中,特别关注建筑本身的“审美”功能:校园主体的中式淡雅风格,适于学生静心研究;校园内部多彩的文化墙设计,让学生充满活力和动力;多样化功能教室的设计,让每一个儿童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场所。我们努力让每个区域都成为发现、创造、欣赏美的地方。校门入口寓意深刻的中国石、门厅上方的“千古一脉坊”、大气磅礴的“龙城书院”……学校美丽的环境带给学生的不仅是历史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和自豪感,更是在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品位。

3. 个性展现:让校园各美其美

每所学校在打造校园环境时还应注意“让建筑讲述学校自己的故事”。我校所在的教育集团有多所学校,在新校舍设计中,我们以“和而不同”的方式构建不同学校的文化气质。比如:局前街小学的新派传统建筑风格展现出历史底蕴与人文情怀,给予学生感知历史、触摸经典的真实;华润小学以现代欧式造型为基调,整体呈现欧洲“学院式”建筑风格,穿梭其中,学生体验到的是现代与过去、科学与人文的碰撞与融合;龙城小学的现代儿童写意造型,与城市新建主题乐园“环球恐龙城”相呼应,呈现现代、年轻、活泼感,以及浓厚的科技特色;凤凰新城实验小学校园建筑凸显厚实的奋发进取特质,意在匹配学校周边以新市民人群为主的社区特色,勾勒出学校与社区共同发展、欣欣向榮的景象。不同学校呈现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融合“生命关怀”的教育理念,使校园散发出儿童成长的气息。

二、细节关照:赋予学校建筑生命的温度

学校建筑与校园空间应体现设计与建造者对儿童的关怀,对教育的理解。学校建筑应走出成人思维,以儿童思维发展、品格养成为核心,融入教育意蕴,渗透学校育人目标。

1. 使用者视角:从儿童立场出发的空间设计

学校建筑与空间设计,尤其是内部的相关设施、设备的设计,应从儿童成长的视角出发,为儿童的活动与生活提供便捷支持。比如:楼梯的间距以儿童的步幅为准,让儿童踏之可及;洗手池的高度以儿童的身高为准,让儿童触手可及;作品墙的视觉设计以儿童的目光为准,让儿童目之可及;基于人体工程学设计班级桌椅,使其可随学生身高动态调整,让儿童用之可及。校园中每一处公共区域都应该成为儿童活动、成长的天地。比如:龙城小学将校园内每一处窨井盖进行童趣化设计,操场上、走道间设计运动格子,使每个孩子随处可游戏,随时可运动。

学生学习经验的积累和生成需要一定的学习情境,传统教室很难满足这种需要。我校在新校舍建设中,基于学生不断拓展的实际需求扩展教室功能,让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得到更好的支持。普通教室约50平方米,专用学科活动室能够达到80平方米,教室内座位可随不同学习活动进行重新组合,以便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淡化“黑板-讲台”的空间设计,将讲台置身于教室中央,促成师生围坐的“即时互动”学习环境。

2. 教育者视角:从教育功能出发的开放布局

校园空间体现着学校的教育哲学,如何将实用性与教育性更加有机地结合,将育人理念内化与落实在教育空间之中,是对学校管理者的重要考验。我们希望让校园里的每一面墙都蕴含丰富的内涵,每一处空间都能承载起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我们依据不同年级、不同类型教室的特点,将教学楼中每个楼层都进行主题环境布置,形成开放的走廊空间文化。目前已有科技主题、创客主题、数学主题、空间探索主题等。这就为学生创设了随时随地进行体验和探究的情境。例如:科学专用教室周围摆放生物标本展柜、科技知识展板;普通教室周围及连廊摆放以中国传统“节气”“节日”为主题的文化作品。endprint

同时,我们希望能够打破空间壁垒,以开放式的校园建筑设计,促进师生更多的交往互动。各楼层专门设置了供学生休憩的活动功能场所,提供软性材质的可移动坐垫、抱枕,提供机器人展示、航模,使每一处空间都成为生活探究的场所。此外,学校还开发了楼顶的露天平台,设计空中花园与植物暖房,种植一些学科中涉及的植物,满足学生学习探究的需要。为了鼓励学生勇于创新、敢于表达,我们在普通教室周围设置小型舞台,学生们可以在此自主召开小课题研究发布会、进行成果交流。

三、过程互动:拓展学校建筑的教育广度

校园生活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真正富有教育意蕴的学校建筑,是在空间设计的过程中,不断吸收师生的意见和建议,真正从使用者角度出发进行建设的。

1. 让学校建筑放飞儿童的无限创意

学校建筑设计最应该让学生参与其中,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表达自身的诉求,发表自身的见解。在我校的整体设计过程中,我们开展了“我为学校建设献一计”活动,让孩子们都有机会充分参与到学校设计之中;发动学生参与空间创意设计,组织学生用自己的作品装饰校园空间,提升校园童趣;我们也切实听取了学生代表的相关建议,从儿童的视角解读“书院”味和“童话”味,使学校空间更贴合儿童需求。

2. 让教育空间展现教师的人文魅力

学校办公空间是与教师息息相关的。让教师参与设计,可以使其办公环境美观、舒适,提升其职业幸福感。我校的教师办公室里,有以生机勃勃的花草植物装点空间的;有将英伦风格与传统书画进行有機结合增添环境诗意的;还有用水粉画搭配暖色调窗帘,提升空间温暖度,增强温馨感的。平面与立体相结合、审美与实用相结合,办公室文化设计展示出教师独特的创意和人文魅力。

3. 让校园生活联结家长的多元智慧

学校建筑设计需要联结校园生活与社会生活,体现学校与家长、社区、社会的联系。我们畅通家长献计平台,广泛听取家长对校园建设的建议,让每一位家长都成为学校建设的一份子。比如:我校阅览室的建设采纳了家长们的建议,将图书馆分层、分区域设计,赋予其阅读、会议与活动等不同功能,使教师、学生与家长有一个相对安静的对话场所。学校体育馆、电脑房、创客中心,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开放,让社区能够广泛参与到学校课程建设中。家长们还参与了校园内道路的设计,经他们完善后的设计方案以古典园林为参照,多通路,少迂回,既做到了“交通顺畅”,又保证了环境美观。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室空间校园
不要在教室打闹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酝酿睡意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